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氏大花燈
- 又叫:龍鳳花燈
- 地區:浙江省
- 分類:龍、鳳兩盞寶塔式的大花燈
簡介,歷史發展,傳承人,製作技藝,寓意和傳說,
簡介
王氏大花燈分為龍、鳳兩盞寶塔式的大花燈,形似寶塔,塔身有七層,每一層的蚤檐上下和燈壁四周都貼有各色各樣的鑿紙作品和人物花鳥畫,燈頂還有打開的寶傘與特別誇張的葫蘆狀寶剎。燈體高度初為12-16米,後來發展到超過20米。整燈由燈腳、燈身、沿池、胡羅、藍荷等五部分組成,燈架直徑3米許,燈體周長10多米,每一盞大燈的重達一噸以上。2008年出展的20、8米高的“迎奧運”大花燈在全國絕無僅有,堪稱中國傳統燈彩工藝的一絕。
歷史發展
王氏大花燈始於康熙二十年(1681),王氏公宗頌揚帝德聖恩浩蕩,以此獨特風格,製作八角大燈壹盞在元宵夜供人觀賞。爾後,又製作了壹盞六角大燈,從此,王氏中就有了六角、八角兩盞大燈。六角大燈代表男性,花紋以龍為主;八角大燈代表女性,花紋以鳳為主。其鄰族小家橋蔣氏公宗,以睦其鄰,亦以精巧獨具手藝製作出荷花燈一盞同賀。每逢迎燈時,都要施放焰火鞭炮、還要耍流星等,場面熱鬧非凡,民間有段順口溜:上王橋頭迎大燈,小家橋頭雪流星,楊家橋頭芥菜剝見莖,下黃橋頭度娘搶走無處尋。
嘉慶十六年(1811),王氏公宗惟恐後世遺忘花燈而使花燈得以稽考,在本族建宗祠立碑「兩保碑文」現存於上王后山大花燈紀念堂內,碑上還留有清晰的「嘉慶十六年」「迎燈」字樣,以勉世人將有關製作資料記載立冊,得以完整收藏於內。
光緒十二年(1886),族人監生王桂卿,仲才二公,悉聞於光緒六年(1880)得中進士的族中支派安居洪家北橋的王詠霓授刑部主事,後經大學士許景澄保奏隨許出使國外三年後回歸省親,二公邀其觀燈,對王氏花燈讚嘆不已。
抗戰勝利前夕,在一度元宵燈會上,溫嶺縣長蔡竹屏親臨觀燈,玉環、黃岩、太平三縣百姓趁夜趕程觀賞花燈,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真是“門迎珠度三千客,王氏城南五尺天”,觀後,蔡竹屏縣長對王氏花燈製作技藝表示讚賞,並說要將王氏花燈編入太平縣誌。後因蔡縣長調離,花燈入縣誌之事未果。
解放後,王氏花燈一展風采,在花紋圖案繪刻上進行革新,以傳揚黨的豐功偉績。在一九五六年元宵為慶賀合作化高潮的一次燈會上,王氏大花燈得到溫嶺縣政府和縣文化局的好評。王氏大花燈於1956年展示後,近半個世紀沒有舉行,特別是文革期間,王氏祠堂被拆,燈架資料一併燒毀。
2003年,大花燈經王春梅和村民的努力重新光彩。大花燈重出江湖時,只有13.8米高,2006年增至16.8米,2008年,為慶祝奧運會,當地村民製作的王氏大花燈增高到20.8米,共有9層,裝飾奧運圖案則是為了象徵、祈祝2008年奧運吉祥。
2010年,王氏大花燈製作工藝,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傳承人
至2012年,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製作技藝
大燈製作技藝講究。民間彩燈製作王氏大花燈燈體特高,劈篾、扎制、鑿紙、剪紙,技術性要求高。燈骨的選材用料特別講究,選生長期2-3年的槓竹(此竹產地是黃岩寧溪)而且槓竹要連根挖起,稍作修剪,放在室內陰乾,時間需一個月後方可用來扎架,耐火性極強;纏繞綁紮大燈竹架骨幹的苧麻繩,全部不打結,依據的古法是:先將糯米煮熟,放在毛竹筒等容器內,搗糊攪爛,使之成為糯米糨糊,再將苧麻絲成束塗抹上,作為繩子纏繞貼上在“扛竹”要綁紮的地方,等糯米糨糊乾後,這種繩子還有收縮功能,非常牢固。
王氏大花燈手工製作工序複雜,以牛磨盤為腳,加壓石塊,外架竹製,苧麻系扎,架外表貼剪紙,燈架內設定游龍斗獅、丹鳳白鶴之類工藝實件。由於王氏大花燈形體龐大,屬手工藝術,兩盞燈8個人僅扎制燈架需要50天完成,糊、貼、剪、刻畫30人需40天,所以兩盞燈40人參加需90天完成。每盞燈重達1000多公斤,在迎燈活動中,每盞扛燈24人,四角拉撩風繩12人,還要候補人員若干人。
寓意和傳說
傳說明嘉靖十五年,石橋頭下宅金太公創製一盞六角形的塔燈,形態雅致。上王村王洪從太公慕名前往觀燈,看後嘆息:如此絕妙之燈,如能走動豈不更好!下宅金太公道:老兄弟如能做成會走的大燈,下宅金定當送此燈於上王配對。上王太公回家後細心琢磨並籌資請來工匠,終於在這一年的冬天做成八角形會走的大燈。下宅金太公聞訊,敲鑼打鼓將六角形大燈送到上王,從此民間便有六角為雄、八角為雌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