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二十八。主治傷寒熱毒,發瘡如豌豆。
基本介紹
- 名稱:牡丹湯
-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八
- 組成:牡丹皮、山梔子仁、黃芩、大黃、木香、麻黃
- 主治:傷寒熱毒,發瘡如豌豆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牡丹皮、山梔子仁、黃芩(去黑心)、大黃(銼,炒)、木香、麻黃(去根節)各等分。
用法用量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主治
傷寒熱毒,發瘡如豌豆。
附方
名稱:牡丹湯
組成:牡丹皮、瓜蔞仁各一錢,桃仁、芒硝各二錢,大黃五錢
用法:水煎去渣,入硝再煎數沸服
主治:腸癰,小腹腫痞,按之即痛,小便如淋,發熱惡寒,自汗,脈遲緊,膿未成方
出處:《證冶準繩》
名稱:牡丹湯
組成:牡丹皮、桂(去粗皮)、續斷牛膝(去苗酒浸一宿,焙)、革薛(銼)各一兩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匕,水七分,酒三分,同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主治:卒腰痛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五
名稱:牡丹湯
組成:牡丹皮、當歸、黃芩、川芎、甘草、芍藥、細辛、桂(去粗皮)、人參各一兩,生乾地黃(炒)一兩半,大黃(炒)二兩,水蛭(炒)二十五個,乾薑(炮)半兩,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二十五個,黃雌雞(去腸肚,以水八盞,煮取四盞,澄清)
用法:上除雞外,為粗末。每服三錢匕,取雞汁一盞,同煎至七分,去滓,下消石末半錢匕,更煎一沸,食前溫服,每日一次
主治:治室女月水不通,或天葵過期素未通過者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一
重要文獻摘要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精華本》:“小腹疼痛,小便不利,膿壅滯也,牡丹皮散主之。若大便或臍間出膿者,不治。經云:腸癰為病,不可驚,驚則腸斷而死,故患是者,其坐臥轉側,理宜徐緩,時少飲薄粥,及服八珍湯固其元氣,靜養調理,庶可保其生。腸癰治法,要略以薏苡仁附子敗醬散,千金以牡丹湯,三因以薏苡湯治之,千金又有灸法,曲兩肘正肘頭銳骨灸百壯,下膿血而安。腹癰腹癰謂瘡生於肚腹,或生於皮里膜外,屬膏梁厚味七情鬱火。若漫腫堅硬,肉色不變,或脈遲緊,未成膿也,四君加芎、歸、白芷、枳殼,或托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