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物流一詞最早來源於美國。2001年8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中,對物流進行了定義“物流是指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
儲存、
裝卸、
搬運、包裝、
流通加工、
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 評價物流體系有五個主要因素,它們是:品質、數量、時間、地點和價格。品質是指物流過程中,物料的品質保持不變。數量是指符合經濟性的數量要求和運輸活動中往返運輸載重儘可能滿載等。時間是指以合理費用及時送達為原則做到的快速。地點是指選擇合理的集運地及倉庫,避免兩次無效運輸及多次轉運。價格是指保證質量及滿足時間要求的前提下儘可能降低物流費用。2009年2月25日,物流行業成為國務院常委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中的第十個產業。
物流行業被業界稱為"第三利潤源"、被媒體稱為"21世紀最大的行業"、被老百姓稱為"
金飯碗"。
第一,物流行業是一個複合型產業。
物流行業是指物流資源的產業化而形成的一種複合型或聚合型產業,物流資源有運輸、倉儲、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其中運輸又包括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等。這些資源產業化就形成了運輸業、倉儲業、裝卸業、包裝業、加工配送業、物流信息業等。這些資源分散在多個領域,包括製造業、農業、流通業等。把產業化的物流資源加以整合,就形成了一種新的物流服務業。這是一種複合型產業,也可以叫聚合型產業,因為所有產業的物流資源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通過最佳化整合,可以起到1+1>2的功效。
生產性服務業是指為第一、二、三產業的實物生產和服務生產提供服務的產業。
三方驅動
眾所周知,國內物流業當前階段以小散亂差為主要特徵,最終必然逐步走向整合,這個發展方向已經被已開發國家物流業的發展歷程所一一證實。曾經做過一個大膽推斷,今天活著的物流公司,在15年之後,只有1%能夠存活下來。然而我們所不知道的是這個行業如何整合,哪些力量會成為最終驅動行業整合的推動力?作為今天的物流公司,如何判斷趨勢,順應發展取了天下;小賣店到處搶地盤拼價格,最後被大賣場占了地盤;賣機票的到處發卡片開門店爭搶市場,攜程的出現拿走了主要市場;零售店遍地開花拼殺,電商行業橫空出世改寫了規則;小貨代到處搶客戶拼關係拼價格,零擔網路企業悄然崛起。不同行業發展的歷程告訴我們,改變行業的力量一定不是僅僅在行業內的打打殺殺,我們必須用更寬的視野來看待這個行業整合的驅動力。
目前看來,至少有三個方面會成為中國物流行業整合的重要驅動力。
一、電子商務平台的發展
二、聯盟或平台模式的發展
三、資本和人才的推動
物流行業的整合大幕已然拉開。不管我們看好,或者不看好,改變行業的力量,正在來到。
背景
隨著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全球化趨勢的日益突出,現代物流理論和技術已在已開發國家得到了空前的套用和發展,並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面對我國加入WTO後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引進和發展現代物流理論和技術,培養現代物流經營管理的高級人才,已成為當務之急。物流是一個新生職業,就業行情看好,各大城市人才奇缺。當前這個專業,市場缺口很大,過去商品從生產到銷售經過好幾個批發商,運輸;管理;倉儲;從一級批發商到二級,三級批發商層層剝皮,,信息一點,就能通過物流公司配貨,大大減少中間環節,降低企業成本,所以物流專業很有發展前途。
標準化
理想的物流標準化是對所有的企業和組織,或特定產品的供應鏈各環節都採用一個標準,並套用於物流的運作和管理。保證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在於產品質量,保證產品質量的關鍵在於科學管理,而科學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標準化。具體到行業現代物流工作,其標準化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有利於物流發展的更經濟、更規範、更高效的管理技術和方法。
具體來說,行業現代物流標準化應當包括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兩大類。技術標準又包括信息軟體系統、包裝、倉儲、機械裝備、運輸工具、周轉工具等;管理標準包括統一的物流術語、物流作業流程標準、物流費用核算標準、物流中心管理規範、物流統計標準、安全管理規範等。
其實,行業現代物流標準化是集科學化、規範化、信息化於一體的綜合性標準體系。除了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以外,所以,物流服務標準也不可忽視。
要想實現行業現代物流的標準化,應遵循完整性、協調性、層次性、明確性、可擴展性的原則,建立現代物流標準化體系。體系內的各類標準都有一定的服務對象,它們相互依存、相互關聯。從我國菸草物流系統來看,物流標準化既包括現有標準,也包括可預見的標準。但無論哪種標準,都將隨著物流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完善。物流服務標準應包括物流服務設計規範、物流服務分類標準、物流服務質量規範等方面。物流標準化的實質,就是依據客戶的貨物特性和服務要求,採用標準的設備、標準的工具、標準的流程、標準的技能等,為客戶提供可增值的、個性化的服務。
現狀
目前,我國物流業處於快速發展階段,2006-2011年社會物流總費用年複合增速17%。但物流效率不高,物流總費用占GDP比例17.8%,兩倍於歐美日等已開發國家。當下,國內物流行業內企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競爭主體資方背景呈現四足鼎立的格局,這四類企業各有特點和市場定位,其規模、服務內容及關注的行業存在較大差別。
中國物流市場產業集中度低,物流市場具有“多、小、少、弱、散、慢、亂”等特徵。截至2011年11月,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評估的A級物流企業共1506家,但代表我國物流業發展最高水平的5A級物流企業僅98家。物流行業企業數量多,規模都很小,入行門檻低。未來隨著物流企業整合步伐加快,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
目前,我國物流業整體處於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轉型期,多數企業只能提供傳統的基礎物流業務,競爭更多地體現為低端物流服務的價格競爭。長遠來看,隨著國家利好政策的連續出台、製造與商貿企業物流外包程度的不斷擴大、物流企業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中國物流行業將長期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物流行業研究小組指出,在系統工程思想的指導下,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強化資源整合和物流全過程最佳化是現代物流的最本質特徵。預計“十二五”期間物流行業整體增速可以達到20%以上,但基礎物流(簡單倉儲和運輸)和高端物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整合)增長將明顯分化,前者約為10%,後者則可達30%。朝陽行業中的龍頭公司成長性有望超過30%並成為引領物流行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而在傳統重化工行業中,專業化物流企業和大型貿易/供應鏈企業依託市場份額擴張,增速也可達到20%以上。
到“十二五”末期,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節能環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並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物流業由注重基礎建設向全面提升服務質量轉變。另外,發改委近期將完成物流標準化、物流園區、煤炭物流、應急物流等4大物流專項規劃。這4 項規劃將和冷鏈物流規劃和商貿物流規劃一起,成為促進物流行業發展的6大專項規劃。
至加入世貿組織後,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社會物流需求顯著增加,推動物流產業保持持續、穩定、快速發展。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要"深化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現代流通方式"。如今,許多地方政府正在積極籌劃發展現代物流產業,把物流作為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成長點。上海市政府規劃在"十五"期間著重發展三類物流,"十五"期末基本成為全球現代物流供應鏈中的重要樞紐和節點;深圳市政府將現代物流產業作為三個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北京、大連、瀋陽等城市都在加快制定物流發展規劃並加緊實施;天津從2003年到2010年,每年拿出100億元的資金用於物流基本建設,把物流產業作為天津經濟發展的五大支柱產業之一強勢推進。我國的現代物流已經進入快速增長、全面發展的新時期。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丁俊發預計,中國物流需求高速增長期將持續10~15年,特別是在"十一五"期間,隨著國民經濟的穩定快速發展和進出口貿易的進一步擴大,物流需求的規模還將繼續擴大。如今,物流專業人才已被列為我國12類緊缺人才之一。
物流行業被業界稱為"第三利潤源"、被媒體稱為"21世紀最大的行業"、被老百姓稱為"金飯碗"。
發展
中國的貨代企業大體上可分為兩類:第一類諸如中外運、中遠貨運等大型企業,具有投資多、規模大、對信息技術要求高的特點,可利用信息和網路壯大實力,適時地由傳統貨代業務向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第二類為占貨代總量70%以上的中小貨代企業,主要從事簡單代理業務,具有投資少、競爭程度高、突出業務員個人能力等特‘點。具體說來,根據成立背景、業務特色和競爭實力等不同,中國的貨運代理企業可劃分為以下六大類。
1.中外運及其控股或合營的貨代企業
中外運作為中國最大的貨運代理行,經過50年的積累與開拓,已基本形成一個以外貿運輸為主業,運貿、運工、運技相結合,集專業化、多功能、綜合性為-體的大型企業集團,經營優勢顯而易見,其特點有:①一業為主,多種經營;②擁有四通八達的運輸網路,為參與國際分工創造了條件;③車隊、堆場、倉庫等資產雄厚,已是一個準物流企業;④擁有一批精通業務的專門人才。
2.運輸業主性質的貨運代理
船公司、航空公司、鐵路部門等是基於延伸服務功能、增加利潤來源等目的而設立的,如中遠國際貨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遠貨運)、中鐵對外服務總公司等。相對於其他類型貨代企業,其經營實力不言而喻:①由於本身依附於母公司或同母公司存在著唇齒相依的關係,因此,它們在運價、網路、服務等方面有競爭力;②擁有比較完善的設施、設備等資產。
3.貨主性質的貨運代理
根據《管理規定》,經營國際貨代業務的必要條件是擁有穩定的貨源基礎,這就客觀上為外貿公司投資經營貨代業務創造了條件。因此,這類貨代公司的前身大都是外經貿總公司履行發貨、訂艙、倉儲等職能的儲運部(處),在外經貿部批准的國際貨代中占有近1/3的比例。其特點是:①在爭取貨源、處理信用證等銀行結匯單據等方面有“天然”優勢;②資產規模小,管理水平低;③專業人才缺乏,外部市場開拓能力較差。
4.專業化類型的貨運代理
原本是以辦理某項貨代業務見長,基於擴大利潤、更好服務貨主的目的,經批准成為具備國際貨代經營權的貨運企業。其特點是通暢的渠道、專業的管理、廣博的經驗,使其能夠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上靠特色服務占有一席之地。
5.中外合資貨運代理
這類
貨運代理是由國外一些貨運公司、實業公司與國內大型外貿、運輸公司聯手合資創辦,已占中國貨代總數的1/3,如大通國際運輸有限公司和上海錦海捷亞國際貨運公司等就屬於這類貨代。隨著市場進一步放開,這類企業將會蓬勃發展。其特點是:①資本雄厚,規模化經營顯著;②網路化經營具有一定水平;③人員素質和管理水平較高,服務具有競爭力。
非法貨運代理
這類貨運代理主要指以下三類:
①有營業執照但未取得外經貿部的貨代批准證書或未在交通部辦理無船承運業務登記證書,掛靠在具有貨代經營權的企業下面,或租用其“貨代業專用發票”,從事攬貨、訂艙、結費等業務的單位和個人;
②某些個體戶不辦理任何註冊登記手續,無照經營,偷逃稅款,非法經營貨代業務;
③某些外商投資企業(船務、貨代、貿易公司等)駐華代表處或辦事機構未經批准,非法經營國際貨代業務。上述非法貨代公司,在國內各地尤其是沿海港口地區比比皆是。由於隱蔽性和不合法性,其數量很難精確統計。他們以返退高額回扣、佣金為誘餌,利用在機制、管理、財務等方面的靈活手段,同合法貨代企業爭客戶、搶貨源、壓運價,這是導致當前中國貨代業經營秩序混亂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前中國貨代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從整體上可用五個字來概括――“小”(營規模和資產規模)、“少”(服務功能和專業人才)、“弱”(競爭力)、“散”(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缺乏網路或網路分散、經營秩序不規範)、“低”(信息化套用水平和行銷手段)。隨著大量貨代公司的出現,使得這個行業的發展開始進人了兩極分化的過程,有些成立較早、有一定實力的公司,以合作、合資等各種方式,拓展自己的業務規模,逐步向物流業進行全方位發展。
近幾年來,船公司、大型貨代聯合、合併、收購、重組之勢比比皆是,如鐵行、渣華合併,馬士基神秘收購海陸。在不遠的將來,國際貨櫃班輪運輸業將最終形成7~8家行業巨頭。在國外的貨代圈,德國郵政斥巨資收購了丹莎和美國的環球捷運,一躍成為歐洲最大的貨代。國內,中國貨代業的龍頭老大――中外運集團重組、改制的戰略部署正在有條不紊地加以實施。中小貨代企業在這方面已顯得有點落伍,其實這些勢單力薄的新生力量,更應犧牲某些局部的短期利益,化零為整,實現共生。
可見,貨代行業發展戰略的目標是施行規模化經營,發展綜合性
物流服務。
中小貨代企業可通過聯合、合併、控股等形式實現規模化經營。以資產和效益為紐帶,打破地域、行業、企業等界限,在業務上通過
空運銷售代理、海運訂艙代理等經營方式,促進貨源的規模化、集約化;在財務上,通過集中融資、吸納外資和私營等民間資本,在資金上為推動戰略聯盟提供保障;在管理上,通過經理層加薪、競爭上崗等機制創新,加大貨代橫向之間聯合、兼併、重組的步伐,整合貨代固有資源,推動其發展壯大,以聯盟整體名義進行市場競爭。通過聯盟,企業可提高信用等級,向銀行貸款;可購置先進物流技術設施,發揮規模效應,投資建設信息管理系統,以較小的成本較大地改善信息化狀況,實現與客戶之間的信息共享和貨物跟蹤,實現效率化服務,降低單位物流服務成本,提高服務能力。
現代物流的功能是設計、執行並管理客戶供應鏈中的物流需求,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客戶需要的物流管理和服務。我國的貨代企業不能再停留在倉儲、運輸、搬運上,應通過統籌策劃、精細化組織及高效的管理,逐步發展成為綜合性物流服務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