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79年9月,進入首都師範大學化學系。1983年7月,本科畢業,獲得理學學士學位。
1987年7月,考上首都師範大學化學系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色譜分析技術的歷史、現狀與未來。1990年7月,碩士畢業,獲得理學碩士學位。
1990年7月,碩士畢業後進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工作,擔任實習研究員,從事稻田CH4觀測技術研究(1990.7-1992.7)。
1992年7月,擔任大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從事農田生態系統與背景大氣CH4、N2O、NO、CO2、O3及揮發性有機物的分析方法與理論研究(1992.7-1996.7)
1993年9月,在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在職攻讀博士學位。1998年3月,畢業獲得理學博士學位。
1996年7月,晉升為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1999年9月,晉升為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同年通過博士生導師資格審批。之後於2007年,晉升為三級研究員,2009年,晉升為二級研究員。
1999年,博士論文《大氣中痕量化學成分的分析方法研究與實際套用》被評為全國首屆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005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王躍思的研究領域涉及大氣微量氣體化學、氣溶膠化學、溫室氣體觀測技術與方法學和污染氣象學等。王躍思主要從事微量氣體交換觀測技術及大氣化學研究,針對大氣化學,在陸地生態系統與大氣間微量氣體交換速率測定技術研究與實際套用方面有專業特長。精通色譜、質譜和光譜法測定大氣中微量成分的技術與方法。
自1990年,王躍思先後參加、主持多項國家、部委和大氣所科研課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二完成人)、中科院自然科學一等獎(第四完成人)。王躍思研究員先後主持國家863、973、院重大、國家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中科院百人計畫和地方環保項目或課題多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二)、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第四)各1項。
由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帶領科研團隊出色完成“北京周邊空氣品質保障監測預警”研究,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北京奧組委授予“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先進集體”、科技部授予“科技奧運先進集體”和“中央國家機關五一勞動獎狀先進集體”。其研究工作還為我國“神5-神7”系列航天飛船乘員艙空氣品質保障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
科研項目
項目名稱 | 項目來源 | 項目時間 | 經費 |
---|
大氣複合污染關鍵氣態污染物的快速線上監測技術
| 863計畫課題
| 2006-2009
| 765
|
北京大氣污染物化學成分的垂直分布特徵及形成機制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06-2009
| 160
|
京津渤區域複合污染過程、生態毒理效應及控制修復原理(第三課題)
| 973項目專題
| 2007-2010
| 165
|
京津塘區域環境污染調控技術與示範” “區域環境污染立體監測技術及套用
| 中科院重大項目之課題
| 2007-2010
| 120
|
科研成果獎勵
獲獎時間 | 項目名稱 | 獲獎類型 |
---|
1999年 | 稻田CH4產生、輸送和排放研究 | 中科院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第四) |
2001年 | 農田溫室氣體排放過程和觀測技術研究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二) |
2011年 | 陸地生態系統變化觀測的關鍵技術及其系統套用”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三完成人) |
2011年 | 大氣環境綜合立體監測技術研發、系統套用及設備產業化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二完成人) |
發表期刊論文200餘篇,其中SCI論文80餘篇,論文被他人引用超過400次。創建的觀測技術系統已被國內外幾十家研究單位採用,獲授權專利4項。在自動採樣儀與分析儀器的智慧型連線研究中,獲兩項國家專利,兩項中科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榮譽表彰
1999年首屆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2005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社會任職
2015-05-19-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諮詢專家
2014-01-01-Atmospheric Research 副主編
2011-01-01-2014-12-31,中國氣象學會大氣環境學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氣象學會大氣環境學委員會主任委員
《大氣科學》和《環境工程學報》編委。
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CERN)大氣科學分中心主任,我校兼職教授。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環境動力學與預測理論研究部主任
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CERN)大氣分中心主任
邊界層大氣物理和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