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視頻圖像感知新技術》是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尚旺、孫林。
基本介紹
- 書名:物聯網視頻圖像感知新技術
- 作者:劉尚旺,孫林
- ISBN:9787030480071
- 類別:計算機科學技術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04
《物聯網視頻圖像感知新技術》是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尚旺、孫林。
《物聯網視頻圖像感知新技術》是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尚旺、孫林。內容簡介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視覺感測器是物聯網最重要也是套用最廣泛的感知方式,所以視頻圖像感知處理技術在物聯網發展過程中...
“智慧型視覺物聯網”(或簡稱為“視覺物聯網”)由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生物識別與安全技術研究中心李子青教授於2010年提出 。視覺物聯網涉及物聯網的視覺感知部分,利用各類圖像獲取感測器,包括監控攝像機、手機、數位相機,獲取人、車、物圖像或視頻視覺數據,提取視覺標籤並採用智慧型分析技術對視覺信息進行處理,提取視覺...
《物聯網感知技術與套用:智慧型全景視頻感知(上)》是2013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湯一平。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比較全面和系統研究全景感視覺理論、全景視覺感知技術及套用的學術專著。在介紹智慧型視頻感知基本原理、技術及當前尚存在的科學問題的基礎上,引入了全景視覺的重要性,可為各種智慧型感知技術套用提供...
《物聯網感知技術與套用——智慧型全景視頻感知(中)》是2015年2月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湯一平。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比較全面和系統研究全景視覺理論、全景視覺感知技術及套用的學術專著。上冊介紹了智慧型視頻感知的基本原理和技術,並提出了各種智慧型全景感知實際工程套用的解決方案。中冊圍繞實際套用案例來探討...
ULLS超微光感知 (Ultra Low-Light Sensitivity) 技術,在極低照度環境中(0.001Lux),無需任何補光設備即可捕獲辨識度極高的彩色畫面,同時呈現豐富的畫面細節,徹底解決了夜間光線弱監控畫面不清晰的問題。顯著降低動態圖像噪點,同時避免圖像拖尾和畫面丟幀等情況的發生。該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在安防監控套用領域...
《物聯網感知技術與套用:智慧型全景視頻感知(下)》是2015年4月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湯一平。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比較全面和系統研究全景視覺理論、全景視覺感知技術及套用的學術專著。上冊介紹了智慧型視頻感知的基本原理和技術,中冊提出了各種智慧型全景感知實際工程套用的解決方案。下冊圍繞實際套用案例來探討...
北京大學物聯網智慧型感知技術工程實驗室在物聯網智慧型感知領域的研究成果被美國、英國、德國、義大利、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重要科研機構引用300多次。建立了完整的視覺、聽覺及視聽融合的仿生感 知系統,在人機互動、網路互動、智慧型感知、智慧型監控以及智慧型家居等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套用。研究方向 (1)物聯網視覺感知技術...
《物聯網感知技術與套用》是2012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物聯網感知技術與套用:智慧型全景視頻感知(上)》中詳細闡述了多種全景視覺感測器的設計和實現方法,針對不同行業套用的特點,將全景視覺與智慧型視頻分析技術進行有機結合,提出了各種智慧型全景感知實際工程套用的解決方案。筆者用"視覺藝術、認知科學"概括了《...
不過,處在物聯網產業不同端的人則有各自的觀點。“和現有的網際網路相比,物聯網實際上是多了一個底層的數據採集環節,大致是四類數據的採集:電子標籤顯示身份,感測器捕捉狀態,攝像頭記錄圖像,GPS進行跟蹤定位。”新任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理事長的黃孝斌說,再往上則是像行動網路、網際網路等比較成熟的技術。京...
《物聯網感知技術:ZigBee篇》是2017年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物聯網感知技術:ZigBee篇/全國高等職業教育計算機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為了使讀者更好地掌握ZigBee系統開發套用的關鍵知識和方法,借鑑了基於工作過程的思想,並按照普遍認知規律,由淺入深地設計了一系列的知識模組和工程案例。《物聯網...
服務於物聯網的移動立體視覺感知系統是一種用於信息與系統科學相關工程與技術領域的科學儀器,於2017年3月17日啟用。技術指標 2路D1畫質實時傳輸;雷射距離感測器測量,掃描角度不小於120度;6DOF機械臂;配有3D立體視覺系統; 移動平台長、寬、高分別不超過1.5米、1米、0.6米。主要功能 搭載各種視覺與雷射感測器...
智慧農業是農業生產的高級階段,是集新興的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一體。智慧型農業概念 依託部署在農業生產現場的各種感測節點(環境溫濕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圖像等)和無線通信網路實現農業生產環境的智慧型感知、智慧型預警、智慧型決策、智慧型分析、專家線上指導,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
我國政府也高度重視物聯網的研究和發展。2009年8月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無錫視察時發表重要講話,提出“感知中國”的戰略構想,表示中國要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物聯網技術。2009年11月3日,溫家寶總理向首都科技界發表了題為《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講話,再次強調科學選擇新興戰略性產業非常重要,並指示要著力...
《物聯網感知技術套用》是2014年12月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穎,李松林。內容簡介 《物聯網感知技術套用》是一本校企合作開發、工作任務引導模式的教材。《物聯網感知技術套用》是針對高等職業教育“物聯網感知技術套用”方面編寫的一本實用性教材,強調以套用與能力為本位,突出理論與實操的有機交融。《...
4.3.3 語音識別技術的行業套用080 4.3.4 語音識別技術的發展及展望080 4.4 生物特徵識別技術081 4.4.1 指紋識別技術081 4.4.2 虹膜識別技術083 4.4.3 指靜脈圖像識別技術085 4.4.4 人臉識別技術087 4.4.5 視頻分析識別技術089 第5章 智慧型感知終端093 5.1 智慧型感知...
全書共分為13章,內容涉及視覺物聯網技術基礎、圖像及圖像的性質、圖像的採集及壓縮編碼、視覺與人的識別技術、視覺與機器的技術、基於理解的圖像識別技術、圖像融合技術、視覺物聯網覆蓋與定位、視頻監控技術、視頻監控中的可伸縮視頻大綱技術、視覺物聯網的傳輸協定、視覺物聯網的安全與隱私、基於達文西技術的視覺物...
本書適用於高等院校物聯網工程專業作為專業系列教材使用,也適用於其他專業作為選修課教材,還可供對物聯網感興趣的讀者參考閱讀。圖書目錄 第1章物聯網簡介 1.1概述 1.1.1物聯網定義及特點 1.1.2物聯網的結構組成 1.1.3發展物聯網的意義 1.2物聯網關鍵技術 1.2.1感知識別層關鍵技術 1.2....
物聯網感知技術基礎是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建設的慕課。課程概述 物聯網套用系統是由感知層、網路層和套用層構成的,感測器技術是感知層的關鍵技術之一。本課程主要針對物聯網套用技術中感測器及典型套用電路,將感測器技術與電子電路技術有機的融為一體,為學生學習物聯網套用技術專業後續專業課程和從事物聯網套用系統...
《物聯網感知與控制技術》是201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洪連,丁男,朱明,馬艷華,劉暘,李大奎。內容簡介 本書以培養“會設計、能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為目的,以提高學生及相關科研人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出發點,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關於物聯網工程專業中關於感知、識別與控制層次的...
《物聯網—感知對象信息融合模型》(GB/T 37686-2019)是2020年3月1日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歸口於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物聯網—感知對象信息融合模型》(GB/T 37686-2019)提出了物聯網感知對象信息融合的概念模型,描述了感知對象信息融合在物聯網參考體系結構中的位置。《物聯網—感知...
《物聯網安全態勢感知技術要求》是2024年04月01日實施的一項中國行業標準。編制進程 2023年12月20日,《物聯網安全態勢感知技術要求》發布。2024年04月01日,《物聯網安全態勢感知技術要求》實施。起草工作 起草單位: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興通訊股份有限...
而感知層就是物聯網的五官和皮膚,用於識別外界物體和採集信息。感知層解決的是人類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數據獲取問題。它首先通過感測器、數位相機等設備,採集外部物理世界的數據,然後通過RFID、條碼、工業現場匯流排、藍牙、紅外等短距離傳輸技術傳遞數據。感知層所需要的關鍵技術包括檢測技術、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等。感知層...
1.2.2 物聯網關鍵內涵 (13) 1.3 物聯網的重要意義 (14) 1.3.1 社會意義 (14) 1.3.2 經濟意義 (16) 1.4 物聯網系統架構 (17) 1.4.1 物聯網系統組成 (18) 1.4.2 物聯網體系架構 (19) 1.5 本章小結 (20) 第2章 物聯網感知技術 (21) 2.1 標識技術 (21) 2....
《面向物聯網搜尋的群智感知關鍵技術研究》是依託北京郵電大學,由趙東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群智感知是實現物聯網全面感知的新型重要手段,為物聯網搜尋帶來了更廣泛、更豐富、更及時的數據來源,為智慧型搜尋能力提供了更大的提升空間。針對物聯網搜尋對廣泛性、時效性和位置關聯性的需求,本項目...
《植物-環境信息快速感知與物聯網實時監控技術及裝備》,是依託於浙江大學等單位,由何勇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參與情況 主要完成人:何 勇,楊信廷,史舟,劉 飛,田宏武,羅 斌,聶鵬程,馮 雷,邵詠妮,張 洪 主要完成單位:浙江大學,北京農業信息技術研究中心,北京派得偉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浙江睿洋科技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