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考民俗村(班考民俗自然村)

班考民俗村

班考民俗自然村一般指本詞條

班考民俗自然村隸屬於糯良鄉班考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糯良鄉政府西北邊,距離村委會27公里,距離糯良鄉15公里。國土面積有2.45平方公里,海拔1200米,年平均氣溫18℃,年降水量17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旱谷、甘蔗 等農作物。有耕地1389畝,其中人均耕地5.3畝;有林地998.4畝。全村為轄1個村民小組 ,有農戶58戶,有鄉村人口262人,其中農業人口262人,勞動力 13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0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24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基本介紹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地圖信息,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389畝,人均耕地5.3畝,主要種植玉米、旱谷、甘蔗 等作物;擁有林地998.4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79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7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草地422.4畝;其他面積870.4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58戶通自來水。有5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5戶(占農戶總數的25.8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戶(占總數的17.24%)。
該村到鄉上道路為水泥路 ;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 ;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農用車1輛,拖拉機3輛,機車2輛。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2戶其他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9.6萬元,占總收入的65.33%;畜牧業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 13.3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1頭,肉牛18頭,雞41隻);林業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13.33%;第二、三產業收入2.4萬元,占總收入的 8%;工資性收入4.9萬元,占總收入的 16.33%。農民人均純收入1324元,農民收入以玉米、旱谷、甘蔗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占勞動力的7.69%),省外務工1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核桃、甘蔗,主要銷售往縣內。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0%。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甘蔗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 甘蔗、核桃、竹子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8戶,共鄉村人口262人,其中男性138人,女性124 人。其中農業人口262人,勞動力130人。該村是佤族聚居村。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62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100%;享受低保72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7公里,距離鄉衛生院15公里。該村有1個公廁,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班考民俗村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勐來鄉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01公里,距離勐來鄉中學3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8人,其中小學生28人,中學生10人。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財務、政務公開。主要以 會議方式公開。
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389畝。已 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650個(勞均5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有新農村建設理事會1個,婦女組織1個,聯防隊1個,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8人,黨員中男黨員6人,女性黨員2人,有團員10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經濟總量小,基數小,真正意義上的支柱產業還沒有形成;2、農業生產從硬體和軟體投入上與需要相比還嚴重不足,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勞動者素質偏低;3、 民眾經濟基礎薄弱,自身投入嚴重不足;4、以交通、水利、人畜飲水為主的基礎設施的“瓶頸”制約仍然沒有得到根本緩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緊緊圍繞縣委“十一五”發展思路結合實際,“穩糧調結構、鞏固甘蔗、長抓核桃、近抓煙畜”2、強化科技措施,提高科技含量,千方百計穩定糧食生產;3、切實加強高優蔗園的中耕管理;4、注重細節,狠抓落實,全民動員,加大泡核桃種植力度及加強耕管理;5、發展竹子產業。

地圖信息

地址: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耿滄段附近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