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王御史新渠。元至大元年(1308),西台御史王琚建議,在豐利渠口上游111米處續開石渠,長51丈(156.7米),寬1丈,深5尺。自延佑元年(1314)動工,五年完成。此渠下段與豐利渠並行十餘米後,折向匯入豐利渠。
又稱王御史新渠。元至大元年(1308),西台御史王琚建議,在豐利渠口上游111米處續開石渠,長51丈(156.7米),寬1丈,深5尺。自延佑元年(1314)動工,五年完成。此渠下段與豐利渠並行十餘米後,折向匯入豐利渠。
王御史渠 又稱王御史新渠。元至大元年(1308),西台御史王琚建議,在豐利渠口上游111米處續開石渠,長51丈(156.7米),寬1丈,深5尺。自延佑元年(1314)動工,...
灌區有分水閘135座,並訂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在《長安志圖·涇渠圖說》中有詳細記載,此後王御史渠又曾幾次維修。鄭白渠明清時期
第四章豐利渠第一節渠首第二節管理第三節樊坑渠第五章王御史渠第一節渠首第二節管理第六章廣惠渠第一節渠首第二節管理第三節通濟渠...
涇惠渠灌區沿革 引涇灌溉始於公元前 246年戰國時代秦修建的鄭國渠,當時引洪灌溉4萬頃(折今約1155萬畝)。漢代在同一峽谷修白渠,宋代修豐利渠,元代修王御史渠,...
南行百餘米進入小龍山隧洞(現稱一號隧洞,長120米),出洞接明渠249米後入大龍山隧洞(現稱二號隧洞,長320米),出洞接明渠189米轉向西南匯入王御史渠。據現存渠首...
秦以後,歷代繼續在這裡完善其水利設施:先後歷經漢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豐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廣惠渠和通濟渠、清代的龍洞渠等歷代渠道。
元代王御史渠、明代廣惠渠、通濟渠及清代龍洞渠等古渠引水口和李儀祉先生興建的涇惠渠攔河壩、進水閘、隧洞、石渠融為一體,遊人可一覽2200多年來,引涇灌溉的...
後來漢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豐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廣惠渠和通濟渠、清代的龍洞渠、民國的涇惠渠都是因襲鄭國渠的遺蹟修建的。陝西關中地區,...
由於涇河河床不斷下切,鄭國渠引水口及引水渠也隨之多次變化,白渠、鄭白渠、豐利渠、王御史渠、廣惠渠、龍洞渠等的修建,均是對鄭國渠的改造和續建。
秦以後,歷代繼續在這裡完善其水利設施:先後歷經漢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豐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廣惠渠和通濟渠、清代的龍洞渠等歷代渠道。
二 元代王御史渠渠首的水尺 三 元明時代三限口的石人 第四節 秦鄭國渠灌區的發展與演變 一 秦鄭國渠是沿北山由涇到洛跨流域供水的大型淤灌工程 ...
宋以後曾多次修復白渠口並新開豐利渠,元代開王御史渠,明代修洪渠堰,開廣惠渠、通濟渠,但灌溉面積都逐步縮小,直到清代棄涇引泉,灌溉面積只有1300多公頃。
宋代豐利渠、小鄭渠,元代王御史渠、明代廣惠渠、通濟渠及清代龍洞渠等古渠引水口和李儀祉先生興建的涇惠渠攔河壩、進水閘、隧洞、石渠融為一體,遊人可一覽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