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陂“席獅”“梨獅”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古陂“蓆獅”“梨獅”
  • 主題詞:傳統舞蹈,蓆獅,梨獅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舞蹈
  • 國家:中國
  • 起源時間:明末清初
  • 認證時間:2008年
  • 認證批次:第二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瀕危狀況,保護措施,

簡介

古陂蓆獅、犁獅是江西省信豐縣古陂鎮謝氏、黎氏一種以獅子和牛為形象的香火獅。
蓆獅起源於明末清初,由於這種獅燈的獅身是用兩條草蓆連線而成,也因為古陂方言的“謝”與“蓆”諧音(念qià),故命名為“蓆獅”。蓆獅於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三—十五連續表演三夜,由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身,一人舞獅尾,配以兩個“廻廻”,負責引獅、逗獅、活躍氣氛。
犁獅則出現在清光緒年間。這種獅燈表現的主要是以犁田的勞動場景為主。其造型是模仿牛的形象,道具也是以牛和犁為主。整個舞蹈動作都是以表現犁田時的快樂場景為主,並配有“廻廻”負責開路、逗獅。而且古陂方言中黎與犁同音(léi),逐命名“犁獅”。既說明了姓氏,又表明了黎姓的耕作本色。其特點也是以稻草為原材料做獅身,遍插特製香火。犁獅表演沿襲傳統民俗儀式,場面熱鬧,鄉土氣息濃厚。主要表演陣容有一頭大牛、一頭小牛、一個廻廻,一個扶犁人。

歷史淵源

蓆獅起源於明末清初,黎姓和謝姓同為古陂大姓,兩姓在歷史上明爭暗鬥,互不服氣。蓆獅和犁獅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謝氏祠堂在古陂建成時,謝姓人為舉辦慶典,發明創造的一種獅子形象的香火獅。它汲取了中國傳統的龍燈和獅舞的營養,同時借鑑贛南廣為流傳的香火龍利用稻草做龍身、插香火顯現造型的做法。由於這種獅燈的獅身是用兩條草蓆連線而成,也因為古陂方言的“謝”與“蓆”諧音(念qià),故命名為“蓆獅”。蓆獅於每年農曆正月十三—十五連續表演三夜,由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身,一人舞獅尾,配以兩個“迴迴”,負責引獅、逗獅、活躍氣氛。
犁獅出現在清光緒年間。黎姓後人黎聲亮、黎有德等人受蓆獅啟發,也創作出了一種代表黎姓的獅燈。這種獅燈表現的主要是以犁田的勞動場景為主。其造型是模仿牛的形象,道具也是以牛和犁為主。整個舞蹈動作都是以表現犁田時的快樂場景為主,並配有“廻廻”負責開路、逗獅。而且古陂方言中黎與犁同音(léi),逐命名“犁獅”。既說明了姓氏,又表明了黎姓的耕作本色。其特點也是以稻草為原材料做獅身,遍插特製香火。犁獅表演沿襲傳統民俗儀式,場面熱鬧,鄉土氣息濃厚。主要表演陣容有一頭大牛、一頭小牛、一個“迴迴”,一個扶犁人。

基本內容

(一)蓆獅:表演時間為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三至十五夜。除了表達祈吉求福、驅瘟避邪的願望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娛自樂,凝聚人心,增強團結。
蓆獅舞蹈由五人組成。三人舞獅(一個舞獅頭,一個舞獅身,一個舞獅尾),外加兩個“迴迴”。“迴迴”就是兩個戴面具的人,走在前面的戴著沙和尚的面具,大頭大腦,憨態可掬。負責引獅、逗獅、開路等舞蹈表演,俗稱“大迴迴”或“大面”。走在獅燈後面的戴著孫悟空的小面具,小巧靈活,起著活躍氣氛,維持秩序的作用,跳著與之相應的舞蹈。戴著悟空面具的人又稱為“小迴迴”或“小面”。
蓆獅的獅頭獅尾均用竹木做成骨架,外扎稻草便以插香,獅子的“五官”,獅尾造型均靠香火顯示,形態栩栩如生。獅身的兩條草蓆必須順直連線,草蓆外圍又紮上三道稻草筋絡以備插香。兩個“迴迴”背上還要各披一條小草蓆,象徵蓑衣。“蓑衣”上也扎有稻草,插上香,夜晚看上去倒像一隻“大刺蝟”。
蓆獅經費一般是頭年臘月就由各村各房集資捐獻。蓆獅有個最精彩的“壓軸戲”就是“趕龍”。到第三天(即元宵節)夜,所有謝氏男丁都必須兩手各持一把香火,將蓆獅送上附近高山。並當夜添兩條各由三人舞動的稻草香火龍,在高山上嘻戲狂舞,鑼鼓喧天,稍後,雙龍在前,蓆獅在後,一聲號令千百人高聲應和,從後面把雙龍“趕”下了山。一直把龍、獅趕到祠堂門口,才算把“龍勢”趕到了謝氏門下,意味著本族百姓就能家家興旺、事事順心了。
龍獅趕回後,先面對祠堂作唱喏禮後,民眾就可把未燃盡的香火“搶”回家,插在各自的神台、大門、灶頭等處,以求吉利、驅瘟邪、保平安。然後各家各戶將茶酒、果品、點心,均端到大廳,打連桌飲酒歡慶,共商一年之生產、生活之大計。最後還要把“龍身”、“獅身”送到河邊焚化,以示有接有送,龍歸大海。
(二)犁獅:“犁獅”產生的動機與蓆獅基本相同。包括表演的時日和前後的過場也基本相同。但不同的是,犁獅比蓆獅的表演容量更大,造型更豐富。
犁獅最初只是扎一頭香火的大牛來表演(獅頭、牛身),後來增加了一頭小牛,後來又增加三條香火龍來伴演,氣氛就愈發熱烈了。還有四塊用香火插示的“春牛耕田”的字牌,格外熠熠生輝。
犁獅在保留傳統的同時也在繼續發展,補充了兩人舞一頭大牛。一人舞一頭小牛,一人扮農民扶犁,一人扮“迴迴”引路。再有幾組人舉著用芋頭、番薯插著香的“香火龍”扮演著滾滾翻開的泥浪,使得整個犁田舞蹈熱烈歡快,形象詼諧,看了令人倍感親切。

基本特徵

蓆獅、犁獅都是當地農民在春節期間舉行的民俗舞蹈活動,獅子的命名也與自己姓氏的諧音緊緊相扣。表演動作、內容、伴奏、儀式都具有典型的民間藝術風格。蓆獅舞蹈熱烈、緊張、節奏明快。表演粗獷、原始,具有典型的民間藝術風格。蓆獅的伴奏樂器鼓為大鼓,也稱為“堂鼓”。是典型的北方樂器,與贛南當地使用的伴奏樂器有明顯不同。犁獅的表演,歡快、簡潔、生動活潑,把犁田的農事活動藝術化了,且有濃郁的鄉土氣息。蓆獅、犁獅都沒有具體舞蹈口訣。

主要價值

信豐古陂古陂“蓆獅”“梨獅”有著相當高的觀賞藝術價值、研究價值、文化交流價值和經濟價值,是客家民間信仰民俗化的一個典型代表。將生產生活的活動以藝術化、形象化的表現形式融入舞蹈動作之中,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蓆獅舞是信豐古陂別具特色、歷史悠久的娛樂形式,在傳承中華民族傳統“龍”民俗文化中,對傳統文化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是歷史更迭變化的充分見證,是先人智慧和美好願望的結晶。梨獅舞將犁田的農事活動舞蹈化藝術化,表演形式歡快、簡潔,生動活潑,詼諧風趣,又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所以犁獅儘管比蓆獅後出現,但在古陂民間受歡迎的程度,完全不亞於蓆獅。其伴奏音樂與贛南採茶戲的《狀元紅》基本相同,屬徽調式,旋律流暢,富有變化。犁獅是一種融工藝製作、舞蹈表演等於一體的氏族娛樂活動,具有相當高的觀賞性和藝術價值。

瀕危狀況

古陂“蓆獅”“梨獅”在近年來受各種現代娛樂形式的衝擊,加之年輕人多數外出務工,無暇練舞習獅,古陂“蓆獅”“梨獅”也難見以前的盛況了。“蓆獅”“梨獅”的造獅和舞獅傳人儘管有謝達三、謝達祥、黎忠英等一批人,但年齡大多在60歲以上,延續這一傳統顯得有心無力。近年來受各種現代娛樂形式的衝擊,在古陂鎮經濟結構轉型之後,村民的勞動形式與牛活節奏發生了極大變化,古陂鎮“蓆獅”“梨獅”出現了後繼乏人的狀況。加之年輕人多數外出務工,無暇練習舞獅,古陂鎮的犁獅面臨著後繼無人的窘境。

保護措施

為了保護古陂“蓆獅”“梨獅”這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從2006年開始,信豐縣加大保護力度,採取了錄像、攝影、文字記錄、建立檔案等保護措施,撥出專款為古陂“蓆獅”“梨獅”表演者添置了一些設備,並邀請他們參加各種民俗文藝匯演。成立古陂“蓆獅”“梨獅”理事會,挑選身體素質好的年輕人,邀請傳承人重點培養他們的製作和舞獅技能,並制定傳承人保護和鼓勵扶持制度,通過縣、鎮聯合撥款與民間贊助相結合.培養傳承人,擴大古陂“蓆獅”“梨獅”表演範圍,建立法制體系、形成自覺保護意識,將對文化做最好的延承。如果能夠在保留其核心形式和繼續依託於其民俗文化母體(節慶)的基礎上,不斷通過創新來繼承和發展並通過功能轉化,使之能夠與村民的需求協調契合,並在現代社會中發揮新的功能,才可能真正地存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