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
- 遺產名稱:獅舞
- 所屬性質: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申報日期:2010年
遺產信息,傳說,歷史,區別,表演,藝術特點,民族特色,獲獎,創新,窘於失傳,保護,發展,
遺產信息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
遺產名稱:獅舞(馬橋手獅舞,古陂席獅、犁獅,青獅,松崗七星獅舞,藤縣獅舞,田陽壯族獅舞,高台獅舞)
所屬性質: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
遺產編號:Ⅲ-5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
申報日期:2010年
遺產級別:國家
傳說
田陽縣素有“舞獅之鄉”的美譽,民間舞獅歷史悠久,技藝獨特。相傳遠古時候,人們生活在丘陵和深山密林地帶,野獸出沒,壯族先民們常受其騷擾,農作物被破壞。為了趕走野獸,確保人畜安全、糧食豐收,壯族先民們想出了“以獸趕獸”的辦法,仿製獸中之王獅子,鳴鑼擂鼓,舞動獅子,夜間還燃起火把,以驅趕群獸。獅子於是成為了壯族先民眼中的功臣和吉祥象徵,逢年過節都舞起獅子慶賀祝願。壯族舞獅由此而來。
</b>
歷史
田陽舞獅有著悠久的歷史,相傳早在1000多年前,在田陽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就有舞獅活動。明嘉靖34年(1555年),瓦氏夫人抗倭勝利歸來,田州民眾扶老攜幼到城府外面去迎接,以舞獅助興。每到逢年過節,田陽民眾以舞獅為樂的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區別
田陽壯族獅舞與其他地方民間舞獅不同的是田陽由世家組建的舞獅隊在縣政府的重視下改為田陽舞獅藝術團,並列為事業編制單位管理。每到逢年過節,田陽舞獅藝術團深入街道、鄉村、廠礦、學校等為民眾表演,還參加各種開工竣工慶典、歌圩、文化下鄉等活動,堅持義務表演,為民眾服務。
表演
一陣鑼鼓齊鳴,又來一陣沉重的腳步聲,一聲沉悶的咳嗽,獅子上刀山。勇敢的獅子,精神抖擻地從刀光中爬了上去,目光四下一掃,濃眉微微一皺,踏著刀片上的斜陽,走到梯頂端。還有梅花樁上時而騰空而起,扣人心弦。有“獅子上金山”、“獅子過天橋”、“刀尖獅技”、“高樁飛獅”、“金獅雄風”等一系列絕技的高空表演,看那文派舞獅,以活潑可愛的頑皮形象為特點,在地面表演閃、撲、挪、騰、滾或滑稽動作逗引人們,獅子由戴著頑皮馬騮和滿臉笑容的大頭佛面具的隊員一前一後帶路引逗,在爆竹聲和鑼鼓打擊樂的配合下表演;再看武派舞獅,把武術、雜技、舞蹈動作融進舞獅中,以高台表演為主,由一名手持獅珠的引獅者帶路、逗引獅子表演各種扣人心弦的造型動作,攀上20多張高凳疊起的金山上施展雄姿,在半空高懸的鋼索繩子上翻滾跳躍如履平地,可在刀尖上表演頂肚旋轉。
藝術特點
田陽壯族舞獅套路多,節目豐富,技術精湛,融武術、舞蹈、雜技於一體。它從性質上分為地獅和高空獅兩種:地面舞獅屬文派舞獅,以活潑可愛的頑皮形象為特點,主要在地面表演閃、撲、挪、騰、滾或滑稽動作逗引人們,獅子由戴著頑皮馬騮和滿臉笑容的大頭佛面具的隊員一前一後帶路引逗,在爆竹聲和鑼鼓打擊樂的配合下表演,一般用於節日慶祝、拜年、祝賀、集會、婚慶、參軍等活動中;高空舞獅屬武派舞獅,主要特點是把武術、雜技、舞蹈動作融進舞獅中,以高台表演為主,一般由一名手持獅珠的引獅者帶路、逗引獅子表演各種扣人心弦的造型動作,可攀上20多張高凳疊起的金山上施展雄姿,可在半空高懸的鋼索繩子上翻滾跳躍如履平地,可在刀尖上表演頂肚旋轉等。
民族特色
田陽壯族舞獅,有高難、驚險、奇美的特點,體現濃郁的民族特色。有史料記載以來,它已經流傳了450多年,並逐漸由建國初期以拜年、慶典、助興為主的地面舞獅發展到擁有“獅子上金山”、“獅子過天橋”、“刀尖獅技”、“高樁飛獅”、“金獅雄風”等一系列絕技的高空表演,並頻頻涉足體壇,譽滿全國及海外。
獲獎
田陽壯族舞獅先後參加百色地區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運動會、廣西壯族自治區民運會、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等,均獲得一等獎。1996年,田陽舞獅藝術團在參加“八桂龍城獅王”大賽中獲“金獅王”獎;1997年9月,在福州、廈門舉行的中國民間絕技藝術節中,田陽舞獅表演被公認為此次藝術節最好的節目。田陽舞獅藝術團成立以來,已在大大小小的場合表演不下6000多場,觀眾近千萬人次,其中參加市級以上各種比賽和表演800多場次;共獲得各種獎牌67枚,其中金牌30枚,銀牌22枚,銅牌15枚,先後被評為地區(市)、自治區及全國先進集體單位。最引人注目的是,田陽舞獅不僅名震中華,在國外也引起了人們的讚嘆。1992年,田陽舞獅藝術團受邀遠赴德國波恩市表演,現場的觀眾反響強烈,喝彩不斷,當地媒體圖文報導,並高度讚揚為“天下第一技”,引起了國際社會對田陽舞獅極大的關注,並因此吸引了日本、荷蘭、美國、俄羅斯等國家舞獅愛好者多次來田陽學習舞獅、錄製舞獅錄像。
創新
田陽舞獅具有世家相傳的特性,傳統特色保持相對完整,最難能可貴的是田陽舞獅在近代的發展中,不拘泥於單一的傳承,而是在傳統舞獅套路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提高了技術含量,增強了觀賞性。舞獅藝術團成員每天堅持8個小時以上,從學馬步、練跳、踢腿、打樁、騰躍,到學習南拳、氣功,到學習舞獅的各種套路等,都進行嚴格的訓練,將武功和舞蹈融於舞獅中,力求達到完美的藝術境界。田陽舞獅在傳統舞獅騰、躍、翻、滾等套路的基礎上,通過挖掘、整理、改革和創新,創作出“雙獅戲球”、“獅子上金山”、“刀尖獅技”、“獅游梅花樁”等數十個節目。這些節目造型美觀,動作變化多樣,技藝高超。國內研究人員稱田陽舞獅具有“高、難、驚、險、奇、美”的藝術效果,田陽舞獅把中國傳統舞獅技藝推向了新的高峰。
窘於失傳
近年來,由於種種原因,田陽舞獅藝術團從高峰走進低谷,舞獅藝術團人數大減,舞獅絕技瀕臨失傳,形勢十分嚴峻。最直接的打擊來自於人才的流失。由於舞獅收入過低,因此舞獅人員紛紛離團到外地去打工。另外,外地一些舞獅團體高薪吸納走田陽部分舞獅隊員,造成人才外流。過去,田陽舞獅藝術團有近百人,而目前僅剩下12人。人才大量流失,造成田陽舞獅銳氣大減,難以發展。舞獅絕技更是瀕臨失傳,形勢十分嚴峻。
保護
值得慶幸的是田陽縣政府對田陽舞獅的窘境已經引起了高度重視,號召社會各界人士共同關注舞獅的發展,積極為舞獅藝術團排憂解難,為重鑄田陽舞獅輝煌而獻計出力。為了重鑄田陽舞獅輝煌,加強田陽舞獅文化的保護和傳承,2005年,田陽縣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撥款5萬元扶持田陽壯族舞獅藝術團。從2007年起,每年都通過財政撥付給田陽壯族舞獅藝術團12萬元專款,大力培養舞獅人才和發展專業獅隊,使舞獅技藝的傳承和發展後續有人。
發展
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田陽壯族舞獅藝術團加強市場化運作,走“以獅養獅”和以經濟實體“養獅”相結合的發展路子,主動加強與外界的聯繫和合作,廣泛、合理地吸納社會資金扶持,聚社會力量共同傳承田陽舞獅文化。除了讓舞獅藝術團日常深入街道、鄉村、廠礦、學校等為民眾表演和參加各種開工竣工慶典、歌圩、文化下鄉等活動外,該縣還利用每年的布洛陀文化藝術節、中國-東協(百色)現代農業展示交易會等舉辦舞獅爭霸賽或舞獅表演,讓田陽舞獅節目閃亮登場,吸引眼球,擴大影響,打造舞獅品牌,使田陽舞獅形成田陽文化新的衝擊波。此外,該縣積極引導田陽舞獅藝術團與深圳民俗文化村、湖南省長沙世界之窗簽定長期表演契約,並輾轉北京、上海、西安、濟南、廈門、長沙、武漢等地(市)表演,將壯鄉的絕技充分展現給各地觀眾,讓舞獅這一中華民族傳統藝術形式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