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珠山原名立馬山,後因山勢蜿蜒,有五龍搶珠之說,唐代遂改稱珠山。區轄地歷朝為古鎮之地,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縣,先後屬新平、新昌、
浮梁縣領轄。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
宋真宗趙恆詔諭將昌南鎮易名為景德鎮,珠山隸屬景德鎮境地。
1970年3月設景北區。1979年3月改稱珠山區,1980年12月成立珠山區人民政府。
行政區劃
鄉、鎮 | 面積 | 人口 | 下轄區域 | 鄉、鎮政府駐地 |
新廠街道 | 8.1k㎡ | 58208人 | 新廠、陶陽、黃泥頭、一中路、為民、老廠、昌江廣場、曹家嶺、景陶、林蔭路、景華、六〇二所12個社區居委會;陶院、省陶研所、印機、色勘、五二三廠、瓷校、捷運7個家屬委員會。 | 新廠西路 |
里村街道 | 4.3k㎡ | 32868人 | 新峰巷、陶雨、竟成嶺、慶安、鐵路、馬鞍山、老鴉灘、羅家塢、八卦山、維裕 | 馬鞍山北嶺 |
周路口街道 | 4.1k㎡ | 15644人 | 雲錦巷、廣場、牌樓里、金家弄、賽跑坦 | 浙江路 |
昌江街道 | 2.5k㎡ | 22623人 | 麻石弄、瓷器街、大黃家弄、再勝弄、桂花弄 | 昌欣街 |
新村街道 | 6.44k㎡ | 53399人 | 管理西路、洪家山、北路、何家塢、中路、百眼井、筲箕塢、昌虹、蓮花山、梅家嶺、茶葉塢、向陽嶺、夜叉塢、梨樹園等14個社區 | 新村東路 |
珠山街道 | 2.6k㎡ | 23531人 | 瓷百、建國、蓮社路、龍珠閣、御窯、蓮花塘 | 中華北路 |
太白園街道 | 3.6k㎡ | 32569人 | 西瓜洲、戴家弄、浚泗井、落馬橋、工農街、曙光村、小路園、浙江路 | 曙光路 |
昌河街道 | 3.5k㎡ | 17368人 | 昌盛、幸福、東苑、西苑、學苑 | 昌河生活區 |
竟成鎮 | 4.2k㎡ | 2.6萬人 | 管理半邊街、通津橋、風景路、徐家街、太平巷、發電廠 | 青石街 |
人口民族
2006年底,珠山區總人口為28萬人。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珠山區總人口305499人;其中:石獅埠街道23835、新廠街道58286、里村街道33446、周路口街道16553、昌江街道20240、新村街道49038、珠山街道17616、西郊街道71131、昌河街道15354(人)。
民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
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經濟發展
2010年珠山區社會總產值由2006年的23.69億元,增加57.18億元,年均遞增24.64%;財政總收入由2006年的1.12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3.7億元,年均遞增34.82%;地方財政收入由2006年的6936萬元,增加到2010年的2.62億元,年均遞增39.5%;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由2006年的4.7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54.69億元,年均遞增84.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2006年的4219萬元,增加到2010年的3.7億元,年均遞增72%。
工業
2007年,珠山區共引進3000萬元以上項目79個,其中億元以上綜合類項目33個,珠山區引進內資54.9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805萬美元;完成外貿出口1.17億美元,2009年榮獲全省外貿出口先進縣(市、區)稱號。
服務業
2010年珠山區物流類企業達42家,實現交通運輸業稅收8729萬元,打造了“珠山區樓宇經濟示範基地”。啟動了彭家弄老城區精品里弄工程項目,形成了“大師匯”文化創意一條街。2010年實現三產稅收2.34億元是2006年的3.21倍,年均遞增33.81%,占財政收入比重達到63.25%,三產優勢不斷顯現,成為實現珠山區經濟快速發展的支柱產業。
社會事業
社區建設
2006年,珠山區71個社區辦公服務用房總面積達到了1.3萬平方米,平均面積達到166平方米。社區居委會幹部工資待遇由原來的每月250-300元提高到現每月450-500元,每個社區落實了每年5000元的辦公經費。健全了社區居委會的詳細社區資料,社區信息全部實現了區、街、居三級聯網。以“社區軟、硬體建設”為重點,以開展創建“五型社區”為手段,開展學習型、服務型、康樂型、安全型、花園型社區創建活動。
文化教育
珠山區設有文化局、文化館等文化機構。2013年珠山區共有國小9所,在校學生13000餘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1999年,珠山區被評為全國科技示範城區。珠山區的人文景觀也獨具特色,最數“三古一藝”,即古窯址、古陶瓷、古建築和陶瓷藝術。
政治
| 區委領導 |
區委書記 | |
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 | |
區委常委、紀委書記 | |
區委常委、人武部部長 | |
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 |
區委常委、組織部 | |
區政府領導 |
區委副書記、區長 | |
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 | |
副區長 | |
副區長 | |
副區長 | |
副區長 | |
副區長 | |
副區長 | |
調研員 | 潘景龍 |
2012年選任,任期五年。
交通
交通通訊珠山區距景德鎮羅家機場6公里,皖贛鐵路穿過珠山區境內,206國道、景九高速公路直達,兼有昌江水運。
昌江300噸級船舶直通長江,
景德鎮羅家機場開通至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航班,形成了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路。
特產
冷粉雖然很多地方都有,但是景德鎮用的冷粉很不一樣。粉條比較粗,大概直徑有0.5厘米左右。同時還有拌麵、拌細粉和苕粉等,製作方法一樣,你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選擇。
餃子耙這是景德鎮的傳統食物,歷史悠久,一般景德鎮人都把當早餐和夜宵吃。薄薄的皮包上各種各樣的餡再放到蒸籠裡面一蒸。
鹼水粑也是景德鎮的經典小吃之一,這個原來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有的吃的。鹼水粑是用鹼水和晚米粉蒸熟後,切成薄片。鹼水粑炒雞蛋是最經典的,要是再加上一點農家做的濕鹽菜(也就是雪裡紅,但是絕對比雪裡紅更好吃)。
油墩子這是景德鎮最有歷史的小吃之一。對它的感覺就像臭豆腐。看它是以
紅蘿蔔,
荸薺,藕,為主要原料,將紅蘿蔔切成條狀,荸薺和藕切成丁狀,加以麵粉拌勻,用專門的工具,一種像小勺的東西,將拌到後的料填於其底部,放入油中炸五分鐘即可。外層口感酥脆,內部柔軟香嫩。
旅遊
龍珠閣
龍珠閣是古代景德鎮為皇帝燒制瓷器的工廠遺址,位於景德鎮市區的
東門頭,現今建築為1990年仿古重建。
龍珠閣自唐代興建以來,幾經興毀。現重修的龍珠閣紅牆黃瓦,重檐飛翹,秀麗端莊,氣勢恢宏。明、清王朝曾在此設立御窯廠,並派督陶官距此坐鎮,監造皇宮用瓷。龍珠閣遂成為御窯廠的代表性建築,後逐漸衍化成景德鎮的標誌性建築。閣內陳列了明清官窯復原模型和被評為中國十大文物精品系列展的明朝極盛時期出土的官窯瓷器展。
蓮花塘
蓮花塘位於景德鎮市區,風景非常優美,塘邊建有當時景德鎮最為高檔的合資賓館---
景德鎮合資賓館。
景德鎮陶瓷館
景德鎮陶瓷館位於市區的蓮社北路,是景德鎮陶瓷文化的一個重要展示區。該館陳列有五代的青瓷、白瓷;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卵白瓷、釉里紅;明代的青花瓷、五彩瓷、鬥彩、各類顏色釉瓷;清代的數十類精品陶瓷以及景德鎮市現代各陶瓷工廠、陶瓷研究所和陶瓷名家的作品也都有收藏。景德鎮陶瓷館官方簡介稱該館的陶瓷藏品真實地反映了景德鎮歷史發展的全過程。
瓷器街
在景德鎮市中心的休閒廣場附近有一條很有名的小街道,地圖示識為蓮社南路,景德鎮民間一般稱它為瓷器街。在這條狹小街道的兩邊布滿了經營景德鎮瓷器的商鋪,其中以金昌利陶瓷商廈規模最大。外地旅景人士很喜歡去這條街上逛,選購自己稱心的瓷器產品。瓷器街是景德鎮現代陶瓷文化的重要展示區。
榮譽
全國雙擁模範城 | 全國科技科普示範區 | 全省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先進縣(市、區) | 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先進區 | 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區 |
全國婚姻登記先進區 | 全國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 | 江西省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 | 江西省外貿出口先進區 | 江西省社會救助先進區 |
江西省體育後備人才先進縣(區)等榮譽稱號 | 江西省社區建設示範區 | 江西省平安縣(市、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