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液過程

熱液過程

熱液過程,指海水通過岩石裂隙或構造斷裂帶滲入海底地殼深層,並同地殼岩石發生化學成分交換。迄今所發現的海底熱液活動,主要分布在大洋中脊、弧後擴張型盆地內,以及深大斷裂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熱液過程
  • 外文名:hydrothermal process
  • 別名:海底熱液循環
  • 分布:大洋中脊、弧後擴張型盆地等
相關信息,現代海底熱液流體的產生及循環模式,補給區特徵,反應區特徵,上升區特徵,現代海底熱液沉積體的形成及控制因素,現代海底熱液系統中幾個熱點問題,Lost City型熱液場的成礦模式,微生物在現代海底熱液成礦系統中的作用,超慢速擴張洋脊的成礦及研究現狀,

相關信息

熱液過程,亦稱“海底熱液循環”(submarine hydrothermal circula)。指海水通過岩石裂隙或構造斷裂帶滲入海底地殼深層,並同地殼岩石發生化學成分交換。下滲的海水被地下岩漿房或未冷卻的玄武岩加熱後,上升並以海底熱泉形式噴出海底。噴出的熱液在微量元素組成和大多數金屬元素(例如,Fe、Mn、Cu、Pb、Zn、Hg、Ni和Co等)含量上,與一般海水有很大的差異。由於環境條件(例如溫度、Eh值和pH值等)的突然變化,熱液發生沉澱,從而在熱液噴口附近形成熱液沉積物——多金屬軟泥或塊狀金屬硫化物。迄今所發現的海底熱液活動,主要分布在大洋中脊、弧後擴張型盆地內,以及深大斷裂帶。例如,大西洋中脊的TAG海區(26-30°N)、Famous海區(36-37°N)、Snakepit海區(23°N)、Romaneche斷裂帶等;東太平洋海隆的11°N、13°N、21°N熱液區、科隆(Galapagos,加拉帕戈斯)擴張中心(86°09′W)、JuanbeFuca斷裂帶(45-49°N)以及Bauer盆地的轉換斷層帶(10°S,100°W)等;印度洋的Aden海灣和Carlsberg洋脊處(9°N)等;此外,還有馬里亞納海盆、沖繩海槽等弧後盆地和紅海中央裂谷等。

現代海底熱液流體的產生及循環模式

現代海底具有超過55000km的洋中脊系統和22000km的島弧系統,其內部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熱液活動。熱液系統的重要組成因素有熱源(熔漿或者初凝的岩石)、多孔介質(具有斷層或者裂隙的火山岩洋殼)以及貫穿這一系統的流體(海水)。熱液流體的成分反映了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原始的海水成分、與流體相互作用的作為基岩的成分以及結構(例如裂縫或孔隙的分布、柔性/剛性轉換面的深度等)以及熱源的深度、尺寸、形狀等。這些因素影響著熱液循環的深度、規模,決定著該體系中水岩相互作用發生時的溫度、壓力,同時還控制著是否出現相分離。另外,按前人的劃分,當流體在圍岩中循環時,首先在海水下滲的通道區域,即補給區(recharge zone)發生低溫水岩反應,隨後進入深度最大、溫度最高的部分,即反應區(reaction zone),最後成為高溫的具浮力的熱液流體通過上升區(discharge zone)以較快的速度排出海底。下面按照不同熱液區的熱液循環特徵予以簡要總結。

補給區特徵

補給區洋殼的主要熱液過程包括低溫下的氧化、鹼金屬和Mg的固定、硬石膏的形成以及高溫下鹼金屬的淋濾。
(1)洋殼的氧化與鹼金屬的固定:氧化性較強的海水和洋殼接觸首先發生低溫蝕變,使基岩中的橄欖石和硫化礦物被鐵的氧/羥化物所取代,並填充在岩石的裂隙中,同時鹼金屬(K、Rb、Cs、B等)進入綠鱗石或綠脫石中;
(2)Mg的固定:當海水進入更深的洋殼且被加熱到約150℃時,Mg會以粘土礦物形式從流體中沉澱下來,在低於或高於200℃兩種情況下分別形成富Mg蒙脫石和綠泥石,同時岩石中Ca被淋濾出來以保證溶液的電荷平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