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承恩墓
- 地點:北京昌平區
- 直徑:6米
- 現狀:保留了三通石碑
墓葬簡介,墓主生平,相關史料,另一說法,
墓葬簡介
陵只剩一個直徑6米的土堆,但卻完整地保留了三通石碑。王承恩墓坐西朝東,東側第一通碑高2米,正面由吳下倪欽題行書刻“王承恩墓”。此碑最令人稱道之處是其基座四周浮雕十分生動,表現題材為“龍馬負書”、“犀牛望月”等神話傳說。第二通碑高4米,螭首龜趺,碑首有“敕建”字樣,碑文800字,為清順治帝(順治17年)親自撰寫。緊靠墓前的碑高2米,螭首方趺,碑首有“御製旌忠”四字,碑文240字,是順治二年營建思陵時,順治帝為褒獎王承恩“貞臣為主,捐軀以從”撰寫的。
順治先後為其豎碑兩座頌讚王承恩忠君節烈不事二主的精神後,京城眾官也隨之立碑,碑上刻有眾多同僚的官稱和姓名,可惜該碑於90年代後失蹤,只剩碑座,現在看到的是後來重新補立的碑身,雖有“王承恩之墓”的字樣,但沒有同僚的官稱姓名了。
墓主生平
王承恩於明萬曆年間進宮,擔任信王府的掌管太監,即自朱由檢(後來的明思宗)一出生開始就照顧著他。天啟年間,他也是魏忠賢勢力的其中一份子。但身為太監的魏忠賢想要篡位,王承恩卻幫助朱由檢,使得天啟年間的司禮監太監魏忠賢只好在熹宗朱由校臨死前宣布由信王朱由檢繼位,且熹宗之後張皇后也發布懿旨:“召信王入繼大統”,因此魏忠賢與王承恩決裂。他因此深得崇禎信任,在崇禎年間擔任司禮監太監(是明代時太監的最高職位),侍奉了思宗朱由檢大半輩子,他並未似魏忠賢一般的奪權造反,而幫助思宗辦公。但是有些官臣覺得他的權力過甚,有越權之行為,如戶部尚書周延儒曾向崇禎進言,認為王承恩的權勢過大,是另一個魏忠賢。周延儒上書告發王承恩,愛猜忌的思宗雖然認為周延儒講的話有道理,一度想殺掉王承恩,但是思宗最後還是軟了心,重任王承恩。北京被圍時以他提督北京兵馬。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早上,崇禎帝朱由檢由太監王承恩陪伴登上煤山(今北京景山),吊死在山腰壽皇亭附近的歪斜的老槐樹上。隨後王承恩也吊死於旁邊的海棠樹上。崇禎和王承恩的屍體在樹上吊了三天,直至三月二十一日才被發現,被停放在東華門外。四月四日,李自成下令打開田貴妃的墳墓,將崇禎帝夫婦葬了進去(貴妃墓因此改稱思陵),並將王承恩附葬陵側。南明弘光帝聞之,賜謚“忠愍”。王承恩後為清朝皇帝所稱頌,順治帝題碑“貞臣為主,捐軀以從”,康熙帝也曾在思陵附近為王承恩豎碑立傳。
王承恩歷來因忠君節烈而被後人稱頌。
相關史料
另一說法
根據新聞報導和 彌勒縣文物管理所的負責人介紹說,史料記載王承恩曾遭他人排擠,為防不測,幾經輾轉,來到彌勒縣下伍村大息宰元詔寺出家,改姓張,名升南,號翠微山人。他知道自己年事已高,將雙龍營寨下張家的一塊土地作為葬身之所。然而,王承恩在元詔寺只過了3年的清閒日子,崇禎皇帝派人尋找,終於在彌勒縣查到其訊息。於是,王承恩奉召又回到京城,官至司禮秉筆太監。 王承恩入朝不久,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攻占北京,他陪同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王承恩的門生孔志周等3人到京城將其骨灰運回雙龍營(今小普特村)安葬。王承恩被安葬在雙龍營後,門生感其恩情,於是立高碑修大墳。王承恩後為清朝康熙皇帝所稱頌,曾在思陵附近為王承恩豎碑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