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團扇,元緙絲,原作高22.6,寬26.3厘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牡丹團扇
- 館藏地點:遼寧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元代
牡丹團扇,元緙絲,原作高22.6,寬26.3厘米。
牡丹團扇,元緙絲,原作高22.6,寬26.3厘米。本色經絲。彩色緯絲織牡丹一枝,紅花綠葉,高貴富麗。這幅緙絲,齊緙平織為主,以單梭鉤金花瓣,雙梭鉤金花葉。經緯線疏密得體,織面平貼。圖案設計簡練概括,製作得法,如織葉只留當...
緙絲扇面源於宋代書畫扇面,它既有實用功能又有良好的觀賞效果。此幅絲線細,緙織工整,兩面都看不到線頭,是雙面觀賞的佳作。花瓣用木梳戧技法以深淺不同的紅色退暈緙織,花葉用藍、綠兩色平織,省略了色階的變化。局部使用捻金線勾勒輪廓,葉脈雙線,花瓣單線勾勒,既輪廓鮮明,又顯得華貴富麗。緙絲牡丹團扇 ...
牡丹團扇緙絲 牡丹團扇緙絲是元代作品。元代作品。現藏遼寧博物館。屬傳世的緙絲。原件高22.6厘米,寬26.3厘米。在絳色地上,用彩色線齊緙和搶緙牡丹的紅花綠葉,花瓣的輪廓和葉脈、枝幹,用金銀線構緙使紅花綠葉相托,更顯富麗堂皇。
《李曉明牡丹團扇精品賞飾》由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作者簡介 李曉明,1972年出生於安徽無為,先後畢業於安徽藝術學校及安徽師範大學美術系,專攻工筆花鳥畫,現為職業畫家,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先後出版有《工筆牡丹畫法》、《工筆荷花畫法》、《臨古花鳥畫法》、《重彩花鳥設色技法》、《工筆牡丹設色技法》、《...
1.圓形團扇 白絹地繡孔雀漆柄團扇,通長44cm,扇面徑16.5cm。扇圓形,黑漆框線,中以白絹為地,運用雙面繡技法,以紅、粉、橙、赭、綠、藍、紫、黑等色,並加入多種間色絲線,繡松樹下,牡丹花叢間,一孔雀昂首垂翼,徐行於坡上。物象造型較為程式化,用色大膽而濃重,效果強烈,富於視覺衝擊力。針法疏獷...
清牙柄絹面彩繪花卉團扇 宮廷日常隨身用品。此團扇為多角形,共十二面,扇頂微向後彎曲,扇面為絹制,工筆彩繪牡丹、荷花等各色花卉,色彩艷麗,扇邊緣為深色卐字錦邊。扇柄為象牙製成,鏤空擰股共五環,柄頭有雲頭狀雕刻,下系絲穗。
《養心齋經典臨摹畫譜-工筆牡丹·團扇》是2018年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國良。這是一本精美的工筆牡丹團扇畫臨摹範本,收錄了多套帶教學步驟的經典工筆畫。其中白描稿與最後的彩色完稿均為作者繪畫的原稿大小,全書採用散頁盒裝,讀者可根據學習的需要隨時抽取自己需要的單頁放在手邊進行臨摹創作。內容簡介...
扇作上廣下狹的芭蕉式,扇面中央於桃紅色地上緙織折枝牡丹、梅花及綬帶鳥,其鋪排全依畫理,花枝偃仰有致,小鳥尤其生動。【介紹】:值得注意的是,物象形體邊緣以絲線緙出,其內則為添筆彩繪,這樣既降低了工藝難度,又使局部更為精緻和寫實,反映出清代緙絲的新風格。扇幅正背面花紋相同,線條清晰平整,系使用...
本系類叢書將宋代團扇畫做成賞飾系列,涵蓋山水、花鳥、人物等各類別,包括上百幅經典作品,原作尺寸、高清印刷,供廣大讀者及愛好者欣賞、臨習,亦可直接入框做裝飾用。如宋朝文人一樣,心中有山水,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山水。圖書目錄 1-南宋 佚名 《牡丹》2-南宋 朱紹宗 《書畫菊叢飛蝶》3-宋 佚名 《秋花圖...
清緙絲花鳥牙柄刻八仙團扇是清代的一件緙絲作品。扇作上廣下狹的芭蕉式,扇面中央於桃紅色地上緙織折枝牡丹、梅花及綬帶鳥,其鋪排全依畫理,花枝偃仰有致,小鳥尤其生動。值得注意的是,物象形體邊緣以絲線緙出,其內則為添筆彩繪,這樣既降低了工藝難度,又使局部更為精緻和寫實,反映出清代緙絲的新風格。扇幅...
江宏偉 牡丹圖一 江宏偉 牡丹圖二 江宏偉 牡丹圖三 喻慧 牡丹團扇一 喻慧 牡丹團扇二 鄭雅風 艷露凝香 鄭雅風 艷露凝香(局部)王少卿 春風催好華 王少卿 春風催好華(局部一)王少卿 春風催好華(局部二)王少卿 天姿國色 王少卿 清香 王少卿 天香 王少卿 姚黃 康會永 季風一 康會永 季風二 葉芃 嫩蕊包金粉 ...
清白絹地繡孔雀漆柄團扇是清代的扇子,通長44cm,扇面徑16.5cm。扇圓形,黑漆框線,中以白絹為地,運用雙面繡技法,以紅、粉、橙、赭、綠、藍、紫、黑等色,並加入多種間色絲線,繡松樹下,牡丹花叢間,一孔雀昂首垂翼,徐行於坡上。物象造型較為程式化,用色大膽而濃重,效果強烈,富於視覺衝擊力。針法疏...
設色牡丹鯉魚團扇 設色牡丹鯉魚團扇是一本2017年出版的圖書,由天津楊柳青出版社出版
牡丹山雀 李懷臣 牡丹粉蝶 李懷臣 魏紫 李懷臣 銀紅牡丹 李懷臣 瓔璐寶珠 李懷臣 朱紅牡丹 李懷臣 牡丹倚石圖 李懷臣 趙粉 李懷臣 雪蓮 李懷臣 白鶴展翅 李懷臣 天香錦牡丹 李懷臣 冰罩藍玉 李懷臣 大紅牡丹 李懷臣 白玉蘭 李懷臣 墨紅牡丹 李懷臣 露珠粉 李懷臣 姚黃 李懷臣 洛陽紅 李懷臣 首案紅 李懷臣 紫紅牡丹團扇 ...
此柄宮扇扇面呈圓腰芭蕉形,用厚不足1毫米的象牙絲編織成蒲紋錦地,上嵌鸞鳳牡丹圖,扇面中心鑲銅鎏金花籃形柄梁,銅鎏金蝴蝶紋護頂。扇邊包鑲玳瑁框。一柄小小的宮扇之上將編織與浮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且用料之奢侈、工藝難度之匪夷所思著實令人驚嘆,應是清代廣州大師級牙匠貢御的作品。此扇所運用的象牙絲...
《合歡扇》是由王俊作詞,孫俠作曲,雲菲菲演唱的歌曲,發行於2021年1月1日。收錄於同名專輯《合歡扇》中。歌曲信息 合歡扇 - 雲菲菲 詞:王俊 曲:孫俠 編曲:孫俠 和聲:姚斯婷 混音:楊波 統籌:唐欣宇 監製:胡偉 唱片公司:啟韻傳媒 歌曲歌詞 綠綺春風裁 碧池漪嬌顏 巧笑倩 美目盼 牡丹團扇半掩面 宮闕千萬...
《盛荷圖卷》、《清趣》、《清風香遠》、《母愛》、《戲雪圖》、《荷花團扇》10幅 《鶴親情系列》15幅 2013年: 《夢芙蓉》、《牡丹團扇》10幅 作品風格 楊德衡的作品涉及題材廣泛,擅長工筆重彩,兼長沒骨、小寫意,尤精繪鶴,作品“雅俗共賞”。楊德衡進入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花鳥畫專業班學習,從師趙夢朱...
4月27日,在由沙田文化藝術中心主辦的“十二花神”非遺傳承社教課堂《制扇至美》牡丹團扇手工技藝體驗活動中 授課。5月10日,在由東城街道婦聯聯合東城農商行主辦的“玉蘭薈萃 美麗庭院”女性專項金融服務專場活動非遺纏花技能學習活動中授課。5月25日,在由沙田文化藝術中心主辦的“十二花神”非遺傳承社教課堂《榴月映...
古代小姐、貴婦,也喜歡扇子,她們喜歡用絹宮扇、紈扇、羅扇(統稱團扇)。形狀多為圓月形。最好有樟木或者檀木的體味兒。京劇《貴妃醉酒》中的楊貴妃就愛用扇子,卻是摺扇,絹面竹骨,上面有大團的牡丹。貴妃喜歡拿大摺扇,想是體型龐大又太膏腴了,需要拿大扇子來招風祛熱的緣故吧。為什麼不用蒲扇?蒲扇太老土...
《上官婉兒》舞美主體形象,是被譽為國色天香的牡丹以及工筆重彩的牡丹團扇,是設計師博採約取之後選擇的。它不是簡單化的、淺薄式的描繪,也不是停留在對外在環境裝飾化、風格化的處理上,而是著力於一種內在化、詩化意象的表現上。劇中主人公婉兒的生命經由一朵花的轉換,使人領悟到它獨特的內涵並獲得盎然的詩意...
人物簡介 朝代:當代性別:男 出生:1987年 籍貫:北京市 院校:中央美院 擅長:國畫 主要作品 1 吉祥靜韻 2 祥光普照 3 祥龍觀音 4 團扇牡丹 5 莊嚴自在圖 6 觀音保像 7 神韻 8 大世禪思圖 9 慈顏含笑 10 慈光普照 11 觀音 12 祥光普照 13 世禪思圖 14 吉祥靜韻 作品賞析 徐平作品賞析 ...
在絹宮扇與摺疊扇的扇面上作畫、題詩,是蘇州文人的一大愛好。扇面畫已獨立成為繪畫中的一個門類,或繪以鮮艷的牡丹,或繪以清逸的山水,配以相同題材的詩詞,"雅扇"之名名副其實。檀香扇 檀香扇,是從清末以檀香為骨的摺扇演化發展而來的扇種,以檀香木製扇是我國首創。蘇州的檀香扇式樣變化巧妙,以“拉花”、...
解放前,在扇面上只有牡丹、罌粟和菊花三種,千篇一律,變化不大。甚至經常出現花葉異屬而生的不合理現象。解放後,畫家和藝人們設計了約三百種式樣,變化多態,新穎動人,題材也日益豐富多樣,有蔬菜,秀麗的山水和美麗的圖案花紋等。在色彩上,注意對比,有著明快和活潑的情調,忌諱灰暗、平淡和沉悶。在過去,墨色是...
畫面左起第四位側立著的侍女執長柄團扇,團扇上繪著盛開的牡丹,紅花綠葉相襯托,格外亮麗。她的妝扮,有異於卷中的其他貴族仕女。她也有一頭濃密的黑髮,梳成兩個十字相合的髮髻,中間用紅緞帶把那個髻子束在一起。她穿的朱色菱角紋的斜領處露出一部分,白色圈花的紗帶,繞過紗衫一圈之後,在腹前打了個結...
畫中隱約有一位妙齡女子裸身躺在花叢中,體態豐滿,姿勢舒展,與周圍的白牡丹相得益彰。美女與鮮花招相呼應,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此幅構圖,實中有虛,虛中有實,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給人留下了無限遐想的空間。《春色到人間》徐康作利用扇形幅面上寬下窄的特點,將盛開的牡丹置於中部,兩邊的花骨朵...
竹鳥圖·團扇 和諧相安 金鱗嬉水 秋江漁歸晚 蒼山綠水蘊奇秀 筆下江山、霧籠秋江 雪滿汀洲 小苑自成春 葡萄熟了 珍珠累累·團扇 山靄蒼茫 雲繞霧籠金寶山 高山流水 蘭草·扇面之一、君子之風·團扇 荷·扇面、荷鳥圖·團扇 鳥語花香 牡丹·扇面之一、牡丹·扇面之二 銀瀑飛瀉雨亦濃 青山繞桑綠樹涼 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