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恩重經變相

父母恩重經變相

《父母恩重經變相》是大足石刻摩岩造像中中的《臨產受苦恩》題材。此擺件雕刻精美、生動、耐人尋味:懷胎十月,一朝分娩苦。孕婦被侍女摻扶著,以手撫肚,咬牙裂嘴作痛苦狀,她身下半蹲著一位接生婦,正扎衣捲袖準備接生。旁邊有一端公手執令牌,口中念念有詞,為產婦驅邪。

此石刻印證了我們典籍《禮運》中有記載:人以縱生,貴於橫生。我們“人”這塊肉肉,是以縱向降生於世的(不包括手術型的剖腹產。),以此區別於橫向降生的動物。“……按皆天地所生,而不得為天地之心;惟人為天地之心。故天地之生此為極貴。天地之心謂之人,能與天地合德……”這是我們人與生俱來已具備靈性、具備高等意識的明顯特徵。這是人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父母恩重經變相
  • 地理位置:大足石刻
  • 所在石窟寶頂山
  • 所在龕位:寶頂山第15號
  • 年代:南宋淳熙至淳祐(1174-1252年)
簡介,基本信息,造像內容,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第五組,第六組,第七組,第八組,第九組,第十組,背景資料,大足石刻,寶頂山摩崖石刻,

簡介

《父母恩重經變相》是大足石刻摩岩造像中中的《臨產受苦恩》題材。此擺件雕刻精美、生動、耐人尋味:懷胎十月,一朝分娩苦。孕婦被侍女摻扶著,以手撫肚,咬牙裂嘴作痛苦狀,她身下半蹲著一位接生婦,正扎衣捲袖準備接生。旁邊有一端公手執令牌,口中念念有詞,為產婦驅邪。
此石刻印證了我們典籍《禮運》中有記載:人以縱生,貴於橫生。我們“人”這塊肉肉,是以縱向降生於世的(不包括手術型的剖腹產。),以此區別於橫向降生的動物。“……按皆天地所生,而不得為天地之心;惟人為天地之心。故天地之生此為極貴。天地之心謂之人,能與天地合德……”這是我們人與生俱來已具備靈性、具備高等意識的明顯特徵。這是人的“”。

基本信息

主要數據:龕高700厘米、寬1450厘米、深250厘米。刻像44尊。上部刻賢劫七佛半身像。下部中央刻“投佛祈求嗣息”圖;左右連環畫式地刻出父母含辛茹苦撫育子女的十組雕像,情節連貫,形象生動,感人肺腑,是佛教中國化後的造像。
父母恩重經變相

造像內容

全龕造像的內容以中間一對夫婦“投佛祈求嗣息”拉開序幕,左右各展開五組雕像。(單數排左,雙數排右)
《父母恩重經變相》造像《父母恩重經變相》造像

第一組

懷胎守護恩。一位“轉動亦難”的孕婦正坐著保胎,旁邊有一侍女端著一碗保胎藥在侍候她。表現了母親懷胎、護胎的精心。

第二組

臨產受苦恩。懷胎十月,一朝分娩苦。孕婦被侍女摻扶著,以手撫肚,咬牙裂嘴作痛苦狀,她身下半蹲著一位接生婦,正扎衣捲袖準備接生。旁邊有一端公手執令牌,口中念念有詞,為產婦驅邪。古人常把生日稱“母難之期”,可見母親生孩子之不易。

第三組

生子忘憂恩。“初見嬰兒面,雙親點頭笑”。這組造像生動地刻出一對夫婦親密相攀,正喜氣洋洋地逗孩子玩耍。此時此刻,一切不如意之事皆拋於腦後,孩子的到來使小家庭充滿了無限的溫馨樂趣。

第四組

咽苦吐苦恩。母親吃粗茶淡飯,哺育孩子的卻是甘甜的乳汁。吃東西先嘗味,好吃的給孩子,難吃的留給自己,表現出母愛的無私。

第五組

推乾就濕恩。孩子晚上尿床了,媽媽正支起身來,小心翼翼地給孩子把尿,然後把孩子放在乾處,自己睡在孩子尿濕的地方,表現出母親對兒女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悉心的照料。

第六組

哺育不盡恩。一位豐腴健碩的母親正無私的袒露著雙乳給孩子餵奶。碑文刻有頌詞:“不愁脂肉盡,唯恐小兒飢”,把母親育兒的心情,以及母愛的博大深厚表現得淋漓盡致。

第七組

洗濯不盡恩。孩子的洗濯之事大多是落在母親的肩上,母親雖每日辛苦搓洗,但只要看看孩子,聽聽他們稚氣活潑的笑聲,便覺得再苦再累也心甘情願了。

第八組

偽造惡業恩。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父母為兒女殺豬宰羊熱鬧地辦婚事。按佛教教義所說,殺生是造惡業。父母寧願自己入地獄受苦,也不願讓兒女沾殺生之罪名。

第九組

遠行憶念恩。兒子背著褡袋,扛著傘,告別父母即將遠行。父母扶杖送別,千叮嚀萬囑咐,依依難捨。老頭子顯得要稍微理智一點,送兒千里終有一別,他正用手悄悄地去碰老伴,意思是:唉,老伴,差不多了,天色不早了,兒子的前程要緊,咱們是不是該回去了……老伴扭過頭來,滿臉不服氣的樣子,搗了老頭子一肘子,意思是:你懂什麼,兒子不是你生的,你就是不知道心疼!工匠師抓住這一瞬間人物的表情把他們打刻了上去,生動地再現了慈母那種“意恐遲遲歸”的情懷,叫人看了禁不住熱淚盈眶。下面的碑文寫到:恐依門庭望,歸來莫太遲。告誡兒女不要久久不回,免得媽媽依門盼望。這正是儒家的“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的翻版。

第十組

究竟憐憫恩。“究竟”為極至、最高之意,“憐憫”就是“愛”的意思。佛教不提倡“愛”,因為愛什麼就想得到什麼,他們認為愛和貪沒有區別。他們提倡對世間萬物要同情和憐憫。“究竟憐憫”的意思就是最高的愛。父母對兒女的愛是人世間最崇高,最無私的愛。“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兒女又應該用怎樣的孝道來回報自己的父母呢?很多人都認為讓父母吃好穿好,享受一下就行了,但佛家認為這並不算盡孝。那么如何才算盡孝呢?這組造像給了我們答案:畫面上,老父母橫排並坐,兒子跪在他們面前,父親正指著兒子,神情嚴肅地進行教育。上有碑文寫:百歲惟憂八十兒,不捨作鬼也憂之,觀喜怒常不犯慈顏,非容易從來謂色難。這是原原本本的儒家說教,“色難”出自《論語·為政》中的“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即“承順父母顏色,此事為難,故曰色難”。可見,能做到時刻觀察父母的臉色,順承父母的心意來行事,才是對父母最高的“孝”。

背景資料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公布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尖山子、妙高山、舒成岩、千佛岩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峰山寺等66處。造像1030龕(窟),約5萬餘尊。內容以佛教為主,道教次之,余為佛道合一、佛道儒三教合一、歷史人物、供養人(又名功德主)等造像;碑文、頌偈、題記10萬餘字。雕刻類別主要是高、淺浮雕,少數圓雕,極個別陰線刻。1999年12月1日在摩洛哥歷史文化名城馬拉喀什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3屆會議上表決通過,將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神聖殿堂。

寶頂山摩崖石刻

寶頂山是佛教聖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寶頂”之說。距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名僧趙智鳳於此建石窟寺,歷時70餘年建成。寶頂山石刻造像以大佛灣為中心,東有小佛灣、倒塔、龍頭山、殊始山、黃桷坡,南有高觀音,西有廣大山、松林坡、佛祖岩,北有岩灣、龍潭、對面佛等,共13處景觀。其中以大佛灣石刻造像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保存最完好。大佛灣是一馬蹄形山灣。在長約500米、高約15-30米的崖壁上,雕刻大小造像萬餘軀。另有記載寶頂山造像由來和佛教密宗史實的碑刻7通,宋太常少卿魏了翁等題記17則,舍利寶塔2座。大佛灣石刻造像依山勢崖形雕刻,浮雕高大,題材廣泛,龕窟銜接,布局嚴謹,整體感強,氣象壯觀。佛像構思新奇,雕刻技藝嫻熟,世俗色彩濃郁。內容多屬佛經故事。石刻珍品比肩接踵。主要造像有“護法神像”、“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釋迦涅聖跡圖”、“父母恩重經變像”、“地獄變像”、“圓覺道場”、“牧牛道場”等,形象逼真,寓意深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