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定義
直接故意 | 間接故意 | 疏忽大意的過失 | 過於自信的過失 | 意外事件 | |
---|---|---|---|---|---|
認識因素 | 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或可能發生危害結果 | 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結果 | 沒有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結果 | 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結果 | 沒有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結果 |
有無預見危害後果可能 | 有 | 有 | 有,且行為人有義務預見 | 有,但行為人輕信能夠避免 | 無 |
意志因素 | 希望,即積極追求危害結果的發生 | 放任,即對危害結果的發生聽之任之 | 反對發生危害結果 | 反對發生危害結果 | 反對發生危害結果 |
有無犯罪動機、目的 | 有 | 無 | 無 | 無 | 無 |
有無犯罪未完成形態 | 有 | 無 | 無 | 無 | 無,不構成犯罪 |
認識錯誤分類
分類 | 具體分類 | 處理 |
---|---|---|
法律認識錯誤(按法律的實際規定處理) | 誤認為無罪為有罪 | 無罪 |
誤認為有罪為無罪 | 有罪 | |
對自己實施的犯罪行為在罪名、罪數、量刑等方面有不正確的理解 | 按法律規定處理 | |
犯罪構成事實認識錯誤(按主客觀相統一原則處理) | 對行為性質的認識錯誤 | 不成立故意犯罪,如果行為人有過失,構成過失犯罪,如無過失,則屬於意外事件 |
對行為手段的認識錯誤 | 將不能犯手段當成能犯手段:犯罪未遂;將能犯手段當成不能犯手段:不成立故意犯罪,如果行為人有過失,構成過失犯罪,如無過失,則屬於意外事件 | |
對行為對象的認識錯誤 | 所發生的錯誤認識與原認識屬於同一犯罪構成的,仍成立原犯罪的既遂;否則按未遂或過失、意外事件處理。 | |
打擊錯誤 | ||
對因果關係具體樣態的認識錯誤 | 不影響定罪和量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