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善

王三善

王三善(1565年-1623年),字彭伯永城人。明朝政治家,軍事家。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進士,授荊州推官,為官公正廉明,曾平反楚宗等人冤案。後任吏部文選,他因才用人,不阿權貴。泰昌改元(1620年秋),升任太常少卿

天啟元年(1621年)十月升任右僉都御史。時貴州土司安邦彥奢崇明起兵反明,黔省連續奏章告急。王三善奉命平叛,擒獲奢崇明、蔡金貴、張向極等,安邦彥、奢社輝等逃匿。此時,王三善認為叛亂已定,打算設土司治理地方,因朝內有改郡縣的議論,致使一些少數民族及土司恐懼,都傾向安邦彥。王三善盤桓大後方40餘日,無兵來援,於天啟四年(1624年)正月東撤,遭叛軍跟蹤截擊,損失慘重,原向明軍詐降的陳其愚,藉機把王三善撞墜馬,王三善自刎未死,被俘後大罵不止,遂被殺害,時年60歲。

王三善死後,明廷詔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謚忠烈。此後,別稱王忠烈,王大將軍。永城三台閣名將之一,著有《四書解》、《易經辯》諸書。

基本介紹

  • 本名:王三善
  • 別稱:王尤名
  • 字號彭伯
    王忠烈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河南永城
  • 出生時間:1565年
  • 去世時間:1623年
  • 主要作品:《四書解》、《易經辯》
  • 主要成就:參與平叛,擒獲奢崇明、蔡金貴、張向極等
  • 職業:政治家,軍事家
主要成就,後世紀念,明史記載,

主要成就

王三善以兩萬人馬破敵十萬,不免麻痹輕敵。他指揮所部追擊,保舉大將劉超總兵官,渡陸廣,趨大方;總兵官張彥芳渡鴨池;都司線補袞出黃沙渡,三路並進。天啟三年(1623年)正月,因明軍被誘深入,遭少數民族武裝圍殲,大敗潰退。安、奢等復揮師進攻貴陽。王三善派遣偏將祁繼祖、王建中等破蓮花堡,救青岩,進攻八姑盪,焚燒200多座村寨,因功晉升為兵部侍郎。他又督師前進,渡烏江,逼漆山,直抵大方,擒少數民族酋長奢崇明、蔡金貴、張向極等,安邦彥、奢社輝等逃匿。此時,王三善認為反抗朝廷的少數民族已被平定,打算設土司治理地方,因朝內有改郡縣的議論,致使一些少數民族及土司恐懼,於是都傾向安邦彥
柳琴戲《王三善與蘇三》柳琴戲《王三善與蘇三》
王三善盤桓大方40餘日,於天啟四年正月東撤,少數民族叛軍跟蹤截擊,中軍參將王建中、副總兵秦民屏戰死。明軍且戰且退,行至內莊,後軍被截斷。王三善回師救援,士卒多跑散。這時,原向明軍詐降的陳其愚,極得王三善信任,經常和他議論兵事,所以陳對明軍中的虛實無所不知。他見機會已到,便故意放馬衝撞。王三善被撞墜馬,自刎未死。被俘後,大罵不止,遂被殺害。時年60歲。

後世紀念

王三善死後,明廷詔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謚忠烈。著有《四書解》、《易經辯》諸書。

明史記載

王三善,字彭伯永城人。萬曆二十九年進士。由荊州推官入為吏部主事。齊、楚、浙三黨抨擊李三才,三善自請單騎行勘,遂為其黨所推。歷考功文選郎中,進太常少卿。
天啟元年十月,擢右僉都御史,代李枟巡撫貴州。時奢崇明已陷重慶。明年二月,安邦彥亦反,圍貴陽。枟及巡按御史史永安連章告急,趣三善馳援。三善始駐沅州,調集兵食。已次鎮遠,再次平越,去貴陽百八十里,方遣知府朱家民乞兵四川。兵未至,不敢進。疏請便宜從事,給空名部牒,得隨才委任。帝悉報可。
至十二月朔,知貴陽圍益困,集眾計曰:“失城死法,進援死敵,等死耳,盍死敵乎?”乃分兵為三:副使何天麟等從清水江進,為右部;僉事楊世賞等從都勻進,為左部;自將二萬人,與參議向日升,副總兵劉超,參將楊明楷、劉志敏、孫元謨、王建中等由中路,當賊鋒。舟次新安,抵龍頭營。超前鋒遇賊,眾欲退,斬二人乃定。賊酋阿成驍勇,超率步卒張良俊直前斬其頭,賊眾披靡。三善等大軍亦至,遂奪龍里城。諸將議駐師觀變,三善不可,策馬先。邦彥疑三善有眾數十萬,乃潛遁,余賊退屯龍洞。官軍遂奪七里沖,進兵畢節鋪。元模、明楷連敗賊,其渠安邦俊中炮死,生獲邦彥弟阿倫,遂抵貴陽城下,賊解圍去。?雲、永安請三善入城,三善曰:“賊兵不遠,我不可即安。”營於南門外。明日,破賊澤溪,賊走渡陸廣河。居數日,左右二部兵及湖廣、廣西、四川援兵先後至。
三善以二萬人破賊十萬,有輕敵心,欲因糧於敵。舉超為總兵官,令渡陸廣,趨大方,搗安位巢,以世賞監之;總兵官張彥方渡鴨池,搗邦彥巢,以天麟監之。漢、土兵各三萬。別將都司線補袞出黃沙渡。剋期並進。超等至陸廣,連戰皆捷,彥方部將秦民屏亦破賊五大寨,諸將益輕敵。邦彥先合崇明、效良兵誘官軍深入。三年正月,超渡陸廣,賊薄之,獨山土官蒙詔先遁,官軍大敗,爭渡河,超走免,明楷被執,諸將姚旺等二十六人殲焉。賊遂攻破鴨池軍,部將覃弘化先逃,諸營盡潰,彥方退保威清,惟補袞軍獨全。
諸苗見王師失利,復蜂起。土酋何中尉進據龍里,而邦彥使李阿二圍青岩,斷定番餉道,令宋萬化、吳楚漢為左右翼,自將趨貴陽,遠近大震。三善急遣游擊祁繼祖等取龍里,王建中、劉志敏救青岩。繼祖燔上、中、下三牌及賊百五十砦,建中亦燔賊四十八莊,龍里、定番路皆通。三善又夜遣建中、繼祖搗楚漢八姑盪,燔莊砦二百餘,薄而攻之。賊溺死無算。萬化不知楚漢敗,詐降,三善佯許,而令諸將卷甲趨之。萬化倉皇出戰,被擒,邦彥為奪氣。群苗復效順,三善給黃幟,令樹營中。邦彥望見不敢出,增兵守鴨池、陸廣諸要害。
時崇明父子屢敗,邦彥救之,為川師敗走。總理魯欽等剿擒中尉,彥方亦追賊鴨池,而賊復乘間陷普安。總督楊述中駐沅州,畏賊。朝命屢趣,始移鎮遠。議與三善左,三善屢求退,不許。會崇明為川師所窘,逃入貴州龍場,依邦彥。三善議會師進討,述中暨諸將多持不可。三善排群議,以閏十月,自將六萬人渡烏江,次黑石,連敗賊,斬前逃將覃弘化以徇。賊乃柵漆山,日遣游騎掠樵採者。軍中乏食,諸將請退師。三善怒曰:“汝曹欲退,不如斬吾首詣賊降!”諸將乃不敢言。三善募壯士逼漆山。緋衣峨冠,肩輿張蓋,自督陣,語將士曰:“戰不捷,此即吾致身處也。”旁一山頗峻,麾左軍據其顛。賊倉皇拔柵爭山,將士殊死戰,賊大敗,邦彥狼狽走。
三善渡渭河,降者相繼。師抵大方,入居安位第。位偕母奢社輝走火灼堡,邦彥竄織金,先所陷將楊明楷乃得還。位窘,遣使詣述中請降。述中令縛崇明父子自贖,三善責並獻邦彥,往返之間,賊得用計為備。三善以賊方平,議郡縣其地,諸苗及土司鹹惴恐,益合於邦彥。三善先約四川總兵官李維新滅賊,以餉乏辭。
三善屯大方久,食盡,述中弗為援,不得已議退師。四年正月,盡焚大方廬舍而東,賊躡之。中軍參將王建中、副總兵秦民屏戰歿。官軍行且戰,至內莊,後軍為賊所斷。三善還救,士卒多奔。陳其愚者,賊心腹,先詐降,三善信之,與籌兵事,故軍中虛實賊無不知。至是遇賊,其愚故縱轡沖三善墜馬,三善知有變,急解印綬付家人,拔刀自刎,不殊,群賊擁之去。罵不屈,遂遇害。同知梁思泰、主事田景猷等四十餘人皆死。賊拘監軍副使岳具仰以要撫,具仰遣人馳蠟書於外,被殺。
三善倜儻負氣,多權略。家中州,好交四方奇士俠客,後輒得其用。救貴陽時,得邸報不視,曰:“吾方辦賊,奚暇及此?且朝議戰守紛紛,閱之徒亂人意。”其堅決如此。然性卞急,不能持重,竟敗。先以解圍功,加兵部右侍郎,既歿,巡按御史陸獻明請優恤,所司格不行。崇禎改元,贈兵部尚書,世廕錦衣僉事,立祠祭祀。九年冬,再敘解圍功,贈太子少保
大方之役,御史貴陽徐卿伯上言:“邦彥招四方奸宄,多狡計。撫臣得勝驟進,視蠢苗不足平。不知澤溪以西,渡陸廣河,皆鳥道,深林叢箐,彼誘我深入,以木石塞路,斷其郵書,阻餉道,遮援師,則彼不勞一卒,不費一矢,而我兵已坐困矣。”後悉如其言。
岳具仰,延安人。舉於鄉,歷瀘州知州、戶部郎中。貴州亂,朝議具仰知兵,用為監軍副使。內莊之敗,監軍四人,其三得脫還,惟具仰竟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