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專家解讀北京空氣品質

中美專家解讀北京空氣品質

“中美專家解讀北京空氣品質”是2011年10月份以來,濃霧接連襲京,北京的空氣能見度變差,空氣品質也受到影響。美國駐華大使館發布的數據更是掀起層層波瀾,有人甚至懷疑北京的空氣品質自奧運會之後下降了。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王躍思研究員與美國康州環保局前任空氣品質主管克瑞斯·傑姆和美國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前主席凱瑟琳·維斯普恩兩位美國專家近日發表的觀點,可以幫助市民了解有關知識,解答一些主要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美專家解讀北京空氣品質
  • 時間:2011年10月
  • 原因:北京空氣品質
  • 形式:觀點發表
解答內容,解答說明,

解答內容

美國使館、市環保局數據該信哪個?
王躍思:作為第三方監測機構,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自2003年以來一直在從事獨立的空氣品質監測,我們的空氣品質監測結果與北京市環保局監測的數據基本一致。
根據我們的監測數據,從2003年以來,京津冀區域PM10的污染指數在下降,年均下降2%至3%,目前的年均值在120微克/立方米至130微克/立方米之間。其中PM2.5在PM10中占到60%至70%,據此推算,京津冀區域大氣PM2.5大約是70微克/立方米至80微克/立方米。北京的情況比京津冀區域整體情況要好一些。
PM10之中包含粗粒子和細粒子,PM2.5是細粒子,位於PM2.5與PM10之間的顆粒物是粗粒子。根據大氣物理研究所的監測分析,北京的PM10年年都在下降,粗粒子下降得較快,但是PM2.5未下降,每年以3%到4%的比例上升。
我們的數據跟美國大使館不一致。PM2.5目前沒有國際標準,而且在不同污染物、不同氣候下,人群對污染的承受力度不同,不能貿然拿其他國家的標準來衡量本地的污染程度。
PM10包含PM2.5。按照規律,PM2.5的小時濃度值應該低於PM10,但是我們發現,美國大使館的PM2.5數值很多時候比北京的PM10的數值還高,這是不合理的。
美國駐華大使館監測的是一個點,公布的是PM2.5和臭氧的小時濃度均值,而北京市環保局監測的是全市27個站點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的小時濃度均值和24小時濃度均值,公眾直接看到的空氣污染指數一般是由24小時濃度均值轉化而來。監測的污染物對象不同,時段不同和地區不同,單純地比較數值也是不科學的。
如何評價美國使館監測數據?
美國駐華大使館每隔一小時發布的數據意味著什麼,符合美國國家標準嗎?
克瑞斯:按照美國的標準,應該公布24小時濃度均值,測量24小時濃度均值對人體健康更有意義。
在美國,所有的空氣品質監測站都是由州或者地區環保部門負責運行,《美國空氣品質標準》對PM2.5是以24小時均值來考核的。
目前,美國的空氣品質監測網路裡面,PM2.5和PM10同時監測,PM2.5站點有1028個、PM10站點有702個。站點數量、設定位置等都有具體要求,要考慮多方面因素,比如監測子站的人口暴露情況、地區最高濃度、大的污染源影響、地區交通、背景濃度、環境質量對動植物影響等。
目前我們對美國大使館監測站設定條件不清楚,對他們公布的數據不作評價。
凱瑟琳:即使做了這么多工作,公眾也會懷疑政府數據,在美國“我為祖國測空氣”的現象也存在。有些NGO組織就利用桶裝氣體數字計做實驗,自己監測並與政府數據做對比。公眾也會因此不停地質疑政府的數字。也有人自己監測了某地的空氣品質,然後公布到微博上說“it’s dangerous”(很危險)。
對於這種現象,美國的環保部門會找到當事人,問清楚他怎么測,看數據是否準確,同時看看政府的監測網路是否錯過了一些峰值,或者這個測量點附近是否有確定的污染源,政府甚至會用移動空氣站監測該點的數據。
從PM10到PM2.5,美國如何過渡?
美國從監測PM10過渡到監測PM2.5經歷了十年時間。美國1987年採用PM10空氣品質標準。在基本解決PM10問題之後,美國於1997年發布PM2.5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因為當時美國環保署(EPA)認識到解決PM10之後,應該更加關注PM2.5。
凱瑟琳:在美國一般是先定達標標準,然後再讓各地建立監測站點,因為PM2.5的監測設備是很貴的,站點的更新也是逐步的。但有一點必須強調,PM10 之中包含PM2.5。
在中國不同,中國目前是鼓勵地方政府先監測各地PM2.5的情況,然後再出標準。美國政府要求90%以上污染源能夠控制,標準出來之後,給每個州三年時間,讓他們逐漸達到這個標準。
克瑞斯:美國監測站點中一般至少有一個濃度最大值或者一個空氣品質很差的點;樣本需要持續監測;PM2.5必須謹慎選擇,不僅能反映附近地區的數據,也應該能夠反映該城市其他同類型地段的數據。
王躍思:克瑞斯帶來的一份檔案顯示了美國對PM2.5監測網路的最低要求。我國目前實施的仍是1996年修改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其中未將PM2.5納入強制監測範圍。我認為,中國目前推出PM2.5達標標準時機不太成熟,監測PM10更為科學。目前測PM2.5不適合我們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和氣候條件,我們目前的主要矛盾還是PM10。
目前北京的治理措施比較嚴格,但PM10仍然超標20%。此外,PM2.5的標準在國際上不統一。如果中國標準值定得太高,容易引起爭議,定低了很多地方都不達標,也容易引起公眾恐慌。PM2.5的國家標準要有中國的獨立依據,這些依據包括PM2.5與人體健康的關係、與氣候及地理位置和工業發展程度的關係,還得通過易感人群的測試。PM2.5是區域性污染問題,不是“單打獨鬥”能夠解決的,它具有很強的流動性,需要與周邊省市合作,開展聯防聯控。
霧霾天與PM2.5關係大嗎
王躍思:確切地說,霾應該是與0.4至1.0微米(光學直徑)之間的粒子數濃度有關,因為這個粒徑段的細粒子對可見光的散射最強。霾的本質是細粒子的消光現象,是以大氣能見度來衡量的。當空氣中0.4至1.0微米的粒子數目增多到一定程度時,才會形成霾。
凱瑟琳:其實在美國,秋冬季節也會出現逆溫、有霧的天氣,霧氣導致污染物累積,形成污染,空氣品質變糟。而且霧天的水分會誇大空氣中顆粒物的污染情況。在加州一年之中有100多天空氣品質有污染,當地會出現霧、污染、廢物蒸汽等不同類型的天氣,我們需要告訴公眾,霧、污染和水汽各是什麼,有什麼區別。同時,我們有不同措施,比如遇到大的污染或者泄漏,我們會讓大家待在家裡,不要出門;有大的污染過程,會發布預告,並提醒公眾不要開車、不要刷漆等,讓大家減少產生污染的行為。值得注意的是,真正改善空氣品質不是靠臨時措施,需要嚴格執行法規,執行污染控制措施,要靠長期的、每天都執行的、大家都參與的措施。
資料:美國PM2.5空氣品質標準
美國1997年頒布PM2.5的空氣品質標準:年均值15微克/立方米,日均值65微克/立方米。2006年,美國主動將PM2.5的日均值標準由65微克/立方米調整為35微克/立方米,年標準仍為原來的15微克/立方米。而在世界衛生組織2005年的《空氣品質準則》中,PM2.5年均值為10微克/立方米,日均值為25微克/立方米。

解答說明

2011年10月以來,濃霧接連襲京,影響北京空氣品質,美國駐華大使館發布的數據更是掀起層層波瀾。近日,美國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前執行官員凱瑟琳一行,拜訪了北京市環保局,與中方官員和專家交流空氣監測質量的情況。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稱,作為第三方監測機構,中科院監測結果與市環保局監測的數據基本一致。
王躍思介紹,自2003年以來,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一直在從事獨立的空氣品質監測。研究所在北京有11個監測子站,其監測結果與北京市環保局監測的數據基本一致。近10年,北京市空氣可吸入顆粒物中較大顆粒物下降顯著,但是PM2.5(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卻每年以3%到4%的比例上升。北京秋冬季的灰霾天氣正是與更細小的顆粒物有關。
凱瑟琳說,其實在美國,秋冬季節也會出現逆溫、有霧的天氣,霧氣導致污染物累積,形成污染,空氣品質變糟,而且霧天的水分會誇大空氣中顆粒物的污染情況。在加州一年之中,有100多天空氣品質有污染。“但如果當地出現霧、污染、廢物蒸汽等不同類型的天氣,我們會告訴公眾,霧、污染和水汽各是什麼,有什麼區別。同時,我們有不同應對措施。”
對此,王躍思提醒市民,秋冬季如遇到霧霾,老人和孩子最好不出門,上班族也要做好防護措施,戴上口罩能濾掉大部分顆粒物污染。
釋疑
為何與美使館監測數據有差異?
王躍思說,美國駐華大使館監測的是一個點,公布的是PM2.5和臭氧的小時濃度均值,而北京市環保局監測的是全市27個站點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的小時濃度均值和24小時濃度均值。監測的污染物對象不同、時段不同和地區不同,單純地比較數值也是不科學的。
美國專家克瑞斯介紹,在美國,所有的空氣品質監測站都是由州或者地區環保部門負責運行,《美國空氣品質標準》考核各種污染物的時間段不一,其中PM2.5是以24小時均值來考核的。
為什麼我們不監測PM2.5?
王躍思說,目前北京的PM10仍然超標20%,周邊省市的污染情況比北京還要嚴重,他們面臨的主要問題仍是PM10,如果用PM2.5代替PM10,未免走偏。
此外,PM2.5的標準在國際上不統一,美國、歐洲、世衛組織的標準都不一樣。如果中國標準值定得太高,容易引起爭議,定低了很多地方都不達標,這樣做也容易引起公眾恐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