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

物流業

物流業是為保證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的供給,由運輸業、倉儲業、通信業等多種行業整合的結果。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物流業的每一次重大進步都離不開上述各行業的變革。隨著鐵路網、高速公路網、水運網、管道運輸網、航空網、通信網、計算機網等不斷湧現,物流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精準。由門到門進一步發展到桌到桌服務。物流業的速度和精準就集中體現在快遞業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物流業
  • 外文名:logistics industry
  • 解釋:物品供應地向接受地的實體流動
  • 功能: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等
  • 類型:複合型產業
概述,複合型產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趨勢,範圍,主要特徵,城市物流,發展兼顧,業務流程,接單,登記,調用安排,車隊交接,提貨發運,在途追蹤,到達簽收,回單,運輸結算,國際物流,功能價值,產業振興,發展趨勢,年齡限制,發改委,安全新規,運行狀況,

概述

複合型產業

物流業是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根據實際需要實施有機結合的活動的集合。物流業是一個新興產業,不能僅僅等同於運輸業或者倉儲業
第一,物流業是一個複合型產業。物流業是物流資源產業化而形成的一種複合型或聚合型產業,物流資源有運輸、倉儲、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其中運輸又包括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等。
這些資源產業化就形成了運輸業、倉儲業、裝卸業、包裝業、加工配送業、物流信息業等。這些資源分散在多個領域,包括製造業、農業、流通業等。把產業化的物流資源加以整合,就形成了一種新的物流服務業。這是一種複合型產業,也可以叫聚合型產業,因為所有產業的物流資源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通過最佳化整合,可以起到1+1>2的功效。

生產性服務業

第二,物流業是生產性服務業
生產性服務業是指為第一、二、三產業的實物生產和服務生產提供服務的產業。我們可以把生產區分為農業生產、工業生產和服務業生產,農業生產產出農產品(15.93,0.06,0.38%),工業生產產出工業品,服務業生產產出服務產品。無論是農業生產、工業生產和服務業生產,都需要外購服務作為生產要素投入本企業的生產過程,這些外購服務就構成服務性生產資料。
在國際上,一般把50%以上產品用於生產的服務部門稱為生產性服務業,50%以上產品用於消費的服務部門稱為消費性服務業。在已開發國家,生產性服務業在整個服務業的比重超過60%,其發展速度也明顯快於消費性服務業,特別是金融、物流、運輸、信息、商務服務發展最快。

發展趨勢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產業結構調整,已開發國家紛紛將勞動密集型產業,特別是製造業向開發中國家轉移,而自己迅速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從而獲取經濟控制力。許多國際性大城市,在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從高度集中的製造業模式向高度集中的生產性服務業模式轉變,生產性服務業已成為國際大都市的一個標誌性產業。但需要說明的是,現代物流業也為消費者服務,城市裡為千家萬戶進行消費品配送就屬於這一類。
物流業物流業
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科學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通訊技術的發展,跨國公司的出現所導致的本土化生產、全球採購、全球消費趨勢的加強,現代物流的發展呈現出新的特點:電子物流的興起
基於網路的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促使了電子物流(E-Logistics)的興起。
據統計,通過網際網路進行企業間的電子商務交易額,1998年全球已達到430億美元。市場調查企業Forrester Research預測, 2002年將迅速增長到 8400億美元、企業通過網際網路加強了企業內部、企業與供應商、企業與消費者、企業與政府部門的聯繫和溝通,相互協調,相互合作。消費者可以直接在網上獲取有關產品或服務信息,實現網上購物.這種網上的"直通方式"使企業能迅速、準確、全面地了解需求信息,實現基於顧客訂貨的生產模式(Build ToOrder-BTO)和物流服務。此外;電子物流可以線上追蹤發出的貨物,線上規劃投遞路線,線上進行物流調度,線上進行貨運檢查.可以說電子物流將是21世紀物流發展的大趨勢。
物流規模和物流活動的範圍進一步擴大,物流企業將向集約化與協同化發展
21世紀是一個物流全球化的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將十分激烈。要滿足全球化或區域化的物流服務,企業規模必須擴大形成規模效益。規模的擴大可以是企業合併,也可以是企業間的合作與聯盟,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物流園區的建設。物流園區是多種物流設施和不同類型的物流企業在空間上集中布局的場所,是具有一定規模和綜合服務功能的物流集結點。物流園區的建設,有利於實現物流企業的專業化和規模化,發揮它們的整體優勢和互補優勢。
二是物流企業的兼併與合作。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美國和歐洲的一些大型物流企業跨越國境.展開連橫合縱式的併購,大力拓展國際物流市場,以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除此之外,另一種集約化方式是物流企業之間的合作與建立戰略聯盟。
物流服務的優質化和全球化
隨著消費多樣化、生產柔性化、流通高效化時代的到來,社會和客戶對物流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物流服務的優質化是物流今後發展的重要趨勢。5個亮點“Right”的服務,即把好的產品(The right porduct)在規定的時間(At the right time);規定的地點(In the right place),以適當的數量(In the right quantity),合適的價格(At the right Price)提供給客戶將成為物流企業優質服務的共同標準。物流成本己不再是客戶選擇物流服務的唯一標準,人們更多的是注重物流服務的質量。
物流業物流業
物流服務的全球化是今後發展的又一重要趨勢。許多大型製造部門正在朝著"擴展企業"的方向發展。這種所謂的'擴展企業"基本上包括了把全球供應鏈條上所有的服務商統一起來,並利用最新的計算機體系加以控制。同時,製造業已經實行"定做'服務理論,並不斷加速其活動的全球化,對全球供應連鎖服務業提出了一次性銷售(即"一票到底"的直銷)的需求.這種服務要求極其靈活機動的供應鏈,這也迫使物流服務商幾乎採取了一種"一切為客戶服務”的解決辦法。
第三方物流的快速發展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是指在物流渠道中由中間商提供的服務.中間商以契約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內,提供企業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務。第三方物流提供者是一個為外部客戶管理、控制和提供物流服務作業的公司,通過提供一整套物流活動來服務於供應鏈。
綠色物流是物流發展的又一趨勢。
物流雖然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物流的發展同時也會給城市環境帶來不利的影響,如運輸工具的噪聲、污染排放、對交通的阻塞等,以及生產及生活中的廢棄物的不當處理所造成的對環境的影響。為此,21世紀對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綠色物流。綠色物流包括兩方面一是對物流系統污染進行控制,即在物流系統和物流活動的規劃與決策中儘量採用對環境污染小的方案,如採用排污量小的貨車車型,近距離配送,夜間運貨(減小交通阻塞,節省燃料和減小排放)等。已開發國家政府倡導綠色物流的對策是在污染髮生源、交通量、交通流等三個方面制定了相關政策。綠色物流的另一方面就是建立工業和生活廢料處理的物流系統。不斷採用新的科學技術改造物流裝備和提高管理水平
物流業物流業
國外物流企業的技術裝備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已經形成了以系統技術為核心,以信息技術、運輸技術、配送技術、裝卸搬運技術、自動化倉儲技術、庫存控制技術、包裝技術等專業技術為支撐的現代化物流裝備技術格局。
今後進一步的發展方向是:
信息化-一採用無線網際網路技術,衛星定位技術GPS),地理信息系統(GIS),射頻標識技術(RF)等。
自動化-一自動導引小車(AGV)技術,搬運機器人(Robot System)技術等。
智慧型化-一電子識別和電子跟蹤技術,智慧型運輸系統(ITS)。
集成化-一信息化、機械化、自動化、智慧型化於一體

範圍

某省物流業統計範圍是:作為物流產品供給方的鐵路運輸、鐵路運輸輔助活動、道路貨物運輸、道路運輸輔助活動、水上貨物運輸、水上運輸輔助活動、航空客貨運輸、航空運輸輔助活動、管道運輸業、裝卸搬運、運輸代理服務、穀物、棉花等農產品倉儲、其他倉儲、國家郵政、其他寄送服務業等的法人單位和個體經營戶,以及作為物流產品需求方的農業、工業、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等的法人單位和個體經營戶。
物流業物流業
物流業的發展、策劃、規劃在這一塊,牛魚龍教授他們有一流的“關於物流業發展戰略研究”的團隊!!

主要特徵

1、物流反應快速化。物流服務提供者對上游、下游的物流、配送需求的反應速度越來越快,前置時間越來越短,配送間隔越來越短,物流配送速度越來越快,商品周轉次數越來越多。
2、物流功能集成化。現代物流著重於將物流與供應鏈的其他環節進行集成,包括∶物流渠道與商流渠道的集成、物流渠道之間的集成、物流功能的集成、物流環節與製造環節的集成等。
物流業物流業
3、物流服務系列化。現代物流強調物流服務功能的恰當定位與完善化、系列化。除了傳統的儲存、運輸、包裝、流通加工等服務外,現代物流服務在外延上向上擴展至市場調查與預測、採購及訂單處理,向下延伸至配送、物流諮詢、物流方案的選擇與規劃、庫存控制策略建議、貨款回收與結算、教育培訓等增值服務;在內涵上則提高了以上服務對決策的支持作用。
4、物流作業規範化。現代物流強調功能、作業流程、作業、動作的標準化與程式化,使複雜的作業變成簡單的易於推廣與考核的動作。
5、物流目標系統化。現代物流從系統的角度統籌規劃一個公司整體的各種物流活動,處理好物流活動與商流活動及公司目標之間、物流活動與物流活動之間的關係,不求單個活動的最最佳化,但求整體活動的最最佳化。
6、物流手段現代化。現代物流使用先進的技術、設備與管理為銷售提供服務,生產、流通、銷售規模越大、範圍越廣,物流技術、設備及管理越現代化。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語音識別技術等得到普遍套用。世界上最先進的物流系統運用了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衛星通訊、射頻識別裝置(RF)、機器人,實現了自動化、機械化、無紙化和智慧型化,如20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國防部(DOD)為在前南地區執行維和行動的多國部隊提供的軍事物流後勤系統就採用了這些技術,其技術之複雜與精堅堪稱世界之最。
7、物流組織網路化。為了保證對產品促銷提供快速、全方位的物流支持,現代物流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物流網路體系,網路上點與點之間的物流活動保持系統性、一致性,這樣可以保證整個物流網路有最優的庫存總水平及庫存分布,運輸與配送快速、機動,既能鋪開又能收攏。分散的物流單體只有形成網路才能滿足現代生產與流通的需要。
8、物流經營市場化。現代物流的具體經營採用市場機制,無論是企業自己組織物流,還是委託社會化物流企業承擔物流任務,都以“服務-成本”的最佳配合為總目標,誰能提供最佳的“服務-成本”組合,就找誰服務。國際上既有大量自辦物流相當出色的“大而全” 、“小而全”的例子,也有大量利用第三方物流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的例子,比較而言,物流的社會化、專業化已經占到主流,即使是非社會化、非專業化的物流組織也都實行嚴格的經濟核算。
9、物流信息電子化。由於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套用,現代物流過程的可見性(Visibility)明顯增加,物流過程中庫存積壓、延期交貨、送貨不及時、庫存與運輸不可控等風險大大降低,從而可以加強供應商、物流商、批發商、零售商在組織物流過程中的協調和配合以及對物流過程的控制。

城市物流

城市發展與物流業共生關係
生產和消費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城市是區域經濟中心,物流以城市為節點,物流的結構、形態及布局與城市的發展息息相關。從這個意義上,城市發展與物流發展是密切相關鬧不可分的。
基於信息技術產業的激烈擴張,以網上交易為核心內容的電子商務的到迅猛發展,電子商務已成為帶動第一產業、提升第二產業、變革第三產業的新型經濟形態和現代流通方式。電子商務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同時,也促使物流各板塊加強合作、高效整合,形成集聚。
國際經驗表明,經濟增速放緩時期,物流業“第三利潤”的戰略地位會得到更大凸顯。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繼續通過投資拉動、勞動力投入等實現經濟成長的機會大大降低,企業繼續通過產能擴大、工藝改造實現利潤的空間也大大縮小。物流成本平均占企業總成本的30%,物流時間平均占生產和銷售過程的90%,向物流要效益的潛力巨大,也成為企業在增長困境壓力下,挖潛增效,提升利潤的重要源泉。
當前,我國經濟成長階段的轉換期已經開始,受此影響,物流增速有所趨緩,社會物流總額增速已經連續六個季度放緩,企業效益不斷下滑,投資增速持續回答,長期掩蓋在高速增長下的一系列問題日益突出。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物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並將進一步促進和推動其他產業生產方式變革和流通模式轉變,對城市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巨大貢獻愈發重要。物流與城市發展的關係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緊密也更為重要。
城市發展與物流發展是共生關係,這應該成為社會的基本共識。

發展兼顧

經濟全球化時代,世界經濟競爭已經進入供應鏈競爭階段,企業間的競爭將發展為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物流企業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打通產業鏈上下游,探索與製造業、流通業、金融業等多種產業的融合滲透,促進生產方式轉變和流通方式轉型,提升物流業對整個供應鏈的掌控能力
2013年我國物流業發展進入新階段,面臨新機遇。要把握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戰略機遇,在有效滿足消費需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中發揮物流業更大作用。要把握創新驅動的戰略機遇,鼓勵企業加快技術創新、服務創新和模式創新,形成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的新動力。同時,要把握開放型經濟的戰略機遇,打造國際物流服務網路,為其他產業“走出去”提供物流保障。更要推行綠色物流、循環物流、低碳物流,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深層影響及解決思路
物流業的初級擴張、低端運作對城市發展造成了一定阻礙,並且,隨著城市化的加速,這種影響將越來越嚴重:
1、隨著城市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綜合功能的不斷提升,生產和消費功能區在城市空間布局方面不斷得到最佳化。大規模生產企業漸次遷出主城區,以確保種載量的生產、材料和產品儘量少占用有限的市區道路資源;大型批發市場集中在城市主城區,構成主要消費繁華區。隨著城市擴容加快,市內倉儲設定急劇縮減,這種功能布局直接導致大量的商品從外圍運進主城區形成商品交易,再按照新的組合重新裝車運往周邊市縣,這種重複占用運輸和道路資源的方式,在給消費者帶來生活便利的同時也給城市交通和生態帶來巨大壓力;
2、由於物流業普遍存在的傳統低端運作模式,造成嚴重的物流“信息孤島”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同一個地區之間的物流信息和物流資源不能整合、共享,信息資源不能得到開發利用,不同城市之間的物流信息更沒有有效的方式互通、整合,由此必然產生了大量的低效應甚至是無效運輸。低效和無效運輸一方面加劇了城市交通的壓力,惡化了城市生態環境,同時,增加了物流成本,直接造成物價的快速增長。2012年,中國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8%~22%,而國際已開發國家的物流成本只占GDP的8%~10%,造成如此大的差距,物流業的低效和無效運輸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3、地方政府在支持物流企業特別是物流園區的建設中,缺乏科學的規劃和引導、多頭管理、重複建設,在區域設定上存在不合理、在功能設計上下還停留在傳統的模式,在城市物流管理上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措施等等,不僅浪費了寶貴的土地資源、增加了城市規範治理難度,惡化了市民的生態環境,也無意中成為了物流與城市發展、物流與百姓生活不和諧的助推手。
這些問題扭曲了物流業與城市發展的真實關係,作為城市管理者和物流界都需要深思這種現狀並有所作為,主動出擊調整和理順二者的共贏發展關係,實現城市發展和物流發展的和諧統一。

業務流程

物流業務流程如下:(以公路運輸流程為例,每一個流程其實都差不多,只是具體內容不同而已)

接單

公路運輸主管從客戶處接受(傳真)運輸傳送計畫。
公路運輸調度從客戶處接出庫提貨單證。
核對單證。

登記

運輸調度在登記表上分送貨目的地,分收貨客戶標定提貨號碼。
司機(指定人員及車輛)到運輸調度中心拿提貨單,並在運輸登統本上確認簽收。

調用安排

填寫運輸計畫。
填寫運輸在途,送到情況,追蹤反饋表。
電腦輸單。

車隊交接

根據送貨方向,重量、體積、統籌安排車輛。
報運輸計畫給客戶處,並確認到廠提貨時間。

提貨發運

按時到達客戶提貨倉庫。
檢查車輛情況。
辦理提貨手續。
提貨,蓋好車棚,鎖好箱門。
辦好出廠手續。
電話通知收貨客戶預達時間。

在途追蹤

建立收貨客戶檔案。
司機及時反饋途中信息。
與收貨客戶電話聯繫送貨情況。
填寫跟蹤記錄。
有異常情況及時與客戶聯繫。

到達簽收

電話或傳真確認到達時間。
司機將回單用EMS或FAX傳真回盛華公司。
簽收運輸單。
定期將回單送至客戶處。
將當地市場的住處及時反饋給客戶。

回單

按時準確到達指定卸貨地點。
貨物交接。
百分之百簽收,保證運輸產品的數量和質量與客戶出庫單一致。
了解送貨人對客戶產品在當地市場的銷售情況。

運輸結算

整理好收費票據。
做好收費匯總表交至客戶,確認後交回結算中心。
結算中心開具發票,向客戶收取運費。

國際物流

國際物流是不同國家之間的物流,這種物流是國際間貿易的一個必然組成部分,各國之間的相互貿易最終通過國際物流來實現。國際物流是現代物流系統中重要的物流領域,近十幾年有很大發展,也是一種新的物流形態。東西方冷戰結束後,貿易國際化的勢頭越來越盛,隨著國際貿易壁壘的拆除,新的國際貿易組織的建立,若干地區已突破國界的限制形成統一市場,這又使國際物流出現了新的情況,國際物流形式也隨之不斷變化。所以,各國學者開始非常關注並研究國際物流問題,世界第九屆國際物流會議的主題就是“跨越界限的物流”,物流的觀念及方法隨物流的國際化步伐不斷擴展。
從企業角度看,近十幾年跨國企業發展很快,不僅是已經國際.化的跨國企業,即便是一般有實力的企業也在推行國際戰略,企業在全世界尋找貿易機會,尋找最理想的市場,尋找最好的生產基地,這就將企業的經濟活動領域必然地由地區、由一個國家擴展到國際之間。這樣一來,企業的國際物流也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企業必須為支持這種國際貿易戰略,更新自己的物流觀念,擴展物流設施,按國際物流要求對原來的物流系統進行改造。對跨國公司來講,國際物流不僅是由商貿活動決定,而且也是本身生產活動的必然產物。企業的國際化戰略的實施,使企業分別在不同國度中生產零件、配件,又在另些國家組裝或裝配整機,企業的這種生產環節之間的銜接也需要依靠國際物流。

功能價值

物流業的產業規模並不算大,緣何能夠擠上十大振興規劃的“末班車”?很多業內人士表示,這主要是由於現代物流在國民經濟中的產業地位和功能價值所決定的。雖然現代物流業在中國發展的時間並不是很長,但它作為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支撐了現代經濟的發展。
曾有經濟專家形象地表示,物流產業乃是現代都市經濟發展的“爐火”、“加速器”。隨著區域協調發展、產業分工協作趨勢不斷增強,生產社會化、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現代物流業逐漸被廣泛認為是繼降低物資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之後的又一個重要的利潤源泉,日趨發展成為中國國民經濟體系中重要的基礎性服務產業。
現代物流業作為中國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國民經濟運行質量、最佳化經濟流程、調整經濟結構、擴大內需、增進社會福利等都具有全局性的積極影響。在時間上,現代物流業通過消滅耽擱遲滯,可以減少其他產業的庫存積壓和斷檔脫銷,加快生產和流通節奏、最佳化經濟流程;在空間上,可以實現物質產品生產地和消費地之間的有效銜接,通過消滅無效生產,可以最佳化資源配置和產業結構,促進相關產業高效、協調發展,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具體來說,現代物流作為社會經濟生產中的一種增值性活動,其功能價值主要表現為時間效益、空間效益、增值服務效益和整合效益四大方面。

產業振興

由於物流業的發展與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高度的同步性和依賴性,因此金融危機的蔓延同樣對中國物流業的發展造成了衝擊,部分業務領域和局部地區還出現了負增長。
2008年中國社會物流總額達88.82萬億元,同比增長下降了8.1%;物流業增加值完成約1.94萬億元,同比增長下降5.7%;社會物流總費用約為5.21萬億元,同比增長下降3.5%。不少物流企業利潤下滑幅度達到20%或30%。
“第17次中國物流專家論壇”上,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何黎明表示,金融危機對物流業的影響正在進一步加深,2009年有可能是中國物流業發展30年來最為困難的一年。中國物流業將進入增長趨緩、結構調整階段。最新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港口貨物吞吐量創出近幾個月來新低,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下降5.7%。1月份公路運輸價格略有下降,綜合運價指數為70.1,比上月下降1.1個百分點。而隨著下階段運輸淡季的到來,公路運輸價格繼續下跌在所難免。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王佐透露,已有超過四成的物流企業利潤下降、甚至虧損,部分地區中小物流企業開始退出物流市場。
振興規劃中,至少將涉及到物流稅改、土地使用政策和物流企業融資三個問題,並可能鼓勵地方政府給符合政策條件的物流企業提供各種優惠政策,甚至是提供專項資金等。總體而言,振興規劃將對減輕中國物流企業負擔、增強企業活力、提高企業競爭力水平、建立健康有序的物流市場秩序起到具大的作用。業內專家指出,物流業被納入國家振興規劃表明政府已經將物流業提升到一個全局的高度,將對中國物流行業的快速、健康、穩定發展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但如果認為僅憑一個振興規劃就可以解決物流業目前存在的全部困難,帶來物流業快速增長則是不現實的。
規劃對中國物流行業未來發展的促進作用是明顯的,但規劃更大程度上是給物流企業指明一條發展的道路。短期看,通過降低物流企業的運營壓力,維護物流業的穩定發展,可以為其他相關行業創造一個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而更深遠的意義則在於立足於產業的長遠發展,調整產業不合理的布局,建立起符合國情的產業結構。這是國家出台振興規劃的最終目的。”一位物流企業高管表示說,振興規劃最終的受益者,只能是那些符合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代表了物流行業發展方向的企業。

發展趨勢

1、第三方物流日益成為物流服務的主導方式。從歐美看,生產加工企業不再擁有自己的
倉庫,而由另外的配送中心為自己服務,已經成為一種趨勢。1998年美國某機構對製造業500家大公司的調查顯示,將物流業務交給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貨主占69%(包括部分委託)。同時研究表明,美國33%和歐洲24%的非第三方物流服務用戶正積極考慮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
2、信息技術、網路技術日益廣泛用於物流領域,物流與電子商務日益融合。上世紀70年代電子數據交換技術(EDI)在物流領域的套用曾簡化了物流過程中繁瑣、耗時的訂單處理過程,使得供需雙方的物流信息得以即時溝通,物流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得以精確銜接,極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而網際網路的出現則促使物流行業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基於網際網路的及時準確的信息傳遞滿足了物流系統高度集約化管理的信息需求,保證了物流網路各點和總部之間以及各網點之間信息的充分共享。
3、物流全球化。物流全球化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指經濟全球化使世界越來越成為一個整體,大型公司特別是跨國公司日益從全球的角度來構建生產和行銷網路,原材料、零部件的採購和產品銷售的全球化相應地帶來了物流活動的全球化。另一層含義是指,現代物流業正在全球範圍內加速集中,並通過國際兼併與聯盟,形成愈來愈多的物流巨無霸。1998年,歐洲天地郵政(TNT)以3.6億美元兼併法國第一大國內快遞服務公司Jef Service。1999年,英國郵政以5億美元兼併德國第三大私人運輸公司German Parcel。這些兼併活動不僅拓寬了企業的物流服務領域,同時也大大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年齡限制

據了解,2004年8月,廣東省公安廳交管局發布通知,根據公安部的《機動車駕駛證業務工作規範》、《機動車登記工作規範》,公安機關車輛管理所辦理機動車駕駛證有了新規定和規範。其中一項內容是將牽引車從原大貨車型中分離出來,專門設立了牽引車(A2)準駕車型,出於對保護民眾生命和人身安全的考慮,初次申請不能直接申請牽引車駕駛證。
“就算年齡到了,也不見得就一定能增駕到A2駕照。”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物流公司負責人表示:“增駕到A2,不光有年齡限制,還有一系列條件需要滿足。”
這位負責人所說的,就是增駕A2駕照必須持有中型客車(B1)或者大型貨車(B2)準駕車型資格3年以上,並在申請前最近連續兩個記分周期內沒有滿分記錄;或者取得駕駛大型客車(A1)準駕車型資格一年以上,並在申請前最近一個記分周期內沒有滿分記錄。此外,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員死亡、承擔全部責任或者主要責任的;醉酒後駕駛機動車的;在本記分周期和申請前最近連續3個記分周期內有飲酒後駕駛機動車行為的;在本記分周期和申請前最近連續3個記分周期內有駕駛機動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50%以上行為,機動車駕駛證未被吊銷的,不得申請增駕牽引車。
“在現在的貨運市場上,開車3年沒有被抓到一點問題,難度很大。”黃師傅笑道:“增駕考試難不倒司機,就是資質審核門檻高了一點,要想達標,司機就得特別小心。”
與此同時,有些地區的A2駕照培訓工作也無法順利開展。四川省雅安市和諧物流有限公司就曾提出過駕校還沒有開辦A2駕駛證的培訓及開展此業務的資質等問題。為此,在重卡運輸較為集中的地區,有資質的駕校甚至做起了公車身廣告,以招攬學員。日前,記者致電山東臨清京華駕校,該駕校可以提供相應培訓,但必須滿足相關規定才能入學,最低價為3600元。
“A2駕照要是考過了,肯定不愁找工作。”京華駕校工作人員這句話,不免讓人聯想到大學生緊俏的年代,同時也證明了持有A2駕照的司機受追捧的程度。

發改委

人民網北京10月25日電 (記者 曹華)今天國家開發銀行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京簽署《支持物流業發展戰略合作協定》,共同推進物流業做強做大,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國開行行長蔣超良、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曉強分別代表雙方在協定上籤字。
根據協定,雙方將以國家物流業發展規劃和政策為指引,以鼓勵發展的重點領域、地區、企業和項目為支持對象,將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引導優勢與國開行融資支持優勢結合,按市場化方式進行操作,促進物流業加快發展。雙方合作重點包括:一是國開行積極支持並參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在物流業重大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領域的研究工作,共同推動物流業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二是共同積極支持物流企業兼併重組,培育大型物流企業,推動重點領域物流發展,支持物流園區建設以及新型增值服務,最佳化區域布局等;三是共同推進新疆、西藏和青海、四川、甘肅、雲南等省藏區物流業發展;四是積極推動全國性、區域性和地區性物流節點城市的物流設施建設。
國開行有關負責人在信託網上表示,作為中長期投融資主力銀行,該行將根據物流業發展的特點,發揮 “投貸債租證”的綜合金融服務優勢,不斷創新並設計滿足不同客戶、不同需求的金融產品,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共同支持物流業發展。
據了解,自2005年以來,國開行已先後支持了寶供物流、象嶼集團、方略物流等物流龍頭企業以及徽商集團、武漢中百、重慶商社、光明食品、京客隆利得財富等重點流通企業,累計發放貸款1116億元。尤其是2009年以來,該行累計為14個省區市的28個重點項目承諾中長期貸款544億元,成為物流業中長期貸款的主力銀行。

安全新規

北京發布物流業安全新規 物流環節24小時監控
北京市公安局等部門日前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市物流寄遞渠道安全管理工作的通告》,要求交寄物品必須當場驗視、物流寄遞各環節24小時監控。
這是北京市第一次以通告形式向社會公開發布物流寄遞企業安全規範,明確了政府監管部門的責任和物流寄遞企業的職責任務,規範了物流寄遞企業安全運營的行為,並要求公民、法人、其他組織等社會參與者履行相應的責任和義務。
對於從業資格問題,《通告》要求,物流、寄遞企業應當嚴格履行招聘用工手續,不得使用無身份證明的人員,從業人員應當按照規定進行專業知識培訓。
《通告》強調,物流、寄遞企業從業人員應當熟知本崗位職責,掌握禁寄物品的形狀、性能及辨識要領,當場驗視交寄物品。應當嚴格落實貨物接收、郵件收寄環節的要求,由專人負責,主動提示用戶如實填寫寄遞詳情單,詳細記錄用戶信息。在用戶在場的情況下,當面驗視託運貨物,檢查是否屬於國家禁止流通、託運的物品,發現用戶託運夾帶禁限物品的,應當拒絕接收。對發現郵寄槍枝彈藥、爆炸物品、危險化學品、管制刀具、毒品等禁寄物品的,應當立即報告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和郵政管理部門。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得交寄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部門禁止寄遞的各類物品。在交寄物品時,應當如實填寫詳情單,並配合做好驗視工作。
《通告》同時要求,物流、寄遞企業應當在貨物、郵件、快件收寄、分揀、運輸、投遞等環節安裝監控設備,確保設備全天24小時運轉,監控資料保存時間不少於30天,嚴防被“調包”或加塞禁寄物品。

運行狀況

中國產業洞察網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LPI)為54.8%,比上月小幅回落1.1個百分點,顯示出物流業保持平穩增長,但增勢減弱。新訂單指數回落、平均庫存量指數降至50%以下,反映出經濟運行中的物流需求減弱,物流業回升基礎仍需鞏固。
中國產業洞察網分析師認為,4月份物流業景氣指數小幅回落,但仍然保持在54.8%的較高水平,顯示出物流相關活動由恢復性增長向平穩運行轉變。業務總量指數和設備利用率指數保持在55%以上,意味著供應鏈上下游活動仍較活躍。
4月份,新訂單指數為54.9%,保持在較高水平,但比上月小幅回落0.6個百分點;4月份,業務總量指數為57.1%,雖然小幅回落0.8個百分點,但仍保持在55%以上。
從後期走勢看,業務活動預期指數保持在60%以上,顯示出多數企業對未來三個月的經營形勢繼續看好,但該指數比上月回落3.2個百分點,加之新訂單指數小幅回落,預示著物流業企穩回升的基礎尚不穩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