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熊效應

泰迪熊效應,又稱娃娃臉效應。是指由嬰兒面孔特徵(或嬰兒圖式)所引發的普遍、進化的社會認知反應, 不僅包括對嬰兒面孔的偏好性反應—— 如優先注意、關懷和照料的衝動, 還包括對於具備嬰兒圖式的成年人、動物甚至非生命物體的泛化性反應, 即認為這些對象具有與嬰兒相似的特質並對其產生相應的態度和行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泰迪熊效應
  • 外文名:The teddy bear effect
  • 分類:管理學現象
  • 性質:經濟
理論基礎,嬰兒圖式假說,過度泛化假設,神經機制,

理論基礎

嬰兒圖式假說

生物學家 Lorenz (1943)通過觀察發現, 嬰兒能夠引發人類個體強烈的積極反應, 表現為諸如自發的微笑或言語等。Lorenz 據此指出一條著名的假說:所有物種的新生兒的典型外貌(圓臉、大眼睛、小鼻子, 高聳的額頭)都可作為一種觸發人們的積極情感、進而促進相關行為反應的關鍵性視覺刺激。這種新生兒的面貌特徵就被稱為 “ 嬰兒圖式 ”(Kindchenschema, baby scheme)。同時, Lorenz 認為,人們對嬰兒的情感偏好和撫養衝動是一種普遍、本能的生態性準備狀態。為了保證生存與後代的繁衍,嬰兒(或幼體)需要特殊的照料和撫養, 這是人類及大部分生物的重要本能。

過度泛化假設

娃娃臉過度泛化效應源自 Zebrowitz 提出的娃娃臉過度泛化假說, 其核心觀點是, 人們對具有娃娃臉特徵的成年人有著和對嬰兒近似的反應,比如積極的情緒、給予照料和保護及有限度的侵犯等。這種嬰兒典型特徵啟動了人們與對待嬰兒類似的反應傾向的現象就是娃娃臉過度泛化效應(babyface overgeneralization effect) (Zebrowitz,1996, 1997), 有時也被稱為“泰迪熊效應” (TeddyBeareffect)。

神經機制

娃娃臉作為一種面孔特徵能夠引起廣泛的神經網路激活。娃娃臉效應涉及與面孔識別、警覺、獎賞和情緒調節等社會認知功能有關的多個腦區的活動。同時也證明, Lorenz (1943)在描述人們對嬰兒的情感偏好和撫養衝動時提出的“本能釋放機制”是一種潛在的大腦偏差, 具有生物和進化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