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犍陀羅佛像
- 所處時代:貴霜王朝時代
犍陀羅佛像,是犍陀羅地區出土的希臘化佛像,經中亞傳入中國並東漸朝鮮、日本,為遠東佛教藝術提供了最初的佛像模型。歷史沿革約公元1世紀後期從佛傳故事浮雕開始逐漸向單獨設龕禮拜的佛像發展。前期(公元1—3世紀)犍陀羅佛像屬於貴...
典型的犍陀羅立佛像,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提衣服一角。但如同該展品這樣立在蓮花台座上的佛像實屬罕見。施無畏印意味著救贖,來源於西亞的神像和王像。圓盤狀的背光表現的是伊朗思想中無量光世界裡人即神的觀念。佛像重心落在一隻腳上的手法源於希臘美術。大衣裹住兩肩也是犍陀羅立式佛像的特徵。蓮花寶座象徵著清淨...
犍陀羅禮拜浮雕佛像 印度 貴霜王朝 1-3世紀 Relief of worshipping the image of Buddha India 1_3th century 27.3 寬50.5厘米 1902-1903年斯瓦特採集1929年入藏 單層浮雕,雕刻釋迦和兩供養人。釋迦坐於菩提樹下,眼睛微閉,作沉思狀。梳波浪形髮髻,身著盤領通肩大衣。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握衣襟,結跏趺...
犍陀羅佛像因採用青灰色的雲母質片岩為材料,幽暗、沉著、冷峻的色調,使佛像古樸、莊重、靜穆的特徵得到了充分表現。後期犍陀羅佛像日趨程式化,缺少活力。犍陀羅佛教雕像的另一重要貢獻是菩薩像的創造。它突破了佛像千佛一面的佛的程式化傾向,其姿態生動多變,注重性格和精神的表現。另外,在犍陀羅地區還流行...
公元1世紀末至2世紀中葉是犍陀羅佛像製作的成熟期,這時已成功地融匯印度、希臘、波斯、羅馬、中亞草原地區風格於一爐,形成獨具一格的犍陀羅風格。其特色是佛像面容呈橢圓形,眉目端莊,鼻樑高而長,頭髮呈波浪形並有頂髻,身披希臘式大褂,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袒露右肩,佛及菩薩像有時且帶鬍鬚等。呾叉始羅城...
公元1世紀大月氏入犍陀羅、迦濕彌羅(今克什米爾)及中印度的秣菟羅等國,建立貴霜王國,國王迦膩色迦(Kanishka)提倡佛教,犍陀羅藝術在汲取古希臘、羅馬藝術菁華基礎上創造出釋迦的各種形象,形成新的風格。佛像體態生動,長發呈波浪形,高鼻深目,著通肩或右袒式大衣,衣褶均作平行線,自然而有變化,有質感和...
內容簡介 《大美之佛像:犍陀羅藝術》分為13個章節,通過犍陀羅美術的名品,簡明並系統地介紹了犍陀羅藝術的發生、發展、藝術特點以及有關佛陀生平的本生故事和佛傳故事,用優美的雕刻藝術形式,描寫了釋迦摩尼傳奇的一生,使讀者即學習到了犍陀羅藝術發展的歷史,又欣賞到了優美的犍陀羅佛像藝術。
公元前三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遣僧人來此布道,漸形成獨特的犍陀羅式的文化。公元1~6世紀,在該地盛行吸取古希臘後期雕刻手法的佛教雕刻,史稱犍陀羅式的雕刻。其佛像造型的特點是:體格雄偉,近似歐洲人;面相額部寬廣,鼻樑直通額部,近似希臘人,此外還眼大唇薄,下齶寬大突出,頭髮作結,波狀或螺旋;...
佛像藝術的出現,是公元一、二世紀的事情。那是一種受到古希臘文化影響的、印度文化和西域文化相混合的「犍陀羅」文化的產物。佛像藝術歷史 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在世時,是反對印度社會婆羅門教的偶像崇拜的。在佛教產生後的六百年間,佛教信徒一直遵循釋迦牟尼生前的教訓,不立偶像崇拜。在印度史上,直到公元一...
犍陀羅國的核心區域包括今巴基斯坦東北部和阿富汗東部,其地處興都庫什山脈,人口多居於喀布爾河、斯瓦特河、印度河等河流衝擊形成的山谷地區。這裡不僅是印度大陸文明發源地之一,而且由於地處歐亞大陸連線點上,也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有著重要作用。古犍陀羅(Gandhara)佛教造像藝術,即為典範。自佛像藝術之起源,古犍...
大約三千年以前,地中海和西亞的部落及軍隊移居巴基斯坦的西北部, 他們的希臘式政治體制和文明傳統與佛教信仰體系的亞洲根源相結合。這一融合形成了輝煌的犍陀羅文明,隨後影響了遠至東部中國的佛教藝術。”——巴基斯坦大使馬蘇德.汗 “犍陀羅藝術的最大貢獻是創造了希臘化風格的犍陀羅佛像。佛像的出現與公元1世紀...
完整的十六國佛像極少,可謂鳳毛麟角。存在的佛身僅是當年整體佛像的一部分,由於分鑄套接,時代久遠,故配件多已散失了。存世的佛身部分尺寸一般均在七八厘米高,十厘米高度以上為罕見者前述建武四年像高39.7厘米,大夏勝光二年像也高19厘米,均可說是極珍貴的。此時正是印度和犍陀羅佛像製作興盛的時候,犍陀...
在錫蘭,保存完善之古代大佛像甚多,其中以阿烏卡那(Awkana)石像最壯大,系就斷崖而雕造成者,高約十五公尺,右手上舉,伸五指,左手執衣端置肩,立於蓮花上,姿勢優美,毫無硬直之感,衣紋之雕法亦生動有致,推定為笈多王朝時期所造立。此外,北印度之犍陀羅(梵Gandha^ra)本是佛像藝術之搖籃地,然由近年...
這件佛陀頭像有常見的肉髻(象徵著智慧的頭頂隆起)和白毫(眉間的叢毛),但還有唇髭——這是在犍陀羅地區的希臘羅馬風格的佛像雕刻中發現的一種獨具的特徵。佛陀頭像的波浪式捲髮、筆直的鼻子和比較自然的塊面也表明與地中海地區行省的聯繫。這一頭像可能是一尊完整的佛像的一部分,而完整的佛像又很可能是供奉在...
此雕像約作於公元2~3世紀左右,系由片岩石雕成,它也是犍陀羅藝術中最好的一尊佛像。佛陀身上薄如蟬衣的僧服褶紋密集,使佛陀的形體畢現無遺。初期的佛陀是穿右肩袒露的袈裟的,兩手作說法手勢(佛的手勢稱手相Mudra,也即手印。在佛教中有嚴格的規定和特定的含義,常有禪定印施與印施無畏印論辯印指地印合掌印...
印度的佛像雕刻開始於貴霜時代的犍陀羅和馬土臘(一譯秣菟羅)。到了笈多時代,雕刻的繁盛地區則是馬土臘與薩拉那特了。馬土臘距今新德里東南約160公里,位於恆河支流葉木納河西岸,自古是商業、宗教和雕刻藝術交匯的中心。從藝術上看,它介於犍陀羅與薩拉那特之間,起到了使犍陀羅的希臘式佛像印度化的作用。也即說...
佛立像通高41.2厘米,面相豐圓,嘴角上揚,原本的印度犍陀羅風格五官特徵已經被逐漸淡化了,身著雙垂領袈裟,下著裙,服飾也變得更加輕柔貼體,但覆蓋面積增大,體型保持,體型飽滿,腹部鼓起,他神情悠閒,正是北周時期所流行的典型佛造像風格,充分融合了本民族的審美特徵。佛像跣足站立於圓座上,下有方座基,座...
馬圖拉式佛像比犍陀羅佛像更加印度化,比貴霜馬圖拉佛像更加理想化,臉型是印度人的,眼神是冥想式的,螺發整齊,身材頎長,背後圓光碩大精美,而最典型的特徵則是半透明的濕衣效果,代表作有《馬圖拉佛陀立像》。薩爾納特式佛像與馬圖拉式佛像造型類似,充滿了寧靜、內向、和諧的基調,最典型的特徵是顯露裸體的全透明...
2.佛像的誕生 3.全盤西化的犍陀羅佛像雕刻 4.民族傳統的馬圖拉佛像雕刻 5.南印度風格的阿拉瓦蒂佛像雕刻 6.沉靜內省的薩爾納特佛像雕刻 7.阿旃陀石窟 (三)印度佛學思想的體現 1.中正之道 2.從倫理至宗教變化的體現 二、東漸中國 (一)佛教的傳入及演變 1.傳入之初 2.沃土植根 3.完全中國化 4.儒、釋...
斯瓦特為今巴基斯坦的斯瓦特河谷地區,在白沙瓦以北,與克什米爾比鄰,中國古代稱其為烏仗那。是南亞次大陸繼犍陀羅的又一佛教藝術中心。佛像多為7至9世紀的作品,10世紀中葉伊斯蘭教入侵後衰落。佛像一般面相圓渾,軀體健壯。衣紋細密,極富裝飾性,是從犍陀羅的U形衣紋發展而來。台座以束腰的大蓮花座最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