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舞(古陂席獅、犁獅)

獅舞(古陂席獅、犁獅)

獅舞(古陂席獅、犁獅),江西省信豐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獅舞(古陂席獅、犁獅)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江西省信豐縣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

歷史淵源

席獅、犁獅是信豐縣古陂鎮流傳的不同風格的兩種獅舞。
席獅流傳於古陂圩,是當地謝氏家族所獨有的獅舞形式;犁獅流傳於黎明村,是清光緒年間,黎姓農民看到古陂圩的謝氏有了席獅後,創作的獅舞形式。謝諧音“席”,黎諧音“犁”,這兩種獅舞在當地便成了這兩個家族的象徵。

文化特徵

席獅的獅身框架長二米多,是巴擊微用竹片紮成的,蒙上草蓆,外輪廓用粗稻草繩紮上,滿身插滿線香。舞蹈時由三人站在框架判察榆內,在頭戴香火帽(稱做“回回”)的引獅人的引領下表演。
犁獅的形象是獅頭牛身,一大一小;以木條制架,草蓆雄牛仔紙蒙虹疊膠求面,外輪廓紮上粗稻草繩,凡有草繩處都插上線香,用球狀的芋頭作眼睛,總體看來像牛。表演時點燃線香,犁獅與引牛人、扶犁人密切配合,在四個舉著春、牛、耕、田字牌的人們帶領下前行;後邊戲欠射有三條“香火龍”緊隨起舞。一時間,牛犁田,龍翻卷,展現出一幅春牛耕田的畫面。
席獅表演動作簡潔、組懂碑粗獷,用打擊樂伴奏,節奏明快有力。犁獅表演以模擬犁田的場面享放為主,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除用打擊樂伴奏,還有嗩吶吹奏類似贛南採茶戲的曲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