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中贈鄒容

《獄中贈鄒容》是近代詩人章炳麟所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首、頷兩聯寫鄒容留學日本事跡,志向遠大,立志革命,剪去辮子,吃乾糧充飢;頸聯寫英雄入獄,天地為之含悲;尾聯寫要和小兄弟手拉手走向刑場,天地間有這么兩個人為革命獻上頭顱。全詩激昂慷慨,英氣勃鬱,語言也較為淺近,並無其多數詩作古奧難讀之失。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獄中贈鄒容
  • 創作年代:清代末年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章炳麟
  • 作品出處:《清詩紀事》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獄中贈鄒容1
鄒容吾小弟2,被發下瀛州3
快剪刀除辮4,乾牛肉作餱5
英雄一入獄,天地亦悲秋6
臨命須摻手7,乾坤只兩頭8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鄒容:字蔚丹,四川巴縣人。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留學日本,次年回上海,出版《革命軍》一書,鼓吹革命,提出建立“自由獨立”的“中華共和國”的理想。1905年病逝獄中,年僅二十一歲。
2.小弟:章炳麟比鄒容大十八歲,故以小弟稱之。
3.被發:即披髮。古時男子二十歲束髮加冠。鄒容留學日本方十八歲,尚未束髮。瀛(yíng)洲:傳說為渤海中一座仙山。此指日本。
4.除辮:剪掉辮子,指鄒容在日本毅然剪辮。一說指鄒容將清政府派去的留日陸軍學生監督姚文甫的辮子強行剪掉。滿族男子有留辮習俗,清統治者也強迫漢族人民蓄辮。當時視剪辮為一種革命舉動。
5.餱(hóu):乾糧。
6.悲秋:對秋景而哀傷。此指悲哀。
7.臨命:臨死。摻:同“攙”。
8.乾坤:天地。

白話譯文

我敬愛的小弟鄒容,年紀青青就遠渡東瀛。
把反動學監的辮子剪下示眾,你為反清救國,廢寢忘食奔忙不停。
萬惡的反動派把你捕入牢籠,頓時秋風蕭瑟,天地也悲憤難平。
不要緊!至死我與你攜手並肩,頂住它!咱倆是氣沖霄漢的英雄!

創作背景

此詩寫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七月。此年六月三十日,作者因在上海《蘇報》上發表為鄒容《革命軍》寫的序文和《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遭清廷逮捕。鄒容第二天獲知訊息後,挺身自投獄中,承擔責任。二人在獄中互相贈詩勉勵,這是作者為鄒容所寫的一首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詩首聯開頭就用“鄒容吾小弟”,只這一句,就把自己對鄒容的那種親切、喜愛之情活脫脫地表現出來。“被發下瀛州”,指鄒容還不到成年,就已“下瀛州”了。
頷聯“快剪刀除辮,乾牛肉作餱”,讚揚了鄒容的革命精神。詩中主要是根據生活中的兩件具體事情來進行刻畫的,一件是鄒容在日本留學時,為了抗議清政府鎮壓學生的愛國運動,不僅自己率先剪斷辮子,而且還聯契約學剪掉了留日學生監督姚文甫的辮子,掛在留學生會館屋樑上示眾。第二件是顧不上吃飯,把牛肉當飯吃,通過這兩件事的描寫表現出詩人為革命已經到了出生入死,為革命奔波忙碌到了忘我的境界。
頸聯“英雄一入獄,天地亦悲秋”,寫出人們為英雄不幸入獄而感到無限傷悲。“英雄”表示對鄒容的敬仰,“悲秋”說明了鄒容入獄,天地同悲。
尾聯“ 革命須摻手,乾坤只兩頭” ,是說自己和鄒容為了革命事業,同仇敵愾,並肩作戰,甚至不怕犧牲的革命氣概。
這首詩氣概昂揚,激情振奮,語言樸實自然,讀來朗朗上口,全詩都具有一種親和、讚揚和共進的樂觀精神,這一切都與他主張的革命宣傳要激揚通俗的風格相一致,詩中所含的戰鬥精神也成為詩人革命性的真實寫照。

名家點評

現代文學家魯迅《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獄中所作詩並不難懂,這使我感動,也至今沒有忘記。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早:章太炎這首詩寫得明快簡潔,全不似他日後的古奧晦澀。他抱了必死的決心,與鄒容互勉,自然不屑再尋章摘句,刻意雕琢。全詩意氣豪邁,不作兒女傷感態,既表現民不畏死的勇氣,又傳達著與鄒容惺惺相惜的情誼,寥寥數語,革命家的氣魄躍然紙上,不亞於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20世紀中國文學名作典藏》)

作者簡介

章炳麟(1868—1936年),字枚叔,一名絳,字太炎,浙江餘杭人。自幼有愛國思想。曾一度和康有為梁啓超有聯繫,終因傾向革命,公開反對改良派。1903年在《蘇報》上發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革命軍序》,坐“蘇報案”而入獄。1905年出獄後赴日本,主持民報社數年,撰文宣傳革命思想。辛亥革命後,反對袁世凱,參加孫中山的軍政府。他的政論文的成就和影響最大。早期少數詩作,富於革命激情,文辭易懂,故為人所傳誦。有《太炎文錄》初編、續編、三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