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術語,慈悲分三種,無緣慈悲為其一。龍樹之大智度論卷四十(大二五·三五○中):‘慈悲心有三種,眾生緣、法緣、無緣。凡夫人眾生緣;聲聞、辟支佛及菩薩,初眾生緣,後法緣;諸佛善修行畢竟空,故名為無緣。’此即大乘佛教所言空之思想,完全無自他之對立;乃絕對之慈悲,真實之慈悲,亦為最高之慈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緣慈悲
- 性質:佛學術語
- 解釋:慈悲分三種,無緣慈悲為其一
- 出處:龍樹之大智度論卷四十
佛學術語,慈悲分三種,無緣慈悲為其一。龍樹之大智度論卷四十(大二五·三五○中):‘慈悲心有三種,眾生緣、法緣、無緣。凡夫人眾生緣;聲聞、辟支佛及菩薩,初眾生緣,後法緣;諸佛善修行畢竟空,故名為無緣。’此即大乘佛教所言空之思想,完全無自他之對立;乃絕對之慈悲,真實之慈悲,亦為最高之慈悲。
佛學術語,慈悲分三種,無緣慈悲為其一。龍樹之大智度論卷四十(大二五·三五○中):‘慈悲心有三種,眾生緣、法緣、無緣。凡夫人眾生緣;聲聞、辟支佛及菩薩,...
慈悲,源自佛學名詞,巴利語讀作metti。若別釋‘慈悲’二字,則有拔苦義及與樂義,以及生緣(眾生緣、有情緣)、法緣、無緣三慈之釋。...
無緣,指人與事物或人與人之間沒有碰到一起的可能性,無由。佛學指無遇佛、聞法之機緣、無對象之謂、無因論者主張人所為之一切皆無因、無緣;此屬於邪見。...
基本信息歌名:宗喀巴祈請文 詞:經文 曲:德格葉 吟唱:德格葉 編曲:王棟 混音:萍子樂曲內容無緣慈悲大海觀世音, 無障智慧總主文殊師, 破除一切邪魔密藏主, ...
以眾生之苦為苦,眾生之樂為樂,絕沒有怨親之分,此種慈悲就是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予樂拔苦”是慈悲的本義,雖然同樣稱為慈悲,但程度上有深淺之分...
《大智度論》強調,“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一切佛法中,慈悲為大”。依照慈悲關切的內容,佛教倫理把慈悲又劃分為三個層次:生緣慈悲,法緣慈悲,無緣慈悲。菩薩...
天台宗將實相圓法周遍一切稱為“普”,實相(即中道)無所蔽塞稱為“門”。即...(1)慈悲普:眾生緣、法緣及無緣等三慈中,唯無緣慈悲與實相同體,其理已圓,...
無明闇故則違,違之則有苦集因果;智慧明故則順,順之則有道滅因果,緣此違順因果,而起慈悲。譬如磁石,不作心想,任運吸鐵。今(編者注:按《觀音玄義記會本》...
9、真誠的感情:無緣慈悲,同體大悲,等視一切眾生,猶為己子。10、樸素的生活:一麻一麥,佛能受之,少欲知足,我何不可了應做到“不欠來生債,不用造孽錢,不羨...
充分體現大師之無緣慈悲,普化眾生之本懷。後更自任江蘇監獄感化會名譽會長。這種名譽是大師為利益苦難眾生樂意所得。陶在東與會稽道尹黃涵之,將大師之道行事跡呈報...
破我空而未破法空,一心令眾生隨其意而起與樂拔苦之心也;三、無緣慈悲:諸佛不住有為、無為,不住三世,故心無所緣,於一切眾生等視無別,皆令得樂拔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