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決

王決

王決(1924—1997)原名王孟明,曲藝編輯家、作家、評論家、理論家、教育家。曾先後就讀於北京四存中學(市立八中前身)和中國大學。北平和平解放後,入華北大學二部(藝術幹部訓練班)學習,後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負責曲藝曲目整理。為學習曲藝藝術,先後拜相聲界前輩趙靄如和單弦名家榮劍塵為師,還向李金山、白鳳岩曹寶祿等名家學習演唱京韻大鼓、聯珠快書、山東琴書和梅花大鼓。侯寶林稱讚王決是“肚子裡有真東西的曲藝簍子”,馬三立讚譽王決是“肚子裡寬綽的曲藝真行家!”曾任中央電視台文藝部顧問、中國唱片總公司藝術顧問、《中國曲藝志》副主編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決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王孟明
  • 出生日期:1924
  • 逝世日期:1997
  • 職業:曲藝編輯家、作家、評論家、理論家、教育家
  • 性別:男
人物生平,主要作品,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童、少年時代正趕上曲藝的鼎盛時期,他的生活是在吟唱、誦說中度過的。在天津,他的舅舅喜歡曲藝,常常帶他去泰康商場歌舞樓看曲藝雜耍演出;在北京,他放了學經常去青雲閣、瑞園及新中國茶社等場所觀看名角的表演。他先後聽過王傑魁品正三的評書,張壽臣焦德海相聲劉寶全白雲鵬的京韻大鼓,喬清秀的河南墜子,金萬昌的梅花大鼓等。相聲語言的幽默、談諧、曲藝唱腔的優美深深吸引了他,他痴迷上了曲藝。
1946年從中國大學政經系畢業,進入華北大學戲曲四班演習,同期參加了華大文工團開始了真正的曲藝生涯。解放前夕,他被調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前身新華廣播電台專門負責曲藝編輯工作。當時的年輕人都喜歡搞音樂、文學、廣播劇,曲藝被排在最後,算是“冷門”。剛解放時,電台設備簡陋,台里規定播出的曲藝節目全部由演員直播。請演員、審節目、排時間、發演播費全由編輯負責。有時候演員不夠用,還要請盲藝人參加演出。盲藝人行動不便,他就到大門口擔負“拉馬竿”的領進領出,足有二里多地。這在當時是被人看不起的,可他心甘情願。他說:“這是工作豈能不乾,再說盲藝人背詞背得很快,演唱起來充滿激情,一點也不比別人遜色。”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電台領導號召編輯人員“向老藝人學習”、“變外行為內行”。王決是個名牌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沒有絲毫的知識分子架子,他經人介紹正式拜榮劍塵為師,學唱單弦,還向李金山白鳳岩曹寶祿等學唱山東琴書、京韻大鼓和聯珠快書。在和這些藝人接觸中,他學到了許多曲種知識,流派淵源和曲壇軼事成為曲藝界裡有真東西的曲藝“簍子”。
1952年電台籌建新中國第一個“廣播說唱團”,王決是具體籌辦人之一,經他推薦搭橋一批知名老藝人像侯寶林劉寶瑞孫書筠馬增芬等相繼被廣播說唱團錄用,成為這個團體的台柱子。同期,在黨的領導下,侯寶林羅榮壽等十一人在北京成立“相聲改進小組”純潔淨化相聲語言,挖掘整理和改編傳統曲目。王決支持小組工作,他根據演員的表演特點組織創造新段子。與侯寶林劉寶瑞合作,創作了相聲《寬打窄用》、《砍白菜》、《吃飯我掏錢》等,開創了演員與創作人員結合進行曲藝創作的先河。
他熱愛曲藝事業,善於在民間發掘老藝人,從民間搶救出優秀曲藝節目。1994年他去安徽參加“首屆中國相聲節”,回京後他向中央電視台《曲苑雜壇》推薦、錄製了180集的長篇評書《羅家將》。此書剛錄完,演播者馬增錕先生因車禍罹難,人們稱讚王決老師慧眼識珠,又為曲壇搶出了一部大書。
他是一位曲藝編輯家,由他組織、錄製的曲藝節目,有侯寶林相聲高元鈞的山東快書、李潤傑的快板書、韓起祥的陝北說書、蔣月泉的評彈、駱玉笙的京韻大鼓等優秀節目。此外還編輯錄製了許多聽眾喜聞樂聽的曲藝專題節目。
他是一位曲藝評論家,工作以來,共寫了160篇左右曲藝評論。他的文章觀點鮮明、專業性強、文筆曉暢,體現了一種大家風範。
他治學嚴謹,口勤、筆勤、腦勤,他將所看到的、聽到的、學來的各種曲藝知識,全部作了記錄,日久天長,積累並保存了40個筆記本,可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他將記問之學、實踐之學總結歸納上升為理論反過來指導工作,撰寫了或合作撰寫了許多理論著作如《中國相聲史》、《曲藝漫談》、《中國評書藝術論》、《相聲行里的軼聞》、《民國曲藝史》、《笑談相聲》等,填補了理論研究的某些空白。
在曲藝界發生過什麼事,要找什麼人,查什麼資料,人們頭一個想到的就是找王決;人們稱讚他是曲藝界的“活字典”。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王決作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第一代曲藝編輯,開闢了《雜談相聲》、《評書連播》、《曲種介紹》、《名段賞析》等欄目。1996年為中央電視台《藝術漫步》欄目錄製了介紹北方曲種的《曲藝漫談15講》,受到海內外觀眾的歡迎。
王決不僅是一位學者,更是一位師者,一位曲藝教育家,他認為:只有培養更多的曲藝人才,曲藝這棵大樹才能根深葉茂,四季常青。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他輔導過的曲藝編輯、記者,演員、作者,主持人,有杜錦華、陳連升李國盛於萬海、盧昌武、常祥霖李金斗張蘊華汪文華崔琦馬貴榮康松廣、李世儒、劉朝李立山曾惠傑、桂靖、侯長喜、呂秋義、王琦、蔡培生、史艷芳等一共31人。他熱心提攜學生,輔導學生,甘為孺子牛。經常向學生無償地傳授寫作技巧和決竅,給學生的作品、文章,加工潤色從來不署自己的名字,體現了他的高風亮節。
1979年,曹燦播講廣播長篇小說《李自成》,《李自成》這部幾百萬字的長篇小說,需要重新改編才能變成供人聽的評書。王決將《李自成》的三個卷本做了全面的刪改,當這部書交到曹燦手中,上面留下了密密麻麻的改動和建議,就差演員表達了。在播講長篇評書《李自成》一書中,曹燦從王決那深受教益。王決告訴曹燦“般若”要讀成“波若菠羅蜜多經”,“殷紅”要讀成“yanhong”,他將所有問題都替曹燦想到、點到,不讓他出醜,幫助他成功。長篇評書《李自成》在電台播講後愛到廣大聽眾的喜愛。王決又幫助曹燦總結了用評書播講長篇小說的幾項原則,在他的指導下曹燦出了一本書。他總是這樣用自己的學識和愛心,將演員、年青人推到前台嶄露頭角,自己卻默默無聞地做了一輩子甘為人梯的幕後工作。
馬季在編寫《相聲漫談》一書時,特請王決相助,馬季在編後說中寫道:“如沒有王決同志的幫助,此書是難以成文的。”在各類曲藝中他尤長於對相聲的研究,得到其指點和幫助的演員都尊稱王決為“相聲先生”。他曾任中央電視台文藝部顧問、中國唱片總公司藝術顧問、《中國曲藝志》副主編等職。著有《王決曲藝創作選》等書。他關心熱愛什剎海,為宣傳什剎海,他曾創作北京民歌《老媽媽愛什剎海》、單弦牌子曲《什剎海的傳說》和故事《窮不怕說相聲》,還曾寫過《什剎海畔“一戶侯”》的專文介紹相聲大師侯寶林,刊於《什剎海叢書·京華勝地什剎海》。
王決離休後,雖是花甲之年,但他寶刀不老耕尤健,擔任許多社會職務,為曲藝事業奔走吶喊,繼續操勞。1987年,王決患了直腸癌,行走坐臥及飲食大便十分痛苦。住院後,他從病床卡片的英文字母上知道了真情,他催著大夫做手術:“我這點本事還用得著,我不能把它帶走,要把它留下,如果把它帶走了,你我都將是有負於人民的人。”對於“病魔”老師很坦然,望著落淚的老伴,他說:“過去是乾中學,今兒就來個乾中養吧!”真言得讓人傷心,除了工作他心中沒有別的。
在王決任《中國曲藝志·北京卷》副主編時,剛在醫院裡做完手術,但心卻仍牽掛編書這事,他說“盛年修志,我能趕上並榮任撰寫實為幸事,拼著老命也要將書編好。”為了編好這本書,他核對史料,走訪知情者,東奔西走。雖然編書只有1000字8元錢的稿費,連坐公共汽車的錢也不夠,但他沒有任何抱怨。他將自己長年積累的心得,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曲藝精品,點化評折,萃於一編,使它流傳百代,嘉惠後人。
1994年王決被北京市曲藝家協會聘為顧問,為了保證各項活動舉辦成功,他精心策劃、費盡心力。他在擔任協會主辦的各種比賽活動的評審主任工作時,他不論颳風下雨,每場活動必到,深受曲藝工作者的敬重。
1995年,直腸癌治癒後的第八年,王決的病復發了轉為結腸癌二次住院治療。他對守護病床的身邊的陳連升談了兩個心愿:一是,讓陳連升為他和老伴結婚50周年搞一次小型金婚紀念。二是想和全體學生弟子見個面,照張像。第一個心愿沒有實現,在籌辦的過程中他的老伴突患膽管癌去世了。為實現他的第二個心愿,陳連升在電台、中國曲協、北京市曲協、中國藝術研究院曲研所等單位領導和老師的眾多弟子的大力支持下,於1996年12月14日舉辦了“王決先生從事曲藝藝術五十周年”紀念活動。舉辦方的領導、專家、學者、著名演員、曲藝作家及20多名學生,弟子一共100多人都出席到了現場。與會者對王決先生從事曲藝藝術五十周年所取得的成就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會上,陳連升做為學生、弟子代表也講了話,祝賀老師所取得的藝術成就,衷心祝願老師早日恢復健康。會後,學生、弟子們眾星捧月地簇擁著老師,照了個大團圓像,實現了老師的心愿。
1997年10月1日,王決的病情突然惡化,他強支撐著身體回到家,把一些經過歸納整理的材料交給陳連升。他說“我怕是不行了,這些資料交給你,你會用的著的,今後就看你們的了。”他還說“我搞了一輩子曲藝什麼酸、甜、苦、辣全嘗過了,但是,還是四個字‘無怨無悔’”。
逝世:1997年11月14日,農曆丁丑年十月十五日

主要作品

他是一位曲藝作家,他所創作、整理、改編或與人合寫書目就有:《王決曲藝創作選》、《西漢故事選》、《吃書》、《大紅袍》等。其中,《王決曲藝創作選》收錄了他創作的包括單弦、相聲、京韻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山東琴書、北京琴書、河南墜子、山東快書等10個曲種,34個演出本。馬三立稱他是“肚子裡寬綽的曲藝真行家”。

人物評價

他人品高尚,為人忠厚、誠懇,別人有什麼要求,他有求必應,予以幫助。在曲藝界人緣極好,愛到大家的尊重與愛戴。他生活簡樸,每逢給同事、朋友送稿子或送票,老人都是親自騎腳踏車送到家中。他為人重感情,講義氣,在他患病期間,凡是去探望他的人,他都銘記在案,日後給予答謝。他學識淵博,閱歷豐富,尊重別人,說話沒有絲毫教育人的口氣。對同事、學生從來都是循循善誘,他總是說:“這個問題我那時這樣看,你們現在是這樣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