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德國柏林理工大學博士後高級訪問學者 2005年;
北京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專業理學博士 2004年;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設計及其理論碩士1998年;
國家註冊城市規劃師、高級城市規劃師,北京市評標專家 。
擁有20年專業經驗,工作範圍涉及不同尺度和各種項目類型,能夠勝任城市規劃、城市設計、景觀規劃等項目的不同階段的設計和管理工作。他擁有跨專業優勢,具有建築設計、城市規劃及景觀規劃三位一體的綜合設計能力,尤其對土地利用和房地產經濟有深入的研究,擅長主持政府課題與大型綜合項目,能夠綜合運用建築、城市規劃和房地產經濟等多學科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熟悉中國建築、規劃及房地產政策法規,並與相關政府部門及著名研究機構保持良好合作關係;他參與主持了多項重大項目,並致力於把國際前沿理論融入到項目實踐與創新中來。
國家註冊城市規劃師;
高級城市規劃師職稱;
北京評標專家庫成。
獲獎記錄
2012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推動力度最佳設計師金獎;
2009年 青島高新技術產業新城區城市空間形態與建築主題風格專題,國際競賽第一名;
2008年 遼寧省瀋撫連線帶總體發展戰略規劃,國際競賽一等獎,建設部優秀獎;
2003年 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德國公派留學獎學金。
主要貢獻
著作
2012年《土地開發的基本原理及案例》譯著,主編;
2011年《城市形態設計準則-規劃師、城市設計師、市政專家和開發者指南》譯著,主編;
2006年《建築設計的材料語言》專著,副主編;
2006年《城市規劃對房地產開發的調控》專著,著者;
2007年《歐洲環境景觀設計:城市-建築-景觀》專著,主編;
2009(7)城鄉規劃中的項目策劃與行動計畫-論經濟開發策略與行動規劃研究,《規劃師》;
2007(5)房地產開發的城市規劃調控-國際及地區經驗比較與借鑑,《城市規劃》;
2005(6)德國城市規劃的公眾參與制度陳述及案例,《北京規劃建設》;
2004(6)鄉村地區可持續的旅遊業:歷史建築的保護、修復和功能轉換,《建築學報》;
2004(1)走向公共管理的城市規劃管理模式探尋-兼論城市規劃、公共政策與政府干預,《規劃師》;
2003(3)國際航空港近鄰區域發展分析與借鑑,《城市規劃彙刊》。
項目
1998-2006年: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建築設計、城市規劃等,並開立房地產經濟學碩士課程
2006年《北京居住用地公共服務設施的有效供給機制研究》,北京市規劃委員會課題,專題負責人
2006年《北京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規劃管理研究》,北京市規劃委員會課題,項目負責人
2004年《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首都中央行政區空間布局研究》,北京市規劃委員會,負責人
2003年《引導北京房地產健康發展的規劃策略與調控措施》,北京市規劃委員會課題,項目負責人
近期作品
九江市八里湖新區生態組團概念規劃設計(中標項目)
江西 南昌
項目主持
業主:九江市八里湖新區管委會
九江,自古作為運輸貿易的門戶之都,在工業和交通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廬山,從古在文人和政客的筆墨紙硯中赫赫有名,在旅遊和生態療養方面有著長時間的歷史積澱。在中部崛t起八年之際、中三角呼聲日趨熱烈之時,隨著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啟動建設和城市向八里湖時代的跨入,九江面臨新背景、新機遇和新要求,步入新的發展期。生態組團位於廬山與八里湖的連線點,是大九江T型發展的重要節點。基地現狀生態資源豐富,環境優美,具有良好的觀山望湖的景觀特質,是新型優質生態建設區的良好地段。
項目團隊以尊重基本生態格局,打造城市休閒活力帶和生態旅遊體驗帶,協調周邊地區發展,以多樣的交通體系連線山、湖、城、縣和區內各個功能片區為規劃概念,從區域經濟、生態規劃、交通規劃、開發強度等多學科出發,以目標和問題導向為原則進行規劃設計。旨在保護生態組團的大前提下,充分利用和發揮基地的交通樞紐功能,通過綠色中軸線增強城山之間的關鍵聯繫,提出創造性的開發主體,並且以夏季達沃斯論壇為美好願景提高區域影響力,實現片區的地位升級。同時高效開發商用和居住空間,有效利用生態空間,使得生態空間得到積極利用。另外,在對國際案例及先進規劃設計經驗借鑑的基礎上,通過創造性和前瞻性的規劃利用,將九江八里湖片區打造成一張城市門戶形象的標誌性區域。
湖南省常德市西部新區概念規劃設計
中國常德
項目總監
業主:西城新區投資建設開發公司
常德市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是湘西北進出的咽喉要塞,屬於3+5城市群。規劃西城新區規劃範圍約33平方公里,內容包括總體戰略定位、產業發展研究、概念規劃方案及核心先導區城市設計框架。規劃設計要考慮與沅江西大橋、新河水系水利綜合整治工程等規划進行銜接,旨在把常德市西城新區塑造成為新的城市門戶區和標誌性新城。
武漢南岸嘴及龜北地區規劃前期策劃及概念諮詢方案
中國武漢
項目總監
業主:武漢市規劃局
南岸嘴是長江與漢水在武漢交匯所自然形成的半島, 是武漢市具有獨特地域特徵的城市標誌性區域。本項目通過對世界成功濱水區開發案例研究,結合武漢市發展需求,明確南岸嘴及龜北地區的功能定位、規劃思路和相關規劃控制要求,將其打造為功能合理、景觀優美、開敞性及可達性良好,充分體現生態性、公共性、功能複合性的山水城市新地標。
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湖濱新區規劃設計
山東東營
項目總監
業主:東營市河口區建設局
東營市河口區位於山東省北部,黃河入海口北側,東、北兩面臨渤海。河口區湖濱新區位於河口西部城區,占地規模約14平方公里。作為東營河口區重要的城市開發,本項目的意義在於將河口區建成集生態休閒旅遊為一體的綜合型城市的示範區域。將西湖西區域的水域打造良好的城市開放空間,並由此提升周邊區域的價值。
大連港再開發規劃
遼寧大連
規劃總監
業主:大連港務集團
本項目為城市更新/港口改造項目,將105公頃的大連港有生產功能轉化成為一個以國際油輪城為核心的富有吸引力的城市綜合新區,將海岸最大限度的開放給遊客和市民,同時保留場地現有歷史建築並開發其新用途,以頌讚大連城市的文化和塑造富有魅力的城市個性形象。
青島高新技術產業新城區城市空間形態與建築主題風格專題
山東青島
項目總監
業主:青島高新區規劃分局
本項目在青島高新區管委會組織的國際方案徵集中勝出,獲得第一名。
本規劃設計範圍為青島高新技術產業新城區,地處膠州灣北部鹽田,占地約 63.44 平方公里,是青島市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的重點區域。規劃重點提出高新區城市空間形態和建築主題風格的引導策略,整體提升新城區的城市形象和景觀特色。
秦皇島市休閒度假旅遊產業發展實施方案規劃
河北秦皇島
規劃總監
業主:秦皇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本實施方案在“河北省環京津休閒旅遊產業帶發展規劃”的指導下,貫徹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秦皇島旅遊產業立市的發展戰略,把秦皇島打造成中國北方最大的濱海休閒旅遊度假基地、國際上有較大影響力的旅遊目的地為目標,提出切實推進秦皇島市休閒度假旅遊產業發展的空間戰略和實施路徑,從實施層面確定優先啟動區,提出空間交通組織建議。
成都市溫江區產業布局及空間規劃策略研究
成都溫江
項目總監
業主:成都市溫江區規劃局
溫江區位於成都市中心城區正西16公里處,全區面積277平方公里,是成都中心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本項目重在解讀城鄉規劃和新巨觀形勢下的溫江區域發展新模式。規劃研究包括資源現狀分析、產業發展戰略、城鄉空間形態和實施保障機制四個專題。針對溫江八大功能片區,規劃提出產業錯位發展策略,避免片區之間的產業同構和惡性競爭。
瀋陽金融商貿開發區城市風貌控制及城市設計
遼寧瀋陽
項目總監
業主:瀋陽市瀋河區建委
瀋陽金融商貿
開發區始建於1991年,占地面積2.97平方公里,是全國除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以外唯一以金融商貿為屬性的開發區,開發區將建設成為東北亞區域金融商貿總部基地。本項目規劃包括金融商貿開發區發展戰略研究及城市風貌控制規劃,同時進行了道路交通規劃及地下空間規劃專題研究工作。
瀋撫連線帶總體發展概念規劃
遼寧瀋陽撫順
項目總監
業主: 遼寧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
瀋撫連線帶處於瀋陽和撫順兩市之間,是瀋撫同城化的重要環節,面積為605.34平方公里。本規劃是瀋撫同城化發展的基礎和指導性規劃。本規劃方案充分發揮了規劃設計、產業經濟、生態規劃、景觀設計與城市設計等多專業有機融合的優勢,以國際化的視野,秉承生態城市的規劃理念,把瀋撫連線帶定位為遼中城市群生態文明都市區建設的突破口,提出了建設瀋撫生態文明都市走廊的戰略願景。
唐山灣·四點一帶區域發展規劃
河北唐山
項目總監
業主:唐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唐山灣四點一帶涉及唐山南部沿海現有9個行政區域,規劃面積2143平方公里。“四點”是指曹妃甸新區、樂亭新區、丰南沿海工業區和蘆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帶”是指貫通“四點”形成的沿海隆起帶。規劃統籌考慮東北亞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以及環渤海地區區域經濟發展的競合態勢,把沿海一線的臨港地區作為一個整體,按照“四點一帶”的格局進行統一規劃,統籌開發建設。
滄州市滄東工業區產業發展戰略及總體規劃
河北滄州
項目總監
業主:滄縣人民政府
滄東工業區位於滄縣轄區內,地處滄縣東部,是滄州市主城區與黃驊市之間的重要節點,規劃用地面積約為72平方公里,2009 年經滄州市政府批准設立滄東工業區。本項目系統地完成了產業發展戰略研究、概念性總體規劃和總體規劃綱要成果,在此基礎上正式編制完成《滄東工業區總體規劃(2009-2030)》,包括說明書、文本、專題報告及基礎資料彙編成果。
西安市大明宮遺址區城市概念規劃設計競標
陝西西安
項目總監
業主:西安市規劃局、曲江新區管委會
西安市曲江新區“大明宮區域”位於西安市新行政中心與老城區的結合部位,以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為核心,規劃總用地面積約29平方公里。本規劃以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為核心,保護與發揚傳統文化,創造高品質的城市新形態,建立和完善城市生態基礎設施,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為原則,塑造一個和諧、開放、創新的北城區改造示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