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燥澀
- 拼音:zào sè
- 注音:ㄗㄠˋ ㄙㄜˋ
- 釋義:乾燥滯澀
zào sè ㄗㄠˋㄙㄜˋ 燥澀(燥澀) 乾燥滯澀。《法苑珠林》卷十二:“脣口乾枯,喉舌燥澀,身體屈弱,氣力綿微,喘息出聲,猶如挽鋸。” 茅盾 《一個女性》...
乾枯,指草木衰亡,失去水分;皮膚乾燥且皺縮。語出《法苑珠林》卷十二:“脣口乾枯,喉舌燥澀。”...
靈秘散,中醫方劑名。出自《普濟方》卷四十二。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主治膀胱熱,多因濕熱蒸騰外腎腫脹赤痛,大便燥澀而飲水,按之臍腹痛者。...
10.李杲:專治大腸氣滯,燥澀不通。11.《本草再新》:行水下氣,破血消腫,通關節,治眼長翳。 [2] 郁李仁栽培要點 編輯 郁李仁生物學特性 ...
“希拉”病質,淡→脂、鈍→銳、寒涼→溫熱、和→輕、稀→臭燥、燥澀→濕泄;克制“巴達乾”病質,淡→脂、熱→寒、輕→重、銳→鈍、澀→柔、燥→粘、...
三焦秘,病症名。見《中國醫學大辭典》。指大便秘結由於三焦不和者。《丹溪心法附余·燥門》:“三焦不和,胸膈痞悶,氣不升降,飲食遲化,腸胃燥澀,大便秘結。...
濡咽煎,中醫方劑名。出自《雞峰普濟方》卷十九。主治渴,口舌燥澀。...... 《醫方類聚》:“渴,口舌燥澀,濡咽煎:甘草三兩,炙,羊髓一升,無,用酥亦可,白...
名稱:濡咽煎 組成:甘草3兩,酥1升,蜜1升。 出處:《雞峰》卷十九。 主治:渴,口舌燥澀。 用法用量:含咽之。 製備方法:上藥納蜜中,煎如薄膏。1 ...
脾約麻仁圓是一種藥名,主治治腸胃燥澀,津液耗少,大便堅硬,或秘不通,臍腹脹滿,腰背拘急,及有風人大便結燥。又治小便利數,大便因硬而不渴者,謂之脾約,此藥...
主治丈夫元髒虛冷,真陽不固,三焦不和,上熱下冷,夜夢交合,覺來盜汗,面無精光,肌體燥澀,耳內虛鳴,腰背疼痛,心氣虛乏,精神不寧,飲食無味,日漸瘦悴,膀胱久...
主治五臟不調,三焦不和,心腹痞悶,脅肋膜脹,風氣壅滯,肢節煩痛,頭面虛浮,手足微腫,腸胃燥澀,大便秘難,雖年高氣弱,並可服之;又治背痛、脅痛,有妨飲食;及...
利金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宗必讀》卷九。具有宣肺理氣,化痰止咳之功效。主治①《醫宗必讀》:肺經燥痰氣壅,脈澀面白,氣上喘促,洒淅寒熱,悲愁不樂,其痰澀...
風閉者,風勝則乾也。由風搏肺臟,傳於大腸,津液燥澀,傳化則難。或其人素有風病 者,亦多有閉,或腸胃積熱,久而風從內生,亦能成閉也。皂角丸治大腸有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