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革命,護法運動,壯烈犧牲,
投身革命
焦桐琴,字友邕,1886年出生於青海省樂都縣的一個農民家庭。窮困之家,吃飯都成問題,但開明的父親還是將聰穎過人的焦桐琴送入私塾,“上學時的他好學上進,老師經常誇獎他有奇才,以後必有遠大前程。“
1902年,焦桐琴的父母無力支持他繼續求學。由於不甘心放棄學業,焦桐琴決定離開故鄉去尋找新的人生道路。他先後輾轉仔霸葛於蘭州、平涼、漢中等地,進入甘肅陸軍學堂學習,接受了國文教師、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同盟會會員王之佐等人的進步思想和革命主張。在此期間,他回到老家後,曾在大窪國小堂宣傳革命思想。之後他來到了四川成都。
此時,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在四川迅速發展,革命思潮風起雲湧。1906年,焦桐琴加入同盟會及其會黨武裝,在熊克武軍中多次參加武裝起義,但均未成功。後來被保送到保定陸軍學堂第二期工兵科學習。
護法運動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這時,焦桐琴已從保定陸軍學堂畢業,奉命在甘肅舊軍閥的部隊里任職,“當時焦桐琴在軍中很有威望,前線作戰亦十分勇敢,為黎元洪所器重。”
之後,焦桐琴秘密聯絡了甘肅公立法政學校的學生師世昌和狄道新建左軍青年教官王法、樊政、胡登雲等策劃發動二次革命。1913年9月,他們密謀炸毀蘭州總督府,但因走漏訊息,被捕入獄達獄己兆。經革命黨連符請甩多方營救,焦桐琴被保釋出獄。獲釋後,焦桐琴進入保定軍校學習,畢業後分配到新建右軍任教官。
1917年,在甘肅公立法政學校創始人蔡大愚的力邀下,焦桐琴參加了甘肅護法運動。
據董英武、李宗孝介紹,當時,蔡大愚與法政學校教務主任趙學普、教員楊希堯、學生師世昌等,聯絡狄道新編右軍的焦桐琴和地方實力派軍人馬廷勷等,策劃甘肅護法運動,並得到了孫中山先生的支持。孫中山同意他們充料“從下層入手,聯絡士兵,組織可靠武裝發動事變”的策略,並發了密碼本、路費,同意必要時幫助錢款、槍械。
1917年1月初,蔡大愚、焦桐琴、馬廷勷、趙學普、楊希堯等人在蘭州召開秘密會議,制定了詳細的起義計畫。隨後眾人便分赴各地準備起義。至此,甘肅護法運動已成為孫中山護法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年冬至前的一個晚上,趙學普、邊永福欲秘密潛入城內時,被守軍在洮河浮橋邊擊斃。聽到槍聲,焦桐琴以為是軍隊記殼說到達的信號,急忙登上城牆開槍聯絡。槍聲引起蘭州軍閥陸洪濤的部下分統劉忠藎的懷疑,他召焦桐琴詢問情況。焦桐琴當機立斷,擊斃劉忠藎等人,急召部下起義。然而,因事態突變,倉促之下士兵難以集合,焦桐琴被迫隻身逃亡。“胡登雲、楊希堯等在狄道、河州發動的起事也紛紛失敗。至此,甘肅護法運動以徹底失敗而告終。但焦桐琴在護法運動中表現出了非凡的果敢機智。”
壯烈犧牲
起義失敗後,焦桐琴在甘南潛藏下來。待抓捕風聲稍息,他便輾轉逃往四川總督熊克武軍中。熊克武聽了他擊斃敵軍首領、機智逃脫的情況後大加讚賞,稱他“才兼文武,膽識過人”。熊克武欲任他為少將旅長,他再三辭官,熊克武便任他為四川督軍總署警衛團三營副營長。四川督軍總署警衛團的團長,就是日後成為新中國十大元帥之一的劉伯承。焦桐琴在劉伯承的領導下,參加了一系列革命活動和軍事鬥爭。戰場上焦桐琴作戰勇敢,足智多謀,屢屢建功,1920年年初被升任為上校營長。1920年6月,黃滸鎮戰役爆發。戰鬥中,焦桐琴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壯烈犧牲。”焦寒炒愚桐琴犧牲後,他的遺體由劉伯承安葬在成都陸軍公園。焦桐琴和劉伯承在革命歷程中並肩戰鬥,出生入死,建立了極為深厚的革命友誼。1922年,劉伯承不僅將他的遺體妥善安葬,還將焦桐琴墓碑的照片和兩千枚銀元一併寄給焦桐琴的大哥焦發昌,並安排焦發昌到四川任職,還將焦桐琴的一個兒子接到四川上學,以示對烈士英靈的告慰。”
如今,焦桐琴的遺物遺照等文物都在海東市樂都區文管所被妥善珍藏。時光荏苒,劉伯承元帥寄給焦桐琴家人的親筆信的信封已經泛黃,蒼勁有力的字清晰可辨。這封信見察尋舟證著一份珍貴的戰友情、一段風雲激盪的歷史。
如今,焦桐琴的遺物遺照等文物都在海東市樂都區文管所被妥善珍藏。時光荏苒,劉伯承元帥寄給焦桐琴家人的親筆信的信封已經泛黃,蒼勁有力的字清晰可辨。這封信見證著一份珍貴的戰友情、一段風雲激盪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