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倫理

佛教倫理

《佛教倫理》,東方出版社出版的書,圖書將採擷出的倫理思想資料依不同類別歸納為篇,篇下一般設章,章下一般設節。如篇中內容單一,則直接設節;遇有較短的內容,則將數種合為一篇。如章中類別較多,則以“之一、之二”等作標題順序區分。全書共有2016節。標題除極少數為原有的外,都是以資料的內涵編加。為了使人便於了解佛教倫理思想的原貌和保持它的獨立性,特將原始資料和略解分為兩部分,於略解中一部分或全部復錄每節的內容。這樣做的主要目的,一方面為使讀者通過略解就能具體把握每節的要義,另一方面也是現在較理想的解釋方式。

基本介紹

  • 書名:佛教倫理
  • 作者:圓持
  • 頁數:1194 頁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出版信息,作者簡介,編輯推薦,目錄,序言,後記,佛教思想概述,佛教戒律觀,現實意義,結語,

出版信息

佛教倫理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06034562
裝幀:精裝
開本:16
定價:299.00

作者簡介

圓持法師,1965年出生於山東萊蕪,經過多年矢志努力,於1982年於北京廣濟寺拜一代高僧正果法師為師,同年他考入了北京“中國佛學院”。1986年他於中國佛學院畢業後,進入中國佛教協會工作,現任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副館長。自1988年以來,致力於佛教倫理思想的整理工作。1995年他重新整理並由民族攝影出版社出版了《滿漢蒙藏合璧大藏全咒》,該書約有一千萬字,屬重要的民族文學作品。
近十年來,他前後在《團結報》、《香港佛教》、《在黨旗下》、《研究動態》、《叢林》、《改革內參》以及有關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十餘篇。

編輯推薦

《佛教倫理》尚屬首次全面整理,因佛教經典浩瀚,有關思想異常豐富、複雜,《佛教倫理》還不能說已很完美。佛教倫理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佛教倫理》只是建立起了研究的必要基礎,更深的整理研究和理論闡釋工作,有待於眾多的教內外有識之士來共同努力。
自1988年開始整理《佛教倫理》,倏忽已整整20年過去了。在國家大倡繼承民族文化的今天,作為重要文化核心的佛教倫理思想,所應承擔的責任義務是重大的!我謹將《佛教倫理》一書,獻給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全人類的道德進步。

目錄

第一卷
第一篇 佛法僧菩薩之德義
第二篇 五戒與十善
第三篇 六度
第四篇 四攝八正道
第五篇 四無量哀愍
第六篇 善惡義集
第二卷
第七篇 佛教倫理之基礎
第八篇 煩惱
第九篇 慚愧
第十篇 放逸
第十一篇 懈怠
第十二篇 驕慢
第十三篇 自大與貢高
第十四篇 輕人與謙下
第十五篇 嫉妒與諂曲
第十六篇 無常與寵辱不驚
第十七篇 鬥爭與和合
第十八篇 苦樂
第十九篇 罪福
第二十篇 恩怨
第二十一篇 智愚
第二十二篇 貧富與貴賤
第二十三篇 懺悔與改過
第二十四篇 神教之批判
第二十五篇 種姓之批判
第二十六篇 語言道德
第二十七篇 道德
第三卷
第二十八篇 思維
第二十九篇 人心
第三十篇 為人之道
第三十一篇 待人之道
第三十二篇 敬人之道
第三十三篇 處世之道
第三十四篇 交友之道
第三十五篇 教學之道
第三十六篇 教化
第三十七篇 自利利他
第三十八篇 自愛愛人
第三十九篇 平等
第四十篇 求財之道
第四十一篇 為政之道
第四十二篇 醫療與衛生
第四十三篇 生態倫理
第四十四篇 道德五事
第四十五篇 解脫之道
……

序言

佛教作為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始終不可能脫離歷史潮流的影響。隨著21世紀的到來,佛教應如何建立適應社會前進步伐新發展模式,已成為不可迴避和拖延的首要重大歷史抉擇問題。佛教已有兩千五百餘年的歷史,它始終循著一條在適應中和平發展的軌跡而演變。過去所形成的適應社會的模式和方法必定要受時代的局限,有相當的部分可以成為佛教適應現在和未來社會的借鑑,但絕不能認為它們是不可改變的成規。如果佛教欲繼續作為一個負責的社會成員而存在,就必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及時調整好自身的位置,在與時俱進的同時,發揮出對社會特有的價值和作用。
適應社會,是佛教事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但其過程往往是歷盡艱辛和波折的,尤其是20世紀的中國佛教。自民國開始,中國社會發生了巨變,佛教所長期適應的原社會環境基礎一去不復返了。因此,教內有識之士,為了謀求佛教適應巨變社會的出路,紛紛競起探究。其中,太虛大師(1889年-1947年)提出了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人間佛教”構想,太虛大師的學生法尊法師(1902年一1980年),於1938年公開提出“適應今後世界人類需求的佛教”。他的另一學生印順法師(1906年-2005年)對“人間佛教”思想也作了推動工作。“人間佛教”思想歷經近80年的探討和推進歷程,為當今佛教與社會適應奠定了直接的思想基礎。正果法師(1913年-1987年,既是法尊法師的弟子,也是太虛大師的學生),他於1987年春第五屆全國佛教代表會議上提出:“佛教徒如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中國佛教向何處去?佛協組織該怎么工作?”以上的構想和思索,其實質都是針對佛教如何適應新的社會歷史環境的問題而發的。整個民國時期,社會動盪不安,很難真正找到或確立佛教適應新社會的發展模式和方法。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的30年間,佛教命運沉浮不定,也不可能解決好適應社會的問題。8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進入了長期穩定曰趨健康的發展時期,為佛教最終解決適應社會的問題,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後記

整理《佛教倫理》以來的20年間,作為個人進行的一項龐大工程,條件是極其有限的,如果沒有教內外有識之士和廣大信眾一粥一飯以及相應的精神等各種支持,既無法衝破一切困難,也就談不上完成整理與出版工作。
《佛教倫理》“出版委員會”是由多年來給予各種支持的教內外有識之士組成,他們是本書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所推崇的是佛教倫理思想,寄希望的是佛教不失時機地完成發展歷史的轉折。歷年來,費孝通、季羨林、王照華、柴澤民、本煥、惟賢、傳印、白光等諸多社會各界和教內有關知名人士的題詞和簽名,為《佛教倫理》在今後的進一步研究與弘揚上將繼續發揮作用,因限於篇幅,即不全部發表於本書中了,時機成熟時再單獨印行。茗山和妙湛兩位老法師已經圓寂,他們生前一直在支持《佛教倫理》的整理工作,本書的出版使我倍加感激和懷念他們。
正是以上的支持和幫助,不但使《佛教倫理》的整理工作最終完成,而且在大倡繼承民族文化、構建和諧社會的良好環境下得以順利出版。所以,《佛教倫理》的整理成功並得以出版,于思想上應歸功於釋迦牟尼佛及弘傳佛教的歷代高僧;於時節因緣上應歸功於不斷進步的社會;於保障上應歸功於我長期工作的中國佛教協會和教內外給予各種形式幫助的支持者。我只是盡了出家者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對出版社人員的辛勤工作,在此特表謝意。
該書的出版,也是我出家27年來,對父母、師長、社會和出家初衷的階段性交待,雖一時有幾分欣慰,但深感離得以報四恩的目標尚十分遙遠,自當更加勇猛精進!

佛教思想概述

佛教倫理是建立在對人生價值判斷、支配人生的法則和人性學說的深厚理論基礎上的,它的理論基礎有:人生論、因果論、心性論。佛教倫理思想包含的內容極為豐富,是一個龐大的理論體系,並成為人們價值觀形成的思想道德基礎。其倫理思想主要有:去惡從善、平等慈悲和自利利他的觀念。
1、去惡從善:佛教倫理根本的道德精神
佛教作為一種外來文化,能夠在中國本土傳播發展,並與中國傳統的儒教、道教共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它所提倡的這一思想不可分割的。佛教認為“萬有皆從因緣生”,善因必產生善果,惡因必產生惡果,這就是因果報應論。它告訴人們,行善能夠給人們帶來福報,作惡則會使人得到惡報。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要求樂去苦,就必須修善止惡。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著名的“七佛通戒偈”,此偈頌代表了佛教及其戒律的根本精神,故稱“通戒”。這是說,去惡從善和內心清淨是佛教的根本特質。《增一阿含經·序品》對此作了進一步發揮:“諸惡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諸善奉行,心意清淨;自淨其意,除邪顛倒;是諸佛教,去愚惑想。”中國佛教學者更以“善”字概括佛教,“善”是佛教倫理的最核心的範疇,去惡從善是佛教徒最根本的義務。
2、平等慈悲:佛教關於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係的基本原則
這一思想是佛教關於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係的基本原則,是佛教教義的基本倫理,是基於緣起說而提出的。“平等”是“慈悲”的思想基礎,“慈悲”是“平等”的道德體現。佛教典籍宣揚“平等大悲”,主張以普遍、平等無差別的悲心憐憫一切眾生。“平等”是無差別的意思,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平等,眾生平等、眾生與無情平等、一切法平等等等。宋代僧人清遠說:“若論平等,無過佛法。唯佛法最平等。”在佛教看來,眾生都具有佛性,人與人之間只存在道德善惡大小之別,而不存在等級的高低。佛教的這一思想表達了民眾對平等的嚮往,它的這一思想產生了深刻的社會影響。
慈悲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是佛教倫理道德最具積極價值的思想之一。所謂慈悲,是慈與悲的合稱。慈悲的“慈”是指慈愛眾生,使眾生快樂幸福,“悲”是指同情眾生之苦,去除眾生的苦惱,使之擺脫痛苦。慈悲觀表達了佛教對人生的深切關懷,展示了博大的仁慈之心。《大智度論》強調,“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一切佛法中,慈悲為大”。依照慈悲關切的內容,佛教倫理把慈悲又劃分為三個層次:生緣慈悲,法緣慈悲,無緣慈悲。菩薩就是以慈悲普度眾生為己任的,如《法華經·觀音普門品》稱“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在我們的心目中,觀世音菩薩就是大慈大悲的代名詞。
3、自利利他:大乘佛教區別小乘佛教的重要倫理準則
自利利他,又稱為自利利人,自他二利等等。自利就是自度,自覺,是指為自己的解脫而精進修行。利他是度他,覺他,是為救濟眾生而致力行善。自利利他屬於菩薩行,“諸聲聞道非諸菩薩摩訶薩道,諸獨覺道非諸菩薩摩訶薩道,自利利他道是諸菩薩摩訶薩道。”
菩薩不是存在於事件之外,而是在世間救度眾生。佛教徒要想真正成佛,就一定要自利利他,僅僅自利並不能達到涅盤。實現了自利利他,即為利行圓滿。自利利他這兩種佛教倫理強調的利益,從自利的角度看,是精神境界、道德準則。從利他的角度看,不僅指給他人以物質的利益,更是精神性的利益。佛教倫理不只重自利,更重利他,強調兩者的統一不可分。利他以自利為前提,自覺才能覺他,要有利他行為,主體自身必須要有一定的覺悟。大乘佛教不僅自利,還利他,主張利濟眾生,把個人的真正解脫與世間改變聯繫起來,眾生的完善才是主體徹底的完善。明僧德清說:“世之士紳有志向上,留心學佛者,往往深思高舉,遠棄世故,效枯木頭陀以為妙行。殊不知佛已痛呵此輩,謂之焦芽敗種,百其不能涉俗利生。此政(同正)先儒所指虛無寂滅者,吾佛早已不容矣。佛教所負在乎自利利他,乃名菩薩。”

佛教戒律觀

佛教作為一種世界性的宗教,不僅含有豐富的倫理道德內容,滿足著人們向善的需求,同時它也特彆強調信徒的修持,也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中的道諦。佛教的修持論是佛教倫理學中的重要內容,提出了許多道德行為規範,要求人們遵守這些行為規範,持法修行、正身、正行、正意、正念,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道德高尚,最終能夠達到涅盤境界的人。佛教戒律是佛教道德規範的重要體現,它的諸多戒律都是在“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的原則下建立起來的。佛教戒律紛繁複雜,但主要是五戒、十善、四攝、六度。
1、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是佛教在家信徒應該受持的五種禁戒,是佛教最基本的教規,是具有普遍意義的道德規範。前三戒防身惡,第四戒防口惡,第五戒通防身口之惡。郗超說:“不殺則長壽,不盜則常泰,不淫則清淨,不欺則人常敬信,不醉則神理明治。”強調了五戒有利於社會成員道德素質的提高,這對我們現在進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2、十善。是五戒的擴展,指十種善行,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慾、不嗔恚、不邪見。十善包含身、口、意三業,從思想、語言和行為三個方面說明了不應當乾什麼。就十善的基本內容而言,可以說是提倡普遍的社會公德。
3、四攝與六度。四攝與六度是佛教徒對社會應盡的義務。具體說來,四攝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是修菩薩行者引導眾生修持的四種方法,是人與人和諧相處的一種原則;六度是修習由生死此岸到達涅盤彼岸的六種途徑和方法,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四攝與六度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其首的布施和忍辱,布施的極端做法就是捨身,強調要以淨心布施,如《大智度論》卷11所說:“清淨心生,無諸結使,不求今世後世報,恭敬憐憫故,是為淨施。忍辱包括“生忍”和“法忍”,人嗔我不嗔,人惱我不惱,“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可以看出,四攝與六度這一思想體現了一種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反應了佛教對人間社會的深切關懷,對於促進人際關係和諧,緩解社會矛盾具有重要的意義。
以上我們探討了佛教的重要倫理道德規範,可以看出,它們是人類生存智慧的總結,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協調人際關係的重要道德規範,是道德修養、涅盤解脫的必由之路。其根本精神是勸善止惡,體現了以人為本的重要思想,清雜念、淨人心、對於提升道德、完善人格,減少社會犯罪、促進社會成員團結互助、平等友愛、促進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現實意義

當今世界,人類社會的物質生活財富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階段,但現代文明為人們帶來物質利益的同時,也凸顯出了很多問題: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國際恐怖主義、民族分裂力量在一些地區比較活躍、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鬥爭加強、人際關係逐漸變得冷漠、脆弱、“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很多人已被金錢麻痹了頭腦,已被誘惑迷失了方向。佛教作為一個崇尚和諧、愛好和平、具有出世精神的宗教,必將以一種超然的心態服務於現實社會。“一種建立在宗教基礎上的倫理觀念只要維持了宗教規定的態度,就能產生一定的心理約束力。只要宗教信仰存在,這種約束力就極其有效。”佛教倫理思想和道德規範在當代社會具有重要的價值和影響,以下逐一探討。
1、對於淨化人們的心靈,提升道德、完善人格,維持和諧的人際關係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佛教因果論認為,萬有皆從因緣生,善因得福報,惡業得禍報。這一思想具有鮮明的獎善懲惡的作用,行善求福,止罪去惡,往往成為人們止惡修善的重要行為動機,只有修善止惡,才能拔苦得樂。強調對萬物不起貪著之心,要保持自然清淨的本性,保持心境的平和自然,勸善教化,修行積德,關愛眾生、團結互助,使人們樂於從善而畏懼從惡,這將有助於喚醒人們對自身命運的終極關懷,完善人格,啟迪人心、淳化民風,對於和諧人際關係,社會良好風尚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
2、促使人們自覺遵紀守法、嚴於律己,緩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秩序
佛教認為,人生在世,煩惱很多,主要的有“三毒”:貪、嗔、痴,三毒的產生都與對“我”的執著有關,消除“三毒”,就是消除煩惱,也就是要克己,要求信徒克制自己對欲望的追求。在當代社會,儘管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但也凸顯了很多問題,擾亂民眾安寧,破壞社會公共秩序的現象時有發生。佛教倫理思想要求人們破除我執,抑制自己的欲望、嚴格要求自己、改過自新,不作任何違法之事,自利利他,團結互助。這一思想對社會公平正義環境的形成,社會矛盾的有效緩解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3、抑制現代社會中的享樂主義、腐敗現象,鼓勵人們樂善好施,造福民眾
佛教認為,眾生平等,一切法、一切相一律平等,人與人之間只存在道德善惡大小之別,而不存在高低的等級。在現代社會中,公民的基本權利是平等的,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一些領域不平等的現象已成為一個不鮮的事實,富人歧視窮人、一些官員橫行霸道、生活作風腐敗的例子不勝枚舉。這種特權思想嚴重阻礙了人類社會的穩定發展,破壞了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關係。佛教的平等慈悲思想、因果報應說均對這一不良社會風氣的蔓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這一思想告訴人們,人與人之間無論出身、血統、種姓,都是平等的,那些作惡多端、貪贓枉法的人最終是會受到報應的!這種精神,不僅有效抵制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還有助於培養尊重人、關心人、扶貧濟困的良好風氣。
4、佛教倫理中的愛國主義思想有利於民族團結,社會安定,促進愛國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佛教教義中蘊含有豐富的愛國主義思想,佛教文化是倡導愛祖國、愛和平的文化,佛教是愛國的宗教,信徒是愛國的公民。釋迦牟尼佛本身就是個愛國主義者。佛陀經常教導弟子們要守護自己的祖國,擁護國家的領導,報答國恩,為莊嚴國土,利樂有情而努力。佛教對於國家的興衰,社會的安定表現出極大的重視,在佛教教義中更是強調佛弟子要報答國家恩,要“不作國賊,擁護國王,不漏國稅,不犯國制”,要努力去莊嚴國土,護國救國等。愛國是最重要的善行之一,佛教教義中的這些愛國思想,對於佛教徒積極參加社會建設,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分裂,發揮佛教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5、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對於商業道德和現代企業倫理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一種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的關係,那么經濟問題必然也是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的。佛教一向主張精進,提倡“農禪並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認為在經濟活動中要誠實守信、講信譽、反對順從私慾、弄虛作假等;佛教道德規範中的“不殺生”“不偷盜”“不貪慾”等思想不僅有利於維護生態平衡,同時也有利於經濟可持續發展。對於人類尊重自然、對於商業道德和現代企業倫理建設均具有一定的啟示!

結語

綜上所述,佛教倫理思想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佛教教人們自律,提倡自覺遵紀守法,反對損人利己,鼓勵人們扶危濟困,倡導純淨人格,鼓勵人們追求理想中的境界。倡導簡樸生活,反對奢華浪費,這些都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可缺的倫理精神。因此,我們要履行佛教教義第一戒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從日常生活做起,從一滴水中尋求真諦,重因果循環,重輪迴報應,要明辨是非,要去惡從善、平等慈悲、自利利他,“於諸眾生,視若自己”。團結互助,捨己為人,結交良友,自潔其身,公平正義,平等友愛。要與祖國共奮進,和城市同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要吸收佛教倫理思想中的積極因素,來達成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使佛教慈悲濟世,實現人間淨土的理想得以實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