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它樹體生長勢強,樹冠高大開張.枝繁葉茂.葉片較大、較厚,長橢圓形,邊緣具細鋸齒,花白色,5瓣單層排列.花冠直徑1.5—2厘米,雄蕊38~40枚,雌蕊1枚。花萼5片。深紫紅色,1月中旬盛花。小枝暗綠,於枝紫褐色。果實頂端一邊突起.果大核小.單果重可達83.3克,一般果重30~40克。可食率一般為87%~90%,高的達93.6%.果形指數1.05,pH值1.O。果肉具酸、香、細、嫩、脆等特點。坐果率高,豐產性能好,
大小年不明顯,是目前雲南最優質的品種類型。6月中旬硬熟。
分布範圍
果實商品性狀
①單果重。照水梅果大,單果重 20~35克,最大可達64.67克。而從省外引進的
果梅單果重10—18克。最大的也只有23克。雲南
果梅,特別是照水梅的果重約為引進品種的2倍。
②可食率。照水梅可食率高,果肉重量占全果重的比例約為88.90%.最高為93.60%。引進品種可食率為85%,最高為92.98%。雲南
果梅可食率仍略高於省外品種。
單株豐產性狀
①生長勢強。照水梅樹體高大,一般樹高5~9米,冠幅4~8米.生長發育旺盛。
②結果期早,經濟壽命長。照水梅結果期早。嫁接苗3年結果,結果高產期可持續100年以上。且大小年不明顯。單株產量在100千克以上的
梅樹樹齡均在20~150年,產量變幅低於40%。
③結果性強。10年以內樹齡的梅樹因每年產量都有大幅增長,所以產量不穩定:10年以上樹齡的梅樹產量漸趨穩定,且豐產性能強;從20年後。乃至100年,均屬梅樹的紅坡林階段.也就是說盛果期梅產量均可達每株100千克以上,畝產(每畝以33株計)可達3300千克,少數單株 產量可達550千克。
④落果率低。照水梅白花授粉,形成幼果到果實成熟時的自然落果率較低.而且基本是果實發育不良引起的
生理性落果,病蟲害造成的落果現象很少見。雲南照水梅的平均落果率為30.12%.這一指標在果樹生產中是少見的。如果加強水肥管理,落果率還會大大降低,豐產性能還能得到更好的體現。
照水梅可生食,但過酸,不能多食。只能用來加工製作各種食品,同時在加工過程中應儘量保存鮮果的一些特點。照水梅用酒浸泡.加冰糖。可製得酸甜適宜、醇香四溢的梅子酒;亦可加工冷制蜜餞,如雕梅、脆梅、糖浸梅等.既克服了照水梅果酸。又保持了照水梅香、脆的特點。色香味俱全:照水梅肉質細嫩,加工成各類涼果,如甘草話梅、奶油話梅等,入口易化。攜帶方便.是很好的旅遊食品;照水梅含酸量豐富。加工成原汁和酸梅晶,是夏季消暑的保健飲料:照水梅檸檬酸含量高,可工廠化提取天然檸檬酸.用於果品加工業和醫療行業等。
照水梅除果大、可食率高等優良 經濟性狀外,還富含果酸、維生素C等,並具有酸、香、甜、細、嫩、脆的特點,品質風味尤佳。
種植效益
種植青梅水肥充足,管理到位,第六年可產生效益,第八年達到盛果期,每畝可產800千克左右,按1.0元/千克計算,畝收入800元,種苗、肥料、打塘、農膜等投入300元,投入產出比為1:2.6。
保健作用
照水梅是理想的保健果品,因其果肉內含有15種重要胺基酸,其中8種是人體必須且需由體外補充的;照水梅含酸量高,尤其以檸檬酸為主.占總酸量90%左右,該酸在人體代謝中起著重要作用。中醫認為
果梅有開胃健脾、止瀉止痢、驅蛔、鎮嘔等功效:照水梅黃酮含量穩定,而黃酮是防治心血管病的重要成分:
梅子果肉內含有一定量的
單寧,而單寧具有消炎止瀉、治風濕症的功效,近年還發現單寧有抑制和殺死癌細胞的作用。果肉中還含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維生素和
微量元素.以及果膠、
粗纖維、蛋白質和多種礦物質等。
栽培技術
對雲南
果梅產區的多年調查,還未發現災害性的
病蟲害。雖有病蟲危害.但數量少、危害面積小,沒有造成大的產量損失。目前發現的
病蟲害有:梅實
褐腐病、梅實粉霉病和卷葉蚜、紅(黃)
蜘蛛、
蠟蚧、蟲癭等。
照水梅抗旱、耐瘠薄、耐寒、適生範圍廣,宜山地種植。但怕澇。照水梅青果耐貯運,熟果宜就地加工。
種植技術:
一、良種培育
麗江照水梅是從幾十個青梅品種中選出的一個適宜麗江生長的優良品種。優良種苗培育如下:
1、選擇成年母樹的種籽,果實黃熟時採集,果實軟化後取種核,放陰涼乾燥通風處陰乾備用,並測定發芽率,確定單位面積播種量。種籽低溫沙貯處理應在播種前40—60天進行,種籽用水浸泡3—5天后,以1:5比例與沙子混合放入土坑內催芽,待外種皮縫合線開裂,胚芽露白即可播種。
2.苗圃地整理 選擇土層渾厚,土地平整,地力較高,便於排灌的田塊,畝施有機肥5000千克,磷肥50千克作為基肥,進行深翻平整後開墒。墒面3尺,墒溝一尺,墒面整平後在溝里灌水,待3—5天后播種,每畝播種量約為40—50千克,畝產有效苗2.5—3萬株。
3.苗圃管理
三分育七分管,管理人員要按季節抓好出苗、保苗、嫁接、抹芽、剪貼、中耕、施肥及病蟲防治等各項工作。
二、種植、管理
1.選苗。 選擇苗高1米,直經粗0.8—1厘米的良種壯苗。
2.種植規格。 種植在長×寬×深為100厘米×100厘米×100厘米的種植塘內,株行距為4米×4米,種植密度42株/畝。
3.種植時間和方法。 立春前後進行種植,種植前苗塘灌一次透水,隔5—7天后開始種植,種植時根系要進行修剪傷口,蘸裹肥泥漿護根(肥泥可用溝泥、河泥加適當的尿素和磷酸二氧鉀混合為稀糊狀,比例為100千克肥泥加100千克水,化肥各0.5千克);種植時要深挖淺栽,做到三填土,三踏實,三提苗(抓住苗木,三填、三踏、三抖,以露出嫁接口10厘米為準),以便順其自然,理順根系,再將生土層呈饅頭狀壘到嫁接口,澆足定根水後覆蓋地膜,以利保溫增溫,提高成活率。
4.定乾和刻芽。定植結束後,要做好定乾和定向刻芽工作,定乾高度50厘米(嫁接口以上高度),在剪口芽以下的整形帶內,選擇東南西北向的四個飽滿芽進行眉刻,剪口用膠布、臘液封閉。
5.修剪。 開春新梢抽發後,要任其自然生長,以促進新根生長,待冬季落葉後,再進行整形修剪。修剪時應按從上到下,從內到外進行一疏、二縮、三短截規則實施。
6.水肥管理。 苗木定植後做好排澇工作,增強土壤透氣透水性,防止因根澇落葉導致幼苗死亡。春季孕果期,注重水份供給,防霜凍、防倒春寒。秋季每畝施1噸農家肥。
病蟲防治
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瘡痂病、縮葉病等,我們可從栽培技術防治、藥濟防治兩方面入手。
(1)栽培技術防治: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增施有機肥,提高抗病力;結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技,清除落葉,集中燒毀,減少傳染源。
(2)藥濟防治:藥濟防治宜早進行,從早春新梢萌芽開始至4—5月份生長過渡期,開始噴施保護劑,切斷病源浸入。病害初發期,及時噴藥,可用代森鋅、退菌靈、托布津等藥濟交替使用。
2.蟲害:主要有刺蛾類、蚜蟲、天牛類、蟎類等。對天牛類害蟲,可用敵敵畏、敵白蟲等劑塞入蟲道口,用木釘封住即可。對其它害蟲,只需用敵殺死、死得淨等廣譜性農藥交替噴施即可。
採集銷售
採集
(1)青脆梅採收標準為無病斑、破損、殘損、殘缺,果體均衡美觀,橫切面大於3厘米,果頂端開始,有20—30%果毛脫落,開始平滑發亮;果種外部內沾連部分開始呈現熟黃色;種仁成形,但還未硬熟,即七至八成熟。(2)話梅採集標準為整體果實完全青黃熟,果毛完全脫落,大樣無病斑、破損、殘損;果體橫切面大於2.7厘米以上;種仁白色硬化,種皮有發黃色條紋為宜。
銷售
按照採集標準採收後及時交售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