獾(漢語文字)

獾(漢語文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獾,漢語二級字,讀作獾(huān),【名】狗獾豬獾等的統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獾
  • 拼音:huān
  • 部首:犭部
  • 五筆:QTAY
  • 倉頡:KHTRG
  • 鄭碼:QMJN
  • 字級:二級(6445) 
  • 異體字:犿 貛 狋 䝔
  • 注音:ㄏㄨㄢ
  • 造字法:形聲:左形右聲 
現代釋義,古籍釋義,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獾huān(ㄏㄨㄢ)
1、哺乳動物,毛灰色,善掘土,穴居山野,晝伏夜出。毛可制筆,毛皮可制裘,其脂肪熬煉的獾油可治療燙傷等。亦稱“狗獾”。
基本詞義
◎ 獾
貛 huān
〈名〉
鼬科哺乳類獾屬( Meles )動物的泛稱 [badger]。體型粗壯,善掘土,廣泛分布於北半球

古籍釋義

獾【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畫:22畫部外筆畫:18畫
廣韻》《集韻》𠀤呼官切,音歡。《廣韻》野豚。或作犿。《集韻》本作貛。或作䝔貆貒,互詳豸豕二部注。
又《集韻》逵員切,音權。本作狋。詳前狋字注。
貛【卷九】【豸部】
野豕也。從豸雚聲。呼官切
說文解字注
(貛)野豕也。從豸。雚聲。呼官切。十四部。按𠘯部引爾雅。狐貍貒貈醜。貒作貛。葢貒貛本一字。貛乃貒之或體。淺人刪去上文似豕而肥四字。乃注野豕也三字於此以分別之耳。其物非有二。集韻、類篇亦合為一字。宜正之曰。貒或從雚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