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致和(腐乳產品品牌)

王致和(腐乳產品品牌)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致和”始創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與“同仁堂”同齡,已有300多年歷史。

“王致和”作為地道的“中華老字號”,以其產品的細、膩、松、軟、香五大特點倍受消費者的鐘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致和臭豆腐
  • 主要原料:豆腐
  • 主要營養成分:胺基酸
  • 特點:細、膩、松、軟、香
  • 產地:北京
歷史傳說,發展歷程,企業簡介,企業榮譽,企業文化,概況,產品文化,行銷文化,管理文化,環境文化,激勵文化,產品介紹,

歷史傳說

作為地道的中華老字號,“王致和”聲名遠播。其腐乳產品獨有的細、膩、松、軟、香五大特點,深受消費者的喜愛。而其創始人王致和的故事也充滿了戲劇性。王致和原本是安徽省寧國府太平縣仙源的舉人,清康熙八年(1669年)進京趕考落第,受盤纏所困,滯留京城。幼時曾在家做過豆腐的王致和為謀生計,做起了豆腐生意——在所住的北京前門外延壽寺街羊肉胡同“安徽會館”內,用手推的小磨,每日磨上幾升豆子做成豆腐沿街銷售。同時他刻苦攻讀,以備下科。盛夏某日,他做出的豆腐沒賣完,恐日久腐壞,便切成四方小塊,配上鹽、花椒等佐料,醃於一小缸中。從此,他歇伏停磨,一心攻讀,竟淡忘此事。秋涼後,王致和重操舊業,猛然間想起那小缸豆腐,連忙打開,未曾想臭味撲鼻,定神一看,豆腐已變成青色。扔了實在可惜,於是他大著膽子嘗了一下,不料別具風味,遂送給鄰里品嘗,結果品者無不稱奇。王致和臭豆腐聲名鵲起。
王致和
王致和屢試不中,遂盡心經營起臭豆腐來。至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他便於延壽寺街西路建作坊立招牌:“王致和南醬園”,雇師招徒,以經營臭豆腐為主,兼營醬豆腐、豆腐乾及各種醬菜。不久,臭豆腐的銷路擴大到東北、西北、華北各地。經多次改進,臭豆腐於清末傳入宮廷御膳房,成為慈禧太后的一道日常小菜。慈禧太后不喜臭豆腐其名,便賜名“青方”,使王致和臭豆腐身價倍增。“王致和”門前的三塊立匾加上彩繪龍頭,象徵“大內上用”之意;“王致和南醬園”的六個字刻為兩塊匾,分別由狀元孫家鼐、魯琪光題書。孫家鼐寫了兩幅藏頭對,一曰:“致君美味傳千里,和我天機養寸心”,另一幅曰:“醬配龍蟠調芍藥,園開雞跖鐘芙蓉”,冠頂橫讀為“致和醬園”。“王致和”的生意越作越興旺,眾人競相仿製。光緒年間,在宣武門外、延壽寺街等地相繼開設了王政和、王芝和、致中和等醬園。
王致和
另一種說法可以從《武清縣誌》得到佐證,王致和不是安徽人而是直隸省武清縣(現為天津直轄市武清區)人,大概意思如下:
王致和,家居潞河畔的河西務村(今天津武清區河西務鎮,明、清兩代為運河河務管理機構所在,故稱西河務,臨近北京通縣),家境貧寒,以賣豆腐為生。他自幼機智聰穎,喜好讀書,尤喜詩詞,到中年學有小成,深受鄉民稱道。
一年炎夏清晨,王致和正要挑擔外出賣豆腐。不料一位親戚闖進家門,說要娶媳婦,請他去幫幾天忙,隨後便將王致和拉走。離家數日後回家,王致和推開屋門就聞到沖天奇臭。待他打開蒙豆腐的包布一看,雪白的豆腐生了一層綠毛。王致和自幼以勤儉為本,他不甘心地抓起一把豆腐就送到嘴裡,竟然有股香味。王致和喜出望外,除去豆腐上的綠毛,又將豆腐切成小塊,挑著擔子便賣起“臭豆腐”來了。就這樣,王致和的豆腐買賣越做越大,而且白豆腐、臭豆腐兼營,並在京南衛北漸漸出了名。臭豆腐由此也成了飯桌上的美味珍饈。
斗轉星移,到了清光緒八年,經鄉賢推薦,王致和應試順天府。考題為“知味下車”。王致和靈機一動,吟詩一首,盛讚自己發明製作的臭豆腐
明言臭豆腐,名實正相當。自古不釣譽,於今無偽裝。
撲鼻生奇臭,入口發異香。素醇饒回味,黑臭蘊芬芳。
珍饈富人趣,野味窮者光。既能飫饕餮,更可佐酒漿。
餐饌若有你,宴飲亦無雙,省錢得實惠,賞心樂未央。
主考官看後,大怒。說王致和玩世不恭膽敢玷污考場,應予治罪。此時,巧遇張之洞(張之洞與王致和不是一個時代的人,此處有誤)經中緩頰,他對主考官說:“知味下車”之題,考生千篇一律皆論‘酒’,豈不乏味?唯王生之臭豆腐一詩別開生面,且詩意豁達,故應重新裁定為是。王致和險中遇救,得中第一百零七名舉人,放任鐵嶺縣,後升任衛輝知府。後來,王致和辭官,在北京延壽街開辦一家臭豆腐鋪。其大門對聯為:可與松花相媲美,敢同蝦醬做競爭。橫批為:臭名遠揚。

發展歷程

1956年,公私合營,原“同義厚”醬園更名為“田村醬廠”。隨後“四和”(即王致和、王政和、王芝和、致中和)與“田村醬廠”合併為“田村化學釀造廠”。
1972年,“田村化學釀造廠”更名為“北京市腐乳廠”。
1985年,為得到《商標法》的保護,也為了更好地拓寬市場,企業啟用過去名氣最大的商號“王致和”,並向國家商標局註冊“王致和”(腐乳)商標。
1991年,“北京市腐乳廠”更名為“北京市王致和腐乳廠”。
1996年導入“CIS”戰略,正式啟用VI(即視覺識別系統),使企業形象迅速得到提升。
2000年3月公司改制, “北京市王致和腐乳廠”更名為“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王致和食品廠”。
2009年9月,按照上級公司整體部署,改制更名為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
王致和沒有想到,由他奠基的王致和醬園歷經300多年而不衰,且越做越紅火。建國以後,在王致和、致中和、王藝和、王政和4家私人作坊基礎上,發展建立了北京王致和腐乳廠。40多年來雖曾幾易廠名,但其產品特色風味未變、花色品類日多。現如今,有青方、紅方、白方3大類20多個品種的王致和腐乳,其品牌不僅享譽國內市場,而且已走出國門,走向了世界。日本岡山先生曾讚美“腐乳是含有高植物蛋白的食品,王致和為上”;朝鮮的商務參贊還曾帶領數名食品專家專程到王致和腐乳廠學習。

企業簡介

“王致和”品牌始創於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距今已有三百四十餘年的歷史,企業幾經傳承和演變,按照二商集團整體部署,於2009年改制,更名為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專業生產腐乳等調味品系列產品。
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占地面積60多畝,生產車間面積8000多平方米,擁有員工500餘人。“王致和”產品包括腐乳、料酒、調料等多品類近百餘個品種,均為百姓佐餐佳品。企業及時洞悉市場動態,經多次研究實驗推出了低鹽腐乳、木糖醇腐乳、白菜辣腐乳等新型產品,迎合了消費者追求健康、營養、安全產品的需求,擁有了一批龐大、忠實消費群體,產品不僅行銷全國,而且還遠銷美國、歐盟、韓國、日本等國家,北京市場覆蓋率達95%以上。
王致和王致和
憑著創新的產品理念和近乎苛刻的品質標準,王致和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先後通過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GB/T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使傳統的管理方式由粗放型管理向科學化、標準化管理模式轉變,一步步地規範著企業的管理。

企業榮譽

企業先後獲得“中華老字號”、“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等稱號。王致和系列產品多次被評為“消費者信得過產品”。2008年6月“王致和腐乳釀造技藝”被正式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釀人間美味,造百姓口福”是王致和公司的經營宗旨。

企業文化

概況

“王致和”以信譽為本。“王致和”從古至今都是忠誠地為客戶生產高質量多風味的產品,絕不偷工減料,粗製濫造。信譽不僅使“王致和”在當年字號競爭中擠垮了“汪致和”等店輔,也使“王致和”在如今的市場競爭中獨樹一幟。
“王致和”傳統文化的“根”,精湛技藝的“髓”,誠實信譽的“本”,也就是“中國老字號”的“魂”。外國新名牌沒這樣的“魂”,他們靠的只是“市場競爭”的“魄”。
“王致和”有“魂”還得有“魄”。因此在當今市場競爭條件下,“王致和”不停步,不僵化,再塑了以“科學、開拓、法制與民主”為內容的企業新文化,豐富了王致和老字號文化體系,使“王致和”企業再發生了質的變化。
“王致和CIS”中的“應變哲學”和“競爭精神”構成了今天“王致和”的經營思想,並由此派生出新的產品文化、行銷文化、運作文化、環境文化以及激勵文化。這些,集中地體現了“王致和”領導者的精神和員工的群體意識。
經營哲學是“王致和”企業文化的主要內容,它直接關係到“王致和”的成敗與興衰。在長期的計畫經濟條件下,“王致和”曾同其他國有企業一樣,是政府的附屬單位,享有國家的優惠政策(如平價糧),幾十年都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養成的經營思想是“以不變應萬變”。從1989年開始,市場經濟開始形成,“王致和”深感到壓力驟增,到了1991年,糧價上漲一步到位,黃豆由三角錢一公斤上升到2元錢以上,這對“王致和”的經營者來說不啻“捅破了天”。為了順應市場經濟環境,搞活企業,“王致和”不得不“眼睛盯著市場”,再也不能悠然的“以不變應萬變”了。企業“應變”哲學由此而生,由此一“變”,管理變了,產品變了,包裝變了,工藝設備、生產環境都得變!但“王致和”的變有原則———萬變不離其宗,即:一切都以“根、髓、本”為魂,“王致和”不能變成“錢致富”,不能變成“偽致劣”。“以正為變”的結果使“王致和”戰勝了風險,衝出了低谷,步入了市場經濟的正常軌道。

產品文化

“王致和”以科技為先導,在發展傳統產品的基礎上,不斷開發新產品,使產品的科技文化含量顯著增加。原始的“小驢拉磨,幹活全靠背抬槓”的勞動方式,被先進的機械化、半自動化的設備和規範化的前期、後期、灌裝、清洗的兩條龍作業程式所取代。腐乳家族青、紅、白三大類中,增添了“全營養保健醬豆腐”等新產品,深得消費者的歡迎。在包裝裝潢上,“王致和”商標變得別致新穎,精製禮品型盒裝腐乳既古色古香,又光彩引人。“王致和”系列產品也得到擴展,涮羊肉調料、腐乳汁、蝦片、精包裝乾醬、仿日清酒、低鹽度調料王等產品在商品架上成為“搶手貨”,滿足了消費者的各方面需求。

行銷文化

“王致和”調整了市場戰略,確立了“以北京市為大本營,以‘三北’(東北、西北、華北)和‘兩線’(京廣線、京滬線)為主戰場,向江南、沿海、特區伸展,使‘王致和’產品遍及全國,把影響擴展到港台和世界”的行銷方針。在行銷方法上,“王致和”改變了過去被動推銷的辦法,大搞文化行銷,運用電視、電台、報紙、廣告、聯誼會、公關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王致和的根、髓、本”,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管理文化

“王致和”運用動態管理手段,通過“八大調整(觀念、行銷、產品結構、工藝、設備、科技、產業、激勵措施)建立起“三大體系(行銷、生產、激勵),初步完成了市場運作機制的改革。“王致和”沒有了幹部、工人之分,只有員工之別(高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一般管理人員和普通工人)。“王致和”實施的CI計畫,把視覺系統的標準字、標準結構、標準色進行了定格,廠徽、標識、廣告、商標以及工作服都體現出“王致和”的特色文化。

環境文化

“王致和”已變成一座花園式的工廠。美麗的山水亭閣錯落在潔淨的生產樓、辦公樓、宿舍樓之間,春、夏、秋三季鮮花布滿了廠區綠地;黑漆金字的“王致和”橫匾在琉璃瓦、乳白色大理石的映襯下,愈顯得格外莊重醒目;迎面矗立的一尊儒商氣質極濃的“王致和”漢白玉雕像,更令人肅然起敬……

激勵文化

企業圍繞塑造“王致和人”這一目標,採取了“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一是重視現有員工的素質培訓,嚴格工人考試上崗、管理層擇優聘用的制度;二是不斷引進外部人才,“有多大才,搭多大台”,千方百計為科技人員創造出良好的工作條件和舒適的生活條件。

產品介紹

王致和公司主要產品包括腐乳、料酒、花色醬、涮羊肉調料、香油、芝麻醬等。產品不僅行銷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還出口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和地區。
王致和(腐乳產品品牌)
經檢測,100克王致和腐乳中的胺基酸含量可滿足成年人一天的需要量,其鈣、鐵、鋅含量高於一般食品,還含有維生素B1、B2,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王致和臭豆腐是以優質黃豆為原料,經過泡豆、磨漿、濾漿、點鹵、前發酵、醃製、後發酵 等多道工序製成。其中醃製是關鍵,撒鹽和作料的多少將直接影響臭豆腐的質量。鹽多了,豆腐不臭;鹽少了,豆腐則過臭。王致和臭豆腐“臭”中有奇香,一種產生蛋白酶的黴菌,它分解了蛋白質,形成了極豐富的胺基酸,味道非常鮮美。臭味主要是蛋白質在分解過程中產生了硫化氫氣體所造成的。另外,因醃製時用的是苦漿水、涼水、 鹽水,又形成了豆腐塊呈豆青色。
王致和(腐乳產品品牌)
僅從北京來看,在眾多的小吃家族中,“王致和”的臭豆腐醬豆腐也是一絕。王致和臭豆腐是“老北京”的傳統佳肴,有句順口溜叫“窩窩頭就臭豆腐,吃起來沒個夠”。
這臭豆腐不知有什麼魅力,“老北京”如此,又迷住了許多“新北京”,就連一些年輕人和知識分子也犯起吃臭豆腐的癮。他們發明了一種獨到的吃法——臭豆腐就熱湯
面,一吃就是三大碗,那真叫絕了。臭豆腐這東西,不是人們想像中的那種惡臭,而是沁人心脾的一種醇香的臭味,確切地說,那是一種香臭。若再加入些香油、炸花椒油之類的佐料,其味更招人愛吃。與王致和醬豆腐相比,臭豆腐也不遜色。在腐乳同行中,王致和醬豆腐以其“細、香、鮮”獨具一格,質地細膩,味道鮮美,醇香可口,富有營養,老幼皆宜。
美味佳肴來源於精湛的工藝技術和嚴密的質量管理,“一臭萬年,香遍萬家”是眾多消費者對王致和產品的幽默讚美。要問王致和為何叫得這么響,圈內人都知道,他們有一手“絕活”。這“絕活”,一是祖傳的秘方,二是精湛的技藝,三是嚴格的管理,四是上百年的製作經驗。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別看人人都愛吃腐乳,但大都不知它是怎樣做出來的。不信,準有人會說“臭豆腐是石灰燒出來的,醬豆腐是紅顏色兌出來的”,這話讓內行人聽見,得笑掉大牙。
王致和腐乳選料精良,是用上等的黃豆和別致的輔料,經過磨製、接菌、前期發酵、醃製、配湯、後期發酵等20多道工序方能完成,生產周期長,工序複雜。正因如此,王致和世代保持了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精工細做,反對偷工減料、粗製濫造已成為優良傳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