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逸(《尚書》中的篇章)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無逸》是周朝周國國君周公創作的一篇散文,出自《尚書》。“君子所,其無逸”應當為本篇的宗旨要義,以此為題,表明了作者的思想觀點。文章主要記載了周公多次告誡成王,不能貪圖安逸,應當以殷商為鑑,學習周文王勤政借鑑的品質。這篇文章中居安思危的思想對後代的統治者影響深遠。全文中心明確,層次清楚,文字流暢易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無逸
  • 作品別名:無佚、毋逸
  • 創作年代:周朝
  • 作品出處:《尚書》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周公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無逸
周公曰1:“嗚呼2!君子所,其無逸。先知稼穡之艱難3,乃逸4,則知小人之依5。相小人,厥父母勤勞稼穡6,厥子乃不知稼穡之艱難,乃逸,乃諺,既誕7,否則侮厥父母8,曰:‘昔之人無聞知。’”
周公曰:“嗚呼!我聞曰:昔在殷王中宗,嚴恭9!寅畏天命10。自度治民11。祗懼12,不敢荒寧13。肆中宗之享國14,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15,時舊勞於外16,爰暨小人17。作其即位18,乃或亮陰19,三年弗言。其惟弗言,言乃雍20。不敢荒寧,嘉靖殷邦21。至於小大22,無時或怨23。肆高宗之享國五十有九年。其在祖甲24,弗義惟王25,舊為小人26。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於庶民27,弗敢侮鰥寡28。肆祖甲之享國,三十有三年。自時厥後立王29,生則逸30。生則逸,弗知稼穡之艱難,弗聞小人之勞,惟耽樂之從31。自時厥後,亦罔或克壽32。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
周公曰:“嗚呼!厥亦惟我周太王33、王季34,克自抑畏35。文王卑服36,即康功田功37。徽柔懿恭38,懷保小民39,惠鮮鰥寡40。自朝至於日中,昃41,弗遑暇食42,用鹹和萬民43。文王弗敢盤於游田44,以庶邦惟正之供45。文王受命惟中身46,厥享國五十年。”
周公曰:“嗚呼!繼自今嗣王47,則其無淫於觀、於逸、於游、于田,以萬民惟正之供48。無皇曰:‘今日耽樂49。’乃非民攸訓50,非天攸若51,時人丕則有愆。無若殷王受之迷亂52,酗於酒德哉53!”
周公曰:“嗚呼!我聞曰:‘古之人,猶胥訓告,胥保惠,胥教誨54,民無或譸張為幻55。’此厥弗聽,人乃訓之56,乃變亂先王之正刑,至於小大57。民否則厥心違怨58,否則厥口詛祝59。”
周公曰:“嗚呼!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茲四人,迪哲60。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61。’則皇自敬德62。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時63,弗啻弗敢含怒64。此厥不聽,人乃或譸張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則信之65,則若時66,弗永念厥辟67,弗寬綽厥心68,亂罰無罪,殺無辜。怨有同69,是叢於厥身70。”
周公曰:“嗚呼!嗣王!其監於茲71。”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周公:姬姓,名旦,周武王姬發之弟。舊傳周武王死後,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攝政,輔佐成王治理天下,在周成王成年後,把政權交與周成王,後世尊為聖賢。
2.嗚呼:嘆詞。
3.稼穡(jià sè):農耕。
4.乃逸:這兩個字當是行文。
5.小人之依:民眾心內的苦痛。小人,底層民眾。依,隱於內心的苦衷。
6.相:觀察。厥:其,他。
7.“乃逸”三句:又放縱荒逸,又自以為是,既而虛妄欺詐。乃,又,又是。誕,虛妄荒誕,欺詐。
8.否則侮厥父母:於是欺侮輕視其父母,說是以前的人沒有知識見聞不懂享受。否(pī)則,即“丕則”,於是。
9.“昔在”二句:從前殷王中宗非常莊嚴。殷王中宗,據說是殷朝第七世天子祖乙。嚴龔,嚴肅恭敬。龔,通“恭”。
10.寅畏天命:敬畏天命。寅,恭敬。天命,上天賦予的使命,即君權(古人認為君權神授)。
11.自度:自我約束。度,規範。這裡的意思以天命為己任,因而不敢放縱。
12.祇:敬。懼:敬畏謹慎。
13.荒寧:荒廢懈息而貪圖安逸。
14.“肆中宗”句:因此中宗在位。肆,這裡是因此的意思。享國,在位。
15.高宗:殷朝第十一世天子武丁。
16.時舊勞於外:那時有過長時期在外勞作的經歷。時,通“是”,這。
17.愛暨小人:於是接近底層民眾。愛,於是。暨,到。
18.作:開始。
19.乃或亮陰:於是常常沉默寡言。亮陰,古時帝王居喪,沉默不言,這裡當指其沉穩。
20.言乃雍:言談令人歡說。雍,和諧歡悅。
21.嘉靖殷邦:教化美好,使段朝天下和陸安定。
22.小大:大小臣民。
23.無時或怨:任何時候沒有什麼不滿和怨言。
24.祖甲:武丁之子。祖甲有兄祖庚,賢良,武丁打算廢祖庚而立祖甲,祖甲以為不義,逃於民間。
25.弗義惟王:祖甲認為自己為王是不義的。
26.舊為小人:長期在民間做底民。舊,久。
27.保惠:保護並給予恩惠。
28.寡:夫寡婦,無妻或失偶的男人。
29.自時厥後立王:從此以後立王。
30.生則逸:繼位就貪圖安逸。生,這裡指繼位。
31.惟耽樂之從:只是想著沉溺於享樂。耽樂,過度逸樂。
32.罔(wǎng)或克壽:沒有一個能夠長壽的。罔,無。克,能夠。
33.周太王:周公的曾祖父。
34.王季:周公的祖父。
35.克自抑畏:能夠做到慎密敬畏。抑,謹慎,慎密。
36.文王卑服:文王穿著粗劣的衣服。一說,文王做卑賤的事。文王,即周文王,姬姓,名昌,周朝開國君主,為後來的周武王滅商莫定了基礎,周武王建立周朝後,追尊為文王。
37.即康功田功:從事安居和開墾土地的事業。即,接近,這裡是親自勞作的意思。康功,建房子。康,屋宇開闊。田功,耕作。
38.徽柔懿恭:品德仁善,深美謙恭。
39.懷保:安撫保護。
40.惠鮮鰥(guān)寡:恩惠及於鰥夫寡婦。鮮,應為於。
41.“自朝”二句:從早上到中午,直至太陽西斜。
42.弗遑(huáng)暇食:沒有時間吃飯。暇食,坐下來悠然進食。
43.用鹹和萬民:來使各方人民和睦安寧。用,以。鹹,全部。和,睦。
44.盤於游田:樂於遊玩打獵。盤,娛樂,歡樂。游田,遊獵,打獵。田,狩獵。
45.“以底邦”句:恭謹地對待邦國人民的事。庶邦,分封的各諸侯國。惟正,唯以正道(對待)。共(gong),恭敬。
46.“文王”句:文王受命繼位諸侯是在中年。傳周文王享年九十七歲。
47.嗣(sì)王:繼位之王。
48.“則其”五句:沒有敢於沉溺於遊覽安逸、遊樂、打獵的,只是恭謹地處理萬民的事。淫,沒有節制,過度。山無皇日:即無況日,不要比方這樣說。
49.今日耽樂:今日且盡情樂一樂,下不為例。
50.非民攸訓:不是所用來對民眾的教海。收,所。訓,教導,教海。
51.非天攸(yōu)若:不是所順應上天的做法。若,順從。
52.“無若”句:不要像殷王紂那樣迷惑錯亂。受,段商天子紂,傳為暴君。
53.於酒德:因為酒而做出不好的事。酒德,這裡是指不好的品德。
54.“古之人”三句:先人猶且相互訓告,相互保護施恩,相互教誨。
55.譸(zhōu)張為幻:欺詐誑騙。譸張,欺騙欺誑。幻,虛假,惑亂。
56.“此厥”二句:這一點如不聽的話,那么臣子就會順從他行事了。訓,這裡是順從、遵循的意思。這裡的意思是如不能聽取訓告的話,那么,臣子們就會順從他,不再有忠言進諫了。
57.“乃變亂”二句:於是就開始從小處到大處改變先王正常的法度。正刑,正常的法度,這裡指正常的政令和刑罰。
58.違怨:怨恨。違,恨,怨恨。
59.詛祝:析求鬼神把厄運加於敵方。
60.迪哲:踐行聖明之道。迪,蹈行,踐行。哲,明智、智慧之道。
61.怨汝詈汝:恨你罵你。置,罵。
62.皇自敬德:對自己的德行更為謹慎。皇,也作兄,通況,愈加。
63.允若時:真是這樣。允,誠,確是。若,像。時,是這樣。
64.弗啻(chì):不僅,不但。
65.信之:相信這樣的話。
66.則若時:與“允若時”同義。
67.厥辟:這為君。辟,君王。
68.寬綽:器量寬宏。
69.怨有同:怨恨會聚集。同,聚。
70.是叢於厥身:這就會集中在你身上。叢,叢集。
71.“嗣王”句:繼位者要以這篇談話中的道理為鑑戒。嗣王,指周成王。茲,這。

白話譯文

周公說:“啊!君子居其位,不要貪圖安逸。先知道農業的艱辛,就知道庶民的苦衷。看那些小人,父母辛勤耕種收穫,兒子卻不知莊稼的艱辛,貪圖享樂,狂妄粗暴,以至於欺詐誆騙。很是瞧不起父母,說什麼:‘你們從前的人沒有見識。’”
周公說:“啊!我聽說:以前殷宗時,莊嚴慎重對待上天賦予的王位,用誠信之道治理民眾,小心謹慎,不敢貪圖安逸荒廢政事。所以中宗在位七十五年。殷高宗時,有好多年在外過著平民的勞苦生活,於是有機會接觸庶民生活。開始即位,懷著滿腹誠信,態度沉默,三年不大說話。可當他一說話,群臣一致贊成。不敢貪圖安樂,荒廢政事,安定殷邦,大小官員沒有怨言。所以高宗在位五十九年。殷祖甲時,認為廢其兄自己做君主不義,逃於民間,長期過著平民的生活。當他即位後,非常清楚民眾之苦,對他們施加恩惠,從不歧視孤寡之人。所以祖甲在位三十三年。此後所立之王,都是生來就舒適安逸。舒適安逸,不問民眾疾苦,沉迷於享樂。自此後,沒有人能在位長久的。有的十年,有的七八年,有的五六年,有的四三年。”
周公說:“啊!只有我周太王·王季,恭敬慎重。文王有條不紊的成就了安定人民和開墾土地的事業。善仁謙恭,安撫庶民,施德孤寡。從早晨到中午,以至於太陽偏西,沒有工夫吃飯,全用於和諧萬民。文王不敢逗留於遊獵,恭恭敬敬操勞政事。文王中年即諸侯之位,在位五十年。”
周公說:“啊!今後繼承王位,就不能放縱自己,不能過分的貪圖歡樂,貪圖安逸,貪圖遊玩,貪圖遊獵。要為萬民的事盡心盡力。比方說:‘今日痛快玩一次吧。’那不是在教民,那也不是在順天。這樣的人是有過失的。不要象紂王那樣廢於迷亂,喝酒沒有節制啊!”
周公說:“啊!我聽說:‘古人互相告誡,互相愛護,互相教育,民眾沒有欺瞞誆騙的。’這些告誡的話不聽,他的臣就順著他的意思行事了。那么就變亂了先王的政事與法度,因小失大。人民就要心裡怨恨,口裡咒罵。”
周公說:“啊!自殷王中宗,以及高宗,以及祖甲,以及我周文王,此四人明智。有人告他們說:‘小人怨你罵你,他們就更加注意自己的德行修養。’並說:‘有過失’。應該是我的過失。這樣做了,民眾就不只是不敢含怒了。這樣的話不聽,就會有人欺騙,說:小人怨你罵你,你就信之。象這樣輕信,不常念為君之道,不寬宏大量,亂罰無罪,殺無辜,怨恨就會聚集起來集中在他的身上。”
周公說:“啊!成王,要以此為鑑啊!”

創作背景

《史記・魯周公世家》中記載稱:“周公歸,恐成王壯,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無逸》。”並引用了《無逸》中的文章,“作此以誡成王。”《書序》中也記錄成:“周公作《無逸》。”從而得知,《無逸》成文於周公還政成王之後。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尚書》估屈聱牙,對於後世人來說難以理解,但本篇似乎比較容易理解,堪稱奇文。不過首句“君子所,其無逸”卻又有許多理解,後世多採用鄭玄注“君子處位為政,其無自逸豫也”一說釋為“君子居其位,不要貪圖安逸”之類。文章開篇點題,向成王說明不可貪圖享樂,首句為全文主旨之句。第二句“先知稼穡之艱難,乃逸”似乎是有所矛盾,因而又有清人牟庭一說,“君子所,其無逸”乃是問句。問而後答,更顯得寬厚敦柔,引人思考。
作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周天子,完全不享受是不可能的。先知道種植的艱辛,了解民生疾苦,就可以算作一個好的君王,這時享樂,自我也會有所節制。前兩句所說為“君子”所為,緊隨其後描述了“小人”所為。先秦時期,君子與小人能為人們普遍理解。在這裡兩相對比,使人明白什麼是正確,什麼是錯誤。
逸的條件是在位,即文中的“享國”。第二段,周公從正面舉出殷朝中宗、高宗、祖甲了位享國日久的君主為例,他們的共同特點是惠愛百姓、不貪圖安逸享樂。後繼立的殷王生來就安逸享樂,他們不懂得耕種收穫的艱難,不打聽普通老百姓的辛勞,只追求縱情享樂。所以,他們也沒能長壽。
周公用殷代賢王與昏君作對比,很自然可以看出,是否愛護百姓、貪圖享樂,是在位持久的關鍵文中多次提到“稼積”“百姓”,表現出農本、重民的思想。土地要耕種,農業生產需要勞動力農民的生存又離不開土地,農本與重民緊密聯繫,不可分割。同樣求“逸”,君子“先知稼稿之艱難小人“不知稼稿之艱難”,以此作為賢愚高下的準繩,農本思想十分明顯。
周公不僅強調前代君王,還以太王、文王為例指導成王。文王為成王祖父,距離當時年代並不久遠,又為同族長輩,比起殷代又更具有說服力,也讓成王多了幾分崇敬之情。同時強調“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國五十年”,絲毫不遜於殷代君王。隨後,告誠成王不要迷戀於觀賞、逸樂遊戲和田獵之中,不要讓萬民進獻賦稅供他一人享樂,更不要自欺欺人、自我寬慰地想:“只今天權且縱情歡樂一下。”同時,周公舉出商納王作為警醒,希望不要像他一樣。
後兩段是說享國的途經,即是逸的條件,“胥訓告,胥保惠,胥教誨”,對小人的怨恨採取寬容自省的態度,這樣不會使民眾的怨恨匯聚到自己身上,同時這也是重民思想的體現。文章以正反兩種情況對比,結果清楚明白。結尾再次強調繼位的君王們一定要鑑戒這些,呼應全文,短促有力。
全篇共用七個“鳴呼”作為每段的開頭,發出極深沉的感慨,引人注目。全文連用五處對比:君子與小人、殷代賢王與昏君、周朝賢王與對“繼自今嗣王”的告誠、對民的保惠、對小人的謹慎與否。在對比闡述中,周公的農本、重民、無淫於逸的思想貫穿始終。《無逸》中闡述為君之道最為充分,理所當然地被歷代君王奉為重要經典,備受歷代帝王推崇。

名家點評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灝《今古文尚書全譯(修訂版)》:周公提出:“君子所,其無逸。”強調“無逸”必須“先知稼穡之艱難”,“知小人之依”,這些思想具有進步意義,對於研究上古思想史和孟子的“民本”思想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周公一生的功績被《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周公攝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帶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長子繼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歸政成王,正式確立了周王朝的嫡長子繼承制,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緣為紐帶,把家族和國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倫理融合在一起,這一制度的形成對中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周族八百年的統治奠定了基礎。著有《周禮》及《詩經》《尚書》的部分篇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