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衡

楊德衡

楊德衡,筆名半聰,著名國畫家。1939年9月出生,遼寧丹東人。1956年考入東北美術專科學校附屬中等美術學校(魯迅美術學院附中前身),1964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修業8年。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原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遼寧畫院畫家。先後在中國美協遼寧分會創作室、遼寧美術館、遼寧畫院從事專業美術創作。曾任遼寧畫院副院長、遼寧湖社書畫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德衡
  • 別名:半聰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遼寧丹東
  • 出生日期:1939.9.24
  • 職業:畫家
  • 畢業院校: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花鳥畫專業
  • 代表作品:《稻香季節》《傲雪》《春歸》《哺育》《南歸》《春歸圖》《初雪圖》 《鶴的一家》《驚鷺圖》
個人經歷,獲獎記錄,主要作品,作品風格,藝術特色,生活氣息,時代感,大境界,沒骨大家,個人畫展,重要收藏,作品市場,視頻紀錄,名家點評,何溶:,王朝聞:,蔡若虹:,楊仁愷:,英若誠:,廖靜文:,孫其峰:,婁師白:,王盛烈:,李浴:,薛永年:,劉曦林:,陳履生:,夏碩琦:,翟墨:,鄧福星:,趙立忠:,孫世昌:,徐萍:,鄔國印:,王秀傑:,王真真:,作品賞析,

個人經歷

師從趙夢朱、鐘質夫、郭西河教授,繼承“京津畫派”花鳥畫精髓。擅長工筆重彩,精通沒骨法,兼長小寫意,尤精繪鶴。作品生活氣息濃郁,時代感強,致力於花鳥畫與山水畫相結合,追求花鳥畫的“大境界”,擴展了花鳥畫的藝術語言,開拓了花鳥畫新的表現意境。作品傳遞出清純剛正、平和雅致的氣息。
繼1964年畢業創作《稻香季節》在全國花鳥畫壇產生強烈反響之後,其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重大展覽,部分獲獎。有20餘幅作品由中國美術館、國務院中南海紫光閣、北京市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外交部釣魚台國賓館、軍事博物館、總後京豐美術館等國家級單位收藏。先後在新加坡、韓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台北、香港、澳門、瀋陽、大連、青島、煙臺、珠海、中山、江門、東莞、丹東等地舉辦個人畫展。出版有《楊德衡畫集》、《楊德衡從藝50周年寫生作品集》、《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楊德衡》。著有《寫意鶴技法》、《鶴的畫法》、《楊德衡畫鶴》、《楊德衡畫沒骨畫》等。

獲獎記錄

2005年《長白山花爛漫時》入選“遼寧省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並獲“優秀作品獎”;
2003年《南歸》入選“全國書畫院作品展”,獲優秀獎;
2001年《霜重色愈濃》入選“遼寧省慶祝建黨80周年美展”,並獲銅獎;
2000年書法作品榮獲“第三屆世界華人藝術大會香港大型藝術展”特別金獎;
1994年《古藤逢春》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
1992年《搏擊風雲》獲得“紀念九一八事變60周年中國畫展”佳作獎;
1989年《哺育》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
1988年《南歸》參加“遼寧省第二屆國畫展”,並獲優秀作品獎;
1984年《春歸》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獲優秀作品獎及遼寧省政府頒發的1983年優秀文藝作品獎

主要作品

1964年: 《稻香季節》
1979年: 《搏擊》、《護花神》、《林中鶴舞》、《長白花紅》
《春歸》《春歸》
1980年: 《富麗和平》
1981年: 《傲雪》
1982年: 《動物四條屏》4幅
1983年:《春歸》、《問世》、《自立》、《夢鄉》
1984年:《鶴鄉戀歌》、《教子》、《初試》
1985年:《情侶》、《哺育》、《思親》、《初雪》
1986年:《鄉情》、《舞戀》、《迎擊》
1987年:《南歸》
1989年:《寒塘鶴影》、《鶴舞》、《鶴魂》
1990年: 《月朦朧鳥朦朧》、《群仙圖》
《澄明時光》《澄明時光》
1991年: 《醒獅圖》
1992年:《鶴鄉圖》、《猛鷲圖》
1993年:《群英圖》、《雙鶴圖》、《鶴鄉》
1994年:《古藤逢春》、《勁松瑞鶴迎朝暉》、《覓》
1995年:《春歸》、《親子情》
1997年: 《春歸圖》、《初雪圖》
1998年:《十二生肖》12幅
1999年:《初雪落雁》、《大雄風圖》、《清夏圖》
2000年: 《鶴的一家》
《驚鷺圖》《驚鷺圖》
2001年: 《六契約春》、《霜重色愈濃》
2003年: 《重返家園》、《九九歸一》
2004年: 《飛舞》、《鶴鄉春夢》
2005年: 《母子圖》、《長白山花爛漫時》
2006年: 《我的家我的天堂》
2007年: 《澄明時光》、《昨夜風雨後》、《謐》、《重聚首》、《山魂》
2008年: 《親情系列》8幅、《倒春寒》
2009年: 《驚鷺圖》、《鶴家鄉圖卷》、《遠征圖》、《家園》、《群仙圖》
《雞系列》13幅
2010年: 《曦鷺圖》、《鴨綠江畔》、《鵲巢》、《四喜圖》
2011年: 《群仙戲碧蓮》、《飛越喜馬拉雅》、《荷塘雙侶》
2012年: 《秋色圖》、《風韻猶存》、《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四季圖袖珍卷》、《盛荷圖》、
《盛荷圖卷》、《清趣》、《清風香遠》、《母愛》、《戲雪圖》、《荷花團扇》10幅
《鶴親情系列》15幅
2013年: 《夢芙蓉》、《牡丹團扇》10幅

作品風格

楊德衡的作品涉及題材廣泛,擅長工筆重彩,兼長沒骨、小寫意,尤精繪鶴,作品“雅俗共賞”。楊德衡進入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花鳥畫專業班學習,從師趙夢朱、鐘質夫、郭西河先生。學傳統、師造化,深入生活,奠定了楊德衡為人從藝的思想起點與專業能力。
從《稻香季節》到《春歸圖》,畫家楊德衡堅定地走了一條新的花鳥畫創作道路,尊重傳統又不為傳統所拘束,以科學的思想和豐富的生活體驗充實、發展傳統,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創作道路。三十多年的刻苦實踐證明:花鳥畫同樣可以畫出深邃重大的時代主題,在表達思想深度上,在傳達博大的意境上,獨樹一幟。

藝術特色

生活氣息

生活的啟迪花鳥畫創作的幾點體會(選登)
楊德衡
我是搞花鳥畫創作的,從自己在藝術實踐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和教訓中,深切地體會到,花鳥畫要創新,體驗生活是完全必要的。
當然,創作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不是說有了生活就肯定會出好作品。還要解決許多方面的問題,要處理好生活與立意,生活與傳統,生活與形式等許多方面的關係。
一、生活與立意的關係
藝術來源於生活,藝術作品是社會生活和自然在藝術家頭腦中反映的產物。花鳥畫當然亦不例外。
我也喜歡畫鶴。1979年,為迎接建國三十周年美展,創作了《林中舞鶴》。雖然參加了省展,但我認為是失敗的。我也畫過《松鶴延年》之類的作品,總是跳不出老套套,只是在這張松枝從上往下出,那張從右往左出,這張鶴回頭,那張鶴展翅上變來變去,怎么變也是“白菜湯一碗”、“一碗白菜湯”,還是失敗。失敗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原因是缺乏生活。
1981年底,我受《人民畫報》介紹鶴鄉——扎龍的報導的感發,開始構思《鶴鄉圖》。為了完成這一構思,我先後三次到鶴鄉深入生活。第一次是1982年5月到扎龍,每天早晨,飼養員把馴養的鶴放出來,它們禁不住高興的心情,總要先來一段大合唱,然後翩翩起舞,飛跑,在蔚藍的天空上自由地飛翔盤旋,四處覓食,歡快地沐浴……輕風搖曳著黃紗簾般的陳葦和剛剛拔節的新葦,真是美極了!這就是神秘的“仙鶴”的故鄉。它們每年要在這一帶戀愛、結婚,生兒育女。
第二次到鶴鄉,是1983年8月,到吉林省向海自然保護區。那裡的自然環境比扎龍複雜些,除蘆葦沼澤外,還有漫崗和天然次生林,因而鳥的種類也比扎龍多,野生丹頂鶴有六十餘只。
第三次到鶴鄉,是1984年4月,再到向海自然保護區。這次去,彌補了前兩次的遺憾,親眼看到了許多生活在大自然中的野生丹頂鶴。
畫論講“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個論點是很精闢的。師造化就是向大自然學習,仿造化之徒。徐悲鴻先生說“畫馬必以馬為師”,我畫鶴就以鶴為師。在鶴鄉,朝夕與鶴相處,除認真觀察它們飛鳴食宿之狀,喜怒哀樂之情以外,還通過畫速寫、拍照、採訪、看標本、臨資料、看電影及研究有關文字資料等手段,使我對丹頂鶴有了初步了解,懂得了一些它們的生活習性,知道了它們許多有趣的故事。這些生活積累為《鶴鄉圖》的創作打下了基礎。
有了生活,這是創作的前提和基礎。在這個基礎上進入創作過程。立意是創作過程的第一個階段。所謂立意,就是創作一幅畫要寓什麼意、寄什麼情,要告訴別人什麼,也就是“主題思想”。也可以說是一幅畫的靈魂。
立意雖然十分重要,但也不是有了好的立意就一定能產生成功作品。比如:為了搞畢業創作,1963年我曾經到金縣董家溝公社去體驗生活,畫了不少速寫,經過“淘金”,決定畫《迎著朝陽》這幅畫。畫面是一片繁茂的向日葵迎著朝陽鮮花盛開。象徵青年一代在黨的陽光雨露滋潤下茁壯成長。這個立意該是不錯的吧?可是勾了許多草圖也不成,總覺得缺少點什麼,最後只好作罷。而兩年多以前一次印象難忘的感受卻猛烈地敲擊著我的心屝。那是1961年秋,我在學院蘇家屯農場勞動,當時我的任務是守夜護秋。一個寂靜的黎明,濃重的朝霧籠罩著一望無際的稻田,我漫步向前走著。突然,一陣瞬間啪啦的響聲,驚得我毛髮悚然,心跳如鼓,一時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這聲音迅速遠去,我驚魂稍定,拭目細看,發現原來是一群正在稻田溝里覓魚的白鸛被我驚得騰空而起……。雖然當時我沒有專門學習花鳥畫,也沒有創作這張畫的想法,但是它給我的印象太強烈了,這創作的契機驅使我在一個小本子上記了一個小構圖。當我決定根據那次感受創作一幅畫時,思想上又猶豫了。當時看到的稻田是歉收的,不景氣的。因為那時國家正處在經濟困難時期,人民吃不飽肚子,乾不動活,正勒緊褲帶渡過暫時困難。我們從那時候過來的人都不會忘記飢腸轆轆堅持上課和一天吃三四兩糧還要搶修大壩的滋味。國家需要糧食,人民需要糧食啊!那時真正體會到“民以食為天”、糧食是“寶中寶”的道理。對糧食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對農業特別關心,人人都盼望有個豐收的年景。那時雖然困難,但大家都堅信有黨的領導,困難一定會被戰勝,曙光就在前頭。於是我把意立在人們經過辛勤的勞動奪得了豐收,正準備開鐮收割而驚起了一群白鸛上。為的是振奮人們鬥志、戰勝困難去奪取豐收。這就是我的畢業創作《稻香季節》。大家認為這張畫立意比較新穎,生活氣息濃厚。它先後在十多個國家展出,得到觀眾的好評。
《稻香季節》《稻香季節》
下面再談談《傲雪》這幅畫的立意。
《傲雪》這幅畫,是向黨的六十周年生日的獻禮作品。它是根據1978年我初到長白山看到的牛皮杜鵑(長白山茶)的印象創作的。牛皮杜鵑生命力極頑強,耐嚴寒,鮮花能傲雪而開,葉子油綠可愛。因在高山受強烈紫外線的照射,色澤分外炫目。如果說,被稱為“歲寒三友”的松、竹、梅以耐寒傲霜被人們喜愛的話,長白山的杜鵑應該備受人們的喜愛。因為它生長在北國高寒地帶——長白山之巔。那裡連松樹都無法存活。我用這種很有性格的花,象徵戰勝了多少艱難險阻而迎來了人間春色的偉大的黨。儘管還有嚴冬的“殘雪”,但頑強的生命力是不可戰勝的。
《傲雪》《傲雪》
二、生活與傳統的關係
中國畫是在華夏這片土地上生長出來的一枝鮮花,它有兩乾多年的悠久歷史。古代畫家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藝術珍品和豐富的繪畫理論,形成了完整的體系,為創造我國古代燦爛的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它以濃厚的民族色彩,獨樹一幟地自立於世界藝術之林。作為一個中國畫家應當為此而自豪。我們每個人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受著傳統的影響。
但是,如果把傳統說得一切都好,當成“法規”,不敢越雷池一步而束縛住了自己的手腳,這種“泥古不化”的“保守主義”態度同樣也是錯誤的。
中國畫追求神似。講究“氣韻生動”,這是它的特點和高明之處。以花鳥畫來說,就是為花鳥傳神。我受生活的啟迪,採用了“擬人化”的表現手法。鶴的許多感情的確很像人,很有意思。比如鶴的戀愛三部曲:第一部是對歌。每年四月中旬,是丹頂鶴的求偶季節,每當黎明或黃昏,年輕的鶴群曲項向天,放開暸亮的喉嚨,引吭高歌,歌唱它們一生中這最美好、最幸福的時刻。通過這別有風味的對歌儀式,尋找情投意合的伴侶。我畫的《對歌》就是表現這個場面。第二部是對舞,“鶴青年”們成雙成對,飄飄欲仙,跳起美麗動人的愛情狂歡舞。第三部是配偶。一旦配偶成功一般終生不變。如有一隻不幸妖折,另一隻不再擇偶,一直到死。要知道鶴壽是五六十年。丹頂鶴對愛情的忠貞不渝真是令人感動。
鶴的“母愛”、“父愛”也是令人感動的。鶴卵的孵化由雌雄輪流進行。到第三十一天,蛋里有小鶴的啄殼聲時,就不孵了。從這時到小鶴全部出殼要二十多個小時,它的雙親一直在旁目不轉睛地靜立守候,焦急地等待新生兒出世。我畫《問世》一畫就是表現這一情景。我又重溫了自己即將做父親時的感情體驗:興奮伴著緊張,激動伴著不安,急切伴著……還有說不出來的感情。我把鶴的爪畫成勾曲不平狀——是它們內在感情的流露。
《問世》《問世》
丹頂鶴還有這樣的生活習性:鶴雛問世不久,一周歲的幼鶴就要被迫“出家”自立了。幼鶴十分不理解,捨不得父母和弟妹。母親完全明白必須得讓它們走,不然新生的孩子難以養活。但下不了“狠心” ,總是難捨難分。正像姑娘出嫁一樣,本來是喜事,是規律,但做娘的總免不了要掉幾滴眼淚。扭曲的背影表現母親的複雜感情。祇有父親是這種客觀規律的執行者了,它“毫不留情”地把孩子趕走,不肯走就硬把它們咬走,幼鶴不得不捨淚離去。還不懂事的弟妹,好奇地看著眼前發生的事情。天下著濛濛細雨,跟離家幼鶴的心情一樣……這是我畫的《自立》的情景。
《自立》《自立》
我畫《鶴鄉圖》完全拋開松樹,畫的是鶴鄉的真實環境,努力畫出鶴的生活氣息,追求“生活化”。其目的,並非為科學家松鶴無緣的論斷做佐證,而是為了另闢蹊徑,尋求新意。
有的人看畫,專注意這一筆是哪一家的,那一筆是哪一派的,講究筆筆有出處,其實這大可不必,而且會束縛中國畫的發展。我贊成霍元甲的“迷宗拳”,吸收百家之長而形成自己的一套,管它哪家哪派,“打贏”了算。
三、生活與形式的關係
內容和形式是一對矛盾,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內容是矛盾的主導方面,內容決定形式,形式來自於生活,服務於內容。不擺正這種關係,難以找到恰當的形式。所謂形式,不外乎構圖、筆墨、色彩,下面結合我的作品談一談這個問題。
我畫《稻香季節》為了表現無邊無際豐收的稻田,採用了鳥瞰(深遠)的構圖。在勾草圖的過程中,我曾經畫出地平線,並畫了天邊的朝霞。畫面總是感覺空間有限和視野狹小。後來去掉了地平線和朝霞,把稻田一直向畫外遠處逐漸虛過去。這樣感覺就大不一樣了。有限的畫面出現了無邊無際的宏大之感。在情結的處理上,我採取了一起突兀的格式。緊挨著畫的右邊的白鸛做起勢,第二隻承上啟下,緊接著第三隻奮翅的鸛把畫面推向高潮,然後是半露的轉入低潮,最後通過向畫面深處滑翔的鸛收勢。這符合我原來的生活感受。稻田溝既破了大片稻田的單調,又加強了這種“勢”。鸛與稻田一動一靜形成強烈對比,以動襯靜,使豐收的稻海顯得更加沉甸甸的。
我在探索《傲雪》的構圖時,勾了十幾幅草圖,其中有方幅、立幅、扁橫幅,都不滿意。後來我琢磨這種花的特點是生長在高山上,耐嚴寒。嚴寒可以通過雪來表現,那么就應該在“高”字上做文章。所以在成稿時,我就把構圖畫成狹長的立幅,用高遠法(仰視)。看畫時由下而上,給人造成高山之巔的感覺。但是杜鵑花卻用深遠法(俯視),不然看到的就都是花和葉的背面。這是利用了中國畫的“散點透視”法。
《鶴鄉圖》里大都配以大面積的環境,用工筆畫怎樣處理這是個難題。我採用了近景用“雙勾”法,中景用“沒骨”法,遠景用“兼工帶寫”法,把景色層層推遠。如果用國畫常常把背景處理成空白的手法就不適合。一是色彩上沒有對比,白鶴突不出來。二是表現不出鶴鄉的生活氣息和真實感。《春歸》這幅畫整個是石青調子。畫面是鶴翔雲海,表現它的歸心似箭,急於奔向回春的故鄉。我在扎龍體驗生活時,湛藍湛藍的扎龍湖給我的印象很深,這張畫就表現了這種感受。我把大面積的水大膽地處理成石青色。如果按傳統常常把水處理成虛的空白的方法,這張畫就索然無味了。生活感染我的東西沒了,我要去感染別人的東西也沒了。為了表現內容,大板刷、噴霧器、丙烯顏料、白蠟等我都用過。
中國畫要發展,應該吸收西畫某些營養。西畫的統一色調那樣和諧優美,色彩的感染力是很強的,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學?我的《稻香季節》和《鶴鄉圖》的構圖,不像是傳統的構圖格式,而有點西畫構圖的味道。色調的處理也是借鑑了西畫。素描因素也揉進了一點。
我在藝術上追求的目標是“雅俗共賞”。我在藝術實踐中儘量使花鳥畫與山水畫相結合:工筆畫與寫意畫相結合:中國畫與西洋畫相結合;繪畫與姐妹藝術相結合。以求繼承而不泥古,創新而不失宗。
走深入生活這條路苦不苦呢?當然要比“閉門造車”苦得多。例如:在扎龍,看蒼鷺那次,當水齊胸深的時候,水衩緊緊地箍在身上,感到呼吸有些困難,腳下踩著由無數葦根交織在一起浮沉不定的筏子,稍不注意,偏離了路線,就可能有沒頂之災。有幾張速寫就是在齊腰或齊胸深的水裡畫的。1984年四月我到向海保護區,為了親自觀察野鶴,住到離保護區二十多里外的“窩棚”(觀察站)。有一天帶上麵包、望遠鏡,從早上五點多鐘走到下午四點多鐘。觀察站的同志為我擔心,因為這一帶有狼,當時常發生狼掏牛犢、吃驢、咬死狗之類的事。
堅持走這條路,思想上不是沒有鬥爭的。不下去,靠過去的老底和手頭的資料也能畫它幾年。似這樣費事費力究竟有沒有必要呢?工筆畫費工,我的作品少,似這樣一張構圖要推翻幾次、十幾次,甚至幾十次,速度就更慢了,這樣做究竟划得來划不來呢?我想,我是一個專業美術工作者,我的主要任務是搞創作,寧肯生活不寬裕,也要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精力放在創作和深入生活上。
藝術的創新,生活是基礎,內容是依據。為了內容的需要,形式上盡可以求新,這才是正途。我這個人,才智平平,但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告訴我這條道路是正確的。生活是創作取之不盡的源泉,它會用甘甜的泉水滋潤你,離開了它,創作就會枯萎。生活是一個大花園,藝術家要像蜜蜂一樣到生活花叢里去采蜜,采百花而後成蜜。創新就從這裡起步。

時代感

繪畫的時代感十分重要,因為不同時代,藝術家匯入眼睛的信息天差地別,這就要求藝術家去發現身邊的事物,強調自已的視覺感受,建立獨特的繪畫語言,用全新的繪畫方式傳遞給觀者。
以楊德衡的作品《稻香季節》為例:
1964年楊德衡完成畢業創作《稻香季節》。當時國家處在困難時期,人們普遍吃不飽飯。1963年的寒假楊德衡回老家丹東畫這張畫的草圖。看楊先生畫得辛苦他的三妹有時候就給他做一點小灶,這點糧食實際上是她從自己那也少得可憐的口糧里省下來的,所以楊先生就一再推辭不吃小灶。但是他的妹妹特別執著,就非要他吃。她說:“哥你吃吧。你好好畫,如果有一天真像你畫裡畫的這么豐收就好了!”當時千千萬萬的老百姓都是這樣一種心情,所以這張畫楊德衡是在餓著肚子畫豐收,是帶著他自己的真實的感情去畫的。
《稻香季節》既是楊德衡自己的深切感受,又是困難時期大災之後,大家對糧食深厚的感情結合在一起,既是他個人的情景的交融,又是時代的、廣大民眾的情景的交融。這種時代感的情感表達,是古人所沒有的。也顯現了楊德衡花鳥畫關照社會、關心民眾情感的創作端倪。至今,這幅作品仍以親切、清新、雅俗皆俱的藝術魅力打動人心。

大境界

創造花鳥畫大境界(選登)
楊德衡
花鳥畫能不能創造大境界、要不要創造大境界,這是許多花鳥畫家關注的問題。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春歸圖》《春歸圖》
一、思想觀念是先導
要創造大境界,首先要有思想的大境界。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必須關注時代,關心國家民族的命運。有了這種大感情,才能創造大的藝術境界。使命感和責任感是畫家創作的無窮動力,思想往往比技巧更重要,畫家以思想勝,畫匠以技巧勝。我的《稻香季節》是1964年的畢業創作。所以能有這樣的立意,是因為有困難時期食不果腹的切身體驗,深知糧食的寶貴,我和所有人一樣,企盼年年大豐收。沒有這樣的大感情怎么會對那單調的、無限重複的,甚至並不美的稻穀感興趣呢?
二、生活底蘊是基礎
生活是創作的源泉,這是老生常談了,但又是常談常新的話題。畫要以情感人,這情從哪裡來?當然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絕不僅僅是蒐集些素材就萬事大吉了,更重要的任務是觀察、體悟大自然,使畫家自身這個小自然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物我兩化,“天人合一”。在不斷熟悉、把握物象形的同時更要抓住神,這才是“師造化”的真正含義。我畫鶴就有這樣的體會,十來次的鶴鄉行,才換來了畫鶴的自由。
三、藝術處理是關鍵
作畫要先立意,這是中國畫創作中非常重要的問題。意是理性的內在的東西,是作品的主題思想。要把源自生活的感受營造成一個能體現作者立意的特殊境界,這就是意境。有意境的畫能引人聯想,百看不厭,收到畫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大畫就更要講究意境,要有意境的張力、內涵的張力。
《初雪圖》《初雪圖》
下面談談表現方法的問題。
1. 布勢與構成相結合。傳統中講的“置陳布勢”也叫“章法”,就是構圖。這是創作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大畫必須有大框架,大力度,大的線或塊面構成,強調巨觀意識,講究起結,善於處理高潮,構圖才有張力。
2. 描寫與比、興相結合。花鳥畫有“寓興”傳統,這使它在某種意義上突破了語言的局限性。使含義更深、更廣。通過象徵、隱喻,使人意會、聯想,從而達到緣物寄情、借景抒情的目的。
3. 花鳥與山水結合。花鳥畫是“近鏡頭”長於表現微觀。山水畫是“遠鏡頭”長於表現巨觀。花鳥畫要表現大境界,與山水畫結合是一條光明之路。郭味蕖先生早在50年代就指出了這一點。這種方法可做到“遠看取勢、近看取質”,“巨觀探道,微觀探真”。
4. 筆墨與色彩結合。大畫在筆墨上也必須有突破,有時需要懸臂勾線。運用大排刷、噴霧器等工具。加強色彩的運用是中國畫創新的出路之一。為了表現在生活中對顏色的強烈感受,就要敢於拋棄“獨尊水墨”的傳統觀念。中國畫的色彩是“隨類賦彩”,有時是“隨情賦色”、“隨意賦色”。追求單純,在單純中求變化,越單純、越有整體色調,給人的印象越強烈,越有感染力。
5. 工筆與寫意相結合。工筆重彩典雅莊重,富麗堂皇。它的含量比寫意畫大,份量也比寫意畫重。工筆並非一味寫實、臨摹自然。寫意也不是“逸筆草草”自娛似的“墨戲”。二者相結合、各取其長,就能豐富和加強表現力。
6. “散點”與“焦點”相結合。在透視的運用上,既不是純“散點”,也不是純“焦點”,巧妙結合,適當運用透視變形,花和鳥獸形體處理就更逼真、更生動。
清代唐岱說:“胸中具有上下千古之思,腕下縱橫萬里之勢,置身畫外,存心畫中,潑墨揮毫,皆成天趣”。這樣,花鳥畫也可以獲得大境界,大美感,使花鳥畫無愧於偉大時代。

沒骨大家

楊德衡多年的沒骨畫藝術實踐,創作出以《初雪圖》、《情侶》、《思親》、《初試》、《昨夜風雨後》等一大批沒骨畫精品,奠定了他在花鳥畫壇沒骨畫大家的地位。
《思親》《思親》
2010年,楊德衡歷時半年編繪的《楊德衡畫沒骨畫》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沒骨畫的定義及其特點
首先,要弄清“沒骨畫”的概念,什麼是“沒骨畫”?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不用筆墨,直以彩色圖之,謂之沒骨圖”。
中國畫以線為主要造型手段。先用墨線勾出輪廓,再賦色的方法稱為骨法,線就是“骨”,“骨”指的就是墨線。而不用墨線勾勒輪廓,直接用墨或色點、色線和暈染表現對象的畫法稱為“沒骨法”。用沒骨法畫出來的畫,就稱為“沒骨畫”。也稱為“無骨畫”、“沒骨圖”、“沒骨花”。
《楊德衡畫沒骨畫》《楊德衡畫沒骨畫》
許多人對這個名稱很陌生,不解其意。有的人望文生義,卻又感到很費解。有的人以為“沒骨畫”就是“水彩畫”。其實,“沒骨畫”這個說法並不確切,讓人產生歧義也很自然。中國畫的表現手段也無非是點、線、面,以線為主,才叫有骨,才算中國畫,用點和面表現對象就稱為沒骨,那么“沒骨畫”就不算中國畫了嗎?這個提法雖然不夠準確,但已沿用一千多年了,為了區別於工筆畫與寫意畫,姑且就這樣叫下去吧。
沒骨畫是既區別於工筆畫,又接近工筆畫,既區別於寫意畫,又接近寫意畫的中間形態的畫種。因此,它既具備了兩個畫種的優長,又避開了兩個畫種的弊端。既然它的主要特點是“直以彩色圖之”,就避免了工筆畫因程式繁雜而易產生的刻板,顯得活潑、靈動;又避免了大寫意畫因筆意放縱而易產生的“無形”,顯得真實、傳神。我個人認為,沒骨畫是中國“中庸”思想在繪畫表現形式上的體現。因此,它更容易受到專業工作者和廣大人民民眾的喜愛。

個人畫展

1991年4月18日 新加坡 楊德衡畫展
1995年6月12日 韓國春川市 三人作品聯展暨楊德衡中國畫展
2000年9月19日 中國美術館 楊德衡鶴鄉情畫展暨楊德衡鶴鄉情畫展學術研討會
2001年7月7日 青島展覽中心 楊德衡鶴鄉情畫展
2001年7月15日 煙臺美術博物館 楊德衡鶴鄉情畫展
2006年12月19日 魯迅美術學院 楊德衡從藝50周年回顧展暨楊德衡從藝50周年回顧展研討會
2010年12月23日 上海 劉海粟美術館 楊德衡畫展
2011年6月3日 珠海 古元美術館 楊德衡畫展——兩岸四地個人巡迴展(珠海站)
暨楊德衡畫展學術研討會
2011年6月25日 中山美術館 楊德衡畫展——兩岸四地個人巡迴展(中山站)
2011年10月25日 深圳 關山月美術館 楊德衡畫展——兩岸四地個人巡迴展(深圳站)
2011年11月11日 廣州藝術博物院 楊德衡畫展——兩岸四地個人巡迴展(廣州站)
2011年11月19日 江門美術館 楊德衡畫展——兩岸四地個人巡迴展(江門站)
2011年12月1日 澳門林則徐紀念館 楊德衡畫展——兩岸四地個人巡迴展(澳門站)
暨楊德衡、楊光邁父子畫展
2012年9月11日 香港大會堂 楊德衡花鳥畫展——兩岸四地個人巡迴展(香港站)
2012年10月11日 東莞 嶺南美術館 楊德衡花鳥畫展——兩岸四地個人巡迴展(東莞站)
2014年8月23日楊德衡花鳥畫展——兩岸四地個人巡迴展(台北站)國父紀念館 台北
2014年9月24日楊德衡“回家”畫展——兩岸四地個人巡迴展(丹東站) 丹東美術館 丹東
2016年4月16日 藝海之旅——楊德衡從藝60周年學術展 遼寧省博物館 瀋陽
2016年10月1日 “天籟鶴鳴”楊德衡花鳥畫作品展 大連十五庫藝術中心 大連

重要收藏

1981年《傲雪》由中國美術館收藏。
1988年《鳴雪圖》由遼寧省博物館收藏。
1989年《寒塘鶴影》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京西賓館收藏。
1989年《鶴舞》由貴州省博物館收藏。
1992年《鶴鄉圖》由北京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收藏。
1993年《群英圖》由軍事博物館收藏。
1994年《勁松瑞鶴迎朝暉》由遼寧省政府收藏。
1995年《春歸》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京豐賓館收藏。
1995年《春》由煙臺美術博物館收藏。
1996年《親子情》由台灣藝術教育館收藏。
1997年《春歸圖》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京豐美術館收藏。
1997年《初雪圖》由外交部釣魚台國賓館收藏。
1997年《秋江冷艷圖》、《幽湖倩影圖》、《雙鶴沐春圖》、《英姿欲展圖》、《群喜鬧春圖》、
《月夜飛鴨圖》、《和平仙子圖》、《雙鵠玄圖》、《大富貴圖》、《唯有此花聞不厭》
由外交部釣魚台國賓館收藏。
2000年《鶴的一家》由外交部釣魚台國賓館收藏。
2001年《六契約春》由國務院中南海紫光閣收藏。
2003年《九九歸一》、《海棠》、《水仙》、《藤蘿》、《玉蘭》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收藏。
2005年《富麗和平圖》由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收藏。
2010年《家園》、《鵲巢》由上海劉海粟美術館收藏。
2011年《舞神圖》、《欲洗霜翎下澗邊》由珠海古元美術館收藏。
2011年《鳴鶴圖》由中山美術館收藏。
2011年《河塘十里香》由江門美術館收藏。
2011年《鳴荷圖》 由澳門基金會收藏。
2012年《鳴秋圖》、《濕地之神圖》由東莞嶺南美術館收藏。

作品市場

楊德衡具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歷史責任感,對於自己的創作有著高度的“學術自覺性”。在這個藝術市場風起雲湧的時代,楊德衡依然堅持先勾草圖、畫素描稿再畫色彩稿,這樣認真的創作過程。一遍一遍反覆推敲,雖然這樣可能會比別人畫的速度慢很多,作品的數量少很多,但作品的質量得到了保證。面對市場楊德衡不宣傳、不炒作,不為市場所“心動”,這樣的畫家在當今的時代鳳毛麟角。
業內人士分析,楊德衡是新中國繼徐悲鴻、齊白石、傅抱石、李可染等大師之後的第二代中國畫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稻香季節》在1966年就與齊白石、徐悲鴻、黃賓虹、傅抱石、李可染、潘天壽、黃胄等近現代大師的作品在日本東京都美術館舉辦的“中國現代美術展” 共同展出。60年代是絕對沒有炒作的年代,完全要靠作品本身的藝術高度才能代表國家出國展出,由此可見楊德衡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與近現代大師們相比,徐悲鴻、齊白石等大師的作品已經拍出幾百萬、上幾千萬甚至過億的價格,楊德衡的作品是被市場所嚴重低估的,價格嚴重偏低,在不久的將來,楊德衡的作品將會有巨大的升值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藏家意識到楊德衡作品的巨大升值潛力,將收藏投資的目光投向了楊德衡的作品。因此,業內人士建議收藏家與藝術品投資者應及時抓住楊德衡作品價位偏低的有利時機,收藏楊德衡的精品之作。

視頻紀錄

2002年遼寧電視台為楊德衡先生拍攝專題片《與鶴共舞》。
2010年楊德衡先生拍攝紀錄片《鶴翔雲天》——楊德衡國畫藝術。
2011年楊德衡先生、楊光邁先生在澳門有線電視台錄製訪談類節目《澳門菁點》。
2012年楊德衡先生拍攝紀錄片《楊德衡花鳥畫藝術》。
2013年楊德衡先生拍攝大型電視紀錄片《楊德衡藝術人生》,共6集。

名家點評

何溶:

楊德衡的作品《稻香季節》是工筆花鳥畫的歷史性轉折,將來要寫進美術史。這幅作品成為新時期花鳥畫反映時代變遷,反映人民生活和人民審美需求,進行藝術本體變革的代表作品。

王朝聞:

楊德衡的鶴畫得很好,還有很大潛力。畫鶴的背景色彩更加豐富了。

蔡若虹:

楊德衡的作品《春歸》很好,色彩明快。《問世》也很好,背景色彩和諧統一。

楊仁愷:

我對楊德衡先生作品的評價是:“寫生妙筆,體兼徐黃;晴空舞鶴,氣象輝煌。”
尤其是他對丹頂鶴的創作,千姿百態,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礎,使人百看不厭,形態的豐富多采,與歷史上唐薛稷、周昉、宋趙佶,以及元、明、清以下諸家之作,大為異趣。尤其是清代以後的作品,大都單調乏味,什麼“松鶴遐齡”、“鶴鳴九皋”之類,已形成為世俗之作,遠非我們要求的多種情趣。
今天,楊德衡先生獨樹一幟,使自然中的鶴群返回自己廣闊的家鄉,或翔於太空,或佇立溪岸,或鳴或唳,姿態萬千,回歸大自然,把觀者引向海闊天空的境界,這正是藝術魅力之所在,值得回味!感謝楊德衡先生給予人們美好的精神資源!給現代藝術史增添了可喜的光輝。

英若誠:

楊德衡的作品很好!品味高!很有生活,又有傳統,千萬不能丟了傳統!看你的畫讓人的靈魂有一種淨化。這一點很重要的!很難得的!

廖靜文:

楊德衡的作品非常好!色調很美,鶴的形象、動態也很美,給人一種非常純淨的美感。
向楊先生這樣到生活里去,認真的觀察、寫生,而且基本功又那么好,這樣的畫家不多見了。

孫其峰:

融匯傳統斟酌造化自運心源獨成格調,觀德衡畫集深知其精研古法善師造化,又復貫融西藝發運心裁,乃能筆精墨妙獨出手眼也。

婁師白:

楊先生不是完全以傳統工筆花鳥畫技法來畫鶴,他的鶴充滿了生活氣息,花鳥畫像這樣的表現手法還不多,顯得很生動,給人一種新的面貌。我認為是比較突出的!

王盛烈:

德衡說他畫鶴的最大收穫莫過於尋到一種擺脫小我物慾的境界。我想這是最寶貴的。誠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脫去塵濁”、“皆成天趣”,好作品當從這裡來。正是由於他從這樣的高度對待藝術創造,他的作品才能夠達到“存真、揚善、至美、播愛”的境界,傳遞給人們一種平和友善、清純剛正,充滿對生活、對生命的至愛信息是很自然的。

李浴:

楊德衡以其生動傳神之筆首先打動你的是情之激動、愛之溫馨,這自然是畫家的情感注入而使之“擬人化”的結果。再從其取景、章法、色調、技法等等方面來說,楊德衡一反常規使鶴返璞歸真,將其置於湖澤、蘆葦、水草、晴空、月色等等大自然之中以得其天。在運用傳統的工筆重彩花鳥技法上,在不失其為民族風格之韻味總體感覺上,還可以看出在色彩的暈染上,整個畫面之不露白上等等方面是參著西法,處處都顯出其獨具的創作性。

薛永年:

楊德衡先生具有比較堅實的基本功,有深厚的生活基礎,有一直很旺盛的創作欲望。所以,在廣泛涉及中國畫各個門類的情況下,他的花鳥畫,特別是畫仙鶴有更突出的飛越,成績非常明顯。他的畫還是反映了我們這一個時代,中國畫發展進步。
他畫仙鶴,描寫仙鶴的一生,把仙鶴“擬人化”、“人格化”,把仙鶴畫的千姿百態,這種作品如果頭腦里只有符號是絕對畫不出來的。

劉曦林:

花鳥畫在新的時代背景,如何反映一種時代精神,如何與人民生活貼近,楊德衡先生是做了認真的思考和構思,所以《稻香季節》在當時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因此可以看出,楊德衡先生是位動腦子的畫家,是位有思想的畫家。他自號“半聰”, 他太自謙了,有些大智若愚的味道吧,我想是大聰明。
另一件作品是我們中國美術館收藏的《傲雪》。這件作品作為紀念建黨60周年的花鳥畫一般是很難畫好的。我想德衡先生是經過了認真的藝術構思,帶有一定的主題思想。在雪地裡邊落著雪的枝條結合灰色的山岩,襯托出蓬蓬勃勃一簇一簇的紅花,在一個立幅的構圖裡邊有一種崇高之美!有一種壯烈之美!
德衡先生畫的仙鶴,特別是比較精彩的《鶴鄉圖系列》組畫,通過表現仙鶴的各種動態、各種生活,都是非常令人感動、非常親切、非常自然,也是非常成功的。因為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一個畫家,這樣認真的深入到鶴的家鄉去,研究鶴的生態。楊德衡先生創作的鶴不同於宋徽宗趙佶的鶴,趙佶的鶴表達的是如意,而楊德衡的鶴是天人合一,他從人和自然關係的角度,從人和自然之間生態平衡的角度畫鶴。鶴和人一樣也是有生命的,有靈魂的,有愛情的,有各種各樣的情感,是有靈性的動物,鶴與人也有感情交流,折射出人的一種精神生活。這一類作品是很有特色的。

陳履生:

楊德衡不是專門畫鶴的畫家,也不是什麼“鶴王”,他比較多地畫鶴,只是情感所致。他畫鶴,研究鶴,特別是在技法上的努力,突破一些傳統的程式。自稱“王”者應該引以為鑑。

夏碩琦:

看楊德衡先生的畫展,確實有一種很新穎的藝術感受。從構思、構圖、畫景都有一種生活裡頭的自我審美感受的藝術轉化。我覺得這是藝術成功的靈魂和關鍵。
楊先生的作品都能感到有一種深深地審美感動在做為藝術的酵母,有一種對大自然的親切的感懷,然後去提煉自己的語言,創造自己的畫境,給人的是一種詩化的、詩意的感動,不是冷漠的,不是技巧性重複的東西,所以是一種創造。

翟墨:

我看完楊德衡先生的展覽印象有這么幾點:
第一是脫俗,因為鶴這個題材很難畫,“仙鶴延年”成了一個公式,他的作品能脫俗很難得。
第二是很生動,他作品的生動是從生活中來,而不是過去的那種從臨摹中來,他的作品不是僵化的程式而是很有生活氣息。
第三是抒情,畫展的題目叫“楊德衡鶴鄉情畫展”,他是帶著感情來畫的鶴,他在觀察鶴的生活當中把自己投入進去,與鶴交朋友。
第四是大氣,為了把生活氣息體現出來,把自己的感情畫出來,他從工筆慢慢邁向了寫意,他創造了一種寫意鶴,逃脫了宮廷的僵化。
所以我覺得脫俗、生動、抒情、大氣是我對他的四個印象。

鄧福星:

楊德衡先生的繪畫藝術繼承了中國畫的傳統,同時吸收了很多新的表現方法。在他對仙鶴的表現當中,表現了他對自然的熱愛,對人生的熱愛,表現了他很高潔的志趣。

趙立忠:

我感覺到楊德衡先生的作品並不是從生活中照搬,加入了藝術的提煉,更簡潔。剛才一邊看著畫冊一邊看楊先生人,突然有一種感覺,楊先生已經和你的鶴化為一體了,“人鶴合一”了。

孫世昌:

以我對楊德衡的了解,他在工筆花鳥畫上的大境界,畫得如此大氣,首先源於他思想境界的高遠和性情的樸實淳厚。在時下的中國畫家群體之中,他屬於能夠自覺地把自己與社會主義祖國、中華民族和黨的事業同呼吸共命運的畫家。同時,在他的思想和藝術追求之中,始終有為促進中國花鳥畫創新事業而盡心盡力的使命感,我覺得這是楊德衡的思想境界獲得升華,超越個人名利得失的關鍵,也是他花鳥畫大境界的底蘊。
楊德衡的工筆畫巨作《春歸圖》以丹頂鶴群高飛的神韻、形態、節奏和景致的搭配,表現了超越於鶴與景及個人情趣的大思、大情、大境。作品不單純是場面大,空間大,關鍵是人的心胸大,他是從一個比較高的生活觀照點來看鶴、看人,他的花鳥畫把這種“大境界”能畫出來是很不容易的。

徐萍:

在繪畫審美格調方面,追摹經典與追求精品的創作意識貫穿於楊德衡先生花鳥畫創作的全部過程。在傳統題材的開掘與時代表達的結合方面,楊德衡先生“精研古法”,力求出新。創作於1997年的巨幅工筆花鳥畫《春歸圖》,德衡先生以精熟的技法駕馭著巨幅畫面,在構圖、筆墨、設色、工與寫、花鳥畫與山水畫結合等方面做了艱辛而成功地探索,局部的精到嚴謹與全圖氣韻生動相得益彰,創造了巨幅花鳥畫的大意境呼應時代大情感、大主題的成功範例。
建黨60周年的時候,中國美術館收藏了楊院長一幅《傲雪》。畫的是白雪覆蓋之下怒放的的杜鵑花。今天我們看,仍然被杜鵑映雪開放,燦燦的精神,艷艷的色彩感到使人精神一振。由此也能夠聯想到我們黨艱難曲折的經歷,誕生國家的艱難歷程。那么這也就是花鳥畫
除了它審美愉悅的功能以外,它的社會功能、對人的教化功能,對人精神境界的提升和感染功能的作用。
釣魚台國賓館收藏的沒骨畫巨製《初雪圖》,是新時期中國花鳥畫的一幅精品力作。從另一側面展示出楊德衡先生作為當代花鳥畫大家的全面修養和對沒骨畫這一繪畫傳統繼承與出新。

鄔國印:

楊德衡先生的作品《春歸圖》,在幾方面畫的非常成功:
第一是,作品把場面的鋪排和環境的營造上,用全景式的手法,場面非常宏大,有氣勢。山水畫和花鳥畫結合的是非常成功的。
第二是,他是工筆和寫意兼擅的畫家。他的畫面上的主體鶴可以說是一絲不苟,細微處他用小葉勁筆來畫,環境的處理則用大排筆濃淡相間,很好的解決了虛實關係,透視關係。
第三是,傳統與現代、中西畫法的結合做的非常好。適當的體面關係、透視關係處理的十分到位。畫面上大鶴與小鶴很有空間感、真實感。
第四是,寫實與浪漫相結合。擬人化、象徵手法、比興手法是楊先生畫畫的一個特點。“嚴冬過盡、急切還鄉的仙鶴”,做了形象的比喻,意境好!主體好!實現了從形式到內容和手法的完美結合,堪稱當代中國花鳥畫的一幅傑作!

王秀傑:

楊德衡先生的鶴畫遷得妙想,皆成天趣,清純剛正,平和雅致,達到了一個至臻的境界,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王真真:

楊老師作品的時代感和創新感,除了技法層面之外,還體現在他構圖上的修養。他不是很表淺的形式主義。他的作品在和自然的距離上,在構成的意識上,把握了一個非常難能可貴的、很自然的分寸,非常精到!這些鶴它們飛翔組成的韻律線,渲染的背景痕跡形成的點、線、面的關係,和這個畫面的主型、副型,哪個地方有一顆草,或有幾顆草,都安排的很有學問。我認為一幅畫掛在牆上,第一眼把人抓過來主要是因為它的構圖,然後再去看它的內容,再品味它的情感。楊老師的構圖能力彰顯了大家風範。

作品賞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