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質激活理論(trait activation theory)是2014年公布的心理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特質激活理論
- 外文名:trait activation theory
- 所屬學科:心理學
- 公布時間:2014年
特質激活理論(trait activation theory)是2014年公布的心理學名詞。
特質激活理論(trait activation theory)是2014年公布的心理學名詞。定義基於對情景特徵關聯線索所激活反應的行為理論。出處《心理學名詞》第二版。1...
根據特質激活理論,人格特質代表了一種在行為中可識別的傾向,其表達方式是通過對工作環境中的線索作出特定的反應。根據角色理論,在組織中, 領導者憑藉其正式地位和權力, 通常擔任角色傳送者(Role Sender) ; 追隨者則屬於從屬地位, 通常充當角色接受者(Role Receiver)。一般由角色傳送者(例如經理、主管)以提供...
次級特質是個人特質的一種,指的是只在特殊場合下才表現出來的,個體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質,它所起的作用較小。特質理論 首先創立人格特質理論的是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Allport,G. W. )。他在1961年的《人格模式和發展》中提出,特質是人格結構的核心部分,是“一種廣泛的相似行為的傾向系統”,它與“相同刺激...
中國人的共同特質是值得信賴的、有原則的、忍耐、責任感強、自我控制、反對性自由。中心特質可概括為中庸和自我原則。類型論 體型類型論 (一)克雷奇默爾的理論 1.瘦長型,高瘦纖弱,肋骨明顯,皮膚缺血色。分裂50% 2.矮胖型,四肢短小,軀幹積蓄大量的脂肪。躁狂64% 3.強壯型,四肢發達,肩寬、胸厚。癲癇28....
奧爾波特的特質概念 奧爾波特的特質(trait)概念 我們已經看到奧爾波特認為完備的人格理論必然採用那些能夠進行“生活的綜合”的測量單位。在奧爾波特看來,這種測量單位是特質。為了便於描述人們可能具有的各種特質,奧爾波特和奧德伯特於1936年仔細考證了17953個一直用來刻畫人的特徵的形容詞。然而,奧爾波特是肯定不會把特質和...
自動化的研究用理論說明了環境特徵和內在心理過程之間的聯結,揭示出全新的加工層次,在理解人的行為方面顯示出前所未有的理論優勢。4.對無意識社會加工的研究,將促進深層次的人性問題的探討。深入的分析可以發現,自動化的研究在理解社會行為的原因時,採取的是環境決定論的觀點,認為環境對人的心理和行為起決定作用...
現代氣質理論把它看成是行為特質的基本因素。靈活性是一種根據環境變化轉換反應的能力。這裡所說的靈活性不是指神經過程的靈活性,而是指行為的特質,可以用兩個或兩個以上更多的刺激呈現時間間隔來測量。持續性指刺激停止後測量反應的持續時間。在巴甫洛夫類型學中,持續性與易變性是一致的,他們利用神經過程終止的...
《領導學:理論與實踐(第二版)》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榮秋。圖書簡介 本書是一本系統闡述領導學理論和實踐的教材。全書分理論篇和實踐篇兩篇,共13章。理論篇介紹和闡述領導的實質,各種領導理論和激勵理論,十二條管理原則和領導者應該具備的素質。實踐篇包括建班子、定戰略、塑文化、作決策、用...
ABC理論的核心概念 ABC理論中的三個字母分別代表:A(Activating events; Adversity events; Antecedents):誘發事件(也稱為“激活事件”或“前因”,即個體正在處理的情況或事件)B(Beliefs):信念(即個體對事件的認知、看法、解釋)C(Consequences):情緒行為後果(即個體基於信念對事件做出的情緒和行為反應)ABC理論...
第三節 馬克思體面勞動思想的理論特質 第四章 體面勞動在當代西方的回應 第一節 “魔幻世界”造成人勞動的不體面 第二節 “虛假意識”助長人勞動的不體面 第三節 現代社會勞動不體面的“病理診斷”第五章 當代中國體面勞動的現實透視 第一節 當代中國體面勞動取得的成就 第二節 當代...
米歇爾和舒達(Y.Shoda)完整地提出了人格的認知——情感系統理論(cognitive-affective system theory of personality,CASTP)。按此理論,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認知——情感系統,與社會環境發生互動作用,產生個人特有的行為模式。這是一個新型動態的意識整合性大理論,它恰好彌補了人格特質論的缺點。人格特質論將跨...
如果認為“親密尋求”不可行,將導致“去激活策略(deactivating strategies)”,為避免再次受到傷害,個體不再嘗試接近依戀對象,而是抑制依戀系統,在情感、認知和生理上遠離他人。鮑比等和其他精神分析學者們一樣,在依戀理論中強調了早年關係的重要性,但他理論的核心內容更強調母(或照料者)嬰關係的重要意義和依戀...
理論分析 預防危機 絕大多數公司的管理者都把公司的首要目標定為"利潤",這使他們忽視了公司生存才是一家公司獲得利潤,實現價值,完成使命的根本要素。在四個長壽公司特徵里,前三個都直接與預防危機聯繫起來。預防危機是要求企業建立長期穩固的結構和有效的制度,要求員工接受謹慎有序的思考方式,從容面對變革和革新...
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學家。1907年開始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合作,發展及推廣精神分析學說長達6年之久,之後與弗洛伊德理念不和,分道揚鑣,創立了榮格人格分析心理學理論,提出“情結“的概念,把人格分為內傾和外傾兩種,主張把人格分為意識、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三層。曾任國際...
4.2.2 神經行為系統理論 115 4.2.3 人格障礙維度模型的神經科學研究 118 4.3 簡評與展望 127 5 人格障礙的畢生發展過程 129 5.1 兒童青少年期: 人格障礙的形成 130 5.1.1 人格發展過程與人格障礙 130 5.1.2 人格障礙的形成機制: 特質—激活理論 135 5.1.3 人格障礙在兒童青少年時期的具體表現 137 ...
這一概念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於20世紀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為的社會基礎》中提出的。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自我效能感理論得到了豐富和發展,也得到了大量實證研究的支持。但至今關於自我效能的概念界定並非十分明確,特別是在與其他相關概念的區分上,因此也給自我效能的測量及其套用研究帶來了困惑。“期望...
有別於傳統領導的特質理論,不僅只重視領導者行為能力的修煉,情境領導特彆強調領導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情境領導的三大技巧是:診斷、彈性與約定領導形態。診斷是評估部屬在發展階段的需求;彈性是能輕鬆自在的使用不同的領導形態;約定領導形態是與部屬建立夥伴關係,與部屬協定他所需要的領導形態。情境領導能改善...
泰迪熊效應,又稱娃娃臉效應。是指由嬰兒面孔特徵(或嬰兒圖式)所引發的普遍、進化的社會認知反應, 不僅包括對嬰兒面孔的偏好性反應—— 如優先注意、關懷和照料的衝動, 還包括對於具備嬰兒圖式的成年人、動物甚至非生命物體的泛化性反應, 即認為這些對象具有與嬰兒相似的特質並對其產生相應的態度和行為。理論基礎 嬰兒...
Wilson和Lindsey根據這一模式,提出以下理論觀點:第一,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可以共存於記憶中。當個體出現雙重態度時,內隱態度被自動激活,由外顯態度則需要動機和心理能量從記憶中檢索,並且只有當檢索到外顯態度的強度和足夠超越和抑制內隱態度時,個體才會報告外顯態度,否則只報告內隱態度;第二,即便外顯態度已...
7.4 趨近和迴避系統與特質和氣質的關係 184 7.5 感覺尋求、約束和主動控制力 187 7.6 激素和人格 193 7.7 生物學視角下的人格評價 204 7.8 生物學視角下的行為問題和行為改變 206 7.9 生物學視角下的問題和前景 210 總結:生物過程和人格 211 第8 章 精神分析理論 8.1 基本主題 215 8.2 思維的...
內隱智力,即由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的智力的內隱理論。它是指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並以某種形式存在於人們頭腦中的關於智力的概念。內隱理論往往處在意識的邊緣或意識閾限以下,在特定的情境和 任務之下可能被激活,進入意識層面,從而人們有可能對其獲得了解。內隱理論研究就是力圖要重構人們已經存在的理論...
2、個人特質:遺傳因素、可利用的資源、先前經驗、人格 3、緩衝器:社會支持、生理健康、營養、生活的意義、娛樂活動和環境 4、應對方式:認知、行為、生理激活 5、壓力反應:生理衰竭感、行為、感知到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步驟都受到已有的個人特徵和同時存在的起緩衝作用的因素的影響。緩衝器是指那些環境...
Klein理論的忠實追隨者Herbert.Rosenfeld在Abraham’s(1919)對移情中自戀性阻抗的描述,詳細闡述了自戀性人格的結構特徵和在分析過程中移情的發展。他發展了第一個關於病態自戀的現代理論。歸納其理論的核心大致為如下幾點:1、自戀者將自己的自身完全投射到他所關注的客體,否認自己與客體有任何區別,或完全不將自己和...
他的波德萊爾研究同樣從現代條件下人特有的藝術經驗出發展示了現代人的心理特質,而這正是他整個“巴黎拱廊街”的題旨所在。巴黎是本雅明最喜歡的城市,而且不容置疑的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大都市。社會的現代化進程離不開城市化,現代人的出現也離不開城市生活,巴黎無疑是西方社會現代化進程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描述...
一開始,Rogers就強調,治療師的態度和個人特質以及諮商關係,是讓諮商產生成果的主要決定因素。他一貫堅持,知識和技術是次要的。這種相信當事人有自我療愈能力的觀點,和其它許多以諮商者的技術,作為引導改變的重要媒介的理論,正好相反。很明顯,Rogers提出了一種以當事人自己為改變的媒介的理論,而引起了心理治療...
2.羅傑斯的自我理論。剛出生的嬰兒並沒有自我的概念,隨著他(她)與他人、環境的相互作用,他(她)開始慢慢地把自己與非自己區分開來。當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後,人的自我實現趨向開始激活,在自我實現這一股動力的驅動下,兒童在環境中進行各種嘗試活動並產生出大量的經驗。通過機體自動的估價過程,有些經驗會使...
心理彈性(Resilience):主體對外界變化了的環境的心理及行為上的反應狀態。該狀態是一種動態形式,有其伸縮空間,它隨著環境變化而變化,並在變化中達到對環境的動態調控和適應。起源 “心理彈性”(Mental Elasticity)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受到物理學中彈性力學的啟發,該理論認為,“材料或物體有一種隨外力作用而...
此外,Hawkins等(1980)提出自我概念強化理論,即消費者通過購買品牌來強化自我概念,Sirgy(1981。1982)提出產品。自我形象一致性理論,即消費者會偏好那些與其自我形象一致或相似的品牌。由此可見,品牌的意義在於建構,發展和表達消費者的自我概念。研究認為,自我包括個人自我和社會自我兩個方面,而品牌的象徵性特徵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