基本理論
馬克思主義具有濃厚的理想主義精神。這種理想主義精神是馬克思主義批判性和革命性的精神源泉、思想標準、終極目標和價值追求。在當今世界理想失落、物慾橫流的歷史條件下,展示和發揮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主義精神,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內容,也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意義所在。
實踐觀基礎上的理想概念
馬克思、恩格斯曾把自己的唯物主義哲學稱為“實踐的唯物主義”[1](p48)。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正是實踐的觀點,構成了馬克思主義理想概念的理論基石。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實踐作為人類能動地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性活動,是人的能動性的集中表現。馬克思認為,人是能動性與受動性的統一。“人作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動的自然存在物;這些力量作為天賦和才能、作為欲望存在於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為自然的、肉體的、感性的、對象性的存在物,和動植物一樣,是受動的、受制約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說,他的欲望的對象是作為不依賴於他的對象而存在於他之外的”[2] (p167)。人的受動性使人必須依賴自然界;人的能動性又使人不是像動物那樣僅僅依靠自然界的現成物生活,而是通過改造現成物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種能動性不僅本身是人類長期實踐的歷史產物,而且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體現。因此,人的能動性本質上就是實踐的能動性。
實踐與人的能動性是互為因果互為表里的,而人的能動性又指向人的自由。馬克思指出:“一個種的全部特性、種的類特性就在於生命活動的性質”。從這一關於物種本質的普遍命題出發,馬克思把人的生命活動與動物的生命活動作了比較:動物與它的生命活動是直接同一的,動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動區別開來,它就是這種生命活動,人則使自己的生命活動變成自己的意識和意志的對象。它的生命活動是有意識的,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別開來。正是由於這一點,他的活動才是自由的活動。因此,人的本質即“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覺的活動。”[2] (p96)誠然,動物也生產,但動物的生產是片面的。動物只是在直接的肉體需要的支配下生產,而人甚至不受肉體需要的支配也進行生產,並且只有不受這種需要的支配時才進行真正的生產;動物只生產自身,而人再生產整個自然界;動物的產品直接同它的肉體需要相聯繫,而人則自由地對待自己的產品;動物只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並且懂得怎樣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總之,馬克思認為,動物的生產是由本能所支配的,因而是不自由的;而人的生產則超出了本能的狹隘限制,因而是自由的。
實踐及其所包含的能動性和自由,構成了理想產生的基礎和根源。人的能動性和自由,使人能夠擺脫動物本能的狹隘束縛,通過實踐不斷地超越自己,向著更高的境界邁進。人類實踐的一個根本特點,就是具有意識性和目的性。“蜘蛛的活動與織工的活動相似,蜜蜂建築蜂房的本領使人間的許多建築師感到慚愧。但是,最蹩腳的建築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築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地存在著。”[3] (p202)在這裡,馬克思明確地指出,實踐不是盲目的活動,不是動物式的本能活動,而是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這種目的,這種“已經觀念地存在著”的實踐結果,就是理想。由此可見,理想是人的實踐的追求目標,是人的自由的必然趨向,是人的本質的內在意蘊。理想不斷地拓展著人的生活的可能性,並不斷地使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正是對實踐及其理想性的強調,使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於一切舊唯物主義。因為一切舊唯物主義“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現實,“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觀方面去理解”,因而“不了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1] (p16)。
通過上述對實踐的分析,可以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實踐,既是現實的活動,又是理想的追求。實踐就是把現實引向理想的活動,就是從現實走向理想的過程。只看到實踐的理想性而看不到實踐的現實性,就會導致實踐概念的虛無化、空幻化,背離馬克思主義實踐概念的客觀的、科學的性質。但只看到實踐的現實性而看不到實踐的理想性,就會導致實踐的功利化、實證化,抹殺馬克思主義實踐概念的批判的、革命的性質。馬克思指出:“光是思想竭力體現為現實是不夠的,現實本身應當力求趨向思想。”[1] (p10)在這裡,“思想體現為現實”是指要如實地揭示和把握事物的現實狀態;而“現實趨向思想”則是指通過革命實踐使事物的現實狀態趨向理想狀態。馬克思還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1] (p19)這一名言不僅僅是從認識論的角度論述認識與實踐的關係,而是表明了對待現存世界的兩種根本態度:缺失理想維度的為現存世界辯護(“解釋世界”)還是在理想維度觀照下對現存世界進行革命性的改造(“改變世界”)。顯然,前者是一種實證的態度,後者才是一種革命的態度。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所體現的正是這樣一種革命的態度。
方法論視野中的理想本質
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就是辯證法。“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4] (p218)。正是從對現成事物的肯定理解與否定理解的辯證統一中,形成了馬克思主義觀察事物的雙重視野:事物的現實本質與理想本質。
本質是事物的內部聯繫。由於人們考察本質的著眼點不同,其所理解的本質也有現實本質和理想本質之分。大致說來,現實本質是事物在現存狀態下的本質,而理想本質是事物在未來狀態下的本質;現實本質是事物的相對的、可變的本質,而理想本質是事物的絕對的、不變的本質;現實本質是表達事物“實然”的事實性本質,而理想本質是表達事物“應然”的價值性本質。從人類認識的角度來說,現實本質是人們對事物現存狀態下的實有特性進行抽象概括的結果,而理想本質是人們對事物理想狀態下的應有特性進行抽象概括的結果。事物的現實本質和理想本質是既互相區別又緊密相聯的。從靜態上說,事物的現實本質是以不純粹的、相對的形式表現著純粹的、絕對的理想本質;從動態上說,事物的現實本質又在不斷地向著理想本質趨近,然而又不能完全達到理想本質。
關於現實本質與理想本質之區分和統一的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的方法論原則。如在對人的本質的理解上,馬克思一方面從現實性上把人的本質理解為“社會關係的總和”[1] (p18),另一方面又從理想性上把那種顯然也是由人們的社會關係的總和所決定的受剝削受奴役的生活狀況稱作“非人”的即不符合人的本質的生活。又如在對社會的本質的理解上,馬克思一方面把社會理解成“人們互動作用的產物”[5] (p320),另一方面又把社會主義以前那種顯然也是由人們的互動作用所產生的社會形式稱作“人類社會的史前時期”[4] (p83)即尚不符合社會的真實本質的社會。再如在對法的本質的理解上,馬克思一方面從現實性上把法理解為以國家意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統治階級的意志,另一方面又從理想性上把普魯士“書報檢查制度”這樣一些顯然也是以國家意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統治階級的意志看成是“形式上的法律”,認為它與“真正的法律”之間的差別就是“任性和自由間的差別”[6] (p75)。這些當然並不是馬克思的自相矛盾或邏輯混亂,而是他從現實本質和理想本質兩個不同的維度考察的結果。正是對人和社會現象的本質之雙重性的理解,使馬克思主義獲得了科學性與革命性的辯證統一:對人和社會現象的現實本質的把握,使馬克思主義能夠深刻地揭示人生境況和社會生活中的現實矛盾,從而使其理論呈現出深刻的科學性;而對人和社會現象的理想本質的追求,使馬克思主義能夠據此展開對人生境況和社會現象的反思和批判,從而使其理論呈現出鮮明的革命性。
馬克思主義關於事物的理想本質的方法論視域,為馬克思主義批判剝削制度和一切不合理的社會現象提供了思想武器。例如,有人批評馬克思的異化理論是出於抽象的人性論,也有人因此而否認馬克思的異化理論或者將其歸之於青年馬克思理論上的不夠成熟。確實,“異化”作為否定性階段,總是以某種肯定性階段作為前提的。但是在馬克思那裡,這種肯定性階段既不是基於歷史的事實,也不是基於抽象的人性論,而是基於對人的理想本質的科學推定。在馬克思看來,人的本質是“自由的自覺的活動”,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兩者分別表現為實踐活動和社會關係。從現實性上來看,不論在何種社會條件下,人的實踐活動與動物的本能活動相比,總是具有某種“自由的自覺的活動”的性質。而從理想性上來看,現實的社會關係卻限制著人的實踐活動,使之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自由的自覺的活動”。“自由的自覺的活動”在現實的人身上只是作為發展的可能性存在著,即只是作為人的發展的一種理想境界存在著。只有“社會關係的總和”不再成為“自由的自覺的活動”的障礙而真正成為它的前提的時候,人才獲得了自己的真實本質(即理想本質)。正是根據這一對人的理想本質的推定,馬克思才指出,由於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勞動,工人成了“非人”。所謂“非人”,顯然就是不符合人的本質的人。而這裡的本質只能是人的理想本質而不可能是人的現實本質。因為他們之所以成為“非人”,正是由他們現實的社會關係所決定的。同樣,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合理性,也並不是基於對前資本主義社會的懷舊式的“鄉愁”,而是基於對社會的理想本質的信念。可見,如果缺失了理想本質這一方法論維度,就難以將馬克思主義與實證主義區分開來。當然,馬克思主義反對將人和社會的理想本質與現實本質割裂開來,而是主張從現實的人和現實的社會狀況出發去追求和實現人和社會的理想本質,這又使馬克思主義與空想社會主義區分了開來。
價值觀層面上的理想追求
馬克思主義考察事物的理想本質維度,一方面基於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和趨勢的認識,另一方面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價值觀念。
就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而言,自然界是不依賴於人的意志和意識而獨立存在的,人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從馬克思主義價值論而言,自然界是“人的無機的身體”[7] (p95)。藉助於“人的無機的身體”這一觀念,馬克思肯定了人相對於自然界而言的主體地位和核心地位,表達了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這一價值理念的理論體現,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這一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價值追求。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馬克思、恩格斯在他們的著作中十分重視、不斷重複的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整個理論體系的根本追求和最高理想。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在批判私有制使人變得片面的同時表達了對人的全面發展的祈望:“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2] (p123)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產主義社會是“個人的獨創的和自由的發展不再是一句空話的唯一社會”[8] (p516)。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莊嚴宣告:“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1] (p273)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把代替資本主義社會的那種新的社會形式稱為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3] (p649)。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把“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9] (p48)104看成是社會發展的第三個階段即最高階段的基本特徵。在《反杜林論》中,恩格斯也認為,在社會主義社會,“通過社會生產,不僅可能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生活,而且還可能保證他們的體力和智力獲得充分的自由的發展和運用”[10] (p322)。
人的全面發展包含著豐厚的內容。綜合馬克思、恩格斯的有關論述,我們可以把人的全面發展的具體內容大致歸納成這樣幾個方面:第一,人的需要的全面發展。馬克思說,人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8] (p514),就是說,人對外部世界的需要,體現著人的內在本性。因此,人的需要的全面發展也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富有的人同時就是需要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現的人,在這樣的人的身上,他自己的實現表現為內在的必然性、表現為需要。”[7] (p129)第二,人的活動的全面發展。人通過多方面的活動,使自己的激情、想像、意志、才能等等在對象世界中得到體現,使自己的價值得到肯定,使自己的理想得到實現。在這多方面的活動中,人們既對社會作出貢獻,又使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第三,人的能力的全面發展。人的能力並不僅僅是滿足需要的手段,它本身也是目的,也是人的需要的重要內容。作為手段的能力可以是片面的;但作為目的本身的能力,則必須是全面的。它是人的一種精神性的或創造性的需要。第四,人的關係的全面發展。馬克思主義認為,“個人的真正的精神財富完全取決於他的現實關係的財富”[1] (p42)。一個人,他的社會聯繫越廣泛,他的眼界、胸襟、氣度就越廣闊,他的精神世界就越豐富。
人的全面發展也就是人的自由發展。人的自由發展既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其必要前提。只有自由發展才能使人擺脫各種束縛而得到全面發展。雖然隨著歷史的發展,人類總是在一步步地走向全面發展,但在馬克思主義看來,在階級對立的社會中,人的全面發展必然要受到兩個方面的束縛:一是受到盲目的自然必然性的束縛,二是受到不合理的社會關係的束縛。可見,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首先必須使人類從這兩種束縛中解放出來獲得自由。相對於第一種束縛而言,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對世界的改造;相對於第二種束縛而言,自由就是要通過革命實踐改造不合理的社會關係。從這兩個方面可以看出,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實現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既需要通過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來克服盲目的自然必然性,又需要通過社會革命來變革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克服盲目的社會必然性。“只是從這時起,人們才完全自覺地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只是從這時起,由人們使之起作用的社會原因才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長的程度上達到他們所預期的結果。這是人類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飛躍。”[10] (p441)這時,“人終於成為自己的社會結合的主人,從而也就成為自然界的主人,成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8] (p443)
歷史觀論域中的理想境界
然而儘管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是根據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作出的科學分析,但同時也蘊涵著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追求。社會規律不同於自然規律。社會規律的作用是通過人的活動體現出來的,而人的活動總是有目的有意識的,總是具有某種價值追求的。人的活動對於社會規律具有雙重作用:即既作為社會規律發生作用的前提條件,又作為對社會規律的作用進行調節的力量。人既在規律之中,又在規律之外。在規律之中的人是行動者,在規律之外的人是調節者。我們知道,規律是不可改變的,但規律作用的方向和大小是可以調節和控制的。人正是通過對自己行動的調節,來達到對社會規律的作用的調節,並進而達到對社會發展進程的控制的。如果人們能夠自覺地調整自己的相互關係,並在此基礎上再自覺地控制和協調自己的行動,形成自覺的社會力量,那么也就形成了不同於人們在自發活動時所構成的、使特定社會歷史規律發生作用的一系列前提條件,從而也就控制和改變了社會規律發生作用的結果,而這也就使社會發展的實際進程得到了人的自覺控制。人對社會規律作用的調節,雖然是以對社會規律的科學認識為前提的,但同時也是以人的價值追求為目標的。離開了人的價值追求,就沒有社會規律可言。一個人的價值追求對於社會規律而言當然是微不足道的,但大多數社會成員的價值追求卻是使社會規律向特定方向發生作用的巨大動力。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就是反映了無產階級和進步人類的價值追求,因而對使社會規律向特定方向發生作用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可見,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社會理想,體現了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體現了科學分析與價值追求的統一,體現了現實性與理想性的統一。
總之,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主義精神,是一種以實踐為基礎的能動精神,是一種以人和社會的理想本質為評價依據的批判精神,是一種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為價值追求的超越精神,是一種以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為奮鬥目標的革命精神。這種理想主義精神,為人們提供了反思現實的價值標準、超越功利的精神視野、擺脫平庸的崇高境界、走向未來的目標方向。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責任編輯:陳劍
來源:中共重慶市委黨校《探索》2009年第1期
重慶市委黨校、重慶行政學院網站編輯部
論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主義精神
沈曉陽
(湖州師範學院 法商學院,浙江 湖州 3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