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藥用植物栽培》是大展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永
基本介紹
- ISBN:9789574686537
- 作者:王永
- 出版社:大展
- 出版時間:2008年
- 頁數:431
- 定價:NT$ 400元
- 裝幀:平裝
《現代藥用植物栽培》是大展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永
《現代藥用植物栽培》是大展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永內容簡介全書以「實用」為主導,無論在總論還是在各論,都堅持把具有「生產性」的理論與技術實踐緊密結合,以更好地服務於中藥方向專業學生、農技工作人員.....
現代藥用植物栽培技術 《現代藥用植物栽培技術》是2006年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永。
江蘇現代藥用植物種植有限公司 江蘇現代藥用植物種植有限公司於2012年04月19日成立。法定代表人沈小林,公司經營範圍包括:藥用植物種植、收購、銷售、初加工;藥用植物種植及初加工的技術研發、技術諮詢、技術轉讓等。
《現代中藥栽培養殖與加工手冊》是1999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冉懋雄,周厚瓊。內容簡介 全書分緒論和上、中、下三篇。緒論闡述了中藥栽培養殖與加工技術、中藥與中藥資源的基本概念、分類、特點、史略,以及中藥生產發展的方向和途徑。上篇為“藥用植物栽培技術”,論述了藥用植物栽培的理論基礎、藥用真菌...
藥用植物栽培加工 專科培養要求 掌握本專業必需的藥用植物生產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了解藥用植物新科技成果和技術;具有從事生產技術工作和經營管理的能力;掌握現代現代中藥栽培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獨立解決中藥栽培與生產技術領域和生產實踐中相關的理論與技術問題,懂市場、懂管理。專科課程設定 藥用...
《藥用植物栽培學第三版》是2011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田義新。內容介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藥用植物栽培學(第3版)》分上下兩篇,共14章。上篇8章為總論部分,著重闡述藥用植物栽培的基本理論,包括生長發育規律、引種馴化方法、栽培制度繁殖技術、田間管理、採收與產地加工技術以及現代藥用植物栽培...
高校專科之一,關注藥用植物栽培加工 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農業現代化建設及社會進步需要,具備藥材生產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及相關的知識和能力,能從事中藥材生產、加工、檢驗、經營管理的高級套用型技術人才,從事藥用植物生產、初加工工作的套用型專門人才。培養要求 掌握...
《藥用植物栽培學》是2009年7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巧生。內容簡介 《藥用植物栽培學(附光碟)》是根據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教材規劃編寫要求,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的全國高等院校中醫藥現代化示範教材《藥用植物栽培學》基礎上的修訂版。全書共分總論、各論、附篇及附錄四大部分。
藥用植物園是一個集中草藥資源保存、研究、開發,以及科普、教育、文化宣傳於一體的大型中醫藥現代科技園區,是藥用植物保護區和藥用植物開發利用技術中心。簡介 中國有藥用植物11020 種 (含下等級別1208 個),這些植物形態多樣,有喬木、灌木、草本,分布於各種不同的生態環境中,其中相當一部分除藥用外,還有極高...
藥用 花果藥用可補肺、散淤血、防暑降溫、提神醒腦、增進食慾。一些因棉、麻和鉛、磷、苯等加工而引起的職業性中毒疾病患者,堅持到四照花園食果飲料者,對健康顯示出獨特的效果。其他 花朵華達、白色艷麗,供觀賞。是蜜源植物,花粉營養豐富,可作多種食品添加劑。葉可代茶;可作飼料。可作淨化空氣的環保植物,...
主要研究內容包括藥用植物生長發育規律、藥用植物生產環境選擇與調控、藥用植物種質收集與良種選育、藥用植物栽培技術、藥用植物病蟲害的發生髮展規律與綜合防治、藥材採收與產地加工技術等。本教材以培養適應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發展的人才為目標,滿足中藥產業發展和實現中藥資源可持續利用為核心,以中藥學、生藥學、藥用...
對於使用頻度較高的常用中藥材、貴重藥材及現代研究較多且較深入的藥材作重點闡述。圖書目錄 總論 第一章緒論3 第一節藥用植物栽培學的內涵 / 3 第二節藥用植物栽培歷史、現狀與展望 / 6 第二章藥用植物生長與發育8 第一節藥用植物生長 / 8 第二節藥用植物發育 / 12 第三節藥用植物物候期及其觀測 / 15 第...
《藥用植物栽培學第二版》是2004年8月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繼祥、田義新。本書著重闡述了藥用植物栽培的基本理論,包括生長發育規律,播種育苗、田間管理、採收技術和產品初級加工等技術的原理。內容提要 本教材分上下兩篇,共12章,上篇7章為總論部分,第七章特別介紹了現代中藥材栽培的發展方向,如藥用...
對於使用頻度較高的常用中藥材、貴重藥材及現代研究較多且較深入的藥材作重點闡述。圖書目錄 總論 第一章緒論3 第一節藥用植物栽培學的內涵 / 3 第二節藥用植物栽培歷史、現狀與展望 / 6 第二章藥用植物生長與發育8 第一節藥用植物生長 / 8 第二節藥用植物發育 / 12 第三節藥用植物物候期及其觀測 / 15 第...
醫學上一般按藥物性能和藥理作用分類,中醫學常按藥物性能分為解表藥、清熱藥、祛風濕藥、理氣藥、補虛藥等類別;現代醫學常按藥理作用分為鎮靜藥、鎮痛藥、強心藥、抗癌藥等。藥用植物學按植物系統分類,則可反映藥用植物的親緣關係,以利形態解剖和成分等方面的研究。中藥鑑定學、藥用植物栽培學常按藥用部分分類,...
②鑒於第三章與第七章中均有肥料的論述,為避免重複,將第三章重點闡述基本理論,並增加了藥用植物養分吸收的機制;第七章重點闡述相關技術及套用,並增加了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則等內容。③增加附錄,其中相關內容可供讀者參閱。④對現代新技術在藥用植物栽培中的套用(第十章)進行了部分修訂和補充。圖書...
本書是高等職業教育農業部 “十二五”規劃教材,該教材以藥用植物栽培過程為主線,以藥用植物栽培生 產崗位的基本技能要求、標準操作規程為標準,以《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AP)為指導,從生產實際角 度構建課程內容體系。本教材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的有關要 求,本著借鑑...
第四節 藥用植物的無土栽培 一、無土栽培的類型 二、無土栽培的技術要點 第五章 藥用植物的種植技術 第六章 藥用植物病蟲害及其防治 第七章 藥用植物採收加工與質量檢測 第八章 藥用植物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 第九章 現代生物技術在中藥材生產中的套用 第十章 藥用植物規範化種植基地(中...
藿香莖葉和花都具有香氣,園林中可供草地、林緣、坡地、路旁栽植。同時藿香作為一種食用香草植物受中國人喜愛,尤其是藿香燉魚引得清朝查嗣琛言“一瓶東閣蓮花酒,半尾西齋藿香魚”。植物學史 《本草綱目》載,芳香,豆葉曰藿,其葉似之,故名藿香。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0.5~1.5m,四棱形,粗達7...
百脈根的根為主要藥用部位,《新修本草》記載其:“下氣,止渴,去熱,除虛勞,補不足。”味甘,苦,微寒,無毒。《唐本》注云:“葉似苜蓿,花黃,根如遠志,二月、八月采根,日乾 。”現代臨床用於治療急性腸炎腹痛,細菌性痢疾和痔瘡便血等 。百脈根具有較高的營養成分,例如蛋白質含量,為各種家畜所喜食,...
板藍根是多種植物的別稱,如馬藍屬植物板藍(Strobilanthes cusia (Nees) J.B.Imlay)、菘藍屬植物菘藍(Isatis tinctoria L)等。栽培技術 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 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沙質壤土,於秋季每畝(667m²,下同)施入經過無害化處理的農家肥2 000kg、複合肥(15-15-15)50kg...
現代研究 藥理作用 降壓作用,尖刺鹼10mg注入麻醇犬股動脈,可此起給藥側下肢血管張,全身血壓顯著下降。此鹼具有利膽作用,強度較小檗鹼為弱,但較持入。40μg/ml能抑制小鼠腥水癌細胞的氧攝取。在體外無抗結核菌作用。在麻醇、二仙迷走神經切斷及人工呼吸的狗身上,尖刺鹼對腎上腺素引起的血壓上升及腎血這...
《藥用植物實用種植技術》作者宋廷傑,由金盾出版社出版 內容介紹 本書由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編著。內容包括:我國豐富的中藥資源及藥用植物的栽培歷史;藥用植物種與環境條件的關係、種植特點、引種馴化及病蟲害防治;產地加工與質量控制的關係,並提出了為適應21世紀中藥現代化的“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AP)”的新...
第三十一條產品追溯管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產地環境、生產過程、投入品使用、產地初加工、包裝儲運、質量檢測等質量安全關鍵環節可追溯。第六章栽培基地建設與管理 第三十二條栽培基地建設與管理。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集中連片的原則,結合市場需求,建設林草中藥材栽培基地。基地建設應充分論證、科學選址、合理...
金銀花種植,是以優良金銀花品種和傳統的樹形金銀花為基礎,利用多倍體技術,經過多年的連續選育、淘汰,最終培育出的一種性狀表現優異、遺傳性穩定的新品種,是金銀花品系中生長穩定、產量及藥用價值高、經濟效益極好的優良品種。“金花3號”樹形金銀花,表現適應性廣,抗逆性強,開花早,花期長,質量優,產量高。金銀花...
第七條提升品質,保障安全。採用科學高效的現代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提高中藥材質量,實行化學肥料和有毒農藥零投入管理,從源頭上保障產品安全。第三章種植模式 第八條根據中藥材品種的生長特性和種植區環境特點,採用不同的生態種植模式培育中藥材。主要包括林下種植、草地混植、單一種植、間套作種植、輪替種植和生態...
景觀模式(生態景觀層次):甘草防荒漠化種植模式;金銀花梯田堤堰生態種植技術;林下山參栽培模式;林下重樓仿野生栽培模式;鐵皮石斛附生梨樹仿野生栽培模式;續斷野生撫育模式;連翹仿野生栽培模式;山坡地種植橘子模式(橘紅);銀杏中藥行道樹模式;藥用植物園生態旅遊模式。循環模式(生態系統層次):附子等中藥非藥用...
《江山中草藥圖鑑》載:微苦,平。歸肝、胃經。清熱解毒,和胃止痛,散瘀止血。用於胃脘痛,小兒驚風,痢疾,淋證,白帶,跌扑損傷,腫毒。形態特徵 小型草本,植株高10-3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粗約2毫米,密被鱗片;鱗片線狀披針形,長3-4毫米,基部寬約0.5毫米,厚膜質,黑色,有光澤,略帶虹色,全緣。...
杜仲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二類保護植物,也是優良的綠化觀賞和經濟樹種,杜仲僅存活於我國中部地區,可人工栽培,其栽培管理主要分種子育苗和扦播育苗兩個階段,採摘樹皮的最佳時間是6月中旬到7月末,可入藥,葉可製作為杜仲茶,樹幹是良好的家具、農具、舟車和建築材料,具有很高的經濟開發價值。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