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趙漢皇帝)

王昌(?~24年),又稱王郎,是趙國邯鄲(今河北邯鄲市)人,西漢末年歷史人物。

王昌初以卜相為業。自稱漢成帝之子劉子輿,以圖大事。更始元年(公元23年)十二月,西漢宗室劉林和趙郡豪族李育等人擁立王郎為皇帝,定都邯鄲,史稱趙漢。更始二年(24年)5月,劉秀聯軍攻破邯鄲,王昌事敗被殺,後世有人呼其為繼皇帝,一些史書便稱其為漢繼帝。

基本介紹

  • 本名:王昌
  • 別稱王郎、劉子輿(冒稱)
  • 所處時代:中國漢朝、新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
  • 出生時間:不詳
  • 去世時間:公元24年
  • 主要成就:自稱漢成帝之子劉子輿,稱帝,都邯鄲
  • 拼音:wang chang
  • 職業皇帝
人物生平,軼事典故,史籍記載,

人物生平

王昌通曉天文、曆法,精通相面算命之術。遂以占卜為業,發現邯鄲城有天子之氣,即詐稱自己是漢成帝之子劉子輿,以圖大事。
王莽建立新朝之前,有人自稱是漢成帝之子劉子輿,遭到王莽誅殺。王昌利用這一事件,詐稱自己是真正的劉子輿,會見趙繆王之子劉林。自稱為了逃避漢成帝皇后趙飛燕的迫害,逃到蜀地。獲知河北有天子之氣,於是輾轉來到河北。劉林便與趙國豪族李育、張參共同計畫擁立王昌為皇帝。
當時有傳言稱,赤眉軍將渡過黃河北進。更始元年(公元23年)十月,更始帝劉玄劉秀為破虜將軍、行大司馬事,平定河北。劉秀路過邯鄲,會見劉林。劉林建議劉秀決堤,淹死河北的赤眉軍。劉秀沒有同意,離開邯鄲,北向真定
更始元年(公元23年)十二月,劉林率數百車騎入邯鄲城。清晨在趙王宮殿,王昌即皇帝位,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史稱這一政權為“趙漢”,以區分於玄漢赤眉。王昌任命劉林為丞相,李育為大司馬,張參為大將軍。王昌派軍占領冀州、幽州,利用民眾依然思漢的心理,宣稱新朝建立之前反對王莽的翟義沒有死,而在擁護他,從而獲得聲望。趙國以北、遼東以西被王昌管轄。當即王昌頒布聖旨:“天下有得劉秀首級獻於朕者,賞邑十萬戶。”
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初,劉秀募兵壯大實力,劉植耿純率宗族賓客二千餘人歸劉秀。上谷太守耿況、漁陽太守彭寵派遣突擊騎兵支援劉秀,王昌開始處於劣勢。之後,王昌在河北各地連戰連敗。四月,劉秀進軍邯鄲,五月,攻破邯鄲城。王昌乘夜逃出邯鄲,途中被殺。至此,趙漢政權結束。

軼事典故

千年古城——淇陽城村位於河南省林州市臨淇鎮西部7.5公里處,民間俗稱“郎城”,西漢末年,邯鄲人王郎(王昌)在此屯兵築城得名。
淇陽城淇陽城
王郎是西漢末年一個政客,他的老巢在邯鄲,因追捕東漢光武帝劉秀來到林州。當行至臨淇盆地時,見這裡山河壯麗土地肥沃,便樂不思返,在此駐守建城,“郎城”地名由此而始。
東漢王朝建立後,人們嫌王郎名聲不好,便取“村莊位居淇河之北”之義(古稱河北為陽),改名“淇陽城”。
歷史上的淇陽城,不僅是林州古城之一,還曾是淇陽縣城的所在地。《隋書·地理志》載:“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廢林慮郡,析置淇陽縣,大業二年(公元607年)省(撤銷),入林慮縣。淇水在其南。”
由此可見,淇陽縣僅存24年,但淇陽城和郎城的名稱,卻一直流傳至今。直到1970年,村西頭劵門上,仍存有磚刻“古淇陽城”四字。

史籍記載

後漢書·卷十二·王劉張李彭盧列傳第二》
初,王莽篡位,長安中或自稱成帝子子輿者,莽殺之。王郎緣是,詐稱真子輿,雲“母故成帝謳者,嘗下殿卒僵,須臾有黃氣從上下,半日乃解,遂妊身就館。趙後欲害之,偽易他人之子,以故得全。子輿年十二,識命者郎中李曼卿,與俱至蜀;十七,到丹陽;二十,還長安;展轉中山,來往燕趙,以須天時"。六林等愈動疑惑,乃與趙國大豪李育、張參等通謀,規共立王郎。人間傳赤眉將度河,六林等因此宣言赤眉當至,立劉子輿為帝,以觀眾心,百姓多信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