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仁山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墨縣大信村鄉
- 出生日期:1889年
- 逝世日期:1956年
- 職業:軍人,革命家
- 畢業院校:保定軍官學校
簡介,現況,
簡介
1911年春曾於日本陸軍學校作《感懷》詩一首以述志。詩曰:“棄卻儒林結綠林,男兒漫說無知音。從軍豈有封侯志,為國常存保種心。快意頭顱原不惜,傷時淚血恨難禁。寶刀磨罷中庭舞,滿腹恩仇積已深。終年伏案茹酸辛,且了前生未了因。跡溷魚龍乃故我,志除腥膻有誰人?孤身漂泊難忘漢,滿腹縱橫莫說秦。徐福高風已往矣,桃源誰為指迷津?”辛亥革命爆發後,王仁山回國,參加奉軍張作霖部,後因負傷回到家鄉。
1913年,王仁山於家鄉創辦《即墨公報》,任該報主編,積極撰文宣傳民主,鼓吹革命,反對袁世凱的獨裁統治。不久,重返奉軍,歷任東北講武堂戰術教官、隊長、少將教務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王仁山帶領部分講武堂學員赴北平(今北京),任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北平行營參謀處處長,曾參與指揮長城抗戰,阻擊進攻華北的日本侵略軍。嗣後,負責編制全國軍事地圖去各地勘測。
1935年,張學良回國後,王仁山隨東北軍赴西安,任東北軍少將高級參謀。1936年,東北軍和西北軍於王曲成立軍官訓練團,王仁山任軍官訓練團教育長。此期間,王仁山曾秘密護送一些青年學生赴陝北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王仁山曾為張學良、楊虎城出謀獻策,並參與了中國共產黨代表團與張學良、楊虎城的會談,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做出一定貢獻。
現況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王仁山即離開軍隊,先後隱居於濟南、青島。1956年遭一精神病患者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