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目標,培養要求,知識技能,基本信息,主幹學科,交叉學科,主要課程,實踐教學,專業實驗,原專業名,綜合介紹,發展狀況,就業趨勢,開設院校,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化學化工、含能材料及其套用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工程實踐能力,能在有關科研單位、高等學校、生產企業和管理部門從事系統設計、技術開發、產品製造、實驗測試和科技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化學化工、火炸藥和火工及煙火技術等特種能源及其能量轉換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並且在系統設計、技術開發、產品研製、性能測試以及工程管理方面接受基本訓練,具備系統分析與綜合、工程設計與製造、計算機套用、試驗檢測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知識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化學、化工、含能材料和煙火學學科的相關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
2. 掌握火炸藥、火工品、煙火劑的分析與設計方法及產品研製技術;
3. 具有使用計算機和儀器設備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基本能力;
5. 掌握一門外國語,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對外交流、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特種能源工程與煙火技術專業
標準學制:四年
修業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專業代碼:081604
主幹學科
交叉學科
材料科學 工程力學
主要課程
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高分子物理與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火(炸)藥合成和製造技術、燃燒與爆炸物理學、能源材料與火工煙火製造工藝學、彈藥學、起爆藥化學工藝學、火工品技術、煙火學原理等。
實踐教學
軍事訓練、化學與化工基礎實驗、金工實習、計算機操作、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
專業實驗
含能材料合成與製造、含能材料的性能測試、煙火效應、含能材料的套用實踐等。
原專業名
綜合介紹
特種能源工程與煙火技術以力學、機械工程、化學為基礎,綜合套用計算機、新材料與新能源等現代科技和設計手段,綜合運用各學科基礎知識,緊密結合相關學科,直接套用於國防與民用工程領域。
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紮實的基礎知識和開拓創新能力,過硬的實踐動手能力、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相關的技能訓練。畢業生會具有廣泛而紮實的數理化知識、較強的外語聽說讀寫能力與計算機套用與編程能力。
選擇本專業的學生,需要過硬的數學、化學基礎和對國防事業的熱愛。畢業後可以在特種能源工程和煙火技術領域內從事理論研究、實驗研究、工程設計與開發工作,也可以從事化學、計算機、數學方面的工作。較強的外語和計算機能力將會幫助你擴大就業領域;良好的理論基礎知識,很強的實踐動手能力會幫助你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前景。
特種能源工程與煙火技術專業代碼:081604。
發展狀況
特殊能源工程與煙火技術在武器彈藥、航空、航天和核武器中起點火、傳火、引爆、延期、精確作功以及煙火效應等作用。
煙火技術在我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黑火藥,黑火藥可以說是全世界菸品和煙火劑的始祖。隨著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大大地促進了電火工品的發展,同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也首先設立了專門培養火藥人才的專業,從而使火工與煙火技術走上了正規與快速的發展道路。我國的火工與煙火技術在建國後經歷了從無到有,從仿製到自行研製的長足發展,第一個火工與煙火技術專業於1956年在南京理工大學開設,繼而在部分高校設本專業。追溯火工技術初期有影響的人物,分別是17世紀孔克爾發現了雷汞,1831年畢克福發明了導火索,1865年諾貝爾發明了真正意義上的炸藥,這些人對早期火工與煙火技術的發展起了十分巨大的推動作用。
建國初期,火工與煙火技術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主要是在重點高校培養試點專業,因而這一段時期無論是招生學校還是招生人數都十分少,主要是嘗試的過程。相對於人才培養來說,火工與煙火技術在此段時期內,可謂戰果輝煌,60年代後我國研製和設計了航空航天、艦艇飛彈、核武器上使用各種用途的火工品和煙火用品,可以說這些火工與煙火用品為中國“兩彈一星”的輝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進入20世紀,隨著飛彈及航天技術的發展需要,出現了動力源火工品和防輻射、防靜電、防雷擊的電或非電火工品,使火工品的性能和套用範圍進一步擴大,同時這種發展也促進了各國對火工和煙火技術人才的培養。80年代以來,新型火工品研製的特點是逐步與電子發火線路相結合的微電子火工品,如半導體橋雷管和衝擊片雷管,以及具有爆炸邏輯網路的多點引燃、引爆和多點輸出,使炮彈火箭和飛彈系統具有爆炸邏輯功能,由於火工與煙火技術越來越向高尖端方向發展,因而單靠學校的實力也就很難完成,國外政府對此項專業的支持與投入也是越來越大,資金的投入為專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由於火工和煙火技術在軍事上的重要地位,我國也十分重視在此項領域的研究開發以及人才的培養。60年代以後,隨著各種用途的火工品與煙火用品的研製成功,我國火工煙火技術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實際經驗得到了大大的豐富,但是同時我們也應看到,要想儘快縮小與先進國家的差距,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們非常需要培養一支掌握現代火工煙火技術知識且結構合理的技術隊伍,這是振興火工與煙火技術的百年大計。基於以上認識,我國已在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五所高校開設了相關課程,同時擁有像蔡瑞嬌教授等一大批專家學者。每年招收四百餘名本科生,現今該專業已具有授予碩士與博士學位的能力。
國際上對火工與煙火技術專業的需求在不斷地增大,隨著軍事上火箭、飛彈、炮彈技術的不斷升級,對火工與煙火技術的要求也日趨提高,因而其發展前景也是十分樂觀的,並且隨著此項技術在民用領域內的迅速發展,使得火工與煙火技術的發展呈現出一定的多元化趨勢。就國內來說,火工與煙火技術在一步步地縮小其與已開發國家之間的差距。可以說發展相對獨立,但前景比較樂觀。
就業趨勢
特殊能源工程與煙火技術(火工與煙火技術)專業培養具備炸藥、火工及煙火技術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工程實踐能力,能在有關科研單位、高等學校、生產企業和管理部門從事系統設計、技術開發、產品製造、實驗測試和科技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在兵器工業部門工作,也可在民用企事業單位從事產品設計、科學研究與管理工作。
特殊能源工程與煙火技術專業設立的出發點從最根本上來說應該是為軍事部門服務的。雖然目前該專業已滲透到民用領域,但其最直接或者說最根本的服務者應該說是軍隊。火工與煙火技術屬於火箭與飛彈的部件產品,其發展與火箭飛彈技術的更新升級密不可分,隨著飛彈等精確制導武器越來越廣泛的套用,火工與煙火技術的發展也會大踏步的前進,與之相應的,該專業領域對人才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從民用領域來說,火工與煙火技術在國民經濟中諸如礦山、石油、煤礦的開採,爆炸成型、爆炸焊接及工程爆破等方面也得到廣泛套用。綜合說來,火工與煙火技術的發展前景很好,就業趨勢也是一片光明,而且這種良好的就業趨勢在一段時間內還會得到繼續保持。
我國歷來是十分重視火工與煙火技術的發展,不僅是研製各種用途的火工品和煙火用品,同時也致力於提高基礎理論水平和培養大批合格的專業人才,這些專業人才的加盟又極大地促進了專業的發展,例如現在工作在科研以及教學第一線的專家教授很多都是我國解放初期自己培養起來的一批人才,他們已經學成並且極大地豐富了專業的內容,並且把發展的接力棒傳給了年輕的一代,現在說起火工與煙火技術,蔡瑞嬌教授可謂首屈一指。蔡瑞嬌教授現在任火工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和火炸藥教學指導委員會火工專業組長,她主要研究火工系統理論、傳爆序列與新起爆技術、傳爆序列與火工品最佳化設計、火工品可靠性設計與評估技術等研究,蔡教授曾以項目負責人的身份擔負了科工委基金、博士點基金和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等9個科研項目,6項已通過部級鑑定,其中1項獲部級二等獎,1項獲部級三等級,2項獲校級一等獎。
火工和煙火技術因為其軍工專業的特性,所以就業時沒有太多的注意事項,說起畢業生的收入狀況,應該說在軍事部門工作的收入要小於在民用企業工作的收入。道理應該來說比較簡單,國家給撥的經費畢竟有限,而市場上的資金總會是充裕的,在這裡就會牽涉到一個選擇的問題,相信會有很多畢業生會到收入較高的民用企業工作,但國家軍事工業的發展同樣需要人才,而且這些部門的發展與強大顯得更為重要,這就需要一部分畢業生做出犧牲,舍小利而顧大局,同時,國家也應該適當增加在該專業上的投入。
開設院校
(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