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峒鄉

燕峒鄉

燕峒鄉位於德保縣城南部,東和龍光鄉相依,北與興旺鄉相連,西與靖西同德鄉、武平鄉交界,南與靖西湖潤鎮接壤。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22公里,省道20311線橫穿街圩,交通十分便利。全鄉下轄10個行政村115個自然屯147個村民小組3912戶,2002年末總人口17911人。全鄉總面積191.1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20895畝,是個典型的農業大鄉。燕峒鄉內以石山為主,山巒連綿環繞,具有熱帶、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燕峒鄉
  • 地理位置:德保縣城南部
  • 氣候類型:熱帶、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耕地面積20895畝
簡介,資源,文化,民俗,特產,旅遊,

簡介

該鄉現有1所初級中學,1所鄉中心國小,8所村完小,16個教學點。
1930年4月,欽甲、燕峒等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右江革命運動影響下,組織過蘇維埃革命政權。解放戰爭時期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在該鄉開展反“三征”活動。1949年8月天保縣民主政府在該鄉平安村成立。

資源

該鄉地處峰林谷地,有欽甲、欽合、多奎3個自然保護區,礦藏資源有、鐵、金等,
有名的年採掘量達320萬噸的廣西德保銅礦坐落在燕峒鄉境內。農業生產以種植水稻玉米為主,主要土特產品有茴油和八角,產區在多龍、欽甲等村。山羊和本地麻鴨也是該鄉比較有名的畜禽品種,特別是燕峒麻鴨年均銷量在5萬隻以上。2002年,全鄉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529萬元,財政收入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60元。
燕峒鄉銅礦燕峒鄉銅礦

文化

燕峒鄉團委積極回響團縣委“愛心圓夢大學”助學募捐活動的號召,
發動全鄉團員青年積極參與,截止2008年6月13日,共募捐到1668.8元。燕峒鄉團委組織團員青年利用圩日發放《倡議書》等宣傳資料,深入村屯、學校宣傳募捐活動目的和意義,營造濃厚的助學募捐氛圍。經過廣泛宣傳動員,廣大團員青年積極參與,踴躍捐款。特別是燕峒中心校師生,他們想貧困生之所想,急貧困生之所急,在校長的帶頭下,你5元我10元……短短几天時間就募集到1006元;興旺國中的老師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學生則捐出平時節省下來的零用錢,全校師生共捐款447.2元。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唱響了愛心圓夢曲。在廣大團員青年中弘揚“扶貧濟困,助人為”的傳統美德和營造熱心參與公益活動的良好社會風氣。
燕峒鄉文化燕峒鄉文化

民俗

燕峒鄉民情淳樸.縣內壯、瑤民族風俗各異。稻作風俗有開耕、播種、祭青苗、洗剪具等。祭青苗在農曆七月間,舊時閉城門,禁行人,戶間各戶烹腸煮酒于田間聚飲,一日而罷。飲食風俗有打血、筐燙肉、血腸酸肉、酸魚、霉乾菜、竹棒飲、豆腐團、麥茂、米茂、南瓜甜酒、南瓜雞、金鍋飯、馬由炒冷飯、打菜包、珍珠酥、糯米炒油肝、五湖四海、紅薯窯、花生窯等。婚俗中有答歌為婚,結婚中有婚禮、結婚、包辦婚禮,還有分姓、送種子、哭嫁、拜別父母、賞新娘、三朝回門認新等各俗。生育風俗中有安神、求花、出生小孩、滿月、百日、盤花扣銷、掛彩等習俗。節日慶賀習俗除夕、元宵、土地公、掃墓、端午、牛魂、中元、中秋、霜降、送灶王等風俗各異的節日。牛魂一節每年於農曆五月舉行,是日,鄉間各戶染五色糯米飯,宰豬祭禮供奉耕牛,用雞、鴨肉來犒勞耕牛。

特產

燕峒鄉還有許多名特優農產品,八角茴油林種植有上萬年曆史,現有林地34萬畝。八角亦稱大料,為八角樹之果實,因輻射狀的果呈八角形,故稱八角。乾燥八角果呈棕紅色,八角果所含的主要成分為茴香腦類揮髮油。八角有強烈的山楂花,味甜,性辛溫,香和味兼具,藥食兼用,具有溫陽、散寒、理氣作用,是套用於飲食烹調或食品加工的重要辛香調味料,因其香味醇厚而去腥膻,促進食慾,是烹製厚味菜餚的常用調料。 地理氣候、土壤條件宜於八角樹生長,種植歷史悠久,早在清光緒年間已有所重視。擁有28萬畝八角香料基地,最低年產八角700噸,年產茴油500噸,產量和出口量均為中國第一,因此有“八角茴油之鄉”的美稱。
燕峒鄉特產。以八角樹葉熬蒸而成,因民國年間,凡出售香港名埠均標"天保牌"(即原縣名)商標而得名,曾有“法國香水沒有天保茴油不香”之說。天保茴油具有凝固點高、折光性好、含腦率高、香味濃郁、純正等特點,具有殺菌、健胃、驅風,祛痰、止咳、治療神經衰弱、消化不良、疥癬等疾病之作用,是生產40多種醫療藥品和香料、食品、牙膏、化妝品等加工業的重要原料。該產品出口量占全廣西的90%,占全國的50%。產品遠銷歐美及東南亞各國。
燕峒鄉-茴油燕峒鄉-茴油

旅遊

鑒水
又叫“鑒水瀠洄”,源頭出自都安鄉三合村的鑒山腳下,其水河床瀠洄如帶,水質浩白如鏡。其主要風景點有鑒隘塘(今三合電站處)、小西湖響水瀑布等。趙翼曾有《隘塘瀑布》一首詩曰“惜哉遠落蠻徼內,未與天台廬阜名爭馳……”盛讚弦目驚心的鑒河飛瀑奇景,“響水瀑布”灘地全長400多米,有四處瀑灘,灘寬30米左右,間隔約100米,灘頭兩岸,稻田井然,岩灘礁石上布滿著潔如綠珠的葛仙米,水從數丈高崖灘瀑跌而下,震聲如雷,潔花如梅,煙雨如氳,每當晨曦折照,虹橋披金,美不勝收。
曲橋柳蔭
俗稱九曲橋。鑒河緩緩地流過千山萬壑。到德保縣城東形成一個大迴旋,注成無數洲嶼。1981年利用這天然景觀建曲橋迴廊300米,鐵索橋30米。石拱橋三座,把十多個沙洲和小嶼肩連為一體,行道間,植棕櫚、楊柳、小葉榕、相思、斑竹、木棉等南方特有園林樹種,小嶼間,起碧漣等榭亭,河面上立當地民間傳說中珍姐撈蝦塑像。這裡一年四季碧水漣漪,修竹蓊蔥,榕蔭匝地,采禽翔伏。度步於此,忘城市之喧囂,喜林泉之在目,82年開放遊覽時,時任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羅立斌撰聯:“鑒水廉泉培懿德,芳山勝跡保文明”。
燕峒鄉燕峒鄉
吉星岩
吉星岩前的一棵千年古桐和一棵桑樹王就象是吉星岩的兩個守護神,巍然矗立,直插雲天,陽光從茂密的枝葉中點點滲透,閃爍迷離。吉星岩洞口開闊,洞頂高懸,岩口順著滕蔓滴下的水連成珠鏈,仿佛古代美女額頭的絢麗裝飾。進入岩洞,裡面的萬千氣象令人嘆奇。大小鐘乳石林次櫛比,姿態栩栩如生,高大的“神象”,多彩的“海底珊瑚”、一望無際的“黃土高原”、黝黑的“天下第一鐘”,就如同技藝精湛的石匠潛心雕鑿出來的作品一般 ,那么逼真而富有意趣。2003年底,吉星岩被評為百色18大景點之一。投資5000萬元的吉星岩開發區已完成規劃評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