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倫斯·哈奇森

特倫斯·哈奇森(Terence.W.Hutchison,1912—),英國經濟史學家,在經濟學史和經濟學方法論上頗有建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特倫斯·哈奇森
  • 外文名:Terence.W.Hutchison
  • 國籍:英國
  • 職業:經濟史學家
特倫斯·哈奇森,主要理論,主要著作,

特倫斯·哈奇森

哈奇森畢業於劍橋大學倫敦經濟學院,先後在倫敦經濟學院和伯明罕大學任教,其第一本專著《經濟理論的意義和前提》(The significance and Basic Postulates of Economic Theory, 1938)首次系統地嘗試將邏輯實證主義科學哲學方法論引入經濟學研究,對20世紀蓬勃發展的以邏輯實證主義為基礎的經濟學研究方法產生了深遠影響。

主要理論

然而,隨著科學方法論上證偽主義的興起,尤其是1963年哲學家卡爾·波普爾的大作《猜想與反駁》問世後,哈奇森開始對邏輯實證主義的方法論進行反思和批判,這種批判首先是從邏輯實證主義的評估標準開始的。哈奇森認為:“很多科學分支(包括經濟學)給出的最終命題往往不是純粹的邏輯和數學命題的附屬物,反之,他們包含著若干經驗內容,於是,這些命題必然可以被想像為能夠進行經驗檢驗的,甚至可以說,即便對於那些能夠‘最終’斷定一個命題‘絕對真偽’的‘終極’檢驗的談論也是毫無意義的。”(參見哈奇森《論經濟學中的實證》,載《經濟學的哲學》P128)保羅·薩繆爾森和哈奇森持同樣的觀點;一些反對者,如在經濟學方法論上頗有影響的米爾頓·弗里德曼和弗利茨·馬赫魯普(Fritz Machlup)則認為先驗和極端經驗主義是主客觀的兩個極端,經濟學研究應方法應折中考慮,並將哈奇森的觀念歸為極端經驗主義,其依據為理論的基本假設不能做直接經驗檢驗。一些經濟學家指出,哈奇森的思想為許多新思潮(比如不確定性理論套用於經濟學)奠定了基礎。但需承認的是,客觀上,關於邏輯實證主義和證偽主義科學方法論套用於經濟學的爭論並未結束,弗里德曼也不得不感嘆在很大程度上這一有關經濟理論中經驗問題的爭論需要心理學的理論支持。(參見米爾頓·弗里德曼《實證經濟學方法論》載《米爾頓·弗里德曼實證經濟學文集》pp.34-35.轉《經濟學的哲學》)

主要著作

哈奇森的主要著作有:《經濟理論的意義和前提》(1938)、《經濟學的革命與發展》(1952)兩本著作均被譯介到我國,為在經濟學領域引進方法論哲學的重要著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