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感知對象信息融合模型

物聯網—感知對象信息融合模型

《物聯網—感知對象信息融合模型》(GB/T 37686-2019)是2020年3月1日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歸口於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物聯網—感知對象信息融合模型》(GB/T 37686-2019)提出了物聯網感知對象信息融合的概念模型,描述了感知對象信息融合在物聯網參考體系結構中的位置。《物聯網—感知對象信息融合模型》(GB/T 37686-2019)適用於物聯網系統感知對象信息融合的設計和開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物聯網—感知對象信息融合模型
  • 外文名:Internet of things—Sensing object information fusion model
  • 標準號:GB/T 37686-2019
  • 中國標準分類號:L79
  • 標準類別:基礎
  • 發布日期:2019-08-30
  • 實施日期:2020-03-01
  • 歸口單位: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 執行單位: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 性質:推薦性國家標準
  • 狀態:現行
制定過程,制定背景,編制進程,制定依據,起草工作,標準目次,內容範圍,引用檔案,意義價值,

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物聯網服務的核心是感知對象,感知對象的信息化描述、處理是實現物聯網服務的必要技術。通過制定物聯網感知對象信息模型標準,將面向對象的信息建模方式引入物聯網感知對象信息建模中,實現對物聯網物理感知對象的信息化建模,滿足物聯網信息處理及服務的需求,能夠打破物聯網套用中的信息壁壘,促進信息的跨行業、跨領域流動,解決不同行業、不同企業間的信息孤島問題,為中國物聯網套用建設提供指導,以推動行業間的深層次融合,推動中國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因此,制定了國家標準《物聯網—感知對象信息融合模型》(GB/T 37686-2019)。

編制進程

2015年5月13日,國家標準計畫《物聯網—感知對象信息融合模型》(20150049-T-469)下達,項目周期36個月,由TTC28(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並歸口上報,TC28SC41(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物聯網分會)執行,主管部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2019年8月30日,國家標準《物聯網—感知對象信息融合模型》(GB/T 37686-2019)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
2020年3月1日,國家標準《物聯網—感知對象信息融合模型》(GB/T 37686-2019)實施。

制定依據

國家標準《物聯網—感知對象信息融合模型》(GB/T 37686-2019)依據中國國家標準《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則》(GB/T 1.1-2009)規則起草。

起草工作

主要起草人:錢維林、王文峰、李建慧、楊會甲、吳明娟、劉麗、陳書義、張建奇、王亮、徐嘯峰、付根利、張暉、張旭傑、徐冬梅、謝振華、邢濤、孫萬源、沈傑、鐘勇斌、張康明。

標準目次

前言
1範圍
1
2規範性引用檔案
1
3術語和定義
1
4概念模型
2
5融合級別
3
6物聯網參考體系結構中的信息融合
10
附錄A(資料性附錄)基於物聯網信息融合的疾病診斷系統
13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物聯網—感知對象信息融合模型》(GB/T 37686-2019)提出了物聯網感知對象信息融合的概念模型,描述了感知對象信息融合在物聯網參考體系結構中的位置。《物聯網—感知對象信息融合模型》(GB/T 37686-2019)適用於物聯網系統感知對象信息融合的設計和開發。

引用檔案

GB/T 33474-2016 物聯網—參考體系結構
GB/T 33745-2017 物聯網—術語
參考資料:

意義價值

《物聯網—感知對象信息融合模型》(GB/T 37686-2019)通過定義感知對象信息規範,建立統一的感知對象信息描述、融合模型,從各種感知設備獲取的信息只要遵循這一模型,就能實現信息融合,使不同設備感知的對象信息轉換為統一的感知對象信息,從而使得物聯網信息系統中、以及信息系統之間實現對感知對象的統一處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