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縣

浮梁縣

浮梁,位於江西省東北部,隸屬景德鎮市,地處贛、皖二省交界處,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38個重點縣(市、區)之一,屬高效集約發展區。浮梁縣域面積285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1萬畝。

轄9個建制鎮、8個鄉。總人口30萬(2010年),其中鄉村人口24.75萬人。地貌為山地、丘陵、平原,河流眾多。屬中亞熱帶潮濕天氣。年均溫17℃,年降水量1764毫米。沙金、煤、瓷土、大理石、石灰石、瑩石儲量豐碩。

當地特產是“一瓷二茶”:舉世聞名的瓷都景德鎮在歷史上長期隸屬於浮梁縣管轄,因而浮梁被譽為“世界瓷都之源”;唐代的浮梁茶也曾聞名天下,在敦煌遺書之《茶酒論》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分別留有“浮梁歙州,萬國來求”與“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的美名。2011年浮梁縣生產總值(GDP) 64.62億元。2018年12月,榮獲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條件,自然資源,水力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經濟概況,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人口民族,榮譽,社會,環境保護,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名優特產,交通運輸,名勝古蹟,

歷史沿革

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新平鄉從鄱陽東界析出置新平縣
公元716年(唐玄宗開元四年),在原新平縣範圍內置新昌縣,縣治設在昌江與其支流東河交匯處的南城裡。
公元740年(開元二十八年),析東南遊金鄉與休寧縣西南合置婺源縣。
公元742年(天寶元年),更名為浮梁,為上縣。關於縣名的來源,《唐書,地理志》 曰:“本新平也。”《郡縣釋名》曰:“以溪水時泛,民多伐木為梁也”。縣屬鄱陽郡
浮梁縣浮梁縣
公元766年(永泰二年),析浮梁北境入歙州合黟縣南置祁門縣。
公元816年(唐憲宗元和十一年),因水患,縣治遷往昌江之西的高地,即今日的浮梁鎮舊城村,從此歷1100年不變。
1960年浮梁縣建制撤銷,行政區域由景德鎮市直轄。
1980年4月16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景德鎮市鵝湖區、蛟潭區。
1988年10月11日,民政部(民批[1988]39號)批覆: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景德鎮市鵝湖區、蛟潭區,設定浮梁縣,縣政府駐舊城鄉
1985年6月21日,蛟潭區設定勒功鄉、羅家橋鄉、蛟潭鄉;鵝湖區設定臧灣鄉(贛府廳字[1985]333號)。
1988年12月10日,浮梁縣撤銷蛟潭鄉、經公橋鄉,分別設立蛟潭鎮、經公橋鎮 (贛民函[1988]138號批覆)。1989年1月9日,撤銷鵝湖鄉,設立鵝湖鎮 (贛民字[1989]06號批覆)。
1989年7月20日,撤銷昌江區舊城鄉,改設為浮梁鎮(現屬浮梁縣)(贛民字[1989]102號批覆)。1990年2月17日,將昌江區竟成鄉洋湖村委會、青塘村委會的河北村民小組劃歸浮梁縣浮梁鎮。(贛民字[1990]29號批覆)。
公元1916年(民國五年),浮梁縣縣治遷往景德鎮,1927年至1929年一度改為景德市,後恢復為浮梁縣。1949年解放後市縣分離,景德鎮單獨劃出建立景德鎮市。1960年浮梁縣建制撤銷,行政區域由景德鎮市直轄。1988年重置浮梁縣,縣政府駐浮梁鎮大石口,截至2009年不變。
1994年8月26日,撤銷瑤里鄉、湘湖鄉、洪源鄉,設立瑤里鎮、湘湖鎮、洪源鎮(贛民字[1994]137號批覆)。
1996年10月18日,撤銷壽安鄉,設立壽安鎮。(贛民字[1996]226號批覆)。
1999年,浮梁縣轄8個鎮、15個鄉:浮梁鎮、經公橋鎮、蛟潭鎮、湘湖鎮、瑤里鎮、鵝湖鎮、洪源鎮、壽安鎮、勒功鄉、興田鄉、金竹山鄉、福港鄉、臧灣鄉、王港鄉、羅家橋鄉、西湖鄉、江村鄉、儲田鄉、峙灘鄉、黃壇鄉、天保鄉、三龍鄉、新平鄉。
2000年,浮梁縣轄8個鎮、15個鄉。
2000年12月8日,浮梁縣撤銷儲田鄉,劃歸經公橋鎮;撤銷天保鄉、金竹山鄉,劃歸鵝湖鎮;撤銷羅家橋鄉,劃歸洪源鎮;撤銷福港鄉,劃歸蛟潭鎮;撤銷新平鄉,劃歸浮梁鎮(贛民字[2000]373號批覆)。
2002年末,浮梁縣總人口27.96萬人。
2003年8月19日,將鵝湖鎮的東埠(竹嶺、竹新、界田、界新、良溪、良新、蓮花山自然村除外)、高嶺、南泊、查坑村委會劃歸瑤里鎮管轄(贛民字[2003]188號批覆)。2003年底,浮梁縣總人口27.5萬人。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名單,浮梁縣在其中。

行政區劃

浮梁縣全縣轄9個鎮、8個鄉:浮梁鎮瑤里鎮鵝湖鎮湘湖鎮壽安鎮洪源鎮三龍鎮蛟潭鎮經公橋鎮西湖鄉勒功鄉江村鄉興田鄉峙灘鄉黃壇鄉莊灣鄉王港鄉。共有3個居委會、155個村委會。
浮梁鎮行政區劃(2009年)
轄屬區域面積人口
浮梁鎮
133.8k㎡
23490人
瑤里鎮
181.2k㎡
13289人
鵝湖鎮
201k㎡
26514人
湘湖鎮
188.4k㎡
19287人
壽安鎮
126k㎡
15398人
洪源鎮
124.3k㎡
22659人
三龍鎮
96k㎡
10450人
蛟潭鎮
372k㎡
23045人
經公橋鎮
231k㎡
14270人
西湖鄉
164k㎡
10300人
勒功鄉
108k㎡
7777人
江村鄉
137k㎡
10313人
興田鄉
174.8k㎡
8357人
峙灘鄉
194k㎡
13176人
黃壇鄉
198k㎡
10615人
臧灣鄉
128k㎡
9883人
王港鄉
96k㎡
8960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浮梁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東經117度01分-117度42分,北緯29度09分——29度56分。東鄰安徽省休寧縣、江西省的婺源縣,西毗江西省鄱陽縣,南接樂平市景德鎮昌江區,北連安徽省祁門縣和東至縣。居於六山二湖(黃山、九華山 、廬山、武夷山、龍虎山、三清山、鄱陽湖、千島湖)之中心,位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金三角”、長江中游經濟區和京九鐵路經濟帶結合部的中心地區,是贛皖浙毗鄰地區的中心,江西省昌九景(南昌、九江、景德鎮)“金三角”、景上鷹(景德鎮、上饒、鷹潭)“銀三角”的聯絡部。縣城距景德鎮市中心城區僅6公里。全縣南北長約88千米,東西寬約67千米。

地形地貌

浮梁縣境內以中低山、低山和丘陵為主,均屬黃山、懷玉山余脈,總的趨勢 為東西北三面高,三條山脈緩向西南低去,所以地形起伏變化較大,最高峰五股尖海拔1618.4米,最低點金竹坑海拔僅28米,境內最大相對高差1590.4 米。
昌江、南河及東河流域有零星分布的山間盆地,地勢較為平緩。境內地 貌類型以山地地貌為主,次為崗阜和流水侵蝕堆積平原。按其山地的成因,可分為構造山地、剝蝕山地及岩漿岩活動有關的山地。

氣候條件

浮梁縣域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境內幕冬早春,受西伯利亞冷高壓影響,多偏北風,天氣寒冷;春夏之交南北冷暖空氣交餒,梅雨綿綿;盛夏多為副熱帶高壓所控制,多偏南風,天氣炎熱;夏秋之際則受單一熱帶海洋氣團控制,天氣晴熱。形成冬冷春寒,夏熱秋旱,春秋短而冬夏長的氣候特徵。由於境內地勢起伏,相對高度差異很大,各地日照時數和氣溫均有所不同,又具有明顯的丘陵山區氣候特色。
從農業氣候分析角度出發,對四季的劃分是:春季開始日期平均是3月23日,持續時間66天;夏季開始日期平均是5月28日,持續時間120天,秋季開始日期平均是9月25日,持續時間55天;冬季開始日期平均是11月19日,持續時間124天。
春季,氣溫回升快而不穩定,冷暖起伏大,常有低溫連陰雨天氣發生,本季各月平均氣溫11~22度,降水量543.1毫米。夏季,太陽輻射最強,天氣炎熱,為光照高峰期,也是洪旱多發季節。初夏雨水集中,盛夏晴熱少雨,夏末時有陰雨。本季各月平均氣溫22~29°C,極端最高氣溫達41.8°C,降水量689.1毫米。秋季,初秋時節天氣仍較炎熱,白露以後太陽輻射明顯減弱,氣溫逐漸下降,降水較少,秋高氣爽,日暖夜涼。本季各月平均氣溫12~24°C,降水量127.7毫米。冬季,為一年中光、溫、水低值時期。前冬寒冷乾燥,後冬雨漸多。本季月平均氣溫5~12°C,極端最低氣溫零下10.9°C,降水量394.2毫米。

自然資源

水力資源

地表水資源豐富,年徑流深平均值為949.9毫米,年總水量平均值為47.62億立方米,人均占有地表水資源5024立方米,畝平均占地表水資源7292立方米,高於全國全省水平。境內水能資源蘊藏量為10.21萬千瓦,可開發量為8.67萬千瓦。

礦產資源

浮梁礦產資源豐富,金屬礦種類主要有金、銀、銅、錫、鋅、,非金屬礦種類有高嶺土、瓷石、大理石、白雲岩、螢石、耐火粘土、石英礦、煤礦。儲量較大的金屬礦分別是金(5342公斤)、鎢(4.66萬噸)、錫(4萬噸)、銅(1.5萬噸)、鋅(2萬噸),儲量較大的非金屬礦分別是高嶺土(50萬噸)、瓷石(520萬噸)、大理石(2243萬立方米)、石灰石(20.86億噸),為陶瓷產業發展以強大的原料支持。

生物資源

浮梁縣是一個典型的山區縣,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之稱。境內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植被類型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為主。據調查,木本植物有95科350種,主要樹種有杉木、馬尾松、濕地松、苦櫧、甜櫧、栲樹、櫟類、楓香、樟樹、木荷、毛竹等。同時,還分布著許多國家重點保護樹種,如:南方紅豆杉、銀杏、閩楠、紅楠、三尖杉、七葉一枝花等,現已登記掛牌保護的古樹名木有3.9餘萬株,其中古樹名木群80餘個,3萬多株。國家Ⅰ、Ⅱ級保護動物有20餘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動物4種,為雲豹、金錢豹、黑麂、白頸長尾雉;國家Ⅱ級保護動物有獼猴、短尾猴、穿山甲、黑熊、大靈貓、小靈貓、白鷳、鴛鴦、紅腹錦雞等16種。

經濟概況

2011年,浮梁縣生產總值(GDP) 64.62億元,同比增長12.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2.5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6.87億元,增長14.9%,其中,工業實現增加值34.89億元,增長15.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5.25億元,增長11.6%。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9.6:55.6:24.8調整為19.3:57.1:23.6。2011年,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00元,同比增長14.0%;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25731元,增長27.1%;農民人均純收入7400元,增長13.5%。

第一產業

2011年,浮梁縣農業總產值17.7億元,同比增長6%。糧食播種面積39.9萬畝,增長0.18%;油料播種面積9.06萬畝,增長-2.97%;蔬菜播種面積9.2萬畝,增長-0.6%。
2011年,浮梁縣糧食總產量16.21萬噸,增長0.8%;油料產量0.72萬噸,增長35.0%;蔬菜產量9.33萬噸,增長-1.72%;水果產量0.21萬噸,增長-16.0%;生豬出欄13.04萬頭,增長4.74%;家禽存籠85.47萬羽,增長1.88%;肉類總產量1.27萬噸,增長3.96%;水產品產量0.37萬噸,增長2.0%;食用菌產量3310萬袋,增長4.4%。2011年,浮梁縣農民人均現金收入7400元,增長13.5%。
浮梁縣沿河路夜景浮梁縣沿河路夜景

第二產業

2011年,浮梁縣全縣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26.22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22億元,占GDP比重為45.2%,同比增長38.65%。其中,國有企業產值1.53億元,增長42.9%;集體企業產值0.45億元,增長228.6%;股份合作企業產值0.69億元,增長47.4%;股份制企業產值62.95億元,增長35.7%;外商及港澳台企業產值14.39億元,增長80.8%;其它經濟企業產值46.19億元,增長107.7%。

第三產業

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81億元,同比增長17%。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7.13億元,增長17.5%;農村消費品零售額4.68億元,增長16.2%。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商品銷售總額4.32億元,增長21.9%;其中:批發額1.2億元,增長10.1%;零售額3.12億元,增長27.1%。
外貿出口快速發展。全年完成外貿出口總值1542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65.5%。

人口民族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浮梁縣總人口279008人;其中:浮梁鎮17375、瑤里鎮8235、鵝湖鎮20759、湘湖鎮27023、壽安鎮35923、洪源鎮15962、蛟潭鎮12961、經公橋鎮8186、西湖鄉8070、勒功鄉7057、儲田鄉6267、江村鄉9829、興田鄉8693 、峙灘鄉12338、福港鄉9010、三龍鄉10434 、黃壇鄉10853、羅家橋鄉7258、金竹山鄉5188、天保鄉5976、莊灣鄉12846、王港鄉8352、新平鄉10413(人)。
截至2012年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榮譽

2017年9月,浮梁縣被授予“2013-2016年度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市、區、旗)”的榮譽,並被授予全國綜治最高獎“長安杯”。2018年12月,榮獲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

社會

環境保護

截至2010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全國生態縣創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被評為全省首批生態縣。總量控制和污染物減排提前三年完成“十一五”目標。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2.6%,完成“十一五”調控目標。城市飲用水水質達標率為100%。城市空氣優良率為100%。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75%和90%。組織實施了造林綠化“一大四小”、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饒河(昌江)源頭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等生態工程,森林覆蓋率達81%,被評為全省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通道綠化先進縣和森林資源保護先進縣。

文化教育

2011年, 全縣基礎教育高中5所,國中21所,國小132所,幼稚園76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
文化建設步伐加快。浮梁縣劇場、影劇院數6個,2011年,縣文化館、縣博物館和縣高嶺陶瓷博物館對外免費開放。縣文化館接待來館民眾和學生8000餘人次,縣博物館接待來館民眾和學生2.59萬人次,縣高嶺陶瓷博物館接待來館參觀的民眾6000餘人次。
有線電視終端用戶2.56萬戶,其中,縣城0.35萬戶,鄉鎮2.21萬戶,廣播電視覆蓋率95%。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3.3萬冊。

醫療衛生

2011年,浮梁縣全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數216038人,參合率99.13%;參合農民一次報賬率92%,新農合統籌基金使用率88%;農村居民規範化健康檔案建檔率57%,實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鄉鎮衛生院數18個。完成1200所無害化衛生廁所建設任務。

社會保障

2011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36萬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04萬人;農村低保保障標準130元/人月,城市低保保障標準300元/人月;農村五保集中供養標準2400元/人年,分散供養標準1560元/人年;城鎮中國小校學生參加城鎮居民醫保率95%;新建廉租住房80套。

名優特產

浮梁茶
浮瑤仙芝”商標為江西省著名商標。成品具有條索緊細、白毫顯露、香氣清香持久、湯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鮮爽、葉底嫩綠勻亮等特點。該產品在“1991年中國杭州國際茶文化節”評比中被評為“文化名茶”,後又被農業部評為金獎。
“瑤里崖玉”茶屬典型的高山名優茶,為AA級綠色食品。浮梁茶外形美觀、色澤嫩綠、銀毫顯露、湯色清澈、香甜鮮醇、清香持久、具有獨特的蘭花香味,常飲有益身心健康,為茶中珍品。產品榮獲1994年中國國際飲品及技術展覽會金獎,1997年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金獎。
野生中藥材
浮梁野生中藥材資源豐富,浮梁縣境內野生植物共有木本類、藤本類、草本類、水生植物等217科,788種,主要藥材品種有天然野生粉防杞、海金砂、大活血、台烏、黃精、百部、靈芝、前胡、桔梗、七葉一支花、玉竹等大批品種,都是道地藥材,它們質優、蘊藏量大,並且適宜種植的各類中藥材年產量在200噸以上,其中,粉防杞30噸、海金砂20噸、大活血50噸、台烏50噸、黃精20噸、百部30噸等。
鵝湖鎮大米
鵝湖鎮大米,產自世界聞名瓷之源的高嶺峰下。鵝湖鎮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溫濕度適宜,屬酸性結晶類風化麻砂泥土壤,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和速效氯、磷及全鉀; 無任何污染的山溪水灌溉生產出來的大米,米粒完整,光滑透明。

交通運輸

浮梁地處贛東北交通咽喉之地,206國道(景九支線)、皖贛鐵路、昌河河道三大交通動脈縱貫全境,景九、景黃、景常高等級公路經浮梁可直達杭州、寧波、上海、南京、合肥、武漢、長沙、南昌等中心城市,構成“4小時經濟圈”。景德鎮機場距縣城僅3公里,機場可供麥道82、波音737等大型客機起降,航班直飛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
浮梁縣浮梁縣

名勝古蹟

宋代紅塔——江西第一塔,1959年列為江西省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浮梁古縣衙——江南第一五品縣衙,1987年列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
東埠古街是浮梁四大古街之一,由古街、古橋、古碼頭等組成,是明清之際裝運高嶺土之地,因運輸繁忙而成街。街道兩旁林立的店鋪和青石板上獨輪車輾出的凹痕,是古代東埠碼頭裝運高嶺土繁忙景象的真實記錄。
高嶺古礦遺址——被世人稱為國際陶瓷文化聖地,2001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佛印故里——宋代高僧,中國百名高僧之一佛印出生、出家地。佛印與大詩人蘇東坡、黃庭堅友誼頗深,當時,三人曾被譽為“三賢”。
寶積禪寺——佛印道場。2003年恢復重建,建成後的大雄寶殿規模為全國同類寺廟之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