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

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

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於2002年10月經遼寧省政府批准晉升為省級經濟開發區,是科技部命名的“國家鎂質材料產業化基地”和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命名的“中國耐火材料生產和出口基地”。區域內礦產資源豐富,菱鎂礦石擁有量15億噸,白雲石儲量50億噸。現有工礦類企業580餘家,其中涉鎂企業340餘家、規上企業78家,已初步形成以耐火材料及製品、有色金屬及加工、化工、機械、建材為龍頭的五大支柱產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
  • 外文名:Yingkou Nanl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 別名:南樓開發區
  • 行政區類別:省級開發區
  • 所屬地區:遼寧省營口市大石橋市
  • 政府駐地:遼寧省營口市大石橋市南樓三中隊西部
  • 電話區號:0417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火車站:大石橋站
  • 車牌代碼:遼H
部門職責,產業定位,基礎設施,重點企業,環境問題,發展方向,合作意向,領導信息,文博單位名錄,三年行動,新鎂名,融合新格局,

部門職責

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貫徹落實黨中央及省委關於財政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財政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財稅方針政策,擬訂市財稅規劃、政策和改革方案並組織實施,分析預測經濟形勢,參與制定各項巨觀經濟政策,提出運用財稅政策實施巨觀調控和綜合平衡社會財力的建議,擬訂市與縣(市)區及企業的分配政策,完善鼓勵公益事業發展的財稅政策。承擔國家、省和市相關區域性發展戰略相關財政工作。
(二)起草財政、財務、會計管理等地方規範性檔案和市政府規章草案,研究我市經濟社會中的財稅重大問題,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提出改進和完善政府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建議。
(三)統籌管理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產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負責編制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
(四)承擔市本級各項財政收支管理的責任,負責編制年度市本級預算草案並組織執行,受市政府委託,向市人民代表大會報告市本級和全市年度財政預算及其執行情況,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財政決算和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組織制定經費開支標準、定額,負責審核批覆部門(單位)的年度預決算,完善轉移支付制度,指導縣(市)區、鄉財政管理工作。
(五)貫徹執行國家和省稅收法律、行政法規及有關政策,研究制定市管理許可權內有關稅收政策及稅收政策調整方案並組織實施,負責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按規定管理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及其他非稅收入,管理財政票據,擬訂全市彩票監督管理政策、辦法,並按規定監督管理彩票市場和彩票資金。
(六)組織制定全市財政國庫管理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指導和監督全市財政國庫業務,按規定管理國庫現金。
(七)負責制定市政府採購制度,監督管理市政府採購活動,組織制定市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制度,監督市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活動。
(八)負責制定全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規章制度及相關標準並組織實施,研究提出支持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財政政策,參與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及國有企業改革等相關工作,管理支持國有企業改革的相關專項資金,承擔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相關財政工作,編制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承擔資產評估管理工作。
(九)負責辦理和監督財政經濟發展支出、中央和省、市政府性投資項目的財政撥款,負責政府性投資基本建設財政財務管理,負責有關政策性補貼和專項儲備資金財政管理工作,組織審查財政性投資工程預(結)算、竣工決算,承擔國家賠償費用管理工作,負責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管理工作,負責全市農村綜合改革工作。
(十)負責擬訂全市社會保障資金(基金)的財務管理制度,審核全市及市本級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草案,會同有關部門管理市財政社會保障和就業及醫療衛生與健康等支出。
(十一)貫徹執行國家政府性債務管理政策、制度,擬訂全市政府性債務管理制度、辦法並組織實施,監督管理全市政府性債務,按規定管理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贈)款,參與涉外債務談判。
(十二)代市政府履行市屬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負責市屬國有金融企業相關管理工作,組織落實財政金融相關政策。負責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管理相關工作。
(十三)制定全市會計管理制度並組織實施,監督和規範會計行為,指導和管理社會審計。
(十四)監督財稅法規、政策的執行情況,反映財政、財務管理中的重大問題,提出加強管理的政策建議。加強財政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承擔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等有關工作,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十五)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將政府收支預算、部門和單位預算、政策和項目全面納入績效管理,構建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實現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
(十六)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產業定位

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與國內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四十多家大專院校構成了緊密的科研聯合,共有49項鎂質材料產品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優秀新產品獎和技術專利,其中國際領先、先進產品15項,國內先進、領先產品29項,填補國內空白產品16項。
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被遼寧省確定為“國家級鎂質材料產業化基地”、“全國鎂質材料生產和出口基地”,其產品銷往世界各地。目前,有來自俄羅斯、印度、韓國、奧地利、日本等十幾個國家的外商在這裡投資辦廠,並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目前,全區擁有各種民營工礦類企業600餘家,其中鎂質耐火材料生產企業500餘家,初步形成以礦山開採、耐火材料加工、建材生產、機械製造為龍頭的四大工業體系。

基礎設施

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新建一座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1.5萬噸(其中:1萬噸生活污水、5千噸工業污水)。

重點企業

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的重點企業有:
遼寧金鼎鎂礦集團有限公司
遼寧富城耐火材料(集團)有限公司
遼寧中鎂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遼寧嘉益耐火集團有限公司
營口豐傑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遼寧奧鼎鎂業有限公司
大石橋市華鎂集團有限公司
遼寧新發展耐火材料集團有限公司
營口新窯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營口新型矽製品有限公司
營口寧豐集團有限公司等
遼寧金鼎集團、遼寧中鎂集團等20餘家的鎂質耐火材料生產能力、生產規模、技術裝備水平和精深加工能力均居國內外領先地位。

環境問題

2020年8月31日至9月5日,遼寧省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營口市大石橋市南樓經濟開發區督察發現,大石橋市鎂產業整改進展緩慢,環境違法問題頻發,嚴重污染周邊環境。
遼寧省督察組將進一步關注大石橋市鎂產業整改情況,並督促營口及大石橋市依法依規查處、整改到位。

發展方向

以鎂質材料生產提檔升級為主線,鼓勵建設科技型、成長型、補鏈型企業,不斷提高菱鎂產品生產過程自動化和生產裝備智慧型化水平,加快建立現代化生產體系。

合作意向

鎂金屬、鎂合金、鎂建材、電工級氧化鎂、矽鋼級氧化鎂、高純氧化鎂等高附加值產品生產合作。

領導信息

南樓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百寨街道黨工委書記:王昌陽
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王殿豐
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馬國寧
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楊禹、張野

文博單位名錄

文博單位名錄
名稱
地址
時代
類別
文物保護單位
虎石溝萬人坑
大石橋市南樓開發區
近現代
近現代史跡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藏山洞穴化石點
大石橋市南樓開發區
十萬年前
古遺址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南台墩台遺址
大石橋市南樓江塔寺村
明代
古遺址
各市(縣)區文物保護單位

三年行動

2023年以來,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圍繞鎂產業打造全產業鏈集聚區,上半年各項工作均完成或超額完成序時目標,圓滿完成“雙過半”工作要求。
穩增長,求突破。半年來,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聚焦產業發展,充分發揮鎂產業獨特優勢,以“固鏈、補鏈、強鏈、延鏈”為目標,完善工作機制,建強組織機構,構建專班,使各項工作有抓手、可量化、可操作。積極引導產能大、能耗低、技術領先的項目升級改造,確保產能早釋放、訂單不流失、市場份額有增無減。
為持續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加速釋放平台效應,打造鎂制材料全產業鏈集聚區,形成“低密辦公”“線上線下”融合的統一“大市場”——“中國鎂都”菱鎂產業總部經濟園。
截至6月末,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固定資產投資、稅收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雙過半”任務;千萬元以上開工項目23個,總投資20億元;開展“走出去”“請進來”活動38次,洽談項目65次。
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積極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對232項經濟管理許可權進行分類,為承接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下半年,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將繼續團結帶領全區幹部職工,完善機制抓落實,為推動營口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告捷貢獻力量。

新鎂名

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是大石橋市鎂產業的核心區。
2019年11月,完成人事制度改革的南樓經濟開發區,構建“管委會+公司”的運行機制,組建遼寧鎂產業發展集團,以“涉鎂產業主營、企業諮詢服務和開發運營拓展”三大板塊服務於開發區企業,推動鎂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環保綜合整治,通過產業聚焦、生態再造、功能融合、文化引領、市場整合,推進開發區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聚焦規劃整合 推動鎂產業升級改造
在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大數據中心的建立讓區域內企業運行狀況一目了然。大數據中心將各企業數據化零為整,通過數據分析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對企業的日常環保監管實行差異化管理,因企制宜,實現一企一檔、一企一策動態監管、系統治理,進一步完善監管運行機制。
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是大石橋市鎂產業的核心區,菱鎂礦石擁有量達16.2億噸,占全國菱鎂礦石總儲量近2/3;白雲石儲量達50億噸,為全國之最。
目前,全區擁有各種民營工礦類企業584家,其中規模企業69家。初步形成以礦山開採、耐火材料加工、建材生產、機械製造為龍頭的四大工業體系。
為加大環保綜合整治力度,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首先對園區進行整合,對現有的2.96平方公里省級開發區土地實行精細化管理,並籌劃以官馬山工業園區為依託,對陳家村和錢家村實施遷村移民,盤活土地資源,完善基礎設施,壯大工業園區,鼓勵建設科技型、成長型、補鏈型企業。這一措施不僅能推進國土空間提質增效,還能有效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目前,此項工作已經啟動,正在開展前期的調研摸底工作,待完成規劃四至、產業定位、動遷測算、準入清單等工作後,將聘請專業的第三方進行可研論證和項目包裝。
實施礦山整合。南樓開發區現有礦山開採企業27家,由於過度開採、行業無序競爭、產業集中度相對偏低,致使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等問題較為突出。開發區力爭通過資源整合,規範礦山開採秩序,控制開採規模,實施環保生態恢復,提高行業經營管理水平,實現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技術工藝全鏈條轉型升級,走綠色、集約、高效、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實施企業整合。對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關停的148家企業進行兼併重組,鼓勵國企、優秀民企對經營不善的企業及關停企業進行兼併重組,盤活閒置土地、廠房、設備,引進科技創新的新工藝、新項目。遼寧鎂產業發展集團將充分發揮在行業內的領軍作用,聚焦創新發展,推動鎂產業升級改造。
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對粗加工的“三鎂”(輕燒鎂、重燒鎂、電熔鎂)企業進行提檔升級,重點完成輕燒窯、重燒窯和電熔爐改造。在輕燒窯改造方面,以大石橋市金華宇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輕燒窯改造項目為標桿,改造後輕燒窯增加預熱帶和高冷卻帶,實現進出料機械自動化、封閉式料倉、燃料煤改天然氣,通過改造達到節能、環保,提高產品質量的效果。該項目將於2020年底改造完成,從而引領南樓經濟開發區輕燒窯企業升級改造。在重燒窯改造方面,引進遼寧科技大學科研成果,搭建合作平台,與營口弘拓冶金爐料有限公司合作,對企業原有重燒窯進行升級改造。該項目建設45米高大型重燒窯4座,實現進出料機械自動化,高、低品位礦石均可燒結。該標桿項目預計2020年底建成,從而引領南樓經濟開發區重燒窯企業升級改造。在電熔爐改造方面,鼓勵企業改建大型電熔爐(3000千伏以上),並引進瀋陽麥克奧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開發區電熔鎂企業進行合作試驗,對電熔爐耗電進行技術改造,節約電能30%,標桿企業為營口東成實業有限公司。該項目將於2020年底完成試驗改造,2021年在全區推廣。
位於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的寶隆集團豐薈公司,一座投資千餘萬元的進口不燒磚烘烤窯已經進入生產調試階段。作為營口地區最先進的鎂磚烘烤窯,其投產將一次性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全部污染排放問題。在其隔壁,是營口新型矽製品有限公司,他們利用生產鉻鐵合金所產生的煤氣,於去年新上了輕燒氧化鎂粉生產線,不僅解決了煤氣污染問題,每年還可節約能源成本1500餘萬元。
聚焦平台建設 補齊產業創新短板
聚焦技術與產品創新,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加強“政產學研金”合作平台建設,持續加大在關鍵技術上的攻關力度,補齊產業創新短板。依託遼寧科技大學、瀋陽化工大學、東北大學等院校,加速成果轉化,重點攻關先進適用窯爐、礦石分類分級利用、耐火材料低溫燒成、氮氧化物排放治理等技術,研發低品位礦石為原料的輕質、高強、多功能、綠色鎂質建築材料,功能性強的專用鎂製劑等鎂質化工材料,開發新型鎂質材料,不斷促進“粗糧細作”,實現“吃乾榨淨”。同時,協調銀企對接,為企業爭取扶持資金。預計2020年底,平台搭建完成。2021年,平台正式運行。
在促進傳統產業最佳化升級方面,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重點發展低能耗、輕污染、高附加值的鎂製品產業,提高鎂製品行業的產業集中度,實現由大型企業為主導的產業格局。
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將對鎂質耐火材料、鎂質建築材料、鎂質化工材料和鎂合金材料四大產業板塊進行合理布局,以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為示範牽引,加快產業體系建設,增加產業豐厚度。在耐火材料方面限控增量,最佳化產品結構和生產工藝,加大智慧型化和清潔生產改造力度,通過組織現場參觀及經驗交流,帶動全市鎂質材料企業實現自動化控制改造。營口震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破碎、混料封閉式自動化生產線;遼寧中鎂高溫材料有限公司、營口福磊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全自動液壓機、智慧型機械手鎂磚生產線;遼寧麓豐礦業有限公司、大石橋鎂都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恆溫循環封閉一體化烘乾窯;營口凱寧實業有限公司菱鎂石粉閃爍煅燒系統全自動生產線……以這些企業為引領,2022年底前,南樓經濟開發區將完成域內耐火材料企業全部升級改造工作。
聚焦綠色理念 打造鎂都科技小鎮
2020年7月24日下午,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召開遼寧鎂產業鎂質材料研究院項目建設推進會。
由遼寧鎂產業發展集團主導的鎂質材料研究院是基於大石橋耐火材料發展現狀及鎂產業提檔升級的發展方向應運而生的項目,旨在建成集東北地區一流的耐火材料研發、檢測、培訓等於一體的耐火材料專業服務平台,建設擁有國家資質的檢驗檢測中心,探索自動化生產、智慧型化控制等研究方向,打造東北地區耐火材料產品及設備研發中心、產品質量控制中心、工程技術服務中心和技術人才培訓中心。
在力促企業轉型升級、加大環保整治力度的同時,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聚焦新發展理念,積極推行省級開發區“管委會+公司”的運行機制,組建了遼寧鎂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涉鎂產業主營、企業諮詢服務和開發運營拓展”三大板塊服務於開發區企業,推動鎂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環保綜合整治,通過概念策劃、空間規劃、項目計畫及資金籌劃,多角度、全方位服務及運營,推動開發區經濟建設。通過產業聚焦、生態再造、功能融合、文化引領、市場整合,推進開發區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遼寧鎂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東北亞鎂質材料交易中心、瀋陽羅泰智慧型系統有限公司合資組建遼鎂產業科創服務有限公司,做大做強鎂質材料線上交易平台,推動涉鎂企業機械自動化改造升級;與省內外各大高校交流洽談,將在產品檢測、礦山修復、土地規劃、線上監測等方面展開合作。
同時,遼寧鎂產業發展集團以特色鎂產業為項目支撐,以宜居宜業宜游為方向,以生產生活生態和諧共生為目標,整合鎂產業全產業鏈,規劃和打造特色產業集聚、宜居宜業、生態和諧的中國鎂都科技小鎮,以徹底改變過去涉鎂企業髒亂差的固有形象,全面提升開發區乃至大石橋市的區域競爭力。

融合新格局

(一)提升港口服務能級,建設東北海陸大通道骨幹節點。
港口是參與區域競爭的重要戰略資源,是推動港產城融合的關鍵。要全面加強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升港口核心競爭力,為產業和城市發展提供強勁的發展動力。
一是最佳化港口功能布局。著力最佳化鮁魚圈港區及臨港區域空間布局,推動鮁魚圈港區和仙人島港區集約、集中發展,提升資源整合利用效率,推動港口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促進港口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推動營口港由依靠傳統要素驅動、粗放資源投入向創新驅動、集約聚合轉變。
二是創新港口管理經營模式。充分發揮“港產城”融合聯席會議機制,加強與招商集團和遼港集團溝通協調,共同探索營口港管理與服務於一體的體制創新,推進港區由單一裝卸功能向綜合物流服務功能轉變,培育新興業態,搭建臨港產業上下游協同平台,支撐臨港產業強鏈聚鏈。
三是加快現代港口建設。充分發揮港口重點建設項目協調溝通機製作用,加大同招商局集團、遼港集團對接合作,積極推動營口港鮁魚圈港區鋼雜泊位改造一期等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和專業化升級,大力提升營口港碼頭等級,儘快補齊港口基礎設施短板,提升港口通過能力,適應船舶大型化發展趨勢,實現港口基礎設施達到國際一流海港標準。
四是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加快推進實施鮁魚圈、仙人島港區疏港高速公路等項目建設,強化港區與外圍幹線公路網及腹地之間的銜接,提升港口集疏運能力。大力拓展港口航班航線,深化國內港口合作,深度參與海上國際運輸通道建設,進一步完善海鐵聯運物流鏈條,積極推進貨櫃多式聯運一單制試點,建設東北海陸大通道骨幹節點,打通港產銜接“最後一公里”,為產業在港集聚提供便利條件。
五是提升港口服務功能。加快智慧港口建設,進一步完善營口港融大數據平台、營口港多式聯運智慧服務平台和遼寧省貨運車輛運輸綜合管理平台建設,推進港口數字賦能升級,提高作業效率。對標國內先進港口,簡化通關流程,壓縮船舶、貨物在港時間,提高“大通關”效率和口岸部門服務水平,實現港口從裝卸服務型向物流服務型轉變。
(二)壯大臨港產業,培育港口經濟新動能。
臨港產業是促進港產城深度融合、推動通道經濟升級為港口經濟的有力支撐。充分發揮港口優勢,加快集聚臨港製造業、臨港物流業與港口海洋文旅產業的多重合力,做大做強臨港產業,增強城市經濟新活力。
一是最佳化臨港產業空間布局。依託港口布局,加速構建“一核引領、三區示範、多區聯動”的港產城融合發展新格局,推動各區實現錯位發展、聯動發展。“一核”是以“蓋鮁同城”為主體的港產城融合發展核心區,主要是建設形成公鐵水空多式聯運大樞紐、高端產業集聚地、宜業宜居濱海樞紐新城,構建港產城融合發展新平台。“三區示範”是依託仙人島臨港新型能源化工集聚示範區、遼河歷史文化和科技創新融合發展示範區、北海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濱海旅遊康養示範區,打造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的重點載體平台。“多區聯動”是以產業集聚為目標,聯動營口域內自貿區、沿海產業基地、遼河經濟開發區、大石橋經濟開發區、南樓經濟開發區等重點開發開放平台,按照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培育壯大特色產業集群,形成融合發展的重要支撐。
二是培育特色臨港產業。堅持以產業園區為載體,打造臨港特色產業。加快發展糧食生產、倉儲、流通、加工、貿易等全鏈條糧食產業,打造“北糧南運”樞紐城市,堅決扛起保障國家“北糧南運”通道暢通的政治責任。紮實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加快傳統企業智慧型化升級改造,大力培育壯大精細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先進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特色臨港產業鏈條,全方位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紮實推進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和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扶持域內現有物流企業做大做強,織牢輻射東南西北陸海結合的聯運物流網路,加快建設大豆、糧食等大宗物資集散、交易、交割中心和礦石、煤炭等儲運基地,全面構建“一核、七心、五點、五通道”空間發展格局。
三是推動海洋經濟“補鏈延鏈強鏈”。儘快編制完成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加快構建以海洋漁業和養殖業為基礎,以濱海旅遊、海洋休閒體育等為龍頭,以臨港石化、海洋裝備製造、海洋保健食品為中堅,以海上風電、清潔能源等海洋新興產業為發展方向的海洋產業體系,打造海洋經濟發展高地,增強城市發展動能。
四是打造與一流港口配套的航運業。積極引導航運業做大做強,培育發展本土航運企業,吸引外省航運企業入駐營口,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經濟高效船舶,積極發展原油、液化天然氣、貨櫃、滾裝等特種運輸船隊;積極推進傳統航運服務轉型升級,大力發展航運諮詢等高附加值現代航運服務業,補齊航運服務業短板,為貨值落地謀劃新路徑。
(三)彰顯濱海魅力,釋放城市發展品質活力。
城市是港口和產業發展的重要依託,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載體。突出“河海交匯、山泉交融”的海濱城市魅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國際濱海樞紐城市,推動產業集聚、港口功能拓展,形成港產城三者的良性循環與發展合力。
一是建設高水平開放城市。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高水平參與東北亞區域合作,全面落實自貿區深化方案,加強經濟開發區、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等開放載體建設,促進全域開發開放,釋放沿海優勢,挖掘外貿新增長點,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打造對外開放交流中心。
二是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大力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推進中試基地等創新平台建設,構建以企業為“盟主”的實質性產學研聯盟,促進科技成果本地產業化。大力實施數字經濟發展戰略,推動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建設數字營口,提升城市軟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是完善城市綜合功能。以完善服務功能、改善人居環境為重點,統籌主城區規劃、建設、管理,提升高端要素、優質產業、先進功能、規模人口集聚承載能力。強化金融、商務、商貿、信息、法律等綜合服務功能,最佳化城市綜合體和商業設施功能和創業創新環境,增強對港口和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加快蓋鮁同域推進工程等城市各組團一體化步伐,統籌舊城改造與新區建設,促進港產城融合和職住平衡。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在精細化、智慧型化管理上下功夫,加快補齊城市發展短板,提升綜合承載和服務保障能力。
四是提升城市建設品質。充分發揮“山、海、林、泉、寺”資源稟賦,整合全域旅遊資源,做好相融相襯文章,加快打造環渤海休閒旅遊中心。加強特色城市文化內涵建設,加大對遼河文化等保護傳承與合理利用,延續河海城市文脈。最佳化城市功能品質,做優做實民生工作,建設創新、綠色、智慧的高品質城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