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治河

王景治河,西漢末年,黃河、汴渠決壞,水患持續60餘年,到東漢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夏,王景奉詔和王吳共同主持了對汴渠和黃河的綜合治理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景治河
  • 外文名:RegulatingYellow River by Wang Jing
  • 河流名稱:黃河、汴渠 
  • 治理人:王景
  • 起洪時間:西漢末年
  • 治理時間東漢永平十二年
  • 效果:黃河800年不曾改道
簡介,治河過程,評議,王景治河(文言文),翻譯,相關知識,後漢書,王景其人,

簡介

西漢末年,黃河、汴渠決壞,水患持續60餘年,到東漢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夏,王景奉詔和王吳共同主持了對汴渠和黃河的綜合治理活動。王景依靠數十萬人的力量,一方面修築從濮陽城南到渤海千乘的千餘里黃河大堤,另一方面又整治了汴渠渠道,新建了汴渠水門。不但使黃河決溢災害得到平息,而且充分利用了黃河、汴渠的水力水利資源。王景治理後的黃河河道,大約穿過東郡、濟陰郡北部,經濟北平原,最後由千乘入海。總的來講,河道流經西漢故道與泰山北麓的低地中,距海較近,地形低下,行水較浚利。由此,黃河決溢災害明顯減少,出現了一個相對安流時期。自此,黃河800年不曾改道。
治河刻石治河刻石

治河過程

西漢鴻嘉四年(公元前17年)黃河下游決溢未堵;平帝時(公元1~5年)黃汴泛濫混流: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黃河大決魏郡(今大名一帶),數十年失修。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令王景治河,治理後形成新的黃河河道,後人稱為漢唐河道。王景,字仲通,樂浪(今朝鮮境內)人,博學多才藝,善治水,曾成功地修過浚儀渠(汴渠的一段)。永平十二年夏,他和王吳組織軍士數十萬人治理黃河和汴河,自滎陽(今鄭州西北)到千乘海口(今利津縣境)築黃河堤1000餘里:勘測地形,開鑿山丘,挖除河道中的石灘,裁彎取直,防護險要堤段.疏浚淤塞河段,“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第2年夏天完工。耗資100多億錢。竣工後恢復西漢時的管理制度,設河防官吏。

評議

他的治河事跡,現存記載過簡,對“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後人解釋分歧很大。有人認為當時黃河是雙重堤防,相當於後代的縷堤、遙堤,在縷堤上10里建一水門,引濁水在兩堤間放淤固灘,已澄清的水自下游水門回入河內:有人認為水門建在汴堤上,引濁水在黃汴二堤之間放淤,放清水入汴等等。他們都認為這是治河成功的關鍵。《後漢書》記載:治河前“汴流東侵”,日月益甚,水門故處皆在河中;治河後,“今既築堤理渠,絕水立門,河汴分流,復其舊跡”;“往者汴門未作,深者成淵,淺則泥塗”。提到的水門都指引黃入汴的閘門,即西漢“滎陽漕渠”口的水門。王景改為多口引水,在渠首段10里築一閘門。但河汴分流,對黃河河道不發生什麼影響,起不到改善河道作用。
王景治河後,歷時900多年沒有大改道,同時唐中期以前黃河決溢記載很少,不少人對他的成績評價很高,認為他治河後800年無河患。但近代有不少研究人員有其他解釋。有人認為東漢後黃河中上游植被好,水土流失較少,減少了水中含沙量,因而淤決也少。也有人指出,據文獻記載,王景治河後36年就有決溢,到東漢末150年中,至少有5次決溢。三國時60年間至少有4次決溢。兩晉南北朝300年問決溢僅中游有2次.下游幾乎沒有,修治也僅有一兩次,都在汴口附近。300多年中黃河、海河流域大水記載不下六七十次,並非800年無水患,入黃泥沙也未顯著減少。還有人認為,長期堤防失修,殘破失效,洪水分入各分支及相通的河道湖泊中,無法分辨哪是黃河決水,而東漢黃河下遊河道,行經地勢低下的湖沼地區,借自然地貌分滯洪,減輕河道負擔,一般洪水泛濫成災的機會得以減少。

王景治河(文言文)

永平十二年,議修汴渠,乃引見景,問以理水形便。景陳其利害,應對敏給,帝善之。又以嘗修浚儀,功業有成,乃賜景《山海經》、《河渠書》、《禹貢圖》及錢帛衣物。夏,遂發卒數十萬,遣景與王吳修渠築堤,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里。景乃商度地勢,鑿山阜,破砥績,直截溝澗,防遏衝要,疏決壅積,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無復潰漏之患。景雖簡省役費,然猶以百億計。明年夏,渠成。帝親自巡行,詔濱河郡國置河堤員吏,如西京舊制。景由是知名。
————《後漢書 王景傳》

翻譯

永平十二年,天子商議治理汴渠的事,就召見王景,詢問治水地理形勢和便利條件。王景陳述治水的利害,應答靈敏迅速,皇帝很欣賞(他)。又由於他曾經治理過浚儀,就賜給他《山海經》、《河渠書》、《禹貢圖》以及錢幣布帛衣服物品。夏天,朝廷終於徵調幾十萬軍隊,派王景和王吳修築渠道和河堤,從滎陽到千乘海口有一千多里。王景於是測量地形,打通山陵,清除水中沙石,直接切斷大溝深澗,在要害之處(築起堤壩),又疏通引導阻塞積聚的水流,每十里修造一座水閘,使得水流能夠來回灌注,不再有潰決之害。雖然王景節約工程費用,但花費還是以百億計算。第二年夏天,水渠建成了。皇帝親自巡視,下詔書要靠黃河的郡國設立負責河堤的官員,一如西漢的制度。王景由此知名。

相關知識

後漢書

《後漢書》由我國南朝劉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二十四史”之一。《漢書》是繼《史記》、《漢書》之後又一部私人撰寫的重要史籍。與《史記》、《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
《後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後漢書十卷和列傳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曄,此書綜合當時流傳的七部後漢史料,並參考袁宏所著的《後漢紀》,簡明周詳,敘事生動,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後漢史。北宋時,有人把晉朝司馬彪續漢書》志三十卷與之合刊,成今天《後漢書》。
《後漢書》大部分沿襲《史記》、《漢書》的現成體例,但在成書過程中,范曄根據東漢一代歷史的具體特點,則又有所創新,有所變動。首先,他在帝紀之後添置了皇后紀。東漢從和帝開始,連續有六個太后臨朝。把她們的活動寫成紀的形式,既名正言順,又能準確地反映這一時期的政治特點。其次,《後漢書》新增加了《黨錮傳》、《宦者傳》、《文苑傳》、《獨行傳》、《方術傳》、《逸民傳》、《列女傳》七個類傳。范曄是第一位在紀傳體史書中專為婦女作傳的史學家。尤為可貴的是,《列女傳》所收集的十七位傑出女性,並不都是貞女節婦,還包括並不符合禮教道德標準的才女蔡琰

王景其人

字仲通,樂浪郡謅邯(今朝鮮平壤西北)人。東漢建武六年(公元30年)前生,約漢章帝建元和中卒於廬江(治今安徽廬江西南)。東漢時期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少學易,廣窺眾書,又好天文術數之事,沉深多伎藝,時有薦景能治水者,明帝詔與王吳共修浚儀渠,吳用景塢流法,水不復為害。
受家庭影響,王景少年時期就開始學習《周易》周易,並博覽群書,特別喜歡天文數術之學。他工於心計,多才多藝。大約在光武帝後期或明帝初期(公元58年前後)任司空屬官。永平(公元58—76年)初年,有人推薦王景善於治水,漢明帝於是令王景與王吳一起疏浚浚儀渠成功。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又受命主持大修水運交通命脈汴渠和黃河堤防,功效卓著。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明帝拜王景為河堤謁者。建初七年(公元82年)遷任徐州刺史。次年又遷廬江太守並卒於任上。
王景治河的歷史貢獻,長期以來得到很高的評價,有王景治河千年無患之說。從史料記載看,王景築堤後的黃河經歷800多年沒有發生大改道,決溢也為數不多,確是位置比較理想的一條河道。
從政之餘,王景對卜筮、風水、數術之學都很有興趣,還撰有專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