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術語,三論宗的別名,因三論宗是以空理無相為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相大乘
- 類別:佛學
佛學術語,三論宗的別名,因三論宗是以空理無相為宗。
佛學術語,三論宗的別名,因三論宗是以空理無相為宗。...
宗教語。與“有相”相對。指擺脫世俗之有相認識所得之真如實相。釋義 無相,佛教用語,絕真理之眾相名無相。《大乘義章》二:言無相者、釋有兩義。一、就理彰名。理絕眾相、故名無相。二、就涅盤法相釋。涅盤之法離十相、(《涅盤經》三十: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住壞相、男相、女相、...
祥符寺還出資協助政府安排下崗工人再就業,向社會慈善機構捐款,給重症患者捐助醫療費用,智慧、實踐、慈悲、誓願四大精神,是大乘佛教利生濟世思想的體現。無相法師以此為目標要求自己。無相法師利生濟世的善舉感動了許多人。他當選為2006靈山杯無錫市十大慈善公益人物。他說:“自己擁有很多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富有,給予...
復有分有相大乘、無相大乘二種;或法相、破相、法性三大乘之說法。(八)我國及日本現行之佛教,均屬大乘。(九)緬甸、泰國之佛教屬古來之上座部系統;而西藏、蒙古所行之教,則屬大乘系統。(十)天台宗將小乘經律論三藏稱為三藏教(藏教)(華嚴宗則稱之為小乘教)。又認為小乘中有‘有門’(發智論、六足論...
無相唯識派指的是印度的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一個支派。與“有相唯識派”相對。產生於5、6世紀,並且是以唯識古學難陀(Nanda,約450-530)、安慧(Sthiramati,約470一550)為代表。因難陀、安慧都是否認相分的真實性,故稱。難陀首創識的見相兩分說。他認為識在活動時會變現成作為認識上體的“見分”與作為認識...
若不執著此一有形之境界,則可入於涅盤之無相境界。然若以般若智慧觀照實相之真理者,則可超越有相、無相之別,而體達二者乃相即相入,圓融無礙之理。[大寶積經卷五、大日經卷七、大乘起信論、十二門論觀相門、大智度論卷十八、法華經玄義卷十上、往生論注卷上、卷下、安樂集卷上、卷下]其它 又依據...
三三昧是三解脫門,是以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來修證解脫涅槃,是修證解脫的大方便法門。本書首先以“三三昧禪觀修持總頌”來總攝三三昧,再總說三三昧,從皈命、發心到修學正確的見地,然後進入三三昧禪觀的修證。大乘佛法以三三昧為基礎,不住涅槃,因此再加上如幻三三昧禪觀的修法、大悲三三昧禪觀...
無相無作,漢語成語,拼音為wú xiāng wú zuò;意思是佛教語。指棄絕眾相,不事造作。泛指不務空言。無相,佛教用語,絕真理之眾相名無相。出自《大乘義章》。成語解釋 ①佛教語。指棄絕眾相,不事造作。②泛指不務空言。無相,佛教用語,絕真理之眾相名無相。成語出處 《大乘義章》二:言無相者、釋...
無相唯識 無相唯識是佛學術語,十大論師中的難陀,於“四分說”中是二分家。他依據《攝大乘論》的“唯二依他性”之說,立相、見二分,並主張相分是依於識體,為識體所變的現象,本身並無體性,即相分與見分同一種子,所謂“心實境虛”,後人稱之為“無相唯識”。
龍猛菩薩,證極喜地,採集大乘無相空教,造《中論》等,究暢真要,除彼有見。聖提婆等諸大論師,造《百論》等弘闡大義。”龍猛即龍樹。這一時期所出之論書,主要有他解釋《大品般若》等經的《大智度論》,組織自宗學說的《菩提資糧論》,對部派小乘及其他學派進行破斥而顯示自宗的論戰性著作《中論》,...
再講出世間法,譬如戒律,小乘戒如比丘戒、比丘尼戒,大乘戒如菩薩戒,我們若是執著於戒相,錯了,執著於無戒相,也錯了。為什麼?不守戒可能會犯過失,存心持戒亦不是正。‘邪正俱不用’,是持而無持,無持而持;運用於念佛上,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要見到這個境界,與道才能相應,就是‘相當’的...
安住寂靜大乘涅盤。深入正慧無復余習。依佛所行七覺聖道。修行五眼照真達俗。辯才總持自在無礙。善解世間無邊方便。所言誠諦深入義味。度諸有情演說正法。三界平等離諸分別。無相無為無因無果。無取無舍無縛無脫。遠離顛倒堅固不動如須彌山。智慧明了如日月朗。廣大如海出功德寶。熾盛如火燒煩惱薪。忍辱如...
《大乘妙法蓮華經》略稱《法華經》、《妙法華經》,共有二十八品。該經採用詩、譬喻、象徵等文學手法讚嘆了“久遠實成之佛”(即永恆的佛陀)。《大乘妙法蓮華經》與《無量義經》、《觀普賢經》合稱“法華三部經”,是天台宗和日本日蓮宗所依據的主要經典。歷代大藏經和敦煌遺書都收錄了該經。內容簡介 《...
又作空宗、無相宗、中觀宗、無相大乘宗、無得正觀宗、嘉祥宗、提婆宗、般若宗、破相宗。我國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系以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三論為所依,宣揚空、無相、八不中道等義理之宗派。以著重闡揚諸法性空,故又稱法性宗。密宗 又作真言宗、瑜伽宗、金剛頂宗、毗盧遮那宗、開元宗、秘密乘...
(7)一切皆空宗︰這相當於五教中的大乘始教,但始教有空始教、相始教二種,這隻就空始教立名,就是無相大乘。如《般若經》等說一切諸法不問有漏無漏皆空無相,所以稱為一切皆空宗。雖然前第六宗也有說一切皆空,但前者是析有明空,此宗明即有是空。澄觀又稱它為真空絕相宗,位次第八。而在第七位...
(七)一切皆空宗,即主張諸法皆空,屬無相大乘,為大乘始教所宗(此僅就空始教而立名)。(八)真德不空宗,即認為一切事物之本性為真如,具足如來藏無漏之性功德;亦即真如之理與萬有之事乃無礙鎔融。此為大乘終教所宗。(九)相想俱絕宗,即主張真理乃超越境相、心想,而不可說、不可思議者。為頓教所...
(六)北地某禪師立有相大乘、無相大乘二種大乘。(七)菩提流支(或謂鳩摩羅什)判立一音教,即指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智顗於法華玄義中縱橫難破‘南三北七’十家,而自立三種教相、五時八教之教判,其所依者為法華經,故就三種教相根性之融不融、化導之始終不始終、師弟之遠近不遠近三種相,...
你光是把大乘般若的空性思想了解得很透徹,但你做不到,那跟解脫生死還是兩回事。我們光是要放下我執就很難,了解許多空性的道理,了解一切法皆無自性,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緣生緣滅。這樣的道理誰都會說,但是真正境界一來了,煩惱就起現行了,不是真如起現行。法藏菩薩的修行,內心安住於空性,了達一切諸...
【三解脫門】 【出法界次第】 解脫即自在之義也。門即能通之義。謂由此三解脫門。則能通至涅槃。故名三解脫門 內容簡介 (梵tri^n!I vimoks!a-mukha^ni,藏rnam-par thar-bah!I sgo gsum)略稱三脫門或三門。謂通往解脫之道的三種法門,即空、無相、無願,此三者又稱為三三昧。茲分釋如下︰(1)...
吾人所學心地法門,即大乘無相法門,必持心地無非之戒,否則不但墮落,而且即身著魔。複次,小乘身戒,偏重於相;大乘心戒,不住於相。偏重於相者易見,不住於相者難知。惟其難知,愈當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較之偏重於相者,其難易不可以道里計。以上所說身心戒品,雖有難易之分,而持戒...
而清辨撰大乘掌珍論,揭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皆空」之旨。蓋佛教哲學於宇宙論方面,大別有實相論與緣起論兩大觀點,並據之拈出觀心門與法相門兩大教法,綜上之說,是知護法系根據緣起論而立法相門,主張由因緣所生之諸法為實有;清辨根據實相論而立觀心門,主張畢竟空。 二師之主張雖似相破,實系相...
《十住毗婆沙論·卷十一》載“三昧乃四禪(四靜慮)、八解脫以外之一切定;又言三解脫門(無漏之空、無相、無願三昧)和三三昧(有覺有觀定、無覺有觀定、無覺無觀定)稱為三昧。”,在原始佛教與大乘佛教對於三昧的定義並不完全相同。梵音samādhi,舊稱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譯言定,正受,調直定,...
有相唯識派指的是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之一。與“無相唯識派”相對。產生於4、5 世紀,以唯識新學的陳那、護法為代表。因他們都肯定相分的真實性,故稱。陳那接受經量部主張的心法“自證說”理論,認為在難陀提出的見分、相分之外,應該還有一個心自體、並能證明自體作用的“自證分”。他還認為見分、相分、...
世尊,一切眾生臨命終時,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一句一偈。我觀如是輩人,除五無間殺害之罪,小小惡業,合墮惡趣者,尋即解脫。”佛告主命鬼王:“汝大慈故,能發如是大願,於生死中護諸眾生。若未來世中,有男子女人,至生死時,汝莫退是願,總令解脫,永得安樂。”鬼王白佛言:“願不有...
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屬於大乘律之經典。內分十品:諸法實相品、念佛品、念法品、念僧品、淨戒品、淨法品、往古品、淨見品、了戒品、囑累品,論述諸法之無生、無滅、無相、無為,及諸法實相;並謂破戒比丘有十憂惱箭,而訶責其種種罪相;又告誡‘不淨說法’之大罪報。作品原文 佛藏經 姚秦龜茲三藏...
”其實,大乘佛教的所謂“空”“無”,是就“妄心”“妄境”而言;若就“真心”“真境”而論,則決非“絕無”。在《壇經》第十五節,惠能有言:“有燈即有光,無燈即無光。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在《壇經》第二十四節,惠能又說:“虛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惡人善人、惡法善法、...
此宗以五教來判攝整個佛教,以六相、十玄、三觀為它的中心思想。五教一是小教,即聲聞小乘教;二是始教,即大乘開始初級階段的教義;三是終教,即大乘終極階段的教義;四是頓教,即大乘中頓超頓悟的法門;五是圓教,即圓滿無缺,圓融無礙的理論。此宗把佛教分作淺深不同的五種教義,比前天台宗多加一種頓教...
為諸大眾說大乘經。名一味真實無相無生決定實際本覺利行。若聞是經。乃至受持一四句偈。是人則為入佛智地。能以方便教化眾生。為一切眾生作大知識。佛說此經已。結加趺坐。即入金剛三昧。身心不動。爾時眾中。有一比丘。名曰阿伽陀。從座而起。合掌胡跪。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大慈滿足尊 智慧通無礙...
‘菩薩觀一切法一相,所謂無相。如牛中無羊相,羊中無牛相。如是等諸法中,各各無他相。如先言因有故,有心生,是法異於有,異故應無。若有法是牛,羊亦應是牛,何以故,有法不異故。若異則無,如是等一切皆無。’然而,一般而言,大乘經論中所說的‘無’,其意涵較廣,亦即如《中論》卷四、《...