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王貴與李香香
- 作者:李季
-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2年2月
- 定價:1.10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30592557
《王貴與李香香》是由著名詩人李季於1946年發表的一首詩歌。 《王貴與李香香》以王貴和李香香的愛情故事為線索,展現了“三邊”人民走上革命的歷程。主人公愛情的悲歡與革命的發展緊密相關,由此顯示了勞動人民的個人命運與整個階級...
作者李季,是第一首以信天游形式寫成的民歌體敘事長詩。後改編為淮劇現代戲。王貴與李香香淮劇現代戲。根據李季同名敘事詩改編。劇情簡介 劇本以劉志丹創建陝甘革命根據地為時代背景,反映了死羊灣農民反抗地主迫害的鬥爭,並描寫了王貴與李香香在鬥爭中萌發的堅貞愛情。1952年上海淮劇團首演於滬西工人劇場。演出情況 ...
《王貴與李香香》是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創排的一部大型秦腔現代劇,是2018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重點扶持劇目之一。2019年3月25日晚,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而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首次演出。2019年8月19日,該劇榮獲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演出信息 《王貴與李香香》將於2022年...
《王貴與李香香》是2015年1月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季。內容簡介 土地革命在陝北“三邊”地區獲得成功後,相愛已久的農村青年王貴與李香香終於結婚。但游擊隊轉移後,惡霸地主崔二爺抓走了王貴,並逼迫李香香改嫁。游擊隊打回後,制服了崔二爺,王貴與李香香最終走到了一起。作者簡介 李季(1922...
《王貴與李香香》是一部由張獲立編劇,張獲立及王恭共同導演的傳統舞劇。劇情介紹 序幕 公元1930年,一件傷心事出在三邊。王麻子三天沒見一顆米,崔閻王和狗腿子把債逼。打死老子拉走王貴娃,一家人落得光塌塌 第一幕 山丹丹開花紅姣姣,香香人材長得好。香香在窪里掏苦菜,王貴趕羊上山來,交好的心思兩人...
李香香,長篇敘事詩《王貴與李香香》中的女主角。李香香,土生土長的貧苦農民的後代。角色評價 《王貴與李香香》共分三部十三章,反映了上世紀30年代前後,“三邊”地區農民民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展的激烈鬥爭;在急風暴雨式的民眾鬥爭背景上,展開了王貴和李香香的愛情故事。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土生土長...
百年百種--王貴與李香香中國文學的百年盛宴”的選單,收錄了以陝北民歌信天游,羊肚子手巾 特色及評論 開列出了“中國文學的百年盛宴”的選單,這總是激動人心、令人神往的。於是,把選單變成美味可餐的盛宴,直接奉獻給最廣大的讀者,又順理成章地成了一批同樣有激情、有責任感、值得信賴的文學出版人的宏願。內容...
《王貴與李香香漳河水》是2001年1月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世紀之初興起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帶來了中國的文藝復興。中國文學從思想內容、語言、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上全面革新,形成了各種流派百舸爭流的新局面,從此,建立起了現代意義的新文學。新文學在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等各個領域都取得...
《王貴與李香香》是一部由李季所著的民歌體敘事長詩,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目錄 第一部 一、崔二爺收租 二、王貴攬工 三、李香香 四、掏苦菜 五、兩塊洋錢 第二部 一、鬧革命 二、太陽會從西邊出來嗎?三、紅旗插到死羊灣 四、自由結婚 第三部 一、崔二爺又回來了 二、羊肚子手巾 三、團圓...
王貴與李香香 《王貴與李香香》是一部故事連環畫,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王貴李香香 《王貴李香香》是 柴根兒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所屬專輯《 柴根兒陝北民歌清唱專輯-二道圪梁》。歌曲: 王貴李香香
張琳然,1994年3月4日出生於河北省邯鄲市,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2012年,張琳然參加環球國際小姐大賽,最終獲得十佳。2014年,在校期間的張琳然出演了劇情電影《王貴與李香香》。2016年,參演古裝功夫劇《少林寺傳奇之東歸英雄》。早年經歷 2012年,張琳然參加環球國際小姐大賽,最終獲得十佳。2013年,...
周世誼(又名老海)中國男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代表作有《王貴與李香香》、周世誼角色扮演(5張)《大理公主》、《徽駱駝》等。個人資料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日期:1964年5月16日 職業: 演員 畢業院校: 中央戲劇學院 星座: 金牛座 血型:A型 身高:180cm 體重:80kg 專長:武術散打、...
女,1949年出生於北京,中國北京畫家。擅長中國畫。196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附中。天津畫院院外畫家。個人簡介 《蒙山臘月》獲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三等獎;《王貴與李香香》獲第六屆全國美展銅獎,《做嫁衣》獲第六屆全國美展銀獎,均被中國美術館收藏;《正月》獲第七屆全國美展銅獎;《太陽、雪山和我》入選建黨...
經過父子倆的共同努力和幾年辛苦製作,刻製成了現代戲全箱,主要有《白毛女》、《窮人恨》、《王貴與李香香》、《二蘭記》、《兒女們自己的事》、《閻王債》等。後來,寧夏將他們刻制的皮影向中央文化部推薦,在北京展覽後被中央美術館收藏。趙滿瑞父子成了寧夏歷史上第一個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作品的民間藝術家。
顧少春,淮劇演員,1930年生於江蘇阜寧。國家一級演員。主要作品:《王貴與李香香》《不能走那條路》《劉二姐趕會》《東方朔偷桃》《官禁民燈》等。還參與編劇和導演過《劉海戲金蟾》、《揀煤渣》、《木匠退親》、《愛情的審判》、《吳漢三殺》、《牙痕記》、《孟姜女》、《鄭巧嬌》、《關公斬子》等劇。基本...
張琴音,女,壯族,1933年生,廣西德保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壯劇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二級演員。主要代表作有《寶葫蘆》、《王貴與李香香》、《赤葉河》、《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人物經歷 張琴音同志作為壯劇的老演員、老教員,除了自己參加排演的二十多部戲劇獲得了領導、專家和觀眾的好評...
斜頭歪腦 斜頭歪腦,漢語成語,拼音是xié tóu wāi nǎo,意思是比喻相貌不周正。出自《王貴與李香香》。成語出處 李季《王貴與李香香》第三部:“閻王爺叫你當窮漢,斜頭歪腦還想把身翻。”成語用法 作定語、狀語;用於人的外貌等。
1952年參加浙江省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演唱鼓詞《王貴與李香香》,1956年又赴省城,演唱《秋香愛社》,均獲好評。1958年進瑞安市曲藝隊任演員,當年參加浙江省第一次曲藝會演,演唱《山崗紅波》,獲優秀演出獎,1958年8月,上北京參加全國首屆曲藝會,演唱鼓詞《別靠天》,受到周總理的親切接見。溫州鼓詞第二代代表...
屎蚵蜋 屎蚵蜋,讀音是shǐ hé láng。意思是屎蜣螂。解釋 屎蜣螂。出處 李季 《王貴與李香香》第三部一:“仗著你紅軍老子勢力大,屎蚵蜋還想推 泰山 !”
姬曉東 姬曉東,編劇,2011年參與編劇電影《美麗村官》,2015年參與編劇電影《王貴與李香香》。人物經歷 2011年參與編劇電影《美麗村官》。2015年參與編劇電影《王貴與李香香》。主要作品
綠蓁蓁 綠蓁蓁,讀音是lǜ zhēn zhēn。意思是形容濃綠。解釋 形容濃綠。出處 李季 《王貴與李香香》第一部四:“地頭上沙柳綠蓁蓁, 王貴 是個好後生。”王汶石 《風雪之夜·蠻蠻》:“大門外頭,停一輛架子車,車上裝滿了綠崢崢的油白菜、紅丹丹的水蘿蔔。”
曾主演過十四部大型歌劇。其中有:《王貴與李香香》、《星星之火》、《小二黑結婚》、《兩個女紅軍》、《劉胡蘭》、《白毛女》、《紅霞》、《春雷》、《紅珊瑚》、《啞姑泉》、《洪湖赤衛隊》、《奪印》、《劉三姐》、《社長的女兒》等。參加演出話劇有:《萬水千山》、《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
她聰慧活潑,嗓門大,音質純,天生麗質,她高小畢業後,進入本村的宣傳隊當小演員,先後主演過《白毛女》、《王貴與李香香》等現代戲。早年曾拜平調老藝人郭金為師,苦練基本功,鑽研平調唱腔。並得到老師的真心傳授。 除拜郭金以外還先後師從著名平調演員楊發全、肖知章、李國華學習戲曲,練就了紮實的藝術功底。通過...
牛不老 牛不老,讀音是niú bù lǎo。意思是方言。小牛。解釋 方言。小牛。出處 李季 《王貴與李香香》第一部二:“老牛死了換上牛不老,殺父深仇要子報。”自註:“‘牛不老’,即小犢、小牛。”《陝北民歌·信天游》:“牛不老吃草尾巴搖,自小就不愛那二道毛。”
1945年底,在《解放日報》上連續刊登了優秀長篇敘事詩《王貴與李香香》 ,這首長詩,熱情歌頌了陝北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翻身鬧革命的鬥爭事跡,成功地塑造了王貴和李香香的動人形象。這首具有濃厚地方色彩的長詩,是詩歌領域裡實踐毛澤東文藝路線的第一個碩果,是中國新詩發展的新階段,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皮破肉爛 皮破肉爛,漢語成語,拼音是pí pò ròu làn,意思是形容傷勢很重。出自《王貴與李香香》。成語出處 李季《王貴與李香香》第二部:“滿臉渾身血道道,皮破肉爛不忍瞧。”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多用於受傷。
克之抱病導演歌劇《王貴與李香香》。解放初任校黨委委員兼組織部長。1952年,調南京工學院工作,歷任校黨委常委、政治輔導處副主任、馬列主義教研室主任、圖書館館長等職。1955年,晉升為副教授。克之的最大嗜好是買書和讀書,從戰爭年代起一隻白鐵書箱一直伴隨著他,曾三次通讀《資本論》。他是殘廢軍人,但意志堅強...
扯首 扯首,讀音是chě shǒu。意思是韁繩。解釋 韁繩。出處 李季 《王貴與李香香》第三部二:“馬高鐙短扯首長,魂靈兒跟在你身旁。”
新中國成立後,她積極演出新劇目如:《王貴與李香香》《血淚仇》《折聚英》《祥林嫂》等,1949年在瀋陽戲曲匯演時她演出的《新貪女淚》榮獲特等表演獎。1952年在全國戲曲觀摩大會上,演出《新打狗勸夫》榮獲表演一等獎。1953年,東北大區戲曲匯演演出《楊二舍化緣》(晏甬創編),榮獲表演獎。1963年瀋陽市現代戲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