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楚昭王陵園龍泉山風景區陸水相依,遙相呼應,北鄰京珠、滬蓉、武黃三條高速公路入口處,交通十分便利。自然條件優美,水產資源豐富,素以盛產“梁子湖大河蟹”、“梁子湖鱖魚”、“梁子湖武昌魚”而著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山湖
- 水面積:4166.6公頃
- 固定資產:500多萬元
- 距離:武漢市東郊三十公里
發展歷程,規模,光谷成長曆程,光谷成長記,光谷第四次擴容,新的發展,英文翻譯,人口民族,地理環境,物產資源,人文資源,駐地郵編,行政區劃,2004年江夏區劃一覽,紙坊街道,流芳街道,金口街道,鄭店街道,烏龍泉街道,五里界街道,豹澥鎮,安山鎮,法泗鎮,湖泗鎮,山坡鄉,舒安鄉,金水農場,歷史沿革,周,秦,漢,三國,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國,現代,經濟發展,江夏經濟開發區,大橋新區,藏龍島科技園,江夏郡,旅遊資源,中山艦旅遊區,龍泉山風景區,梁子湖,其他,文化氛圍,
發展歷程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是在國家改革開放,特別是科技體制和經濟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誕生的,湖北省、武漢市在全國較早進行轉化科技成果、實現產業化的探索。1984年,武漢市政府成立“東湖智力密集小區規劃辦公室”,進行規劃研究和籌建工作,1988年10月,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正式成立,1991年,國務院批准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00年7月,國家科技部和外交部批准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為APEC科技園區。2001年2月,國家科技部批准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為國家火炬計畫光電信息技術產業化基地,2001年7月6日,國家計委正式批覆,在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建立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即:武漢·中國光谷。2006年以來,先後被批准為國家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示範區、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科技興貿創新基地、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和國家地球空間信息武漢產業化基地,並被列為全國六個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的試點之一。
規模
光谷總體規劃圖
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224平方公里,已建成約90平方公里。園區集聚了各類高等院校42所、56個國家級科研院所、20多萬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和70多萬在校大學生、51名兩院院士。建有關東科技園、關南科技園、大學科技園、光谷軟體園、富士康武漢科技園,以及汽車電子、金融後台、武鋼、武重、武鍋等產業園。正在建設國家生物產業九峰創新基地和九龍產業基地。截至2008年底,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註冊企業達12,784家,其中經營活躍的有8,000多家。截至2009年9月,光谷擁有華工科技、武漢凡谷、烽火通信、凱迪電力、東湖高新、人福科技、長江通信、光迅科技、精倫電子、三特索道等21家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數占湖北省的三分之一,是湖北乃至中部地區上市公司最密集的地區。
“十五”時期,東湖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幅達28%。2008年,高新區企業完成總收入1,750億元,同比增長34%;完成工業總產值1,565億元,同比增長36%;完成財政收入44.50億元。
光谷成長曆程
光谷成長記
1988年,新成立的東湖高新區僅24平方公里。至2010年,光谷先後進行了4次擴容。
2001年,洪山區的4個村、江夏區的9個村交給開發區託管,淨增10多平方公里。2001年被原國家計委、科技部批准為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即“武漢·中國光谷”。
2007年,江夏區豹澥鎮劃入東湖高新區。
2008年,洪山區九峰鄉及其九峰村等十村一委整體移交東湖開發區託管,主要用於建設光谷生物城。至此,東湖高新區面積擴大至221平方公里。
2010年,東湖高新區第四次擴容。光谷擁有了總共518平方公里的區域。
光谷第四次擴容
2010年5月28日,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別與洪山區、江夏區簽訂區域託管協定。東湖高新區此次擴容的領域,由洪山區和江夏區移交。據了解,這是1988年東湖高新區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擴容,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武漢市最大一次託管區域規劃調整。
根據擬定時間表,託管區域將於2010年6月1日正式移交。
自2010年6月1日起,託管區域的基層黨組織、街(鎮)政權組織、群團組織、社區居委會及村委會移交東湖高新區黨工委和管委會管理;託管區域內的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農村經濟建設和司法工作,移交東湖高新區管委會管理。
東湖高新區將對託管區域實行統一管理。具體來說,託管區域內的發展改革、國土規劃、住房保障房管、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城管、環保、水務、農業、林業、園林綠化、旅遊、統計、民政、人口計生、科技、教育、文化、衛生、新聞出版、廣播影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稅務、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安全生產、智慧財產權、公安、司法行政、綜合治理、信訪穩定、民族宗教、殘聯等事務,由東湖高新區有關職能部門或市直部門設在東湖高新區的派出機構負責承擔。
武漢市法院、檢察院,將相應調整東湖高新區、洪山區和江夏區法院、檢察院的案件管轄範圍。
【光谷此次託管的三大要點】
此次託管不涉及行政區劃調整。託管區域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選舉及其參政議政活動,仍由洪山區、江夏區組織進行,東湖高新區予以配合支持。
根據規定,託管區域內的各項財稅收入,由東湖高新區財稅部門統一徵收管理。同時,按照互利共贏的原則,兼顧各方利益,東湖高新區每年將給予洪山區、江夏區適當的財力補償。
託管區農民將享市民待遇。東湖高新區擴容之後,人口將增加10.4萬,對他們而言,最直接的影響之一,就是自己的住址要從原來的洪山區或江夏區改成東湖高新區。
【洪山區託管區域】
洪山區移交東湖高新區的託管總面積89.26平方公里,占洪山區國土面積(570平方公里)的15.6%。其中陸地面積84.38平方公里、水域面積4.88平方公里。
具體為,洪山區左嶺鎮及所屬呂墩、金王、朝陽、上街、彭李、周莊、卸甲、大羅、程墩、黃陂嶺、泉井、花園、快嶺、左嶺、甲鋪嶺、園林16個行政村及左嶺、白滸、葛化、祥龍4個社區;
花山鎮及所屬白滸、清豐、東港、山湖、牡羊山、紅光、紅焰、紅軍、聯合、沿江、花山、春和、土橋13個行政村,及花山社區、賽山村飛地、嚴東湖漁場、花山漁場。
【江夏區託管區域】
江夏區移交東湖高新區託管的總面積為206.87平方公里,占江夏區國土面積(2009平方公里)的10.3%。其中陸地面積135.86平方公里、水域面積71.01平方公里。
具體為,江夏區流芳街辦事處及所屬升華、高峰、新湖、覃廟、玉屏、福利、魏集、江王、營泉、二龍、何橋、王店、紅旗13個行政村及龍泉社區、龍泉林場、龍泉茶場;
五里界街蔡王、吳泗、方咀、檀樹嶺、聯益、張灣、大屋陳、星火、羅立、白湖、牛山、何頭咀、青山13個行政村,及大屋陳社區、大屋陳茶場、鳳凰山五十萬伏變電站、大壩養殖場、沙咀湖養殖場、箔咀湖、牛山湖、豹澥後湖。
新的發展
2009年12月,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繼北京中關村之後,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在昨日的全市經濟工作會上,市領導高興地稱其為我市又一塊“金字招牌”,其意義不亞於武漢“兩型社會”。
市長阮成發透露,東湖高新區獲批“很不容易”,國家原本只打算批北京中關村一家,但省委省政府一直“鍥而不捨”地積極申請,並多次向中央領導爭取,才拿下了這第二個甚至有可能也是最後一個的名額,這也意味著繼獲批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後,武漢改革發展再次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0年武漢市委、市政府將專門發文,舉全市之力推進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 1月7日武漢市政府常務會審議了《市委市政府關於全力推進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的決定》,我市將全面賦予東湖高新區市級管理許可權,提升行政效能,實現“辦事不出開發區”。
英文翻譯
【光谷】的標準英文翻譯:對於【光谷】一詞,一直流傳兩種英文翻譯,分別是Optics Valley和Optical Valley,區別就在於“光”的翻譯上。 光谷俯視圖
optics:n.光學
optical:adj.眼睛的, 光學的, 視覺的
valley:n.山谷, 流域, 溪谷
從字面上翻譯,Optics Valley和Optical Valley都沒有錯,這裡optics和valley都是名詞,optical是形容詞,形容詞主要是用來修飾名詞或代詞,也就是說Optical Valley這個詞組的語義重點在於後面的Valley(谷),而Optics Valley這個詞組的語義重點在於前面的Optics(光),光谷作為國家特批的以光電高科技產業為主的開發區,其主要意思就是突出“光”。
在武漢光谷看到很多名稱帶“光谷”這個詞的寫字樓、地名、企業名稱,對於“光谷”的翻譯是五花八門,雖然這個地名英文翻譯是個小問題,但是希望大家養成嚴謹的作風,規範用語,特別是外文書籍資料譯本,這樣才不至於誤人子弟。
龍泉山
龍泉山位於武漢市江夏區。據《江夏縣誌》載:“龍泉山古稱靈泉山,因靈泉寺山中有色碧
味甘的清泉潭而得名。”龍泉山順龍盤結,群峰高聳,其山三面臨牛山湖與三汊港,在無邊碧浪之間,逶迤崛起雲山、大龍山、二龍山、龍嶂峰、玉屏峰、天馬峰、馬鞍峰等,自古這裡被視為山環水繞、湖山鐘秀、林泉幽穆的“福地仙壤”。 龍泉山東南北三面環水,東邊是以盛產武昌魚名噪海內的梁子湖,南北有兩條山脈東西延綿9公里,與處於盆地中的景區形成二龍戲珠之勢。龍泉山的人文歷史可追溯到西漢時期。當時這一地區為舞陽侯樊噲孫樊建的封地,名為江夏,所以其山稱為江夏山。唐朝初年改稱夾山,取兩山夾道而行之義。唐朝天寶末年,宰相李蹊開基造屋,鑿地得泉,形成東西兩井,東井冒氣則晴,西井無氣則雨,占驗靈準,因此又稱靈泉山。
江夏區
江夏區地理位置優越。地處九省通衢的武漢市南大門,1+8城市圈的重要節點,素有“楚天首縣”之譽,東接鄂州,南通鹹寧,西臨長江,北連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 “武漢·中國光谷”規劃區域大部分就在江夏區境內。這裡區位優勢突出,交通極其便利,京廣鐵路、107國道縱貫南北,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武鹹城際鐵路七月底交付使用,各等級公路網路遍布全區。
目錄人口民族 地理環境 物產資源 人文資源 駐地郵編 行政區劃 2004年江夏區劃一覽 紙坊街道 流芳街道 金口街道 鄭店街道 烏龍泉街道 五里界街道 豹澥鎮 安山鎮 法泗鎮 湖泗鎮 山坡鄉 舒安鄉 金水農場歷史沿革 周 秦 漢 三國 晉 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民國 現代經濟發展 江夏經濟開發區 大橋新區 藏龍島科技園 江夏郡 旅遊資源 中山艦旅遊區 龍泉山風景區 梁子湖 其他文化氛圍人口民族地理環境物產資源人文資源駐地郵編行政區劃 2004年江夏區劃一覽 紙坊街道 流芳街道 金口街道 鄭店街道 烏龍泉街道 五里界街道 豹澥鎮 安山鎮 法泗鎮 湖泗鎮 山坡鄉 舒安鄉 金水農場歷史沿革 周 秦 漢 三國 晉 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民國 現代經濟發展江夏經濟開發區大橋新區藏龍島科技園江夏郡旅遊資源 中山艦旅遊區 龍泉山風景區 梁子湖 其他文化氛圍展開
人口民族
2007年底,人口68萬人。有漢、回、苗、侗、壯、土家、滿、布衣、水、彝、蒙、白、京、朝鮮、維吾爾、藏等16個民族。
地理環境
屬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區境地形特徵是中 江夏區
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地貌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布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原,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境內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爺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水面約占總面積39%。
物產資源
這裡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 江夏區
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無霜期268天。境內136個湖泊,97萬畝水體面積,其中,梁子湖、湯遜湖等湖泊盛產魚蝦蟹鱉,馳名中外的武昌魚就繁殖在區內的牛山湖。這裡物產豐富,株山茶醇、楊岑桔熟,樟呈雅韻、丹桂飄香,碧荷千池、王藠百頃,山藏奇珍、水納錦鱗,“梁湖”牌綠茶和“三白”等農產品遠銷東南亞,此外,界府蒸肉、豹澥百花菜、金口風乾魚、龍泉豆腐圓子、湖泗合菜面、法泗三嫂子香辣黃剁椒都獨具風味。這裡礦藏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16個品種,尤其是白雲石、石英石、石膏、膨潤土等礦體分布廣,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
人文資源
這裡英傑輩出,明代兵部尚書熊廷弼,京劇大師譚鑫培,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的英雄熊秉坤,新四軍創始人之一項英都出生在江夏這片熱土。這裡景觀眾多:有鑄就中國海軍艦魂的“中山艦”,有譽為“江南紫禁城”的龍泉山風景區,有雲集千古風流人物的赤壁古戰場,有盡展英烈風采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賀勝橋北伐陣亡將士陵園,有光耀海內外的黃氏宗祠,素有“天下黃姓出江夏”,有充滿神奇色彩的冰川期遺蹟白雲洞,有風景秀麗的國家級森林公園,有展示民族風情的華泰山莊、民族文化村,有代表都市農業發展特徵的農業生態觀光園、萬畝苗木花卉基地。
駐地郵編
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郵編:430200。行政區劃代碼:420115。區號:027。拼音:Jiangxia Qu。
行政區劃
2004年江夏區劃一覽
自2004年江夏區域劃分至今,共轄6個街道、5個鎮、2個鄉,1農場。
其分別為:紙坊、流芳、金口、鄭店、烏龍泉、五里界6個街道辦事處,豹澥、安山、法泗、湖泗4個鎮,山坡、舒安2個鄉,及金水農場。
紙坊街道
辦事處駐紙坊,人口168231人,面積180.38平方千米。
流芳街道
辦事處駐流芳嶺,人口54811人,面積194.22平方千米。
金口街道
辦事處駐金口,人口82658人,面積230.68平方千米。
鄭店街道
辦事處駐鄭店,人口41807人,面積141.21平方千米。
烏龍泉街道
辦事處駐烏龍泉,人口49163人,面積179.82平方千米。
五里界街道
辦事處駐五里界,人口45842人,面積221.3平方千米。
豹澥鎮
鎮政府駐豹澥,人口40252人,面積88.63平方千米。
安山鎮
鎮政府駐安山,人口26108人,面積127.06平方千米。
法泗鎮
鎮政府駐法泗,人口31585人,面積87.25平方千米。
湖泗鎮
鎮政府駐湖泗,人口31903人,面積81.85平方千米。
山坡鄉
鄉政府駐山坡,人口53989人,面積323.9平方千米。
舒安鄉
鄉政府駐舒安,人口24944人,面積151.28平方千米。
金水農場
駐金水閘,人口7442人,面積7平方千米。
歷史沿革
周
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楚置沙羡於塗口(今金口)。
秦
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分天下為36郡,沙羡屬南郡。
漢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羡縣,為武昌縣建縣之始,治塗口(今金口)隸江夏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因建立水軍需要,在武昌白沙洲建立船塢,造船業興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武昌蠻王山,建立江夏蠻王的陵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孫劉聯軍拒曹兵於赤壁(今金口街赤磯山),火攻曹營,曹由烏林(今洪湖烏林鎮)遁南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獻帝分江夏為兩郡,南郡六縣,治夏口(今武昌)屬吳,以程普為太守。
三國
三國魏晉南北時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大動盪、大分裂時期。最盛名赤壁之戰,戰場就在金口赤磯山(存在爭議),現有祭風台、諸葛城、士兵墓等遺址,出土了青銅劍等兵器。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孫權自公安遷鄂稱吳王,將南江夏郡改名為武昌郡。
晉
元年(公元280年)2月,晉滅吳,以武昌郡隸江州。
南北朝
朝時期,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以汝南置江夏郡隸郢洲。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佛教禪師菩提達摩,由金陵溯江至塗口登槐山,後人建達摩亭(今留雲亭)塑像立碑以祀之。
隋
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移江夏縣治於鄂州城(武昌)。塗口屬之。
唐
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治,隸山南道(全國十道)。江夏郡和江夏縣同一治地。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尉遲恭督修武昌城,在金口青埠灣設磚窯群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封李道宗為江夏王。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恢復鄂州名,隸江南西道。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黃巢攻江夏城,破外廓。唐代江夏紙坊以造紙作坊著名而稱紙坊,沿用至今,當時的造紙規模較大,很有名氣。自唐代興盛的靈泉古市,其交通要道就在紙坊。唐時靈泉古市在靈泉山,由於這裡古代有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東南北三面瀕梁子湖,通樊口、鮎魚口、金口,兩頭都可通長江。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江夏縣隸屬鄂州武昌郡。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鄂州為武昌郡。
宋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武昌郡偉為清郡,江夏縣仍屬鄂州。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將伯顏攻鄂州城,宋守將張晏然開門迎降。到了宋代,冶鐵業、鑄銅業、紡織業等比較發達,江夏龍泉山發掘古銅鼎重36斤,珠光霞彩、燦爛奪目。在宋朝,金口已成江南名鎮,有“黃金口岸”之稱。
元
德五年(公元1301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縣城為武昌路及湖廣行省行政中心。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建國武昌,號“大漢”。
明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江夏縣屬湖北武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六子朱楨為楚昭王。楚昭王看中了龍泉山這塊風水寶地,定“靈泉山”為仙壤,闢為“寢山”。自朱楨起,明代274年間,在這裡相繼建起了昭、莊、憲、康、靖、端、愍、恭、賀八代九王塋園。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修築金口槐山石駁岸。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611~1618年),大司馬熊延弼先後修築張公渡堤、金口龍床磯至白沙洲六十里長堤、四邑公堤。
清
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過武昌,改江夏縣為瑞符縣。六月,清軍占領武昌,沿明制。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段燦(金口人)出資修葺槐山達摩亭,更名“留雲亭”。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一月十二日,太平軍東王楊秀清、督翼王石達開占領武昌城。
民國
中華民國(公元191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寓“因武而昌”之意。初隸江漢道,1930年後隸湖北省第一專署。
現代
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政府在武昌區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1952年5月大冶專署撤銷,改屬孝感專署。1959年11月劃歸武漢市郊縣。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1965年8月,改屬鹹寧專署。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至今。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至今。
1995年轄:紙坊鎮 金口鎮 流芳鎮 烏龍泉鎮 大橋鎮 鄭店鎮 法泗鎮 安山鎮 賀站鎮 湖泗鎮 五里界鎮 豹澥鎮 寧港鄉 段嶺廟鄉 金水鄉 河垴鄉 山坡鄉 保福鄉 舒安鄉 大屋陳鄉 龍泉鄉 土地堂鄉 范湖鄉
2001年5月,撤銷大橋街道、賀站鎮、龍泉鄉、金水鄉、范湖鄉、段嶺廟鄉、土地堂鄉、大屋陳鄉、寧港鄉、河垴鄉、保福鄉。
2004年轄5個街道、5個鎮、2個鄉,1農場:鄭店街道、金口街道、流芳街道、紙坊街道、烏龍泉街道、五里界、豹澥鎮、湖泗鎮、法泗鎮、安山鎮、舒安鄉、山坡鄉、金水農場。
經濟發展
近5年全區累計引進各類項目510個,計畫投資總額320億 古龍山莊
元,實際到位資金160億元。全區2006年實現生產總值94.2億元,年均遞增1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8億元,年均遞增26%;財政收入10.09億元,年均遞增2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年均遞增3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805元,年均遞增10%。五年間,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均高於全省、全市平均增長水平,經濟總量和綜合實力有了明顯增強,初步形成了以大花山、安山萬畝苗木,舒安萬畝藠頭,梁子湖萬畝河蟹,金口萬畝蔬菜和13個畜禽小區等為特色的現代都市農業板塊,以開發園區為依託的光機電、生物醫藥、食品加工、新型建材及冶化、文化出版等五大產業集群工業經濟板塊,有力地呼應了武漢城市經濟圈建設。
2004—2006年,江夏區連續3年躋身全省縣域經濟先進縣(區)行列,並在2008年獲得湖北省縣區級綜合經濟水平第一名。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實施“1+8”城市圈戰略,建設成為具有濱湖生態特色的武漢南部新區,形成“中國光谷”高新技術輻射基地,先進制造業轉移基地,現代都市農業基地,休閒渡假旅遊觀光基地,力爭到2011年,財政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
江夏經濟開發區
江夏經濟開發區原名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廟山小區(簡稱廟山開發區),武漢市人民政府1992年批准成立,規劃總面積30平方公里。一期開發建設11.2平方公里小區已於2001年被拓為武漢科技新城的重要一冀,是武漢光谷的主要發展區。二期開發18.8平方公里新區,為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湖北)基地的核心園區,即武漢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區北靠享有“華中矽谷”之稱的東湖開發區,南接武漢衛星城江夏紙坊街,周鄰23所大專院校、56個科研院所,並擁有5萬畝無污染的城中湖,整個開發區已基本形成了光電子通信、生物醫藥、電力環保、房地產、文化教育等五大產業結構群。目前重點引進光機電、製造業、生物醫藥和文化產業項目。截止2005年1月,開發區累計引進資金102億元,累計引進項目171個,其中建成投產企業74家,在建(續建)項目41個,正在申報手續的項目41個。僅2004年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45億元,完成財政收入1.62億元,出口創匯800萬美元,引進項目21個,新建成投產企業10個,新增註冊企業53家。
大橋新區
位於武漢市南近郊,東臨湯遜湖,南至八分山,西靠長江,北接武昌區和洪山區,版圖面積56平方公里,是武漢市的“南大門”。新區路網交錯,京廣鐵路、107國道、青鄭高速與中心城區、京珠高速、武黃高速相連線;長江白沙洲港口、金口碼頭都在15公里以內;京珠、滬蓉互通立交,緊鄰新區。到北京、上海、重慶、珠海的車程均在8-10小時以內;大橋新區公路、鐵路、水 江夏區
路聯運,“五縱三橫”的路網框架基本形成,交通條件非常便利。新區擁有“三湖四山”和國家級森林公園,水域面積廣闊,綠地覆蓋率高,20餘公里的長江從西部通過。
大橋新區成立以來,將新區分為三大組團:一是利用大學城的優勢,充分發揮各高校科技力量,人文環境的推動作用;二是依託、利用現有的大量閒置倉庫和存量土地,致力於引進大工業、大製造業,尤其是新型電子元器件、套用軟體、通信設備等信息產品的製造業,使新區成為江夏乃至全市信息工程產業板塊的特色集群,把新區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製造業基地;實行“一站式服務”;武漢大學東湖分校、華中師大漢口學校已經建成,現有教職員工、學生約2萬人;湖北省慈善總會已征地興建老年怡養公寓;武漢百步亭集團興建的紅旗農民新村完工後,將使2000多戶農民住進花園式小區;武漢偉鵬房地產公司等開發的一些人居項目也在建設之中。在製造業基地,以生產高等級不鏽鋼為主的武漢順樂鋼廠已經完工;鐵道部南方車輛集團武漢貨車公司將征地2000畝,興建貨車研發基地、對外出口基地和現代化的鐵路貨車生產基地,工程一期投資人民幣10億元,預計2007年底完工,屆時可實現產品銷售收入50億元以上,利稅可達1.95億元。其6300戶職工2萬餘人也將全部遷至新區科技新城居住。
藏龍島科技園
江夏經濟開發區藏龍島科技園位於武漢市主城南端,北與華中科技園、武大科技園、武工大科技園毗鄰,東接中環連絡線,南抵滬蓉高速公路,西臨湯遜湖,是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園中園,武漢中國光谷的主要拓展空間。園區規劃總面積15.2平方公里,以人文、科技、生態、旅遊為發展定位,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勞動密集型傳統工業,建設高檔次、高產出、無污染濱水特色生態旅遊科技園區。園區於2001年4月開始籌建,同年10月25日經武漢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武政辦[2001]259號)。在五年時間內,投入資金8億元,完成了道路、橋涵、給排水、電力、電信、園林綠化、路燈、天然氣等一批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工程。目前,園區內已形成“三縱三橫”的主幹道網路布局,總長約65公里,園區內道路縱橫交錯;綠化總面積1000多畝;巨龍塑型、鳳凰台、玉葉灘、藏龍大橋、“藏龍十二景”和“楊橋湖二十四橋”等景觀。武漢高科機電產業園、武漢凡谷電子通信產業園、中船重工集團第七二二所科技產業園、湖北經濟學院、銀河灣、澳式高尚住宅區等56個大型項目簽約落戶園區,總投資額達80多億元。
江夏郡
江夏郡:江夏”初為郡名,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設。兩漢皆治西陵縣(今武漢市新洲區境內),亦有前漢治於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北),後漢治於西陵一說。三國時,魏、吳各置江夏郡,魏江夏郡治上昶城(今湖北省安陸市西北),吳江夏郡初治沙羡(縣治在今武漢市江夏區境內),孫權自公安都鄂後,立武昌郡,旋復名江夏郡治武昌縣(今鄂州市)。晉平吳後,改吳江夏郡為武昌郡,並將原魏江夏郡治遷回安陸舊城。南朝劉宋時,江夏郡定治於汝南縣城(即夏口)。至隋平陳,江夏郡、武昌郡皆廢,入鄂州。隋煬帝時及唐代中期,因政區通名變化,曾兩度改鄂州為江夏郡,乾元元年後,江夏郡一名始廢。
“江夏”自隋開皇九年起又被用作縣名,當時是改僑縣汝南縣為江夏縣。此前,今武漢市域內最早的縣級行政建制為沙羡縣,始設於西漢。三國吳省之,晉太康元年復置,治夏口。後省沙羡,併入沙陽。東晉末,汝南郡民流寓夏口,因僑立汝南縣。自隋改汝南縣為江夏縣後,“江夏”縣名沿襲不變,直至清朝滅亡。191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寓“因武而昌”之意。
旅遊資源
江夏旅遊發展潛力巨大,市場前景廣闊。為了更好地整合和開發利用其旅遊資源,加快旅遊業發展步伐,江夏特別推出江夏“一日游”精品旅遊線路,重點推介代表江夏特色的三大旅遊區,即中山艦旅遊區、龍泉山風景區、梁子湖風景區。
中山艦旅遊區
中山艦旅遊區位於素有“小漢口”之稱的金口古 江夏區第一中學
鎮,規劃面積3.3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中山艦核心景區、杜家海旅遊區、民俗風貌區、軍事遊樂區、旅遊產業區五大板塊,其中核心區於2007年12月28日正式開工,其主體工程—中山艦博物館目前已全面竣工,見證百年滄桑的中山艦於2008年5月15日遷至博物館內並現已對外開放。目前,中山艦是全國最大的可移動文物。中山艦旅遊區是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它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抗擊侵略的英雄氣概,大力弘揚武漢保衛戰的精神,它的建成將使廣大青少年接受到生動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教育,是一部“立體教科書”,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而金口地區還有三國時期赤磯山赤壁古戰爭遺址(存在爭議),唐朝時期栽下的稱為“武漢第一樹”的古銀杏,武漢明代槐山留雲亭與槐山磯石駁岸,及中華民國號稱最大的水利工程金水河段的金水閘工程。
龍泉山風景區
龍泉山風景區位於武漢市東南郊,距市區12公里,總面積7.6平方公里。這裡三面環水,山清水秀,林木蔥鬱,古蹟遍布。龍泉山自古即被視為“世外桃源,詩鄉福地”,尤其是明代楚昭王及其後裔的“九王陵”,頗負盛名,素有“三龜九寢十二陵”之稱,與北京十三陵形成遙相呼應之勢,號稱“北有十三陵,南有九王寢”。此外,還有歷代先賢古墓48座,形成龐大的古建築群和古墓葬群。早在2001年,明楚昭王墓群被批准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為武漢市規劃發展的九大景區之一,龍泉山風景區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相繼修復了楚昭園正門、神道、陵恩殿、龜碑亭等建築,特別是近年來,風景區進一步加大投資建設步伐,恢復重建靈泉古寺,整體修復景區入門廣場、道路、停車場等旅遊服務設施,使景區面貌煥然一新。
梁子湖
梁子湖是湖北省第二大淡水湖,有“天然綠寶石”之稱,其2/3水面位於江夏區。江夏風景區座落在風景秀麗的梁子湖畔,依託梁子湖清新的水質、無污染的生態環境,獨特的濕地景觀,美麗的傳說,以及湖周邊凝結厚重文化的宋代古窯址,著力打造別具一格的湖泊生態旅遊。風景區堅持科學可持續發展觀,面向大梁子湖區域,統籌江夏南北與周邊發展,立足保護環境,既有效保障濕地生態功能,又充分利用濕地生態優勢,促進旅遊業發展。在科學規劃的前提下,分區分期高標準建設,形成在濕地生態資源下,融自然、歷史、現代於一體,保護與利用相結合,集生態旅遊、休閒度假、人居相協調統一的環境體系,為人們提供一個放鬆身心的天然大氧吧。
其他
除上述景點外。還有唐代紙坊八分山南麓白雲洞,宋代湖泗浮山古窯群遺址,民國時期有賀勝橋北伐將士紀念亭,新中國時期建成的青龍山森林公園、熊廷弼公園、江夏革命烈士紀念館,新世紀廣場,江夏市民活動中心,譚鑫培生態地質公園等。
文化氛圍
有江夏一中,實驗高中等重點高中。武漢紡織大學(陽光校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江城學院,華師漢口分校,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等高校雲集。 目前擁有黃家湖大、大花嶺大學城、湯遜湖大學城,本專科高校幾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