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王家彥
- 字號:字開美,號尊五
- 所處時代:明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莆田合浦里山美村
- 出生時間:1588
- 去世時間:1644
- 主要作品:《城頭秋感》
人物生平,為政愛民,直諫獻策,管理軍務,以死名節,主要作品,歷史評價,史籍記載,墓址紀念,
人物生平
為政愛民
明熹宗天啟元年(1621年),王家彥參加鄉試,中舉人。翌年,赴京參加省試,其才華橫溢,文才出眾,一氣呵成,備受主考官讚嘆:博學多才。遂榮登文震孟榜進士。被朝廷派往浙江任開化知縣。農家出身的王家彥,心繫民眾,勤政愛民,廉潔奉公,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平民百姓美稱為“神君”。
天啟五年(1625年),王家彥調任金華府蘭溪縣令。到達蘭溪後,王家彥立即帶領衙役下鄉,到處視察民情,發現縣城破爛不堪,水利失修,百廢待舉,民生凋敝。他馬上下令果斷地革除弊端,減輕賦稅,貢獻家資,大興水利建設,清理護城河,修築舊城牆。幾年間,蘭溪面貌驟變,煥然一新,百姓擺脫貧窮,生活安康,人們無不稱頌王家彥是清官良臣。明熹宗嘉勉惠政,獎擢刑部給事中,轉戶部左侍郎,復轉都給事中。時值魏忠賢弄權,朝政日非,首席內閣葉向高不堪閹黨攻擊,憤然辭職還鄉。王家彥勸挽無效,置酒席為葉公餞行。
直諫獻策
崇禎元年(1628年),明思宗朱由檢登帝位,王家彥與兵部主事錢元愨、工部主事陸澄源各上疏彈劾魏忠賢,揭露其罪狀,遂崇禎帝下旨捕治歸案,魏忠賢畏罪自縊而死。王家彥大義凜然,剛正不阿,無所顧忌。崇禎四年(1631年),又請釋大學士錢龍錫出獄,龍錫也因而得以免死。
崇禎四年(1631年),請求在全國推行按月奏報的條例,再針對許多陳舊陋習,甚至腐敗不堪的現象,王家彥頗有革新的思想,對諸多舊製作了精闢見解。他認為:舊制衛所軍由國家供應糧餉。除此之外,沒有多餘種類的兵將,一切軍兵都由各衛的指揮統轄節制。每寨都有號船,互相聯絡呼應,又添設游擊等官。即使是狹小的港灣,也必有兵船防衛。如今要想防備海盜,不如恢復舊制,經常訓練,衛所的軍兵就會精壯驕悍,否則,即使添設召募更多的兵丁也無益於事,就好比驅趕平民去戰一樣,白白地浪費錢糧,侵擾百姓,沒有什麼幫助,賦最終也不會被除盡。朝廷上下都把王家彥的議論視為名言,並且又採納了許多意見或建議。無論是對於軍事上,或者是對待百姓,王家彥始終站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審時度勢,高瞻遠矚;始終以廉潔清平的姿態,反對惡勢力,直言敢諫,不畏權貴闊佬,主張正義,堅持真理,革除弊端。
管理軍務
崇禎十五年(1642年),王家彥擢升少司徒,一年後拜右司馬,協理京營軍隊政務。北京城受到大清軍的侵擾,皇帝命令他幫助處理籌化軍政事務。授命之日就登上城牆,察視內外城十六城門。在風雪之夜,王家彥提著一盞燈籠,步行巡視城堞,竟然沒有一人知道。第二天,宣布誰守職誰失職,誰勤謹誰懶散,將官兵士都口服心服,於是爭相自勵。剛開始家彥被任命守御阜成門,後來又改守安定門,半年的時間睡在城樓上。京城解圍以後,加官一級。
以死名節
崇禎十七年(1644年)二月,王家彥被朝廷推為戶部尚書。崇禎帝說:“軍政只有家彥才能治理好,離開他不行。”於是特例留任原職。起義軍進逼京城,襄城伯李國楨總督京營,命宦官王德化監督內外軍隊。國楨把三大營都拉到城外駐防,而守御城牆的軍隊就更少了。各軍隊出城以後,一見到起義軍便都投降了。投降的軍兵反過來又攻城,城上的軍兵一看是自己人,更加失去守城的決心了。廷臣們被分別安排在各個城門守御,家彥被任命守安定門。號令進退都由宦官指揮節制,令諸臣不許登城,又把叛變的太監杜勛用繩子縋上城來,與他秘密約定而後讓他走了。皇帝親自下令讓兵部尚書張縉彥登城察視,王家彥陪同。中官阻止不準上,王家彥就把皇帝的敕令給他們看,並問杜勛哪裡去了,回答說:“離去了。”秦晉二位王爺也想登城,王家彥說:“二王既然已經投降賊寇了,就也變成賊了,賊寇怎么能登城呢!”說完跺腳大哭。和張縉彥一起到宮門前請見皇上,得不到允許。黎明時,北京城被攻陷,王家彥跳下城,結果沒有摔死,於是在市民的房子裡上吊自殺了。(被)起義軍用火焚毀他的屍體,殘傷了一條胳膊,他的僕人把他其餘的肢體收葬了。死後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謚忠端。清朝賜謚忠毅。
主要作品
《城頭秋感》詩二首、《王忠端公文集》、《奏疏雜文》、《王忠端公奏論》。
歷史評價
王鴻《甲申祭壇上的孤獨背影》:“這是晚明一位繞不過的歷史名人,一位政績卓著的廉吏賢臣,一位錚錚鐵骨的偉丈夫。
蔣德璟撰王家彥墓銘:初守阜城門久之,移安定門,張肯堂請恤,疏云:公三月初一日守安定門至十九日,賊從別門入,公望闕,叩頭遂自縊,是《傳信錄》之言為有據,惟收公屍者為義士鄭而泉名洤,教諭開之父,三山高兆記其事甚悉,非楊甥也。王家彥天性忠厚,歷官最廉慎,在諫垣救掖善類,鋤抑奸邪,不少假然,據事直陳,不為風聞。死於難,平昔與銅山黃道周交友最厚,及樞還江南,道周撫棺哭之日:開美真可謂得死所者矣!“
史籍記載
王臣《莆風清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