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贊襄

王贊襄(1532~1593),字辰台,號澄原。海南省澄邁縣貴平鄉安寧都(今屬美亭鄉);大美村人。父親王震,號陽川,以文章揚名州縣,收徒掌教於富實都合峰書館(今永發墟南渡江大橋邊)。

基本介紹

  • 本名:王贊襄
  • 字號:字辰台,號澄原
  • 出生時間:1532
  • 主要作品:《澄原稿略》
生平經歷,年少優遊,仕途經歷,主要成就,

生平經歷

年少優遊

傳明嘉靖十年(1531年),王贊襄將出生時,大美村後有一棵椰子樹,從頂端分長三莖,結實青,殼獨異,經颶風,一葉不損,村民認為這是奇瑞之象,必有奇事奇才出現。果然,嘉靖十一年(1532年)王贊襄出生後,自幼聰穎,過目成誦,日記數千言,13歲博通經史,為聞名瓊州的神童,瓊山籍工部郎中吳會期稱為奇才、國器。

仕途經歷

明嘉靖廿八年(1549年)己酉科鄉試中舉,名列第二(亞元)。他的詩文,筆下生花,膾炙人口,所作時論、策論,引經據典,切中時弊,嚴謹精闢,見解獨到,考官嘆服,名揚都省。時年僅17歲,廣東布政使在司衙大堂為他舉行賀典,布政使為其加冠獎勵,稱他將來是國家棟樑。此後,六次赴京應考未捷,隆慶五年(1571年)參加會試落榜,後考選中書,廷試第一,欽賜狀元,任內閣(秘書處)中書舍人(七品之京官),先後為穆宗、神宗皇帝的口授帶筆、抄寫文告,管內閣文書等。擢升翰林院辦事。萬曆四年(1576年)轉任大理寺評事兼青宮之師(太子的老師)。借在皇帝身邊之便,陳諫《青宮十二規》對教育培養太子的好處,得到神宗皇帝讚賞,頒布施行。爾後奉詔出使福建巡訪,處事公正廉謹,民愛帝歡,特賜璽書褒美,稱“吾朕良臣”。升大理寺右寺副,與修元明兩朝國史、會典及玉牒。不久出任經筵講官(皇帝的老師),其經史知識淵博,講課技藝超人,深入淺出,妙趣橫生,富有哲理,得神宗皇帝稱讚。又任會試大閱充收掌官副總裁,辦事有條不紊,深得神宗皇帝信賴,特賜龍文大紅綸絲嘉獎。升戶部員外郎,又升廣西按察使司分巡左江道副使等職。一生受神宗皇帝賜封四次。萬曆五年(1577年)授文林郎,萬曆八年(1580年)再授儒林郎。
萬曆九年(1581年)其生母李氏病故,兩袖清風歸故里守喪,守孝期滿不貪權位戀田園而辭官,在家鄉文裔泉邊,合嶺(今永發東山大橋處)之上,靜養研讀,著文自娛。其《自敘》詩曰:“曳履辭金殿,披衣坐草堂。風翻柴榻爽,月印石階涼。水際長連碧,花前剩有芳。江湖與廊廟,隨處足徜徉。”
萬曆十年(1582年),翰林院贈“內閣大夫”匾一塊,肯定王贊襄對明王朝文史的貢獻。贊襄在朝廷中任官多年,神宗皇帝對他器重,張居正、張四維、申時行等當朝重臣讚賞他的才學和人品,因而他們交往甚密。
晚年在家研讀十餘年,以名節自重自愛著稱。王贊襄在朝中雖官職不高,僅為正四品,但與神宗皇帝和朝中重臣關係密切,瓊州有些官員想通過贊襄向朝廷及廣東布政使上書美言幾句,常常到家中拜訪,除與來訪者談經論史評書說詩外,所贈送錢物都被婉言謝絕。至謝世時,除了朝廷所給俸祿和原有的老房子外,未為家中新修建一間房屋。但他不忘造福家鄉,發動眾人出錢出力,修建澄江大路等。
萬曆三十一年(1593年)病逝,享年62歲,葬瓊山五原地。他死後,瓊州府將贊襄以瓊郡鄉賢從祀,奉御旨在大美村立“內史坊”石碑,以示褒獎。

主要成就

著有《澄原稿略》(已失傳)。有贊、銘、記、序、歌、詩、策等各類文章10餘篇傳世,收錄於清代《澄邁縣誌·藝文志》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